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語文教學的藝術感覺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上海/陳愛平)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于漪認為: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應用學科,應該是語言工具訓練與人文教育的綜合。這個觀點是基于她對語言功能特殊性的認識。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于漪認為語言既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又是文化的載體,因此語文教學特別具有審美教育的天地。這就意味著語文教學者一方面是語文知識的傳授者,另一方面又應該是美的發現者和教育者,敏銳的藝術感覺、豐富的藝術想象、閱歷深廣的理性經驗,使于漪在語文教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具有鮮明教學藝術個性的語文教育專家。
  筆者認為,于漪語文教學的藝術感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善于捕捉教學內容的喚情點
  語文教學就其特性而言,是一種包含著豐富情感活動的知識傳授和能力訓練過程。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要善于將這一過程根植于教材的沃土之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喚起學生真切的情感,師生共同道遨游在教材提供的審美天地中。這塊天地充滿了自然美和人文美,教師要指導學生“發掘教材中飽含的內在美”,必須自身具備良好的藝術感覺,善于捕捉教學內容中最能喚起學生情感的關鍵之處,做美的發現者。在這一方面,于漪的語文教學具有典范性。
  于漪執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時,沒有馬上導入對文中山水花草、鳥樹風雨等春天景物狀寫的賞析,而是用一段富有啟發性的導語讓學生感受春的氣息,引起學生對春的無限遐想,她這樣說道:“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圖景,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緊接著,她積極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背誦有關春的詩句,喚起學生對春天的向往喜愛之情,很快地,在于漪這個美的發現者的帶領下,學生步入于特定的審美天地。當我們今天回頭審視這種帶有經典意義的教學環節設計時,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于漪透過文中個體具象捕捉到了作者在具象描寫下的對春天的滿懷喜悅,它創造了特定的審美天地中特定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在對審美客體逐一細致的把握中始終灌注情感的因素,理解也更為生動而深刻。這是于漪善于捕捉教學內容喚情點的良好的藝術感覺的表現。這種成功表現還在她嘗試著將一組描寫四季景物的散文——《春》、《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和《濟南的冬天》作為單元教學的構想中得到精采的運用。
  熟悉于漪語文教學的人都不會忘記她在執教《荔枝蜜》一文中的最為精采的一筆,她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當聽說“工蜂最多只能活六個月”時,作者為何“不禁一顫”?猶如一位優秀的弦樂演奏家,于漪的這一問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激蕩出他們情感之浪花,使他們與作者同喜、同驚、同敬,在對小蜜蜂短暫生命所顯示的意義和價值的領悟中,不禁和作者一起發出了“多可愛的小生靈啊”的由衷贊嘆。
  正如于漪所說,教師要“用心于感情的激蕩”,在她的課上,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情感在她富有激情的點撥之下不斷掀起波瀾,對作品的理解也隨著感情之波的疊起而走向深入。
   二、注重聯想和想象材料的移植對接
  有人說,“任何藝術欣賞,都離不開一定的聯想和想象”,語文課固然不是藝術欣賞課,但因其特殊的審美功能,也就意味著語文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審美主體——學生對審美客體——教學內容的欣賞過程。在語文教學中,于漪特別注重聯想和想象材料的移植對接,這個特點拓展了語文教學的審美天地,體現了她對教學內容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七根火柴》描述了在艱苦卓絕的長征路上的一個動人的故事。著墨不多的主人公是于漪教學的重點,如何評判主人公的行為價值?如何認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小說是通過盧進勇看無名戰士,有關無名戰士的直接文字并不多。聯想和想象便是于漪有意搭筑在學生與作品人物之間的橋梁。首先,于漪引導學生關注盧進勇眼中的無名戰士的外在形象:“努力地閉著”、“吃力地張開”的眼睛,“沒有挪動”“沒有動得”的身體,“抖動”的“喉結”、低沉的呼喚,這是一位身體衰弱到極點、只有一息尚存的戰士形象。執教者如果停留在對學生這個層次的導讀上顯然不夠。