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主義與后現代史學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K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332(2003)03-0071-05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作為對現代性的一種批判思潮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歐美學術界,因為這一思潮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傾向,所以格外引起學界和社會的關注,褒者不少,貶者也很多。近些年來,隨著中外學者相互之間交往機會的增多,我國學界對于后現代主義作品的介紹也大有增強的趨勢。因此,弄清楚后現代等概念的由來及其相關內涵無論對于我們了解西方史學的現狀,還是發展方向都有很重要的意義。那么后現代、后現代主義和后現代史學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后現代史學的主要內涵是什么?它又是怎樣挑戰現代史學的?
      一
  “后現代”(Postmodern)是相對于“現代”(Modern)而言的一個概念。美國學者伊哈勃·哈桑(Ihab Hassen)認為,“后現代”作為一個術語,最早出現于西班牙學者費德里科·德·奧尼斯于1934年編輯出版的《西班牙和拉美詩歌選集:1882—1932》中。8年以后,達德利·菲次在其《當代拉丁美洲詩歌選集》中(注:而據卡宏的研究,最早提到這一術語的是德國哲學家魯道夫·潘唯茲(Rudolf Panwitz)。),又沿用了這一術語。后來,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其縮寫本《歷史研究》中也使用了這一術語,意思是說:從1875年以后,西方文化開始向世界方向發展,對世界其它地區的文化產生明顯的影響,成了其它地區紛紛效仿的標本,所以,湯因比認為,從那時開始,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后現代。
  不過,從現實意義上看,當時他們所使用的“后現代”或者只是描述文學批評中的一種反現代主義傾向,或者只是作為一個時代簡單的分期術語,不但在社會上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就是在學界也沒有引起較為強烈的反應。
  自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尤其是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完成工業化,進入信息化以來,社會經濟發展迅猛,社會變化明顯加速。而隨著西方經濟的發展,生產尤其是制造業的主體地位日益動搖,消費的作用日漸增大,消費不但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制約了人們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工業的蓬勃發展,使社會秩序、結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顯著的改變,電腦化,信息網絡已很發達,數字符號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許多現實和客觀事物的代名字,人們似乎生活在一個由文本、符號、聲音等組成的與客觀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自然里。認識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復雜。面對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后現代”這一概念,并以此作為新時代分期的基本術語。
  大約與此同時,又有一些學者開始用一種批判現代理性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研究現實,研究現代文化,其中著名的有M.傅柯、J.德里達等。到了70年代末,這一以批判現代文化為主的社會思潮在西方已相當流行,人們開始將其統稱為“后現代主義”。西方學者哈桑曾對后現代主義做過認真的研究,并將它與現代主義作了深入的比較,現將其比較的主要結果列表于下(注:見Margaret A.Rose:《The Post-modern and the Post-industrial:A Critical Analysis》,New York,1991.P.49-50.)。從這里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后現代主義的大致特點。
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提倡形式     反對形式     中心明確     中心分散目的鮮明     不講目的     邊界分明     互涉文本刻意規劃     隨遇而安     閱讀理解     邊讀邊解等級嚴明     毫無秩序     敘述清晰     有頭無尾作品完整     臨時發揮     深入透徹     表面膚淺客觀對待     參與其間     確定性強     無確定性一統天下     四五分裂     超越經驗     變化迅速
  
  當代最先出現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是建筑、藝術。此后,后現代主義又開始對語言學提出質疑,否定語言的確定性,挑戰語言所反映的事物的客觀存在性,并由此逐漸走向文學和文學批評等領域。大約到上世紀70年代,后現代主義由于“語言學轉向”(Linguistic Turn)而進入歷史學。美國學者海登·懷特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始作俑者。1973年,他發表了著名的《元史學,19世紀歐洲的歷史想象》(《Metahistory:The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Europe》)一書。在書中,他以十九世紀的四位史學家(米什萊、托克維爾、蘭克和布克哈特)和四位哲學家(黑格爾、馬克思、尼采和克羅齊)為例,指出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所寫的著作沒什么不同,歷史學家雖然用的是史料,但目的是為了表述一種哲學理念,所以,人們無法從歷史著作中獲取真實的歷史。人們在寫作歷史的時候,與其說是追求真相,不如說是追求語言的修辭效果。歷史語言與文學語言沒有什么區別,歷史和文學一樣都是人們想象的產物。(注:Hayden White:《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Europe》,The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自從海登·懷特向歷史學首先發難以后,西方傳統的歷史基本理念如歷史的客觀性、歷史的真實性、歷史的因果關系等都受到了后現代主義者的批判和責難。
