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九):民主臺灣時代(1)——選舉之路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回首臺灣從專制走向民主的歷程,發生在1960年的“雷震案”、1971年的“保釣運動”、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和1984年的“江南案”都是極其重要的里程碑。其中,“保釣運動”和“江南案”我們在前文中沒有提及,這里不妨先補充一下。

1970年,美日兩國達成協議,準備在1974年把美軍二戰時所占領的琉球交予日本,當中包括了釣魚島。1971年1月29日,抗議活動首先在美國發起,隨后發展到臺灣,臺灣各高校學生組織了“保衛釣魚島委員會”,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抗議活動,向美國“大使”遞交抗議書。當時臺灣處于戒嚴狀態,禁止學生運動,尤其是示威游行。發生在島內的這一場保釣運動,很快變為要求政治改革的群眾運動。1972年4月,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連續6天連載《一個小市民的心聲》長文,全面封殺民主運動。1973年2月17日又逮捕了臺灣大學教師陳鼓應、王曉群情激憤的保釣愛國運動波及學生錢永祥、盧正邦等人。這就是所謂“保釣運動”,它以愛國主義為旗幟,開啟了大眾參與公共政治之路。

“江南案”是催化國府解嚴的最后一根稻草。1984年10月15日,旅美作家江南(原名劉宜良)在舊金山市郊住宅車庫內被槍擊,送醫院途中死亡。調查結果顯示,該案乃國民黨情報部門指使臺灣竹聯幫幫主陳啟禮所為。國民黨政府稱劉宜良為中國大陸收集情報,但劉宜良遺孀崔蓉芝卻堅稱“江南”之死是由蔣經國兒子蔣孝武指使,否認劉宜良涉及情報工作。江南遇刺案發生后,美國華人圈和港臺輿論界均作出強烈反響,導致國民黨政府形象大大受損,蔣經國為之深受震動,準備進行政治改革。

1986年民進黨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有組織的參加年底的選舉。1986年12月,民進黨與國民黨作為兩大主要政黨同時參加大選,立法院內民進黨代表由上屆黨外的6人增加到12人,國民代表大會內民進黨的代表由上屆黨外的2人增加到11人,國民黨則分別贏得59和68席。民進黨雖不可能在立法院通過自己的議案,但卻通過首次參與大選而步入政壇,并已開始對國民黨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隨著臺灣戒嚴、黨禁和報禁的解除,海外臺獨勢力開始大舉返鄉“合流”。島內黨外勢力組建民進黨,大大刺激了海外臺獨分子,他們看到體制已經發生轉變,臺灣已進入新的時代,于是決定將“斗爭主戰場”轉到島內。1988年,各臺獨團體開展了“島內獨立運動公開化,海外返鄉運動普遍化”運動。最先采取行動的是許信良,1986年12月首次“闖關回臺”造成“桃園機場事件”,1987年再度闖關仍然功敗垂成。1989年9月,許信良從福建搭乘漁船“偷渡”入臺,被捕,后被判刑10年,1990年獲得特赦出獄。

當時,民進黨內部的有些掌權者雖然害怕這些知名度高、號召力強的“洋獨”回來瓜分自己的政治資源,但他們不能不對其表示歡迎,因此民進黨組織了大量聲援、支持的活動,作為發展自己的有利契機。而在李登輝的推動下,國民黨當局也對臺獨勢力逐步實行解禁的政策。海外臺獨在大舉返鄉時,也已確定回臺后充分整合到民進黨大旗下,不再另組新黨,彭明敏、許信良、蔡同榮、李應元等,都成為民進黨的骨干乃至核心成員。海內外臺獨勢力實現了組織上的統合,完成了“合流”,從而“壯大了力量,提高了聲勢”,當然也使民進黨的派系矛盾更為復雜,增加了其內耗。

1989年底,臺灣舉行了解除戒嚴后的第一次選舉,民進黨取得合法的政黨地位,許多海外的臺獨分子也返回臺灣試圖參加競選,民進黨公開舉出“臺獨”的旗幟作為競選口號,其競選策略是使選民相信要使臺灣民主化,就要支持民進黨。民進黨強調要建立建基于民主自由之上的政治秩序,要建立真正的民主,保障公民的權利。這次選舉中,在立法院方面,國民黨得72席,民進黨得21席,其他黨派和獨立人士得8席;在省議會方面,國民黨得54席,民進黨得16席,其他7席;在縣市長選舉方面,國民黨贏得14個,民進黨贏得6個,其他1個。國民黨雖然仍贏得多數,但民進黨則獲得明顯進步,尤其是在“立法院”方面,民進黨比1986年多得9席,達21席,這對民進黨來說是一重大突破,因為在立法院提出議案需要20席的基數。對于這樣的選舉結果,國民黨表示承認,并試圖總結經驗教訓,競爭型政黨制度從而在臺灣得到確立。

