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外語的漢語口語教材《樸通事》和《樸通事諺解》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樸通事》是十四世紀流行于高麗的一部漢語教材,朝鮮中宗朝時出現該書的注釋本,此后注釋失傳。十七世紀七十年代,經學者考較證訂編成《樸通事諺解》。本文從體例、內容、性質、語言特點和編寫編排特色等方面對《樸通事》及《諺解》作出分析評介。作者認為,《樸通事》和《諺解》是傳統語文學的辯音、識字和翻譯法的教材,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樸素的功能意念法特別是功能法的某些特點,這些都反映出編著者對作為外語的漢語教學規律的留意和一定程度的領悟。在分析評介的基礎上,本文指出,在研究吸收現代語言教學理論的同時,對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也需要進一步探討,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找尋合理的內核。這些在今天仍有著一定的教益。
  作者吳淮南,1944年生,現為南京大學留學生部副教授,漢語教研室主任。
     *        *       *
      §0 引言
  《樸通事》是朝鮮古代有代表性的著名的漢語口語教材之一(與之齊名的還有《老乞大》)。目前我們對該書著者及著作年代還沒有確切的了解。從內容上看,其著作年代大約在高麗后期,中國是元末明初,在十四世紀,距今約六百年,其后朝鮮中宗朝時,崔世珍取《樸通事》“諺以釋之,俾象dī@①肄業者皆得以易知而易學。 ”這樣就出現了《樸通事》的注釋本。此后,“龍蛇之變,書籍盡灰”,崔氏諺解因而失傳。后來,譯學周仲發現《老樸輯覽》。《老樸輯覽》是匯集《老乞大》、《樸通事》二書的重點詞語加以注釋的。在此基礎上,邊暹、樸世華等人經過考較證訂編成了《樸通事諺解》,時在肅宗初年,清朝是康熙年間,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距今給三百二十年。書成后得到朝鮮肅宗的關注,于是出版印行。當時的漢學教授李聃命在本書序言中曾指出:“自此習華語者不患無良師,而其為國家通梯航、馳玉帛之助又豈薄乎云爾。”就是說它是學習漢語的良師,對朝、中兩國的友好交往和經濟交流有重要作用。以下即從體例、內容、性質、語言特點、編寫編排特色幾方面對《樸通事》及《諺解》作一點綜合評介,以獲得對今天的對外漢語教學的借鑒。〔1〕
      §1 體例
  《樸通事》全書由106則會話組成(個別節次不是會話體), 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39則,中卷38則,下卷29則。每則會話都在一定的情節中進行,或者說是由會話反映出情節。諺解時在漢字下用朝鮮文字標音,接著用朝鮮文翻譯句意,并有許多詞匯意義和語言文化知識的注釋。個別節次不是會話體是指下卷有一節(則)全是一篇申竊盜狀(報案文字),是應用文,不是會話。
  《樸通事》及其《諺解》是傳統語文學的辯音、識字和翻譯法的教材,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樸素的功能意念法特別是功能法的某些特點。書中的功能項目是未經提練的,在編排上也不成嚴密的系統,但仍具有言語交際的實用性、參考性。這從下面關于內容的介紹上可以得到說明。
      §2 內容
  2.1 《樸通事》的內容(會話情節、話題)非常豐富。 上邊提到全書有106則會話,涉及多方面的內容。 這里將卷上的有關話題(原書未標明話題,這是筆者標舉的)不加選擇地羅列如下:
  △春游野餐 △出公差(公詔) △雇人筑墻(因雨水大倒了墻)△關月俸(為腳錢討價還價) △如何治臉上長瘡 △買緞子 △打刀(與打刀匠人對話) △打“空中”、放風箏、斗鵪鶉、斗促織、踢毽子、打球(皆為民俗) △鑲金銀 △當物(去當鋪) △河中洗馬 △下棋 △中秋月會 △看午門外操馬 △買@②皮(@②皮似為去毛之羊皮) △索債 △和尚偷弄別人媳婦 △針灸 △猜謎 △馬病求獸醫 △剃頭 △婚嫁 △求婦女做護膝、荷包 △學堂生活 △為人捎物 △混堂洗澡 △談論京都之行 △教場射箭 △育兒 △訪人 △打弓 △寫借錢文書 △買馬 △官人伴當對話 △生日送禮 △西湖美景(此“西湖”在玉泉山下) △對換東西 △討價還價 △聽說佛法
