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人本心理學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分類號 B84.09
    1 后現代思潮的實質及其特征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20世紀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來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種泛文化思潮,也是對現代文化哲學和精神價值取向進行批判和解構(deconstruct)的一種哲學思維方式和態度。這一反現代性思潮雖然孕育于30年代現代主義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現代社會(又稱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晚期資本主義)適應科學技術革命發展需要的產物,也是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的反映。
    1.1 后現代主義經歷的4個衍化階段
  (1)1934~1964年是后現代主義的術語開始應用和歧義迭出的階段;
  (2)20世紀6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后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精英意識徹底決裂并呈現一種反文化和反智性的階段;
  (3)1972~1976年是正式出現存在主義的后現代主義思潮階段;
  (4)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后現代主義概念日趨綜合和更具有包容性階段[1]。
  后現代主義已遠超出文學藝術領域,而深深滲入到哲學、科學哲學、心理學、宗教、法學、教育學等許多領域[2.3]。其中與心理學有關的思想家有: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哈貝馬斯(Jurqen Habermas,1929~)、拉康(Jacques Lacan,1901~)、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福科(Michel Foucault,1926~)、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庫恩(Thomas Samual Kuhn,1922~)、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3~)等。
    1.2 后現代主義哲學的主要特點
  (1)反主體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現代主義哲學繼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號之后,提出“主體死亡”、“人已死亡”的口號,他們的意思是說主客二分式的主體和人的概念不現實,西方傳統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人類中心論”已破滅。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 后現代主義哲學認為差異無所不在,即使在重復中也有差異出現,無差異的世界是蒼白枯燥的世界,傳統哲學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為人的最高本質,只能使人成為喪失個性、無血無肉無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確定性(uncertainty) 后現代主義哲學認為,沒有獨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語言構成的。這就是說,世界本身有語言的結構,語言不是人表達意義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體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語言來中介著的,所謂事實、真理只是語言上的。在他們看來,“不是我說語言,而是語言說我”。這樣,人就從西方傳統哲學所講的以人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為語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語言又總是不確定的,并且隨言說者的不穩定的情緒而動搖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構的[4]。
  (4)內在性(internality)如果說不確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體論消失的結果,那么內在性則代表使人類心靈適應所有現實本身的傾向。這表明后現代主義哲學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對精神、價值或終極關懷、真理、美善之類超越價值感興趣,相反,它是對主體的內縮,是對環境、現實、創造的內在適應。
  后現代主義哲學是對現代主義質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種新的認知范式。它的矛頭指向傳統哲學中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經驗主義,是徹底反傳統、反權威的。它由邏各斯中心主義轉向非中心的多元主義,由深度模式轉向平面模式,由以人為中心轉向反傳統人本主義。它可以促進我們拓展視野、觀念更新,轉變以往僵化、封閉的思維方式,實現學科交融,不斷向大眾化和現實生活貼近。
    2 人本心理學與后現代思潮的一致性
  后現代主義哲學興盛時期晚于人本主義心理學,且具有不同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極端主觀主義、非理性主義、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思想傾向,甚至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特征,如反主體性、否定自我同一性、反對以人為中心等,因此,后現代主義哲學不但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沒有直接的影響,相反地,它還因猛烈打擊“正常”行為的價值觀與動機模式而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很大的沖擊[5]。
  但是,由于后現代主義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有某種相同性[6],且均與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現象相關,他們中間一些人都是參加過反戰運動,或是新左派、反主流文化派的成員[7],加上又都受到現象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一定影響[8],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想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9]。
    2.1 抨擊科學主義
