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主義與情報學研究范式的轉向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1945年7月,美國科學研究與發展局局長布什(Vannerar Bush)在《太平洋月刊》上發表了《誠若所思》(As We May Think)一文,首次提出機械化檢索的設想,這一頗具影響力的文獻被視為情報學誕生的標志。此后,研究者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情報學的探討,情報學理論不斷地豐富,也在不斷地解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社會進入“后工業社會”,即托夫勒(Toffler)和奈斯比特(Naisbitt)所稱的“信息社會”,產生了一種與現代文化思潮相對立的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即后現代主義。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一種新的情報學思想,即后現代情報學思想應運而生,并引發了情報學研究范式轉向。
  1 后現代主義思潮
  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最早出現在建筑學中,它的含義是指那種以背離、批判某些古典特別是現代設計風格為特征的建筑學傾向。“后現代”意味著“現代”之后,后現代主義以逆向思維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現代主流文化的價值取向、理論基礎、思維方式為特征,以一種新的話語、新的形式解釋世界的特點的泛文化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德里達、福柯、利奧塔,德國的伽達默爾、哈貝馬斯,美國的奎因、羅蒂、杰姆遜等。在后現代主義的大旗下,已經衍生出眾多的思想派別,如新解釋學、解構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和分析哲學等,也有學者把后現代主義分為激進的后現代主義、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和庸俗的后現代主義等派別。雖然這些思想派別有很大的思想差別,但總體上來說,他們擁有自己的共同立場,追求一種新的“后現代的思維方式”,主要觀點是強調世界自身的多樣性、差異性,反對、否定和超越傳統形而上學、二元論、本質主義、理性主義、機械主義、中心化、整體性等,注重解釋學、解構主義及系譜學等研究范式,倡導開放性的、非線性的多元思維模式,注重反思和批判,強調不確定的內在性,對現代科學和技術的理性進行質疑。
  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最重大的學術理論之一,它的影響波及了文學、藝術、美學、語言、歷史、政治、倫理、社會學、哲學甚至自然科學等眾多領域,當然也包括情報學,并引發了一場學術范式和思維理論范式上的革命。
  2 情報學“后現代主義”的體現
  將情報學的發展置于后現代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就會發現,當前情報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情報學發展的后現代主義趨勢的體現。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情報概念不斷更新和多元并存,研究內容呈現出多變性,實際上是對情報學的解構和重構過程;而擺脫技術至上的傳統也體現了在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中科技信仰的一種背離和反思;在情報服務中,從文獻服務一信息服務一知識服務的層次演進,反映情報學由語法到語用,再到語義層次的發展途徑,這與后現代主義“語言學轉向”——強調語言的語義學相對應;情報學研究從強調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視以用戶為中心來設計信息系統和情報檢索開始,逐步引入闡釋學、認知觀、人文等因素,情報學不斷對傳統觀念提出質疑,與時俱進,不斷拓寬情報學研究領域和研究內容;情報學現在所具有的跨學科的多元基礎、人文和經濟色彩的逐漸濃重、人工智能、知識管理等領域無一不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特色。
  3 后現代主義情報學范式
  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范式”的概念,是其整個科學觀和科學發展觀中的核心思想。庫恩認為每一個科學發展階段都有特殊的內在結構,而體現這種結構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范式通過一個具體的科學理論為范例,表示一個科學發展階段的模式,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范式即科學共同體。情報學范式是某一情報共同體在一定時期共同開展情報學理論演進的基礎,后現代方法正在對情報學研究范式轉向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情報學研究范式也應積極回應這種變化與轉型的需要,這種轉向意味著情報學范式所體現的世界觀、價值取向上的轉向,即必須適應后現代社會發展而提出的挑戰進行必要的價值取向上的修正和完善,它們應當互相參照、融合,共同走向后現代,這樣才能保持情報學的繁榮。