  從上邊的標目看,內容確實很豐富,不但有春游、出差、治病、購物、下棋、討債、猜謎、學習、洗澡、婚嫁、育兒、講佛,連和尚不規矩也作為一個話題了。如果再看中卷、下卷,那末,觀雜技、看摔跤、談戀愛、帶孩子、進飯店、買珠寶、敘鄉情、說喪事,等等,話題就更多了。
  2.2 反映夏文化特色包括華夏民俗的內容占有一定比例。 比如菜飯名稱的列舉,服飾打扮的描述,以及午門操馬、中秋月會、打球摔跤、勾欄雜技、北京城門、普陀佛事、打春塑牛、年前做衣等,都有華夏文化的鮮明特色。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引入,《樸通事》可作一例。
  2.3 不回避社會的消極面。前邊說到有和尚偷媳婦的話題,此外,還有打架罵人的,罵官人的,罵衙門的,人身買賣的(賣小孩),等等。看來編著者比較注重實用性,內容上也就比較貼近生活實際。當然,歷史的烙印還是脫不掉的,所以這本書的第一節第一句話就是“當今圣上,洪福齊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樣的歷史口頭禪。
  2.4 有幾篇談應用文的,比如談寫借據(借錢文書)、 寫房契(租房合同)、寫狀子、寫尋馬啟事等。這說明編著者對讀寫技能的注意,也是本書注重實際應用的體現。
  2.5 中下階層的生活場景占主導,生活氣息很濃, 莊重場面不多。這一點大概同當時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的實際生活有關,同時也同本書的性質有關——本書的性質是生活會話讀本,主要是為了滿足在中國的日常生活的需要。
      §3 性質
  《樸通事》是一本實用口語會話教材。其實用性可以從上述的內容特點看出。這些內容包括日常交際、學堂生活、外出旅游、應用寫作等。內容如此廣泛是同歷史上外國留學生、外僑參與中國社會生活程度較深的情況相適應的。比如唐朝時朝鮮留學生不少曾參加中國的科舉考試。從公元9世紀到10世紀中葉,朝鮮人在中國科舉考試及第的有90 多人。明代不及唐代開放,但仍設有國子監,這是歷代公派留學生學習漢語的地方。《明史》記載:“官生入監讀書,輒加厚賜,并給其從人。”學生要回國探親也悉聽其便。正是在這種較為開放自由的情況下,外人在華接觸的社會面也較廣,教材也就相應地包括進了許多會話素材,以資實用。
  朝鮮人很早就開始了對漢語的學習。朝鮮國家正式設立太學講授漢語是在公元372年(我國東晉時代)。 這種漢語學習是出于實用的交際需要(不同于對一種死語言的學習)。《諺解》的序言(李聃命)一開始就說:“上而事大,旁而交鄰,有國之所不免,而達其志、通其好,非辭令莫可,則譯之為用,曷可小之哉。海東禮俗,肇自太師,文物之盛,一變為夏,而特言語不相通耳。于是乎置院設官,教誨而勸課之。”《樸通事》的實用性正是決定于國際交往交流的實際需要。
  本書口語性質、實用性質和會話體的采用還同漢文化典籍的學習與漢語口語學習在功用和方法上的區別有很大關系。
      §4 語言特點
  4.1采用通行的口語。《樸通事》的會話,采用的是當時通行的、地道的口語。由于這種口語的應用范圍廣,富于交際功能,因而使《樸通事》成為當時的普及性教材,在漢語學習上產生很大影響。比如朝鮮在李王朝時于科舉考試中設立譯科,譯科的漢語考試項目之一就是背講《樸通事》(還有《老乞大》等)。
  遠在六百多年前就這樣鮮明地采用口語,這還同歷史上漢語書面語與口語脫離和學習漢學的特殊方法有關。歷史上,朝鮮(還有日本等別的國家)學習漢文化時,一般青年學子首先是以中國經書作教材的,他們也要讀《五經》,讀《史記》、《漢書》、《文選》等(用音讀或訓讀)。但這些都是文言,讀它們可以吸收傳統漢文化卻不能順利地進行實際的語言交際。要進行實際的語言交際就得學習口頭語言,就得有專門的口語教材,《樸通事》的出現就是出于這種需求。
  4.2語體上相當開放。書中的語言切合會話人的不同身分。 會話人大部分是社會中下層人物,工匠皂隸、青年老叟、哥們姐妹、學生官人、十分多樣化,語體風格也富于變化,或粗俗或文雅,各盡其妙。
  順便指出,書中的粗話、詈語不少,如“那廝”、“狗骨頭”、“驢養下來的”、“養漢的老婆”、“誆猾賊”、“他不敬我時,我敬他什么屁!”、“夾著那屁眼東走西走”之類。不過也有限度,一些太粗太臟的字眼并未出現。