  西方社會一方面依靠和發展現代科學技術,使整個國家得以富強,民眾生活得以富裕。但另一方面,隨著人類知識的空前膨脹,電腦和數據庫的廣泛運用,科技的高視闊步卻導致了“合法性危機”,把人當做機械或動物來研究的科學主義思潮泛濫起來,從而造成現代西方社會許多人深感人生意義的失落,精神價值的喪失。面對這種現實,后現代主義針鋒相對地批判科學逐漸成為“文化帝國主義”,電腦霸權使人淡漠心靈和智能的內在修養而奉行商品世界那種冷冰冰的“外在化”的符號操作[10]。美國社會學家貝爾(Bell,1919~)指出,后現代社會中人具有兩種體驗世界的方式:外部世界的迅速變化導致人在空間感和時間感方面的錯亂;而宗教信仰的泯滅,超生希望的失落,以及關于人生有限、死后萬事空的新意識鑄成自我意識的危機。這樣,人們就走到一個生命意義匱乏的“空白荒地的邊緣”。后現代主義一再強調精神價值的重要,重視解決人生的意義問題,重建精神信仰,以便成為維持社會統一的精神支柱。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揚棄了人本主義思潮和科學主義思潮的片面性,表現出西方人本主義思潮與科學主義思潮融合的趨向。
  同樣,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旗幟鮮明地批判心理學中科學主義傾向。他們反對行為主義的機械還原論和精神分析的生物還原論,指出心理學中堅持自然主義和實驗主義定向,使心理學模仿物理科學的模式,把實驗法唯一化和絕對化,其結果必然導致心理學的非人化,陷入機械主義和還原論的境地[11]。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開始提出心理學中科學主義取向與人本主義取向融合的問題,把實證主義方法和現象學方法統合起來,強調研究人的價值與意義、人的本性與潛能、人的自由與選擇。這些主張雖然和后現代主義并非完全相同,但在抨擊科學主義的危害、重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兼容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等方面卻不謀而合[7]。
    2.2 重建人際溝通
  在貝爾看來,后工業社會(美國)是不同于前工業社會(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和工業社會(西歐、俄羅斯、日本)的新型社會。其中,前工業社會的“意圖”是“與自然的競爭”,它的資源來自采掘工業,它受到報酬遞減律的制約,生產率低下;工業社會的“意圖”是“與經過加工的自然競爭”,它以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為中心,利用能源來把自然環境改變成為技術環境;后工業社會的“意圖”則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在那種社會里,以信息為基礎的“智能技術”同機械技術并駕齊驅。在主客對立模式瓦解,虛無主義信念解構的情況下,一方面不斷寫作批判各派思想,到處宣揚自己的一套,似乎肯定了人們共識和溝通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又認為各學派的傳述(narrative)無法建立共識和對話溝通。因此,批判信息社會的溝通扭曲,探討人類溝通可能的根基,重建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人際關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就成了后現代文化的核心課題[12]。
  在后現代主義者看來,溝通的根基在于人永遠處于人際關系的情境(context)之中。如果人們不想陷入虛無主義的自我矛盾里,就必須由主客對立的思考模式轉向“我—你關系”的模式,以人際關系為核心,實現全面溝通[13]。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認為,從溝通達到理解,不是主體對客體的簡單把握,而是一種視界交融(fusion of horizon)。從解釋學的觀點來看,解釋者有他自己的歷史傳統,理解對象也有其歷史傳統。理解不是解釋者放棄自己的傳統去接受理解對象的傳統,也不是將自己的傳統強加于理解對象,而是解釋者通過兩種視界傳統(原有理解事物的觀點和意義系統)的交融,超越自己的傳統和對象的傳統,達到一種新的境界。
  同樣地,人本主義心理學也堅持從解釋學的意義理解的觀點和馬丁·布伯的“我—你關系”模式出發,建構人際溝通和人際關系。在布伯看來,只有在相互遭遇中,即每個人在整個地與他面對的東西(人或物)相逢時,人才實現了自己的存在。因此,人就是交往(intercourse),就是關系,就是與其相逢者的對話。布伯這一思想模式不僅被馬斯洛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在羅杰斯的來訪者中心療法、交朋友小組以及存在分析治療實踐中得到徹底的貫徹。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把協調人際交往、重建人際溝通、取得彼此共識視為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成功的關鍵所在[7]。
    2.3 實現人的個性
  法國后結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等人反對黑格爾關于同一性高于差異性、同一性是差異性的“真理”的思想,主張差異性高于同一性、普遍性,是同一性的根據。后現代主義反對把人變成無差別的抽象化的存在,極力推崇和展示人的千差萬別的個性(或人格,personality)。據他們看來,在溝通的過程中,人們通過語言和行動發出一些信息,表達出溝通者的感受、情懷傾向、人格狀態、意志動機等,這一切統稱之為人的個性。
  同樣地,人本主義心理學也非常重視人的個性和獨特性的研究。他們早在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的時候,就把“經驗著的個人”規定為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奧爾波特認為,認清每一個人個性的獨特性和復雜性是研究人格心理學的兩項基本指導原則。馬斯洛也把“非常獨立”、“卓而不群”作為心理健康者的指標之一[14]。他主張要努力揭示出每個人的性情、素質、藏而不露的個性,以便使他可以不受阻礙地,以他自己獨立的風格成長起來。
  由上述可見,后現代主義在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沖擊的同時,又在反對科學主義、重建人際溝通和實現人的個性等方面有某種一致性。
心理與行為研究津86~88,95B4心理學車文博20032003后現代主義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有某種相同性,且與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現象相關,加上又都受到現象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影響,故后現代主義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沖擊的同時,又在反對科學主義、重建人際溝通和實現人的個性等方面有某種一致性。后現代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科學主義/人際溝通車文博,男,吉林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吉林大學社會心理學系,長春 130012 作者:心理與行為研究津86~88,95B4心理學車文博20032003后現代主義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有某種相同性,且與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現象相關,加上又都受到現象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影響,故后現代主義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沖擊的同時,又在反對科學主義、重建人際溝通和實現人的個性等方面有某種一致性。后現代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科學主義/人際溝通

網載 2013-09-10 20:42:46

[新一篇]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舊一篇] 后現代主義文學在俄羅斯的命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