長山橋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去長山橋之前,做了一點相關功課,瀏覽了一些圖片。其中一張遠景圖,橋身掩隱在茂盛的藤蔓中。在網上點擊開這張圖片時,這叢生的枝蔓一下子就點亮了這個略為有點蕭條的冬季及我那平素過于淡然的心境,頓生的歷史滄桑感促使我去親臨一睹。

  冬日,暖陽。我們坐在長山橋的條石欄板上。橋下是自古以來就從浙東平原入海的小浹江。它自東錢湖緩緩走來,拐經北侖小港的東崗碶,由義成碶出海。

  據光緒《鎮海縣志》記載,長山橋歷史可追溯到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當初是一座木結構的浮梁,橫架于小浹江口的兩岸,初名永濟橋。這就是長山橋的雛形。濟者,渡也,顧名思義,永濟就有了一層幽遠的古意,內里蘊涵了多少百姓良好的愿望啊!只是那美好的愿望,敵不過一場暴風驟雨,“永濟”終成“不濟”。那以后的數百年間,小浹江仍以其汪洋湍急的姿勢,肆虐于民間。

  小浹江曾是古鄮縣的重要海運通道。據成書于1227年的《寶慶四明志》記載,當時的小浹江口的咸潮已漸退去,沿江的灘涂成了陸地,處于長山山麓的這塊土地上的人口也逐漸多了起來。這樣,形成了“江南市”的長山,就成為了東接穿山、南連鄞縣、西往鎮海的交通要道。平時渡船往返,一旦潮音大作不絕于耳時,過往客商于小浹江岸邊,只能徒嘆奈何。

  到明洪武年間(1368-1398),鄞人謝復榮等雖發起在長山村小浹江建橋之舉,然洶涌浪潮使得木橋屢建屢毀。到了明成化年間(1465-1487),朱紳、楊暄兩人牽頭建造了石橋。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石橋在江水的猛烈沖擊下又一次坍塌。后由鎮海知縣丁鴻明、朱一鄂等出資先后修葺。清順治十五年(1658),倭寇從穿山登陸,永濟橋又遭破壞。清康熙七年(1668),鎮海知縣王元士考慮到永濟橋的重要性,由他出面主持,貢生謝泰履等捐錢、集資,召集各路能工巧匠重建永濟橋,至清康熙九年(1670)工程結束,這才成就了小浹江上真正的“永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孔石拱橋就是那時所建。永濟橋全長45米,面寬3.8米,中心橋孔跨度9.8米,拱矢高5米,兩個邊孔跨度7.2米,高4米,半圓形拱圈,用塊石和條石縱聯分節并列砌筑。

  我們坐在長山橋上時,似被裹挾在永濟橋古舊的肢體里。一位姓邵的老人站在橋中央,指著腳下橋面上的石板說,小時候這中間部位鋪設的是青荷花石板,而且以前整座橋面光滑平整,在收獲季節,農人會把金黃的稻谷曬在坡緩但平整的橋面上。而今,我們看到橋石板已凹陷在深深的車轍溝里,邵老先生說那是拖拉機的轍痕。橋身也有部分損缺。兩側的石欄板已顯出大不一樣的成色。對石塊材質比較在行的邵老先生分辨著哪塊是原始遺留下來的,哪塊是后來補綴的梅園石。這其中的橋欄望柱,有一個看起來特別完整,是方形蓮蓬頭望柱,感覺那個是原汁原味的,其它的大多變了面目。

  往橋欄外張望,就看到了攀附在古石橋的薜荔,那天在圖片中看到的藤蔓就是它了。它讓從時間深處走來的古橋有了猶如歷盡滄桑的耄耋老人般鶴發童顏的優雅風度。我喜歡這份優雅,特別是重創之后的這份優雅,有一種渡人渡己的韻味。再看石橋,中心橋孔與小浹江剛好合成一個滿滿的圓,我想那是永濟橋與小浹江最好的結合,非常之完美。都說橋是水上的路,我要說“橋是河流的眼睛”。人與橋的對視,就是眼睛與眼睛的對視。當船只從橋孔駛過,就實現了“望眼欲穿”這樣的一個心愿;而人從橋上走過,就實現了從此岸到彼岸的跨越。

  近日,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北侖小港的長山橋被選錄進由當代橋梁泰斗茅以升主編的《中國古橋技術史》,可知這橋梁確是我們一方文化的象征,或者說石橋里有我們古人集體智慧的凝結。


陳賀燕 2012-08-14 20:54:46

[新一篇] 董建華與他的“外婆橋”

[舊一篇] 戚繼光在北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