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領域掀起了一場影響廣泛的新課程改革運動。這場課程改革主要是通過制定全國性和各地方的課程標準來引導全國中小學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促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社會就對中小學教育質量嚴重下滑現狀深表担憂。當時,美國教育部曾組織一個“教育質量委員會”,對全國境內的中小學教育現狀作了長達18個月的調查研究。隨后發表的題為“國家處于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報告指出:在日常讀、寫、理解的最簡單的測驗中,其中2300萬美國成年人是半文盲。全美17歲青年中大約有13%可以視為半文盲。在少數民族青年中,這一比例高達40%。另一項調查也表明,80年代美國社會大概有1400萬成年人不能用任何一種語言有效從事閱讀和寫作。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在他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報告中聲稱:今天,將近70%的城區四年級學生在國家測驗中未達到基本的閱讀水平。他告誡全國人民說:“我們國家正在逐漸地被分成兩個‘國家’:一個‘國家’的公民具備閱讀能力,而另一個‘國家’的公民則不具備這種能力;一個‘國家’的公民心懷理想,而另一個‘國家’的國民則沒有理想。”于是,課程改革運動便應運而生。以語文學科為例,到目前為止,第一個建議性的全國性語文學科的標準已經出臺;各州級課程標準修訂正在加緊進行。在新課程標準運動中,美國50個州的語文課程標準至少已經完成一輪修訂,其中多數州近年已完成二次修訂工作。
課程標準修訂熱度的攀升,引發了對課程標準的解讀及實施熱潮。于是針對課程標準的眾多理論研究紛起,有關修訂標準的實踐意義更是探討的熱點。通過制定及推廣新課程標準,各州開始以全國及州課程標準為參照,積極行動起來,進一步致力于語文教育質量的提高。托馬斯B.福德海姆基金會(Taomas B.Fordham Foundation)統計指出,在全國教育進展評估委員會(NAEP)調查中,近十個州的學生閱讀熟練程度有較顯著的進步,其語文課程標準均超過考察標準的平均水平。[1]
課程標準是有關課程的規約,它是衡量課程質量的重要標尺。就美國語文課程而言,各州所制定的標準既有很大差異,其形式又多樣。大致地說,全美課程標準可分為兩類:一類明確列出內容標準,以內容標準(content standards)為指導,采用課程框架(curriculum framework)予以詳述,如加州、新澤西州。此課程標準特點如下:采用課堂實例講解方式,提供詳細教學策略,將內容標準的含義分化為具體的學習預期結果;另一種通過表現性目標列出各年級語文發展水平,以提綱式或列表式呈現。該模式的特點在于結構簡潔、清晰。相比而言,前者實例解析雖有利于標準解讀及實施,但所提供的范例易造成教師思維定式,受模式限制,而后者賦予教師詮釋標準的寬闊空間,但不利于操作。
課程標準的具體形式雖各異,但基本構成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和實際運用能力。聽說讀寫基礎能力是構成語文素養的基本元素。至于實際運用能力,有些州的課程標準將其獨立于聽說讀寫能力之外予以強調,有些則融其于四項基礎能力中綜合描述。當然,不同州的課程標準關于實際能力的闡述不盡相同。綜合而言,批判能力和創造性等在各州語文課程標準中高頻出現,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還出現信息能力、媒體素養等。如新澤西的語言藝術素養標準規定,所有學生都應學會觀看、解讀和應用非文本視覺信息。[2] 此外,有些州的課程標準還涉及選修課程內容以及針對特殊群體的適應性措施等等。密西西比州教育部門可謂獨具匠心,開設了開發閱讀、媒體新聞入門、媒體實踐(上中下)、密西西比作家等特有選修課程,并在標準中加以詳盡說明。
課程標準是課程實施的前提保障,符合什么標準的課程標準可以稱為優質標準?美國教育部門并未就此做出統一規定。不同組織,如福德海姆基金會、美國教師聯盟、基礎教育委員會等都有各自的標準。[3] 當然,他們也有一些共識,強調標準語言表達清晰、標準組織方式及結構明了;標準要求具體,富有針對性;可測量、可管理等等。總體而言,所有標準偏向于從科學嚴謹角度對課程標準加以要求。