于漪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合情合理地想象無名戰士的身體狀況何以至此。無名戰士在長征途中定是經受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嚴酷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的考驗,敵人殘酷的圍追堵截,長期的餐風露宿饑餓疲勞……這一切耗盡了他的體力,奄奄一息的他卻以驚人的毅力支撐著、等待著,要把生的希望——七根火柴留給戰友……這些想象喚起了學生對無名戰士的熱愛與崇敬。學生想象的翅膀在于漪富有藝術性的點撥之下越張越高,對作品的理解也愈加細致深入。課堂上忽然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無名戰士犧牲了,盧進勇的眼睛“模糊”了,“遠處的樹、近處的草、那濕漉漉的衣服、那緊閉的眼睛……一切都像整個草地一樣,霧蒙蒙的”,可為什么“只有那只指向正北方向的手”是“清晰”的?這樣不是矛盾了嗎?學生的思考是有深度的,課堂上活躍的氣氛也因這難解之問而有些凝滯。在學生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于漪這樣說道:“這是一個極其悲壯的場面。猶如舞臺上的特寫,此時舞臺上的燈光幾乎全部熄滅了,唯一的一束光正打在無名戰士‘用盡所有的力氣’,‘直指正北方向’的‘手’。‘模糊’與‘清晰’同時運用,收到了獨特的藝術效果,既表現了盧進勇失去戰友的無限悲痛,又給無名戰士高擎的手再加上一個特寫鏡頭。兩者交織在一起,整個草地為之哭泣,為頂天立地的英雄唱哀歌、唱贊歌。”良好的藝術感悟力使于漪調動了豐富的聯想與想象,挖掘文字深刻的內涵,體現了對作品具有個性化的理解。凝滯的課堂又開始涌動陣陣激情,高潮再次出現,豐富的聯想使于漪的思緒迅速完成時空的轉換,她充滿激情地說:“正是為了表示對像無名戰士這樣獻身革命事業的千百萬烈士的永久的紀念,人們在天安門廣場建立起巍峨、雄偉、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的正面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片肅然,師生心中波濤洶涌、思緒萬千。
  在我們回眸于漪語文教學實踐中這些帶有經典意義的教學片斷時,一方面為她良好的藝術感悟力震撼,另一方面不禁要探究在她心靈中培養這種感悟力的土壤是什么。應該說,多年來廣泛的藝術愛好,特別是對美術和京劇的濃厚興趣,強化了她的藝術感覺。國畫畫面的空白使她頓悟課堂教學也應有意留出“盲點”,培養學生勤于探究的學習習慣;京劇演員的一個亮相啟發她注重一節課起始階段的重要性,促使她首創課堂教學的導語環節;京劇表演程式的象征意味、京劇演員道白的抑揚頓挫對她教學語言的言簡意賅、富有魅力都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三、突出語文欣賞的理性經驗
  欣賞,是基于經驗的。欣賞經驗分為感性經驗和理性經驗,前者是欣賞經驗量的積累時期,對審美對象的欣賞往往具體而零散;后者是前者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質的飛躍。理性經驗具有穩定性和系統性,是欣賞者品格、學識、閱歷在欣賞中的綜合反映。于漪指出:“對藝術的熱烈追求和愛好是一個語文教師良好的文化素質的體現。”優秀的藝術形式和藝術作品不僅給人以美的陶醉,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對京劇藝術的喜愛,對美術和音樂作品的欣賞,構成了于漪孜孜以求的審美世界的重要內容。復旦大學教育系獲得的系統和堅實的教育理論,一度担任歷史教師而強化了的歷史知識和廣博的閱讀極大地豐富了于漪的知識儲備。欣賞者的審美經驗與她的知識儲備必然是正比的關系。
  這一切,使于漪完成了欣賞經驗中感性至理性的飛躍。
  語文欣賞的理性經驗使于漪透過教學內容的感性外殼把握深層意義的內涵。語文教學中,自然美易發現,易把握,人文美的體會與發現則更多地依賴于執教者欣賞的理性經驗。
  對語文教學時代精神的睿智弘揚,使于漪語文教學始終有“時代的活水”,她不斷地把自己從思考問題的習慣軌道上解放出來,不斷著力于知識的汲取與更新,不斷改革不適應時代的教學方法。在她的語文教學中,處處透出對教學內容時代精神的把握,不拘于篇目的類型,只要是教學內容便都包含著可挖掘的具有時代精神的人文內涵,不同程度地構成教學內容的審美天地。這一切體現著于漪作為一個美的發現者和教育者在審美過程中欣賞的理性經驗的穩定性和系統性。
  綜上所述,于漪語文教學的藝術感覺分別表現在善于捕捉教學內容的喚情點、注重聯想和想象材料的移植對接以及突出語文欣賞的理性經驗上。于漪深有感觸地說:“一堂課的實錄就是一篇師生共同創造的優美的散文。”于漪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給語文教學領域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深入而全面地研究這筆財富將進一步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于漪語文教學的藝術感覺的研究提供了重新審視于漪及其成就的新的視角,本文的寫作亦即拋一己管窺之見引眾家精博之說,懇請有關專家和同行的指教。*
  
  
  
中學語文武漢12-13G31中學語文教學陳愛平19971997 作者:中學語文武漢12-13G31中學語文教學陳愛平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49:44

[新一篇] 爭鳴篇 一場重要的討論——關于語文學科性質的爭鳴綜述

[舊一篇] 云南回族家庭教育的傳統與走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