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一門既具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綜合性基礎學科,如何從自身學科特點出發,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品質和審美情趣,是當前語文學科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話題,也是新大綱新教材對每一個語文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為了實現新大綱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語文教師在執教新教材時,應從培養學生的“實力”“活力”“張力”入手,把語文從單純的工具性教學中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有廣泛的學識、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勇于創新,積極創造的高素質人才。
實力,即深厚的文化底蘊。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扎實的文化知識儲備。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同樣具備一套科學的知識結構及體系,其中包括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等,也包括文學知識、文言知識、文化常識及有關的文體知識等,這些知識構成了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語文教師在執教過程中,如果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教學與訓練,那么,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素質教育也只能是一紙空談。因此,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傳授那些必要的語文知識,強化語言訓練。例如,在執教新教材第一冊時,教師要首先給學生制訂掌握語文知識的目標:掌握現代常用詞語(詞語表中現代部分+文言文中涉及的成語+《讀本》中涉及的常用詞語),積累有關的文學文化知識,背誦現代文精彩文段及全部文言文,并通過一定方式檢查落實。其次,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廣泛攝取,以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呂叔湘先生說:“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經驗,異口同聲地說,得益于課外看書。”蘇霍姆林斯基也說:“科學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發展,但不可能經常把不斷出現的新概念和規律寫進中學教學大綱中來,所以閱讀科學讀物就成了現代學校教學過程的一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新大綱規定了課外必讀書目,增加了《語文讀本》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計劃地閱讀,并通過寫讀書筆記、課堂交流等方式進行督促檢查,只有這樣持之以恒的文化知識積累,才能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此外,學生的知識不僅源自書本,更離不開生活。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書,它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葉圣陶老先生說的好:“如果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語言,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都積累起來,積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這段話道出了生活知識的積累對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之一就是解放空間,讓孩子飛進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豐富的食糧。因此,在執教新教材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學生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并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參觀訪問、搞社會調查、舉辦活動等方式,給學生創造廣泛接觸社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走進社會的大課堂。
活力,即興趣濃郁,思維活躍。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期進自不能已。”興趣是學習的重要的內驅力,它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是一把打開高效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如何培養學生的活力呢?首先是以學生為主體,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凱洛夫的舊教育思想是“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知識為中心”,贊可夫的新教育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多渠道教學”,以“培養能力為重點”。可見,現代教育的新理念應是學生本位,自主探究,發展為本,終身學習,這才是本來意義上的語文。因此,在執教新教材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舊的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護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和特長。唯其如此,語文教學才能迎來百花爭艷的春天。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必須擺脫“滿堂灌”的舊模式,完成由微觀到宏觀,由教書匠到策劃師的轉變。例如《過秦論》一文,舊教材有,由于有一定難度,過去由疏通文字到內容方法的分析,不算背誦,至少用3課時。執教新教材,可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把重點定位在整體把握本文的借鑒意義對比手法和背誦上。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像過去那樣平鋪直敘,逐段逐句地分析,而是以題目為突破口,以最后一段對比得出的結論為綱,緊緊扣住秦“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一觀點來分析課文,學生在注釋和課外讀物的幫助下理解課文內容并熟讀成誦,由被動變主動,課堂氣氛活躍。用兩課時就能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是創設必要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設計好導語,是激活思維的重要一環,有一個成語叫“先聲奪人”,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好了,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帶著飽滿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欲進行學習。如《記念劉和珍君》,教學重點之一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發展脈絡”。為此,可引用許廣平的一句話:“《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淚,是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同聲一哭。”這樣,就把學生的感情自然地帶入了課文中,容易產生感情的共鳴。在分析課文時,對內容理解難度較大的語段,就借助于相關的內容,為學生架起一座思維的橋梁。如《記念劉和珍君》一文,魯迅先生對請愿的態度是課文內容的難點。對此,可借助《空談》中的有關內容,透徹地理解魯迅對請愿的態度及總結歷史教訓的用意,憑借這股“好風”,把學生扶上內容的“青云”。又如在學習《過秦論》一文時,由于時間的距離,學生對秦王朝的無比強盛理解得較抽象,因此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對此,可利用《語文讀本》中《漫步秦直道》一文關于對秦王朝的強盛及對“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描寫段落。使學生形象地理解秦王朝土崩瓦解的悲劇氣氛,進而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張力,即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怎樣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呢?首先就是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聯想,勇于探索。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正是因為人具有想象和聯想的本領,才綻放了無數智慧之花,結出了無數文明之果。人腦是一架具有約10[15]個開關的巨型計算機,充分發揮人腦的潛能,讓聯想展翅飛翔,“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學習才能成為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新教材中文學作品比重增加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優秀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既是鮮明的,又是富有張力的,它往往能激發讀者豐富的想象,而文學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就存在于人們的這個想象中。魯迅在論及《紅樓夢》時曾說:“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意給學生留出相當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思想,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分析,同時,還要注意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思考和對更新知識的探求。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中,用“裊娜”一詞來寫荷葉,字典上此詞是柔軟細長之意,如按此理解,就失之乏味。課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聯想,學生有的想到了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條身段,有的想到了公園里迎風搖擺的楊柳細枝,有的想到了仙女美妙輕柔的飄帶。在講完這篇文章后,再讓學生聯想其他寫月的名篇佳句,如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白居易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又如在講完《胡同文化》一課后,引導學生聯想中國還有哪些相關的傳統文化?學生想到的如“吃”文化,“酒”文化,“穿”文化,等等。這一延伸,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深化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其次是注意引導學生融入情感,使學生在對作品進行感悟的同時,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一切景語皆情語”,語言既是認識符號,也是情感符號,任何作品所反映的人或事,都是作者對人生的一種體驗。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的自然展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一種昂揚的情感。而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展示了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精神。這些情感無形地影響著學生對生活的選擇和創造。在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披文入情”地分析,讓他們用心去體悟,才能把作品中的情感亮點注入學生日常生活的體驗,才能培養學生健康充沛的感情。因此,執教《瑣憶》時,我不僅讓學生了解魯迅兩句詩所昭示出的偉大人格,更讓學生體味魯迅先生根植于中國大地,熱愛苦難的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理解作為一個偉人,也有普通人向善向美向真的情感和剛正不阿的崇高品質。學習孔孟名篇時,我不僅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出口成章,更讓學生從中感悟出作品中體現的人格魅力。第三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和眼光對所學知識進行正確判斷和深入思考,鼓勵他們獨創高見。如閱讀完《語文讀本》中《荊軻刺秦王》后,學生被荊軻這種“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英雄氣慨所感染,不禁喊出“壯哉,荊卿!”借此,我插入了歷史上對荊軻的兩種不同評價:一是蘇洵《六國論》中非議荊軻“始速禍焉”,朱熹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夫足言”;另一種如司馬遷說“其立意較然,不期其志,名重后世,豈妄也哉。”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孰是孰非,讓學生展開爭論,并要求各持依據,力圖自圓其說。爭論以后,學生對荊軻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認識:他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及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的精神卻是值得稱道的。
總之,在執教新教材過程中,教師既注意學生的“實力”,又激發他們的“活力”,培養他們的“張力”,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提高了文化品質,也具有了健康向上的情感,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將來才會真正熱愛生活,拼搏進取,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
語文教學與研究武漢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張鳳英20022002 作者:語文教學與研究武漢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張鳳英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