上述的評判標準多就所有學科而言,不具有針對性。具體到語文課程來說,它除符合上述普遍標準外,還應體現民族特征、學科特性和時代特色。這與語文課程的自身特點緊密相關。因為語文是民族的共有的記憶,是傳遞給后代的民族文化精華,是個體自咿呀學語便浸染其中并受其文化內核影響的文化載體。其次,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文化和文明是人文學科的兩個根本層面,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能力的規定應體現時代文化進步、科學文明發展的意蘊和價值。
二
(一)民主文化:語文課程文化的核心價值訴求
美國語文課程標準的多元化體現在課程標準制定主體和課程適應對象的多樣性上。由于美國歷史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教育行政管理權力主要分屬各州政府,因而美國歷來無全國性課程標準。課程主體為各州教育部門,許多教育委員會或協會機構參與標準制定部分內容。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行,美國政府通過《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全國性課程標準制定條件逐漸成熟。在一定意義上,教育目標的多層次化加速了課程主體的多元化進程。1991年全國教育目的的正式提出,迫切要求相應的全國性課程標準。1996年,全國英語教師委員會和國際閱讀協會聯合制定英語課程的全國性標準——《英語語言藝術的標準》。[4] 課程主體從單一的州教育部門轉變為州教育部門與教育委員會或協會并存,教育委員會完成了協助角色到獨立者的轉變。課程制定參與群體的擴大折射出美國民族的民主文化。民主意味著相對意義上的人人參與。課程主體從政府部門擴大至非官方組織,民主意識進一步深化,民主的觸角延伸至政府部門之外。當然,民主還意味著執行標準的自主性。全國性課程標準是指導性而不是指令性的文件,各州教育部門、各學區可根據自身實際自主選擇。
美國語文課程標準呈現多元化還源于其種族多樣性。美國被稱為世界的“民族熔爐”,國民中有來自世界各地區及民族的移民。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估算,2000年學校的少數族群學生數量為30%,2001年增加到38%,2002年為46%,且增長速率仍在加大。此類移民學生大部分進入美國學校時,已經習慣于原母語的思維方式。他們迥異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經歷,獨特的個人學習風格,需要學校教育提供適應性條件。許多課程標準將適應英語不純熟的移民學生作為重要內容。如新澤西州英語課程標準第七章第二部分提供了針對英語能力有限的移民學生的教學策略:了解學生文化背景,保證課堂內容文化和語言的適宜度;根據教學需要以學生個人興趣和文化為基點分小組活動;活動或提問前,給與清晰、簡短的指示;教授復雜學習任務時,提供“腳手架”支持;必要時使用學生母語作解釋;提供雙語教學材料等等。[5] 課程標準適應對象的多樣性是美國民主文化的另一個體現。民主是延伸至政府之外的民主,更是面向全體的民主。面向全體的平等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美國歷來崇尚民主,從其英語課程標準中也可窺見一斑。“全體”學生應包括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生、身具稟賦的學生、學習困難生、母語非英語的學生以及殘疾學生。加州2007年英語課程標準對“全體”進行完整闡釋,該標準獨辟一張詳細說明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教學策略和計劃。[6]
(二)媒體素養:作為語文課程學習與生活批判的必要工具
美國語文課程標準充分體現課程文化價值的多元化,以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基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不過,在媒體文化發達的美國,語文的課程標準對語文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一個新的目標,這就是媒體能力。媒體,又譯媒介,最早由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提出,距今僅短短數十載。然而作為個體交流、文化傳播的工具的媒介幾乎與人類文明同時產生。媒介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前印刷時代、印刷時代和后印刷時代。前印刷時代,文化傳播主要依靠面對面的口頭交流、文字記載等方式;印刷時代文化傳播依靠文學及文本,它大大擴大了傳播的范圍;電子媒介的出現宣告了后印刷時代的來臨,非線性信息處理方式逐漸替代線性文本閱讀。