在“解嚴、開放黨禁”實現后,反對陣營相繼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訴求,要求“廢除萬年國代、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這些要求均指向同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政權民主化和本土化”。經過“野百合學運”等一系列事件的推動,1991年,李登輝推行“憲政改革”,終結了連任40多年的“萬年國代”,選出了新的“國大”。這屆“國大”在1994年修改了憲法,通過“修憲案”允許總統直接民選,為1996年3月舉行的總統、副總統直選鋪路。臺灣立法院也在同一年通過省縣自治法與直轄市自治法,允許“臺灣省省長”以及臺北、高雄“直轄市市長”直選。臺灣民主憲政的制度性改革自此基本完成。

1989年8月25日, 國民黨內一批革新派精英組成“新國民黨連線”,他們本來想在黨內權力結構中尋求發展空間,進行體制內改革,但后來意識到黨內生存和發展空間正在逐漸消失。1993年8月10日,“新國民黨連線”正式宣布組建“新黨”,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秘書長張俊宏到會祝賀,他們試圖從民眾“對民進黨不放心,對國民黨不甘心”的矛盾中尋求發展,“革新政治,制衡兩黨”。新黨一成立就活躍在臺灣政壇,1995年底立法委員選舉中得票12.95%,由建黨時的6席立法委員,增為21席;1996年初“國大代表”選舉中得票13.67%,46席。高峰時黨員人數達到7萬人左右。新黨的成立和發展,因與國民黨“票出同源”,直接削弱了國民黨的力量,此外,新黨的信念也沖擊著民進黨的臺獨訴求,新黨曾經成為左右臺灣政局的重要力量。

1994年,在臺北市長的選戰當中,民進黨推出因強力質詢贏得名聲的立法委員陳水扁參選,以“快樂 希望 陳水扁”為主軸與新黨趙少康、尋求連任的國民黨黃大洲競選,并最后贏得勝選。臺北市的選民有相當數量是長久以來極力支持國民黨的“外省人”族群,陳水扁能夠當選市長,顯示民進黨已經能夠借由國民黨的分裂而與其相互抗衡。1995年的立法院選舉中,民進黨未能繼續有所前進,這既因為國民黨仍有深厚的基本支持者,也顯示臺灣民眾已開始思考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上臺的可能性,并表現出普遍的疑慮。

1995年5月,施明德担任民進黨主席后,試圖為民進黨過去的反對形象做轉型,施明德于9月在美國的一場國際記者會上表示“臺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臺灣獨立……”,想借此解除國際社會對于民進黨執政的疑慮。施明德還主張對內政治大聯合、社會大和解,企圖化解已經被炒作起來的族群對立,并在1995年12月14日率領民進黨重要干部邱義仁、林濁水與當時敵對的政黨新黨黨揆,進行會晤,但卻遭黨內基層支持者的誤解并被辱罵。許信良針對兩岸政策也提出“大膽西進”的前瞻主張,兩位黨主席對于民進黨的路線有著不同的思維,但始終無法成為黨內主流意識,他們對民進黨路線進行修正的努力最終失敗。

1996年3月23日,在臺澎金馬地區舉行了歷史上首次總統直選,國民黨提名總統李登輝與行政院長連戰搭檔參選,而不滿李登輝的兩位國民黨副主席林洋港與郝柏村則退黨成為無黨籍候選人,由新黨支持參選;民進黨由贏得黨內初選提名的彭明敏與謝長廷參選;曾任監察院長、篤信佛教的陳履安與曾任監察委員的律師王清峰則是另一組候選人。最終,國民黨參選人李登輝、連戰勝出。在選舉期間,中國大陸為維護祖國統一,在臺灣海峽進行導彈試射和兩棲登陸演習,美國出動“獨立”號與“尼米茲”號兩艘航空母艦前往鄰近臺灣海域進行武力威懾,這一引發國際關注的事件被稱為“臺灣海峽導彈危機”。

1998年,臺北、高雄進行了直轄市市長選舉。在臺北市市長選戰中,施政滿意度高達7成、被外界甚為看好有機會連任的市長陳水扁,敗給了形象清新的馬英九,失去了臺北市的執政權。一般認為,馬英九勝選的原因,除了馬英九個人的魅力之外,時任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拉起馬英九的手,喊出“新臺灣人”,也使其民調大漲;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內的一些嚴苛政策(如廢公娼)被認為是減少選票。不過更基本的原因還是臺北市的選民結構當中藍大于綠,陳水扁自身臺獨傾向引起市民疑慮所致。在高雄市長選戰中,不被外界看好的謝長廷因吳敦義錯誤的選戰策略,再加上謝陣營拿出吳敦義可信度不高的“緋聞錄音帶”,從而以極小差距勝選,謝長廷的政治生命得以轉運。民進黨在高雄的勝利,再加上1997年的縣市長選舉結果,南臺灣縣市全面由民進黨執政的綠色執政版圖首次出現,時稱 “北馬南吳”、“南長北扁”。


三鑒齋 2011-05-10 20:26:33

[新一篇] 民國百年(八):蔣氏父子的臺灣歲月(4)——走向民主法制

[舊一篇] 民國百年(九):民主臺灣時代(2)——政黨輪替的和平實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