情報學范式轉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3.1 走出技術維度,建構認知觀范式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者不斷對著名的英國克蘭菲爾德理工學院的系列信息檢索實驗進行反思,并從認知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語言等來觀察信息和情報現象,提出情報學要面向用戶主體的知識結構,強調用戶和情報系統都需要與知識結構發生作用,要研究用戶的信息處理原理,關注情報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報系統的設計和情報服務。主要代表及觀點有B.C.布魯克斯基本知識方程式、N.貝津知識非常態理論、P.英格沃森關于情報檢索過程知識結構的交互作用說等。認知觀的變遷意味著情報學研究主體從情報檢索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擴大到強調情報用戶的知識結構、認知過程、情報行為和人機交互等認知范圍。  情報學不是一門以物為對象的學科,情報學的根本特征在于它離不開主客體之間,即人與情報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知情報觀產生于對傳統情報學研究的反思與批判,它嘗試以認知科學,主要是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情報現象,解決情報學尤其是情報檢索領域存在的問題。
  3.2 探究用戶復雜信息行為,建立意義建構范式
  意義建構理論的核心內容是信息不連續性、人的主體性以及情境對信息渠道和信息內容選擇的影響。1972年,B.德爾文提出以使用者為中心之意義建構理論,認為知識是主觀、由個人建構而成,而信息尋求是主觀建構的活動,在線檢索的過程是一連串互動、解決問題的過程,由于互動的本質、檢索問題而產生多樣的情境,形成不同的意義建構過程。意義建構強調以歷時性過程為導向,提供傾聽用戶的方法,了解用戶、解讀用戶目前所處情境、過去的經驗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情境,以及用戶在所處情境中如何建構意義及制造意義。
  意義建構理論是情報學研究范式的轉移——由系統為中心轉移到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典范——的核心,也是一種較有影響的認知觀范式。在20世紀末,意義建構連同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技術,發展成為一套成熟的方法論。近來加強了信息行為研究,著重研究信息需求、尋求與使用的脈絡與程序,涵蓋在信息尋求與使用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多種變項(時間、空間、關聯、相似)。意義建構成為情報學研究范式轉移的研究焦點,由歸類轉向程序,反映復雜的信息行為。而信息行為也由信息需求、尋求與使用,轉向研究人類信息程序統一性。
  3.3 走出學科思維,建構語義學范式
  后現代主義倡導“語言學轉向”的分析方法,語言本身開始成為理論考察的對象,并被視為是所有理論的出發點,這樣的認知范式和方法論滲透到整個學科領域便形成了具有整體效應的語言學轉向。長期以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一直將語言視作人類表達意志思想的工具,強調語言的語用學意義,語言只是為人類服務的人類工具箱中的一員,后現代主義卻對此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從而導致了聲勢浩大的“語言學轉向”——強調語言的語義學分析及意義,這樣轉向對情報學研究范式來說具有重大意義,使人們重新審視和考察語言,從而為情報學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然而,有些研究者熱衷于進行話語、觀點的平移,習慣性地移植、套用具體的命題、論點和概念,而不太注意語脈、語境的差異分析,有意無意地進行認同性的解讀或搬用,其結果是導致術語理論觀點的誤用,引起一系列的思想上的爭論。情報學研究必須在范式上進行語義分析的語言學轉向,一方面,考察語言的語脈、語境及所負載的意義和包含的信息;另一方面,進行跨學科的多個語言論域的討論,必須借鑒多個學科領域的見解,橫跨多個互不通約的論域和語言空間進行分析,它需要與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哲學、藝術等眾多學科進行溝通、對話和合作。
  語義網研究的興起是這種范式的體現。語義網是要把網絡信息表示為計算機可識別處理的形式,使其具有語義特征,應用XML語言和RDF框架在語義描述支持下定義數據的含義。語義網可以表述語義和概念之間的關系,對知識單元的復雜特征和語義進行分析和識別,并能推理表示出其間的邏輯關系。語義網受到多學科的關注,也將是情報學大有作為的領域。
  3.4 深化研究知識內容世界,構建知識主導范式
  后現代知識觀主張知識具有不確定性、情境性、個體性、建構性和價值性,知識是為了解決和處理問題。有專家指出情報學被視為新型的后現代科學,應解決信息和知識問題,適應知識社會。從學科發展來看,情報學研究對象從文獻轉向信息,而后又轉向知識內容,“知識基因”、“知識地圖”、“情報學細胞”、“知識組織”等概念反映了情報學研究的知識化趨勢。在數字化環境下,通過數據庫技術、知識挖掘、知識庫等新型網絡組織工具,揭示知識單元、挖掘知識關聯、整合重組知識資源、實現知識增值;同時信息服務也轉向知識服務,出現學科門戶導航、專業主題信息網關、智能代理、個性化定制等等新型服務模式。這些方面無不顯示著情報學知識化研究的廣闊發展空間與良好發展勢頭。目前知識化研究趨勢已經成為情報學研究熱點和學科體系成長的標志,并必將使情報學成為研究知識與知識活動,包括知識的激活、擴散、轉移、組織、增值、吸收、利用等規律性的一門學科。
  3.5 關注情報的經濟行為,構建信息經濟學范式