媒介時代,文本以“能指”符號的書面形式呈現,舍棄了“所指”的內涵,舍棄了字符的讀音。文本字符,尤其是英語等非象形文字,最大限度地抹平了能指與所指的空間痕跡。[7] 廣播、電視、電影及因特網等電子媒介以聲音、圖像或聲像混融的方式替代單純的文字呈現,極大地改變了文化傳播的方式,甚至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換言之,媒體文化的誕生,對人們的文化觀念、固有的思維方式提出挑戰。媒體文化是諸種媒介系統的組合:從報紙雜志等文本媒體,唱片、廣播、錄音機等聲音傳播媒介,一直到包括居于媒體文化中心的電視在內的聲像媒介。復雜多樣的信息媒介載體創造出媒體文化環境,生存于信息充斥的社會的現代人類時刻面臨識別信息、解讀信息以及信息價值判斷的困境,人類的媒體素養受到挑戰。
美國各州英語語言藝術課程標準幾乎無一例外地將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作為重要內容。各州標準對媒體素養的稱謂各異,如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解讀能力(viewing)或視覺交流能力(visual communication)等。如阿肯色州于2003年修訂的英語語言藝術課程框架對各年級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明確要求如下:學生必須熟悉媒體,并視之為一種交流模式。此項媒體能力的標準下另有三條具體標準:(1)利用媒體獲取信息增進理解;(2)將媒體作為個人回應和表現的方式;(3)利用媒體作批判性分析和評價。標準對9—12年級的學生提出更嚴格的要求:還必須具備分析媒體的能力;在分析的基礎上對媒體可信度進行評價。[8] 又如1998年新澤西語言藝術素養課程框架將解讀能力(viewing)與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并列,并詳細列出其累積性進步指標:調動聽說讀寫輔助解讀;從各種媒體中析取信息;指出不同媒體形式的區別及其對交流的影響等等。[9]
美國媒體素養教育的課程實施形式多樣。以獨立程度為區分線,媒體素養教育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其他課程的一部分,比如語文課程中的報紙出版發行、年鑒編輯出版、新聞媒體入門及實踐、攝影等課程;另一類為獨立媒體素養教育課程,比如愛阿華市東南初中設置的媒體素養教育選修科目:(1)攝影:教學生使用相機、沖洗膠卷、印照片;攝影取景;書寫攝影報告;拍攝電視節目。(2)電腦:讓學生初步了解電腦,學會使用電腦。主要內容是:電腦的歷史,電腦職業,電腦的類型,制圖法,文字加工,道德問題,數據處理,基本程序。(3)傳播工具:教給學生有關電影、廣播、印刷工具的基本原理,著重培養口頭和書面表達的技能,要求學生習作和表演多種電視和廣播電臺的節目。主要學習內容有,寫作,說話,無線電廣播,報紙,雜志,電視。[10] 也可將媒體素養教育分為“媒體研究”(media study)和“媒體制作”(media doing)兩種形式。前者讓學生閱讀文本、觀看電子媒介而后對其分析解讀,而后者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了解各種媒體的本質特征。
對學生而言,媒體文化意味著生活和學習環境中媒體滲入的深化。媒體的高滲入及“媒體即信息”的本質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新挑戰。鑒于近幾十年來兒童媒體環境的劇變,歐洲學者組織了一項比較研究,探討分析12個歐洲國家及以色列的兒童在家庭生活、學校學習和社會交流中的媒體使用情況。研究表明,新舊媒體的各國家庭占有率各不相同。各國的電視、錄像機等舊式媒體的占有率幾乎相同,90%以上家庭擁有電視,70%—90%擁有錄像機。相對而言,個人電腦、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擁有率在各國間區別甚大。最高為八至九成,而最低的國家只有37%覆蓋率。盡管各國媒體使用情況大相徑庭,總體上當代兒童的接觸媒體機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國的媒體使用平均值便是有力證據:電視、書籍、雜志、電子游戲、報紙、漫畫、個人電腦、網絡等媒體的使用平均值分別為99%、79%、78%、74%、67%、63%、60%、32%。[11] 筆者手頭沒有美國的資料,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家庭媒體占有率可能不會低于歐洲國家。可以說,信息時代,媒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麥克盧漢認為“媒體即信息”,這意味著全新的環境創造出來了。電子時代學校的學習環境是靠分類的信息組織起來的。[12] 再者,媒體可以作為學習內容的載體、學習的內容,甚至學生表現學習結果的工具。因此,對學校而言,培養學生的媒體能力勢在必行。