  對于后現代史學的挑戰,大多數史學家最初都采取不屑一顧的態度。但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后現代史學的攻勢越來越猛,迫使不少史學家對之作出一些反應。美國的《歷史與理論》(《History and Theory》)、英國的《過去和現在》(《Pasl and Present》)等雜志也就“歷史學與后現代史學”這一問題舉行過討論。許多學者還專門寫書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著名的有美國學者喬伊斯·阿普爾比等(Joyce Appleby,etc.)的《歷史的真相》(《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理查德·艾文思(Richard Evens)的《為歷史辯護》(《In Defense of History》)以及澳大利亞學者凱思·文夏特樂(Keith Windschuttle)的《歷史的謀殺》(《The Killing of History》)等。直到20世紀末,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思潮才開始漫漫的消沉下去。
  綜觀后現代主義發展的大致過程,我們能夠知道后現代主義的相關內涵。這些內涵主要包括:(1)標志著一種新的時代或文化時期;(2)作為一種新的文學、文學的批評理論;(3)代表一種以批判啟蒙運動以來所提倡的理性主義的思想思潮,反對理性的普遍化與擴大化。而這一點也正是歷史工作者們所要認真對待和關注的。
      二
  后現代主義進入史學領域以后,對史學的沖擊力是非常明顯的。不過,與前人相比,后現代主義史學對現代史學也即理性史學的批判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前人的論述主要集中在:史學不可能像科學研究那樣客觀正確,因為史學研究的對象與科學研究的對象不同,而且在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史學研究因為帶有史學家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史學家的知識結構、認識水準、社會背景和經歷等等,都會對他的研究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即使像蘭克那樣標榜“如實直書(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的史學家,也不可能完全擺脫其自身的政治和文化偏見。而后現代史學選擇攻擊的突破點恰恰是西方現代歷史編撰學(The Western Modern Historiography)的理論和實踐,其目標則是顛覆由此相關的重要歷史觀念,顛覆現代歷史學。
  后現代主義史學否認普遍真理的存在。自從啟蒙運動以來,人們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共識,即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這種發展又是有規律的,而這種規律又常常通過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的因果關系表現出來。因此,人們能用理性的方法去敘述它,認識它,并預測其發展的方向。正是在這一認識的指導下,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探討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揭示歷史演變的內在邏輯和相關意義。所謂的“宏大敘述(grand narrative)”就是這些探索活動的結果。后現代主義者否認這些原理的普遍存在,挑戰理性的普遍性原則,強調政治權力的規則,把普遍原理看成是一種權力,一種靠政治和金錢運轉的游戲,是政治力量的產物和結果。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宏大敘述不但不能揭示社會發展和演變的規律,而且也有違客觀性原則。同時,后現代主義者還從語言學入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他們把原來寫的歷史看作是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既然用語言來表達,而語言又是有局限的,語言無法準確無誤地傳播思想,語言與思想行為不可能等量。語言與歷史真實之間不可能相互一致。所以歷史學家創作的著作是不真實的,是在制造一種科學的迷信。
  后現代主義史學撇開原來糾纏不清的主觀和客觀問題,選擇現代史學的表述形式敘述體作為其攻擊的主要對象。海登·懷特是首先把敘述看作是歷史寫作內在本質的人,他認為史學家為了達到其敘述對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寫作著作時,肯定會不斷整理、選擇適用于自身要求的資料。他指出:“作為一種象征性的結構,歷史敘述無法重造它所描述的事實;它只告訴我們應從哪些方向去思考這些事實。”(注:Hayden White:《Tropics of Discourse,Essays in the Cultural Criticism》,The HopkinsUniversity Press,1978,P.91)因此,它不僅傳達意義,而且也創造意義;它不僅是形式,而且也是內容。另一位后現代主義者漢斯·柯爾納(Hans Kellner)也認為:雖然史學家想充分表現歷史長河的連續性,但實際上,由于敘述的需要,作者必須劃分歷史時期,從而將歷史分割開來,而分割本身就是歷史學家對歷史的一種理解和解釋,所以它根本無法與客觀真實相等同。(注:Hans Kellner:“Language and HistoricalRepresentation”,The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p.127-137.)
