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0)——中日甲午戰爭(中)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1月28日

同中國的洋務運動相比,日本的明治維新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通過維新運動,日本很快就擺脫了被西方列強殖民地化的危險,迅速從封建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成為當時亞洲唯一獨立自主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由于日本千百年積累下來的忠君和武士道精神等封建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明治維新后,日本仍然保留著濃重的軍國主義色彩,難以避免的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早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高層就制定了所謂“大陸政策”,旨在立足于戰爭手段向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進行擴張。隨著明治維新的深入,實現“大陸政策”所依賴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思想基礎逐漸完善,日本對外擴張的魔爪終于伸向了中國,而這次尋釁的導火索卻是大清的屬國——朝鮮。

實際上,日本的“大陸政策”并非緣起于近代,從甲午戰爭往前300年,在豐臣秀吉初步統一日本后,日本就曾多次覬覦中國,除了我們熟知的倭寇騷擾中國沿海之外,中日矛盾的導火索仍然是當時大明的屬國——朝鮮。1592和1597年,日本兩度入侵朝鮮,而明朝則從1592年(萬歷20年)到1598年(萬歷26年)連續七年進行抗倭援朝戰爭,這正是我們前面講明朝時介紹過的“萬歷三大征”之一。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首度入侵朝鮮,相繼占領王京(漢城)、開城、平壤等地,朝鮮國土大部淪喪,國王緊急向明朝政府求援。明朝因朝鮮為其屬國且唇亡齒寒,遂于當年派兵數萬入朝作戰。1593年,中朝聯軍收復平壤,隨后明軍追擊占領開城,日軍全線南撤;接著,明軍主將李如松輕敵冒進,在王京以北中日軍埋伏,精銳損失大半,明軍被迫在開城布防;不久,明軍偷襲日軍糧倉成功,日軍因平壤之敗和軍糧不繼,被迫放棄王京,退守釜山。之后,明朝遣使與日軍議和,明軍主力撤回國內,中日雙方前后談判兩年沒有任何結果,日本仍占據釜山。

在此間談判中,明朝全然不顧日本還有一位天皇,以勝利者的姿態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而豐臣秀吉也是在看到詔書后才知道自己已經被置于失敗者的位置了,此前他還以為自己勝利了,明朝會將朝鮮的一半割讓給他呢。經過這次失敗的外交,中日之間的戰爭繼續了。1597年,豐臣秀吉再度入侵朝鮮,明朝也第二次出兵。至1598年初,明軍多次戰敗退守王京,不久明朝從江南調來的援軍陸續進入朝鮮,后來明軍援朝軍隊達到近10萬人,于是向日軍發起了大規模反攻,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年底,豐臣秀吉死訊傳到朝鮮,日軍全線退卻,明軍趁機追擊,將朝鮮境內日軍全部肅清,從而結束了這場糊里糊涂開始,又糊里糊涂結束的戰爭;中日朝三方也都將自己視作戰爭的勝利者,大書特書。

在這場又被稱為“壬辰倭亂”的抗倭援朝戰爭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后用兵數十萬,幾經反復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勝利。但經此一役,明朝也元氣大傷,以致20年內無力進剿東北女真,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天大的隱患,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日本的侵華戰爭才被拖延到了20世紀。

日本在明治維新后,開始逐步實踐其大陸政策。19世紀70年代,日本多次襲擾琉球和臺灣,遭到了當地軍民的重創,可是清政府卻以賠款將此事壓下,助長了日本的囂張氣焰。隨后,日本將目標再次轉向朝鮮,將其視作進取亞洲各國的橋梁。1876年,日本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1882年,漢城發生“壬午兵變”(可以去看看韓國電視劇《明成皇后》),日本乘機脅迫朝鮮簽訂《仁川條約》,取得了在漢城駐軍的特權;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于中法戰爭之機,在朝鮮制造“甲申政變”,又脅迫朝鮮簽訂《漢城條約》,并于第二年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肯定了日本有向朝鮮派兵的特權,為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出兵朝鮮提供了借口。對于日本逐漸升級的挑釁行為,清政府的慈禧太后和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都采取了息事寧人、少生事端的態度,不斷縱容日本的所作所為。