  4.3有大量漢文化色彩鮮明的詞語。 這一點是同本書內容的特點相適應的。比如反映飲食文化的飯名、菜名,有時一個勁兒地列舉,“金銀豆腐湯、鮮筍燈籠湯、三鮮湯、雞脆芙蓉湯”等等。再如“打‘空中’、斗鵪鶉、斗促織、踢毽子、打球兒”這些文娛體育詞語也是成串兒出現的。
  4.4常言俗諺大量出現。如:好物不賤,賤物不好。 人不得橫財不富,馬不得夜草不肥。高棋輸頭盤。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一年經蛇咬,三年怕井繩。養子方知父母恩。因風吹火,著力不多。大人不見小人過。人離鄉賤,物離鄉貴。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妻賢夫省事,官清民自安。家富小兒嬌。命來鐵也爭光,運去黃金失色。福不至,萬事難。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夜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好兒不看春,好女不看燈。這些常言俗諺大量出現。反映了漢語口語的實際,同時也使書中的一段段情景會話更加凝練有味。
      §5 編寫編排特色
  5.1 對話富有情節性、趣味性和人情味。 這一點使教材的使用者避免了枯燥感。就是現在讀起來,那一則則的會話故事也是相當引人入勝的,因為其中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有幽默又有哲理,似輕松卻又感人,真是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百態圖。筆者以為,會話編寫得輕松有趣、生動感人是本書得以廣泛流傳的重要原因。
  5.2 雖然采用的是會話體,但有時又不拘泥于甲乙對話, 如卷中《放債財主》一則便是一個人講故事的形式,聽眾則是教材的使用者。這樣處理可使故事情節更為緊湊完整,也符合某些特定場合的聽說實際。當然,由于使用的仍是口語,所以并不違背口語教材的性質。
  5.3 某些應用文體的書面語出現在會話體的課文中。通過這種形式,學習者既可提高聽說能力,又能省悟某些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和語體特點。這種書面不同于經書的語言,而是當時較為流行的淺近文言,有一定的交際實用性。
  5.4 常言俗語一般在每一節的最后出現,很有規律性。 這樣出現的常言俗語對全節的內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也便于學習者結合情景準確理解常言俗語的含義。
  5.5 篇幅長短沒有明顯過渡,語言難易也沒有清晰的梯度。 這一點同現代一般的語言教材有別,但同某些帶有強化、提高性質的練習性教材相近。
  5.6 《諺解》除了音義注解,還有大量的構詞理據、 文化語言學和語言國情學的知識。比如卷上第一節在“做一個賞花筵席”后注云;“凡宴會常話曰筵席,文話曰筵會,吏語曰筵宴,蓋取肆筵設席之意。”“張三買羊去”下注云:“三,或族次,或朋友行輩之次,或有官者職次相呼,或稱為定名者有之。李四、王五亦同。”“長春酒一捅”下注云:“《質問》云:春分日所造之酒,永久不變其味,方言謂之長春酒。又云:以春分日蒸糜,下酒三日后封閉了甕,待夏后方榨。”這是傳統語文學的詮釋語義的方法,但更注重文化語言學、語言國情學的知識。顯然是為了有助于漢語作為外語的學習。
  5.7 以上幾點, 反映出《樸通事》和《諺解》在編寫編排上的匠心,說明編著者對作為外語的漢語教學規律的留意和一定程度的領悟。
      §6 幾點思考
  6.1在研究吸收現代語言教學理論的同時, 對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也需要進一步探討。現代的外語教學法是門獨立的科學,涉及哲學、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許多學科的知識和原理,對于漢語作為外語的教學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現代的外語教學法是傳統的外語教學原則和方法的發展。為了推進對外漢語教學,有必要認真總結傳統方法和歷史的經驗。