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早期教育的幾種誤解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河南 松子)
  早期教育≠只抓智育 早期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德智體美勞各育,不應該只抓智育。有的家長只抓孩子的知識學習,只抓死記硬背。這種畸形教育,會產生不良后果,應引起家長們的高度注意。
  早期教育≠一勞永逸 早期教育抓得好就如虎添翼,但教育是終身的事,“不進則退”,早期教育解決不了一生學習的需要。
  早期教育≠遲教無用 世上出了不少神童,但也有不少是大器晚成的,這是客觀存在的成才規律,有些家長看到中小學成績不好,就認為孩子前途無望,失去培養信心。而觀二戰后世界各國成人教育,終身教育蓬勃發展時的情況看,上述的成才規律是起作用的。
  早期教育≠早期定向 中小學時期是孩子全面打好基礎的時期,應在最基本的讀寫算和基本技能方面聚焦攻關,但有些家長很早就為孩子的出路定向,大抓其練琴、練畫,甚至滿足于上臺表演,而使孩子學業荒廢,成績下降,這是舍本求末的作法。
  早期教育≠提前教學 有些孩子在入學前父母就有計劃地讓幼兒讀寫算,嚴格限制游戲娛樂時間,把家庭變成學校,致使孩子心理變異。有的家長拿一年級的課本做教材,那孩子入學后又讀什么呢?
  早期教育≠提早入學 根據心理、生理學研究表明,人腦量到6歲時才達到成人的90%,6歲,左右腦功能才較完善,因此,世界大多數國家規定五六歲入小學,也有不少國家規定七歲入學。有些家長認為越早進較越好,這樣做常會適得其反。
  早期教育≠早慧成才 有些家長以自己的特長或請家庭教師,花大心思對孩子進行專項輔導,但卻不見孩子成為神童,家人埋怨,使孩子心理受挫,對學習失去興趣。
  早期教育≠專指家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早期教育的搖籃,這是不可否認的,但也有局限性。如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幼兒園的普及,還有影視、書畫、幼兒樂園等也能為早期教育出力,應充分利用。
  早期教育≠早慧早死 有人把人腦潛能看作定額錢財,早用多用便會早完,這是錯誤的看法。據研究,偉人名家僅用腦細胞的15%,腦力是“用進廢退”的。另據統計,早慧成大才和高產作家、發明家的壽命比普通人平均高10~15歲。當然,早期教育也應施教得法。
  
  
  
《獨生子女健康》沈陽4-5G51幼兒教育松子19961996 作者:《獨生子女健康》沈陽4-5G51幼兒教育松子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1:06

[新一篇] 對新編中學地理教材的教學實踐與認識

[舊一篇] 對西方教育現代化歷程的回顧與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