19世紀80年代中后期,明治天皇采納了“速取朝鮮,與中國一戰”的建議,開始大規模擴軍備戰;到1892年伊藤博文組閣后,日本侵華的腳步愈發加緊了。明治時期,日本軍制逐漸完善,軍費開支逐年增加,到1892年已高達國家預算的41%;同時,日本還不斷從歐美進口武器,并學習造船技術,自造軍艦,逐步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據說明治天皇曾要求政府削減劃撥給皇室的經費,將其轉用到海軍建設上。這一切都和清政府形成了鮮明對比,清政府鑒于日本日益明顯的野心,雖然也在積極籌劃加強海防,擴充南北洋海軍的實力,但由于官場政治的腐敗、貪污橫行,加之老佛爺私人欲望的無度擴張,國防預算因此每每難以到位,作為海防主力的北洋海軍因多年沒有添置新艦而逐漸落后。

1894年,朝鮮爆發了以“盡滅權貴”、“逐滅洋倭”為目的的東學黨起義,日本內閣趁機以保護在朝日本僑民為由,準備出兵朝鮮。清政府方面,北洋大臣李鴻章本來無意出兵干預,但當時清政府派駐朝鮮的商務大臣袁世凱卻積極鼓動李鴻章派兵赴朝;不久,李鴻章接到朝鮮政府的“代剿”請求,遂命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派艦船赴仁川、漢城護商,并派直隸提督葉志超與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統兵赴朝,同時按《天津會議專條》規定通知日本政府:一旦鎮壓了東學黨起義,清軍就立刻撤回。

但是此時,日本已經下達了動員令,派海軍以護送公使為名進入漢城,并派陸軍入朝占領了漢城至仁川一帶的戰略要地,同時日海軍主力戰艦亦陳兵于仁川、釜山海面。緊迫形勢下,李鴻章為避免沖突,下令撤走了清軍在朝的全部軍艦,并請求俄、英等國駐華公使出面調停。

東學黨起義被平定后,清政府建議中日兩軍同時撤兵,日本斷然拒絕,并在俄、英等國的默許下,不斷在朝鮮滋事,甚至派軍闖入朝鮮王宮,囚禁朝鮮國王高宗李熙和閔妃(就是明成皇后),脅迫李熙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主持國事,還宣布廢除過去中朝簽訂的一切條約(這部分還是可以去看電視劇《明成皇后》)。

鑒于日本的不斷挑釁,光緒帝責令李鴻章迅速備戰。李鴻章見調停無效,遂派軍從陸海兩線進入朝鮮,其中海路清軍在“濟遠”、“廣乙”、“威遠”三艘戰艦的護送下乘英國運兵船抵達牙山。軍隊登陸后,“威遠”號先行返航;1894年7月25日,“濟遠”、“廣乙”兩艦離開牙山,行抵豐島西南時,遭到日艦襲擊,雙方戰在一處,引發了豐島海戰。“廣乙”號開戰不久就受重傷擱淺,“濟遠”號則負傷西逃,途中遇到從威海衛開出奔赴牙山的北洋海軍“高升”和“操江”號,“操江”號航速較慢,遇敵后立刻調頭西返,但由于跑不過同時西逃的“濟遠”號,最終被日軍俘虜,“高升”號則與日軍拼死激戰,最后被擊沉。豐島海戰的同時,日本陸軍也開始對牙山一帶的清軍發起進攻。由于海上通路已被日軍阻斷,清軍將領葉志超和聶士成在輸掉成歡驛之戰后,被迫北撤,繞走山區退至平壤。

隨著豐島海戰的展開和日軍開始襲擊牙山,中日甲午戰爭的序幕徐徐拉開了。 


三鑒齋 2010-07-20 14:58:18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9)——中日甲午戰爭(上)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1)——中日甲午戰爭(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