傳統的東西往往較為粗糙,但粗糙的東西也可能是渾金璞玉。這是因為傳統的東西里有較長時間的經驗、智慧和靈感的積累,有不少至今仍然行之效的方法可供采納。中國歷史上譯學的發展和歷史上中國周邊國家漢學研究的成果說明傳統方法不乏合理的內核。有時候古老的方法說不定還比時行的方法更見成效。從前趙元任先生在美國學德文,德文教師照當時美國一般大學習慣的方法來教。趙元任不管,還是用老法子,按中國的老習慣,跟背《四書》、《五經》一樣,書拿來總是哇喇哇喇的念(趙元任從前學英文也是這樣念)。最后考試,他的成績“不差于”同班同學的成績。德文教師在課堂中講英語,用的是其他同學的第一語言,而對趙來說英語還是第二語言,可他的德文成績反而是領先的。〔2〕這當然同趙先生的個人天賦有關, 但同時也跟“哇喇哇喇的念”這個中國傳統的念書方法有關。“哇喇哇喇的念”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同許多理論都掛上鉤,比如行為主義心理學、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生理學、直接法、聽說領先法(聽說法注重語音刺激,出聲念書也是語音刺激)等等。這樣說并不是要輕視教學理論,而是希望不要忽視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在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含有對于理論研究的啟示。《樸通事》和《諺解》雖然出現于幾百年前,是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一份歷史遺產,但它在語言選擇、內容材料、編寫方法等方面都存有長處,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6.2 要發展對漢語教學事業,必須下功夫編好教材。 《樸通事諺解》能流傳下來并受到人們的重視當然同這本書本身的長處有關系。作為外語教材,《樸通事》比較突出的長處是采用通行口語,材料豐富,功能場景多樣,情節生動有趣,內容切合實際。《諺解》部分也嚴謹詳實,不是泛泛之作。前面提到,朝鮮李王朝在科舉考試中規定要背講,《老乞大》、《樸通事》等書,說明這類書質量好、流行廣,是當時學生的基本教材、必讀教材,在培養李王朝的譯學人才上起了重要作用。
  我們的對外漢語教材編選也應特別注意語言、內容、情景功能等方面,要力求語言地道標準,內容豐富、能反映當代生活,情節要盡量有趣些,情景功能也應更全面。在詞語注釋上,包括語言和文化兩方面的知識介紹都要準確可靠,這是保證教材質量的重要方面。《諺解》的注釋可靠實用,這一點與該書的廣泛流傳一定大有關系。而且,正因為《樸通事》和《諺解》的編著比較嚴謹,所以它們不但對我們研究歷史上的對外漢語教學有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漢語史(包括語音史、語法史、詞匯史)的重要資料,并且對于朝鮮語、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6.3 希望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夠再開放一些。所謂開放, 包括兩方面,一是教材,一是教法。教材方面,改革開放以前,課文語言普遍拘謹,政治色彩過于強烈,日常生活氣息不濃,生活語匯貧乏單調,外國人不太滿意,我們自己現在也知道是個問題。改革開放以后,語言趨于活潑,內容上禁忌較少了,受到肯定。但是我們覺得,選材還可以再開放一些,只要不違背國家政策法令。《樸通事》就比我們的一些教材開放。比如某些消極的東西,如果是外國人在華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的,為什么不適當有一些?在許多教材中,買東西都是買賣公平客氣,彬彬有禮。實際上留學生上街購物也常有不愉快的遭遇。你去買一本書,營業員站在遠處不過來,你指一本書,他生硬地要你報書名。日本學生說,有的書名我看到了,明白,但有時一下子說不出漢語,看營業員這樣,自己生氣還不知說什么,只好轉身不買了。在小攤小販處購物,有時還會受到欺騙(中國人也一樣)。這一類的場景在教材中出現一些,教學生怎樣應付這種遭遇,如何討價還價,作為禮貌待客、公平買賣場景的補充,看來并無什么壞處,也許還會提高教材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只要編得好。
