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當前,由于教育的轉型,學科的發展,教育技術的進步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語文教學應側重于語言的應用。語文教學應通過視覺系統接受書面語言傳遞的信息,理解書面語言的意義、內容、思想感情;通過閱讀領會表情達意的技巧,感悟文字的形式美(即語言形象美),努力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朗讀美”。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明確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及其優點
    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如下:
    附圖G31OC02.jpg
    這種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展示,學生在課堂中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目標、內容、方法、伙伴及程度,同時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和嘗試學習的積極性。由于課堂中注重展示矛盾,展開過程,使課堂的生成性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充分的參與(聽、說、讀、寫)和嘗試的機會,并且超越那種被動的同化與模仿,可以進行自由的想像,直覺的思維,逐步實現平時所向往的“學會學習”“創造性的學習”。
      二、在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立足于人文意識的培養
    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人文性是它的本質屬性,教學應以人為本,在閱讀中滲透“美”的人文思想,這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的呼喚,也是對語文教改浪潮的呼喚。早在80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美育教育的口號和理論,做一個真正的人“完全不由知識的計較,而由感情的陶冶,就是不源于知育而源于美育”。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美學的人文意識不僅可以弘揚文化傳統,而且可以提高個體人格,使學生達到“善”的最高境界。因而在閱讀中滲透人文意識是不容忽視的。
    1.立足課堂,開啟學生靈性,使其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進行師生的生命意識能量的交流,因為課文隱藏著作者生命意識的律動,燃燒著作者愛與恨的情感,交織著作者悲與喜的感受,低回著作者對人生悲歡離合的傾訴,表現著作者追求正義與真理的吶喊,因此,教師要開啟學生靈性,使其熱愛生活,感悟生活,從中發展個性,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
    2.將語文課堂延伸到社會,著眼于人的發現與解放,引導學生從中審美、求知、增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將課堂延伸到社會,與名人、偉人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促進人文素質的提高。如研究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元帥葉劍英,清末戊戌變法領導者康有為,農民領袖洪秀全等人的政治主張和行動,指導學生從中感悟一種民族責任感和一種令人震撼的人格力量;擦亮學生發現真善美的眼睛,組織他們辯論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以成敗論英雄是否可取、全球化是否有利于發展中的國家等等;引導學生把語文課外學習作為一種靈魂的游歷,倡導學生讀一點余秋雨、冰心、趙鑫珊、梁衡等當代文學大家的散文隨筆;讀一點文學論著和思想錄等。引導學生從中審美、求知、明理、立德、增智。
      三、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語感能力的訓練
    語感是言語主體與言語材料之間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是主體與對象之間的一種心理聯結,要使學生能順利地達到與課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和交流,就必須重視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注重以下三個策略:
    1.創設開放式語文閱讀教學環境。語文學習過程應該既是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的過程,更是學生主體情感體驗、個性張揚的過程。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得到體現,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自由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去主動探究、感知和領悟知識,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盡情施展才華的舞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必須采用多向的學習交流方式,引領學生不但向書本學習、向老師學習、向同學學習,更應向社會學習、向生活學習,為培養學習的語感能力打下基礎。
    2.引導學生主動感受體悟。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體悟,與言語對象發生共鳴,體味言語對象表達的獨特之處,做到引而不發;通過點撥、指導、啟發,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感知、發現、創造。引導他們的語感逐步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3.學習語言和塑造人格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人文精神。語感能力培養必須把學習語言和塑造人格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人文精神。做到學習語言和培養人文精神有機結合;注意語言材料的價值取向,重視正確價值觀、崇高理想信念、高尚品德情操等人文素質的培養。
      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倡導悟性培養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應是一種審美直覺的形式,即“悟”的方式。“悟”是以直覺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它不借助于嚴密的邏輯思維程序,而是通過感性直覺直接達到對理性本質內容把握的一種心理過程。大量的經驗積累是“悟”的前提,情感是“悟”的動力,想像是“悟”的關鍵,而如何掌握悟入方法,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倡導悟性培養需要把握的策略。
    1.整體悟入法。把文章作為一個整體的認識對象,從整體上去捕捉文章的情思意脈,即如古人所言“直接從韻悟入”,“一超直如來境地”。具體操作程序大致為:營造情境——置身情景——情景交融,幡然領悟。
    2.文眼悟入法。文眼即一篇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最能體現文章神韻之處。對文眼之體悟,往往能帶動對整篇文章情思意趣的把握。文眼為悟入提供了窗口,即以文眼為窗口,由對文眼之領悟而達到對文章情思意趣的把握。
    3.結構悟入法。文章的結構是文章內容的外在反映形式,也是文章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現形式。從文章的構思,我們也可以把握文章的深情厚意。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文章安排的結構形式中去領悟、把握作者的復雜心緒,領會文章意蘊,文韻之悟必須與人生之悟結合,把對文章意蘊的領悟,提升到對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和領悟上,才算完成了“悟”的任務。即作家把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寄寓于作品之中,讀者通過作品了解了作者的情感意志,再反觀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以獲得生命的啟示,從而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見,由文之韻,可以領悟到人生之韻。
    有字之書需要“悟”,無字之人生更需要“悟”,閱讀教學把“有字之書”與“無字之人生”結合起來,通過悟“有字之書”最終以悟“無字之人生”,使書中之精神化為學生之靈魂,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領悟中,能力與人格都得以全面升華,這就是“悟”的價值之所在,也是“悟”的意義之所在。
      五、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理解,充分尊重學生“各有會心”的權利
    1.閱讀教學要加強思想的交流。一切作品都具有“朦朧性”,只有這樣,讀者才有將作品具體化為“第二文本”的自由境界。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古人之言,包含無盡,后人讀之,隨其性情淺深高下,各有會心。”因此,教師如果把教學的視角由作品轉向學生,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平等自由對話上,就更能體現閱讀的意義,同時也能充分尊重學生“各有會心”的權利。
    2.閱讀教學要重視理解。語文閱讀教學在強調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同時,更應重視文本感受和藝術分析。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當深入的文本感受和細致的藝術分析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產生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成功的情感交流。但必須避免摳字眼,鉆牛角尖及“目無全牛”的肢解,要做到一切應在傷口本身潛在含義所能輻射的范圍內。
    可以說,一種成功的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在尋找作品潛在含義、教師所理解的含義和學生所能接受的含義這三者的交叉點,而尋找的過程遠比尋找的結果更有意義。因為,這種交叉點有時可能找不到,或者即使找到了,也不可能使最后結論成為一面永遠飄揚的旗幟;但卻完全可以因為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而使每一堂語文課成為精彩的瞬間而永遠留在教育探索哈爾濱9~1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才嘉紅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Steps to Happiness才嘉紅 黑龍江哈爾濱市教育學院,150080 作者:教育探索哈爾濱9~1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才嘉紅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

網載 2013-09-10 20:50:16

[新一篇] 關于語文課程改革突破口的憂思  ——從解讀《賣油翁》說起

[舊一篇] 關于課程改革中學習方式變革的幾點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