  不確定性是后現代主義的重要概念。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肯尼斯·阿羅出版《信息經濟性》,認為信息不確定性具有經濟成本,把信息作為一種經濟物品加以分析,人們可以花費人力和財力來改變經濟領域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從情報的效用角度來看,情報學引入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產出分析方法等方法,借用政治經濟學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模式來評價情報服務的成本與效率。情報商品、情報的價值、情報市場、情報傳遞的成本與效益、情報經濟效益、情報經濟管理、情報產業等也成為情報經濟學的主要議題。新世紀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方興未艾,網絡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正在推動情報經濟學開拓新的領域。例如,情報經紀業、競爭情報、博弈論等成為情報經濟學研究熱點。
  3.6 突出人文關懷,構建人文范式
  后現代主義思潮高舉人文主義“范式”的大旗,提出科學研究應建立起關心人的生活、尊重人的人格、實現人的價值的“人文關懷”研究。情報學離不開主客體之間,即人與情報之間的相互作用;情報學是一門以人為主體,帶有人文性質的學科,人文范式有利于研究以人為主體的信息環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包括信息自由與信息保護、信息平等與信息歧視、信息生態、信息貧富、信息共享與信息壟斷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災害、信息倫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信息構建等,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養,將使情報學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特征和情報學自身的發展要求。
  3.7 關注用戶、文本和社會,建構闡釋學范式
  闡釋,是解釋、說明的意思,闡釋學是指注釋的理論、一般文獻學的方法、一切語言理解的科學、人文科學的方法論基礎、存在和存在理解的學科。闡釋學不僅是一種學科、一種哲學,也是一種方法。傳播、語言、知識、理解以及解釋都是闡釋學討論的焦點,也是情報學關注的對象。現代闡釋學推動了人文和社會科學的重大變革,也引起情報學家的注意,1991年8月芬蘭Tampere大學信息研究學系與芬蘭圖書情報學學會聯合舉辦“圖書情報學的思考”國際研討會,會上提出闡釋學的觀點;1996年,丹麥哥本哈根舉行CoLIS2會議,情報學家提出將闡釋學用于情報分析、信息組織與信息檢索等方面的研究之中。
  情報學認知觀范式在許多方面仍帶著濃重的用戶導向色彩,并沒有很好實現倡導者原先的初衷。現代情報學強調情報傳遞利用中“人”的層面和因素,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文取向在情報檢索和情報系統設計方面都有明顯表現,闡釋學研究一個詞、文本的真正意義,揭示其普遍規律,除了關心情報的使用者,更關注社會互動與文本的社會行為,關注知識的傳播,并通過主題分析、系統分析和信息管理,探討文本和用戶的互動。闡釋學力求在系統和用戶的互補整合上尋求突破,以解決認知范式情報學所未解決的問題。
  作為一種新的情報學研究范式,闡釋學表現出對技術理性與人文價值共同關注的傾向,可以實現情報學從物理空間到認知空間的映射以及二者之間的整合,這與情報學所強調的技術與人文統一是互相對應的,因此,闡釋學被寄予了厚望。
  4 對情報學研究中后現代主義思潮的評價
  對于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情報學的影響需要辨證地看待,充分認識其正負面效應,這是一個研究者的正確立場。
  從正面效應上看,第一,可以開拓情報學學科研究的新領域,促進學科研究領域的多樣化和開放性,如重視對用戶心里和行為的研究、關注用戶在信息獲取中的地位與權利、注重情報學技術與人本等等。第二,構建情報學多元、開放的知識體系,促進學派的繁榮發展,避免情報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僵化與停滯。第三,促進情報學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多元化。范式的多樣性反應了情報學研究的多重導向,這種范式的轉移不是簡單的線性更替,而是一個整合進程,它們同時并存、互為解釋,實現學科發展的不斷突破。
  在負面影響上,后現代主義否認客觀性、整體性和穩定性,片面強調相對性、差異性,過分夸大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導致情報學的概念泛化,情報學學科邊界表現出不確定性,研究對象與領域不斷變化體現出中心化的趨勢,任意移植嫁接出新學科,表面上帶來了學科的繁榮,也隱藏了不少問題,造成情報學研究的混亂。
  收稿日期:2008-07-02
L1情報資料工作羅金增20082008
情報學/后現代主義/情報學研究范式/后現代轉向
文章分析了后現代主義思潮內涵以及情報學“后現代主義”的體現,從認知觀、意義建構、語義學、知識主導、信息經濟學、人文、闡釋學方面論述了研究方法范式的轉向,并對情報學研究中后現代主義思潮作出評價。
作者:L1情報資料工作羅金增20082008
情報學/后現代主義/情報學研究范式/后現代轉向

網載 2013-09-10 20:42:45

[新一篇] 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

[舊一篇] 后現代主義與神秘思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