  在教法上,怎樣讓留學生更充分地利用中國的漢語環境,更充分地利用豐富多彩的實際語言情景來學習漢語,實在很值得研究。這個問題需要從語言教學理論上加以探討,同時也離不開政策開放程度的影響和制約。從《樸通事》的內容上看,好象那時的留學生深入中國社會生活、深入民間的程度還是比較深的,這種情況對他們學習漢語、精通漢語是十分有利的。我們現在除了課堂教學,也開展不少語言實踐活動,這對留學生學習漢語、了解中國同樣很有好處。我們相信,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深入,來華留學生會有更多的接觸中國社會生活實際的機會,使他們能置身于更多方面更多層次的、更生動更豐富的實際漢語環境中,從而也使對外漢語教學更富成效,為世界各國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漢語通、漢學通、中國通。
  6.4 要發展對外漢語教學,就要國家興盛、社會開放。 《樸通事》出現在數百年前。那時候中國對一些周邊國家是學習甚至朝貢的對象。(明朝時,朝鮮對中國還保持朝貢制度。)從中國歷史上看,國家興盛強大,對外一般采取開放政策,對外(外國或外域)漢語教學也往往處于興旺發達時期。西漢比較強盛,西域有許多國家的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漢語和漢文化。唐朝強盛開放,日本、朝鮮、暹羅等來中國學習的人很多。唐代中央政府還向外國留學生提供衣糧和馬畜食料。接收留學生是要花錢的。到了宋元時期,對外漢語教學就差一些,明代也沒有唐代開放,但畢竟在當時對周邊國家還稱得上是強大的國家,所以在一些國家還是保持著漢語熱。如果國家衰敗,這個國家文化的吸引力就可能減退,也就不會引起別國民眾學習這個國家語言文化的高度熱情。《樸通事》和《樸通事諺解》是中國相對強盛、對外漢語教學興旺發達的一個歷史證據。對外漢語教學同一般的語言學習和研究不盡相同。清代非常閉關自守,對知識分子一直高壓,但是清代的小學卻是中國語文學發展的高峰。對外漢語教學卻要受國家實力和對外政策的直接影響。現在,中國的改革開放蓬勃發展,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影響也不斷加強和擴大,漢語和漢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作為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我們熱切希望,也有理由相信對外漢語教學事業會隨著改革開放的滾滾巨浪而進一步推向高潮。
  注釋:
  〔1〕本節引文見李聃命撰《樸通事諺解序》, 序文見《樸通事諺解》,奎章閣叢書第八,京城帝國大學法文學部,朝鮮印刷株式會社,昭和十八年。又,筆者寫作此文時曾參閱張亞軍先生《歷史上的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3)一文;1993年8月在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上宣讀。
  〔2〕參見趙元任《語言問題》第十一講,商務印書館,1980。
               (責任編輯 蔣蔭楠)*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革加是,左右結構
  @②原字為犭加典,左右結構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126-131H1語言文字學吳淮南19961996 作者: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126-131H1語言文字學吳淮南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0:01

[新一篇] 作業評語  ——英語教學中常被遺忘的角落

[舊一篇] 作為意向存在的音響經驗實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