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總臺山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初秋時節,我從郭巨古剎云隱寺邊登浙東峙頭半島的總臺山,幾經拐彎,在峰回路轉的山頂,終于見到了當年守烽火臺的官兵用來擋風避雨的石屋。那是一座臺基用沙土夯成、以長石條為主骨的石屋,呈梯形,上邊長約7米,下邊長8米許,高近4米。石屋由條石蓋鋪,石柱和石梁采用卯榫結合,四壁用孔石壘筑,設有望窗孔。

  幾個世紀過去了,歷史的風塵已使烽火臺石屋布滿了細密的青苔,它像一位極度忠于職守的衛士,在山頂矗立了600多年。它雖然退卻了往昔烽火灼燙的溫度,但我的內心仿佛通過與石屋的近距離接觸,情感再度升溫,把我的思緒帶回到了那血雨腥風的抗倭歲月。

  地處浙東沿海的北侖區域,歷史上曾經是倭患最重之處,據史料記載,元、明兩朝長達276年間,倭寇從北侖海岸登陸,入侵騷擾達數百次之多。郭巨作為浙東大陸的東端,無疑成為倭寇經常騷擾的地方。為避倭患,明初朝廷即規劃構筑郭巨城,在郭巨設立了千戶所,后于洪武二十年(1387),又在城后的三塔山,后稱郭巨總臺山的山頂處建烽火臺,以及士兵守護烽火臺住所的石屋。總臺山還下轄高山、土澤、觀山、梅山等五個烽火臺,總臺山管轄范圍除大陸端外,還包括梅山、六橫、佛渡等島嶼,總臺山由此成為當時浙東門戶的一個重要軍事哨所。關于烽火臺,明嘉靖二十四年,黃洪毗上疏曰:“各路建設墩臺,連屬內地,使東西畢達。有軍處,每墩撥軍五名住居,其下架炮傳烽,無軍處僉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時給以口糧,一體傳報。”

  從總臺山俯視現在的古城郭巨,民居或集中,或散落,雖然街巷尚存,但城圍已難覓其蹤。沒有圍城的郭巨,在習習秋風中顯得一片安詳。但有誰知道,在倭患期間,郭巨城曾遭兩次大的劫難?

  嘉靖三十二年五月(1553),兩百多個倭寇登陸進犯郭巨城,由于守將率主力隨俞大猷去舟山蘆花港剿倭,當時守城的只有幾十名士兵,寡不敵眾。倭寇攻陷郭巨城后,沿途搶劫,商鋪民宅洗劫一空。后來,朝廷派兵收復郭巨,幸存百姓重修城圍。

  時隔六年后的三月,倭寇再度進犯郭巨。郭巨守軍與倭寇激戰,由于守軍人數較少,武器不精,眼看撐不住了,當時的浙江按察使副使譚綸派兵支援,主力部隊與倭寇大戰于北門外,最后軍民合力大敗倭賊,倭寇跳海而逃。

  在抗倭的歷史上,北侖曾經也是主戰場之一。郭巨、白峰、梅山、三山、穿山、新碶、小港、后所等地,不僅留下了倭寇的暴行,更見證了軍民協力抗倭的史跡。俞大猷、戚繼光、盧鏜、譚綸、武毅、李镠等歷史人物,都因抗倭而在北侖這塊土地上烙下足跡。血戰雙嶼港、郭巨衛城戰、三山保衛戰、劉夢祥抗倭、劉錦張鏜激戰灰鱉洋、穿山事件等都寫下了軍民不畏外敵、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壯烈場面。血戰雙嶼港時,盧鏜屯兵峙南,是雙嶼港海戰的大本營,駐軍地就是現在的司城岙。

  “抗——倭,抗——倭”,總臺山上的抗倭鳥,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據說,抗倭鳥是生活在總臺山一帶的特有的鳥,那年郭巨衛城士兵犧牲后,山上就有了這種鳥。此鳥毛羽呈土黃色,頭上有一撮黑毛,喜盤旋低飛,聲音高亢。

  當我回望石屋時,總臺山上抗倭鳥的啼喚,仍久久回蕩在山谷中。


石志藏 2012-08-14 21:21:54

[新一篇] 長坑與石水缸

[舊一篇] 梅花知己姚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