(三)消費文化與語文課程話語及結構的轉換
鮑德里亞認為,在消費社會中,“消費控制著整個生活的境地”,“日常生活”便是消費地點。他還認為,消費社會是財富生產和關系加速生產的社會,而后一方面才是它的特點。[13] 這種社會形態生產的是“消費關系”,人從而喪失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豐滿關系,甚至成為全面異化的膜拜商品的信徒。當然,財富積累是消費社會的物質基礎,但是商品和消費邏輯超越了馬克思的生產邏輯。
商品化是社會話語秩序的殖民化。教育話語實踐了商品化,尤其是課程標準或框架的商品化的兩個變化體現:詞匯和文本類型。[14] 消費文化使商品化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教育領域,包括課程標準也不例外。在課程標準的制定上,其話語充滿著商品化。它首先表現在其技能話語支配著課程標準。技能詞匯不單指“技能”(skill)一詞,還包括相關的語詞表達。如2006年密西西比州語言藝術課程標準中高頻出現的“能力”(competence)和“目標”(objective)。標準引言將“能力”定義為“文件要求必須傳授給所有學生的技能內容”,認為“目標”指代“使能力實現的技能”。[15] 技能詞匯高頻出現在教育領域,可視為消費社會文化的縮影。馬克思稱人為工業背景下的“手”。作為機器化、商品化的人,學習者的技能是“人”商品的功能表征。迎合社會需求而生的新舊技能要求,不論基本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還是新媒體素養,都是盡可能為雇傭“人”——具體化的勞動力——的公司、單位等消費者服務。機器大生產令人異化成“機器”,而消費社會中人的物化程度加深,降格為可消費的“商品”。
教育話語商品化還涉及文類問題,即語文課程中文本類型的增生。新聞廣告文類的增生深化了教育話語商品化。美國語文課程被新聞廣告文類殖民化現象十分突出。密西西比州語言藝術課程標準將新聞傳媒列入選修課程,包括新聞媒體入門(Introduction of Journalism)和新聞媒體實踐上、中、下(Journalism Laboratory ⅠⅡⅢ)。課程內容涉及廣告各個層面,如廣告營銷、廣告設計宏觀層面,攝影、藝術和傳媒設計等微觀層面。快餐式消費文化的幔帳一時遮蔽了即時新聞報道、以宣傳為導向的廣告對美國語文教育的侵蝕。各州英語語言課程標準競相吸納,將其列為語文教學重要內容。然而新聞以簡精為準,廣告多以視覺圖像輔以片言只語,主要借助圖像語言表達,這一文類的侵入必然削弱語文的傳統文學價值,從而導致語文教學工具性膨脹。
消費文化侵入教育領域是不可抵抗的。消費已經替代生產支撐整個社會經濟。作為社會子系統,教育必然也應該反映社會文化轉型。媒體文化和消費文化正逐步強大,傳統文化邊緣化的趨勢不斷增強。語文課程作為文化傳遞的重要途徑,在吸收新興文化反映時代文化的同時,應為傳統文化保留一定的空間。因為只求更新、缺失文化積淀的語文稱不上真正的語文。
語文課程承担著文化傳播和延續的重要使命,應把握語文課程中媒體文化、消費文化等新興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在新興文化方面,美國各州英語課程標準逐步實現全面引入媒體文化、消費文化等,這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但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應引以為鑒。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3~5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章秀花/劉正偉20082008
章秀花,劉正偉,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作者: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3~5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章秀花/劉正偉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