  詮釋是現代歷史學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后現代史學攻擊的主要對象。從20世紀上半葉開始,西方哲學的研究重心發生了嚴重的變化,原來的重心主要放在世界本原的探究上,后來則逐漸轉移到人與世界之間的關系這一認識論問題上。于是,詮釋學理論成了人們研究的重點。傳統詮釋學的目的,是讓讀者去了解作者作品的內涵。在這里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比較明顯。然而,后現代哲學和史學卻根本不考慮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主、客觀關系,不把詮釋工作視為讀者對作者的一種認識,一種理解,而是把它看作是讀者尋找自我的一個過程。這樣,作者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也就消失了。隨著作者的消亡,原來被動的讀者解放了,他可以閱讀,而且可以隨心所欲、自由地解釋史料、文獻和檔案。這一認識的最終目的是要動搖現代歷史編撰學的基礎。如果歷史學家對史料或作品都能任意取舍,隨意解釋,那么歷史的真實性就成了一句空話。
  后現代史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將史學文學化。歷史學家都認為自己的首要工作是忠實于歷史事實。這一思想的前提是有一個歷史的真相,歷史學家的任務是去研究、描述和揭示這一真相。但后現代主義者認為人不能運用理性認識自己的世界,不能找到歷史的真相。歷史根本“不是過去的事情,而是寫下來供人們閱讀的歷史話語”,只有把檔案、史料“納入有意義的結構中”才成為“歷史”。歷史文本的決定因素不是已經過去的歷史事實,而是它的“潛在的深層結構”,即“范式(Paradigm)”。史學家在展現這種“范式”時,肯定會出現作者的情節設置、形式論證和意識形態暗示等主觀和虛構的因素。因此,柯爾納說:“對有知識的讀者來說,所有歷史都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一種明顯或隱蔽的歷史敘述。那種對純潔的、沒有進行加工的材料的追求,并希望從這些材料中獲取更新、更真實的事實真相的想法,是注定會以失望的結局而告結束的。因為世上不存在沒有經過加工的材料;一件實物或文件一旦被認定為是史料,它已經深刻地反映了一個文化系統。”(注:Hans Kellner:“Language and HistoricalRepresentation”,The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p.127-137。)于是,他認為,閱讀歷史的方法恰恰是虛構歷史。因為人不可能揭示歷史的真相,而且歷史學的作品也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情節設置,與文學、藝術沒有兩樣,它們都是在編造故事。
  當然,后現代主義史學對于傳統史學的挑戰還表現在其他多個方面,如注重原來的邊緣史學的研究;注重婦女史的研究等。但其核心還是力圖在挑戰西方現代歷史編撰學的基礎上,動搖歷史的科學基礎,顛覆西方自啟蒙以來建立起來的歷史觀念。
      三
  后現代主義史學對于現代史學的挑戰以及以此對其帶來的沖擊應該說是很大的。這是因為后現代主義史學從分析語言的不確定性、局限性和傾向性等具體的形式入手,不但明確地肯定了歷史主觀主義的存在,而且也對現代史學的主要基礎產生了嚴重的沖擊。這種沖擊主要表現在:第一,后現代史學否定了歷史學的科學性和學術性,認為能反映客觀事實的歷史是不存在的,歷史事實和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常常是人們用虛構的方法或用語言修辭這種形式建立起來的。第二,后現代史學否定歷史學的客觀性和真實性,認為歷史學家在歷史著作時,并不擁有一種獨立于日常語言之外的特殊語言,他們的語言必然融入日常語言所帶有的道德含義和文化成見。第三,后現代史學否定歷史學作為獨立學科的地位。在后現代主義看來,歷史無非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這不僅僅是因為歷史的寫作具有文學性,而且更重要的是歷史著作就本質而言就具有文學的性質。第四,后現代史學否定歷史的主體——人的存在。他們認為,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不但快速改變著客觀世界,而且也改變著人類的主觀世界以及人類自我認識的方式,知識經濟和消息網絡化把世界變成了一系列可以復制的符號,人則成為某種數據或參數,這樣,人作為歷史的主體也就消失了,而歷史主體的消失實際上也標志著歷史的終結。凡此種種都表明,如果后現代史學被接受的話,那么,歷史學就根本無法存在。即使能存在的話,其研究的對象、研究的目的和內容、研究著作的表述方式以及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等等都得重新考慮。
  然而,在對后現代史學的主要作品和觀點進行認真研讀后,我們也能發現,后現代史學也有其明顯的局限性,存在著嚴重的缺陷,這種缺陷主要表現在:第一,過分夸大了語言的作用,實際上已經走上了“語言決定論”的道路。第二,強調文本獨立性、個體性,從而忽略了文本與其它相關文本之間的關系,使原來統一的歷史變成頭緒混雜、散亂不堪的歷史,使原來可以認識的東西失去了認識的可能。第三,根本否認或割斷語言與事實之間的關系,使語言變成了與事實毫無關系的獨立物。后現代主義者研究的歷史顯然就是指這種獨立物。后現代主義者強調的史學沒有真相,有的只是關于真相的看法,史學家建構的過去并非歷史的真實,而只是用語言組成的自以為真相的東西。這些史學虛無主義化的觀點顯然是建立在對語言或文本這種獨立物認識的基礎上的。而從實踐上說,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建立這種認識的基礎不是事實與事實的表現形式——語言之間的統一,而是它們之間的分離。大家都知道,歷史首先是歷史事實,隨后是歷史認識,最后才是歷史語言。語言之所以能與歷史聯系在一起,完全是因為語言有助于人們認識歷史事實。后現代史學把歷史僅僅看作是話語,否認話語的基礎是歷史事實和對歷史事實的認識這一事實,這顯然是不對的。總之,人們不能因為歷史事件已經過去,就否認它的存在,更不能因為歷史事實無法再現,而否認歷史學的認識功能,從而走上歷史虛無主義的道路。
  后現代史學不但有其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在許多方面還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從政治上講,這種理論由于否定歷史真相的存在,否定人們能夠具有認識歷史真相的能力,所以,它在客觀上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政治野心家或軍國主義者否認甚至篡改自己的歷史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其次,對于史學界而言,由于后現代主義者強調一切都是相對的,史學根本不可能達到求真的目的。所以歷史學家為求真而付出的所有勞動都是徒勞的,沒有任何價值。既然歷史學不能揭示真相,歷史作品的評判標準也就失去了作用,歷史著作與著作之間的好壞高低自然也不復存在,所有的歷史學訓練也就成了多余的事。其結果必然是走向歷史相對主義,從而造成史學界的思想混亂。當然,這些理論確實也為急功近利者或非職業歷史學家提供了一條“超越”前人的捷徑。而從現有的情況看,真正對史學研究進行嚴厲批判的后現代主義者多半也都是不做實際研究工作的學者。
  不過,后現代史學雖然有其明顯的缺陷,但不能否認,它確實給人們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且在某些方面還為人們提供了重新認識世界和真理的新的視角。尤其是在認識論方面,后現代史學首先提出了歷史表述中語言的主觀性問題,這是一直都被人們所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問題,因為歷史不僅涉及過去本身,而且還涉及為了了解過去而被歷史學家創造出來的語言。語言主觀性的發現和研究對于歷史學的求真意義深遠,應該說,這是歷史認識論史上的一大進步。它有助于促使史學家在研究歷史時,更加注意對史料的鑒別和判斷;更加注意自身的局限,努力避免史學家本身可能出現的政治和文化偏見;更加注意語言文字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盡量在審視歷史文獻和表述歷史內容方面做得更加準確,使歷史認識更加接近于歷史事實。
  當然,從后現代主義、后現代史學挑戰的對象和內容看,它確實是西方學者在他們自己的思想理論傳統內提出的一個問題。詹明信把它界定為“當下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or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然而,在消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它又不僅僅是西方理論傳統內的問題,它的傳播必然會對我們的思想意識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介紹和研究這種理論時,必須去其糟粕,吸其養分,使其能更好地為我國的歷史學建設服務。
  收稿日期:2003-02-16
  
  
  
史學史研究京71~75K1歷史學楊共樂20032003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在歐美等西方學術界興起的一種社會思潮。近些年來,我國學界對于后現代主義作品的介紹頗多,但對其進行認真研究的論著則較少。本文對后現代、后現代主義和后現代史學的發展過程進行了疏理,尤其是就后現代史學對現代史學的挑戰作了認真的探析,認為后現代史學的核心是力圖動搖西方現代歷史編撰學的基礎,顛覆西方自啟蒙以來建立起來的歷史觀念。后現代史學/歷史編撰學/History of Postmodernism/HistoriographyThe Study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History of Postmodernism  Yang GonglePostmodernism was a social tread of thought that has risen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from the 70’s of 20[th] century.In recent years,althoughthe Chinese scholars have translated many works of Postmodernism,theresearch articles and works are few.This article will study thedevelopmental course of Postmodern、Postmodernism and History ofPostmodernism,especially,Historyof Postmodernism challenge to the modernhistory.It points out the kernel of History of Postmodernism challenge tothe modern history is to overturn the western modern historiography andhistorical idea.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系,北京 100875 作者:史學史研究京71~75K1歷史學楊共樂20032003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在歐美等西方學術界興起的一種社會思潮。近些年來,我國學界對于后現代主義作品的介紹頗多,但對其進行認真研究的論著則較少。本文對后現代、后現代主義和后現代史學的發展過程進行了疏理,尤其是就后現代史學對現代史學的挑戰作了認真的探析,認為后現代史學的核心是力圖動搖西方現代歷史編撰學的基礎,顛覆西方自啟蒙以來建立起來的歷史觀念。后現代史學/歷史編撰學/History of Postmodernism/Historiography

網載 2013-09-10 20:42:44

[新一篇] 后現代主義與古代史研究

[舊一篇] 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