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學應如何“有為”  ——基于歷史教師角度的分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新時期里,中學歷史教學如何貫徹新《歷史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歷史課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是我們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歷史課程改革,分析《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的諸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從歷史教師的角度和立場出發,以“中國古代史”內容為例,探討新時期歷史教師應如何面對新的挑戰。
  第一,《歷史課程標準》與《歷史教學大綱》相比,滲透了史學界許多研究新成果,但仍有滯后之處,為適應歷史課程改革,歷史教師要不斷了解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更新知識結構,適當地把研究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
  如《歷史教學大綱》指出:“大約公元前21世紀,我國歷史進入奴隸社會。”“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期,從戰國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而《歷史課程標準》的“中國古代史”內容標準中則籠統地指出:“中國古代史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關于中國古代史奴隸社會的下限與封建社會的上限問題,實際上采取了淡化與削弱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兩個歷史階段之間的分界的態度,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其恰當的處理,也是吸取史學界研究新成果的重要表現。
  歷史研究處在發展之中,在不斷吸取歷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的同時,《歷史課程標準》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歷史教育在某些方面的落后性和滯后性。因而《歷史課程標準》的這種局限與不足是永遠也不能克服的,只有通過歷史教師積極關注史學界的研究新動態和新成果,才能予以有效的彌補。
  比如關于“中華文明的起源”內容。我們認為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應該了解:中國古代人類文化遺址南北皆有,中華文明的起源不僅限于黃河流域,而是起源于多處,并呈現出多區域不平衡發展的狀態,一定要糾正傳統的“中華民族的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然后才向四周擴散”的觀點。另外近年來,海內外100多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普遍認為,過去習以為常的“中華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說法和歷史事實不盡相符。中華文明史應該追溯到一萬年前。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使我們相信,東南沿海的百越族群在6000年前已經過臺灣,移民海外,散步到東南亞一帶和太平洋上諸島嶼。這些新的研究成果,建議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有限度地滲透到歷史教學中去。
  如《歷史課程標準》建議歷史教學“以都江堰、長城、大運河、趙州橋、北京故宮等為例,使學生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在《歷史課程標準》中,關于人民起義的內容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人民起義的內容被刪減之后,直接反映勞動人民力量的場面少了。我們認為,教師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認識到這一變化源于《歷史課程標準》充分吸取了歷史研究的新成果。在舊的史學理論指導下,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階級斗爭方面,而新的史學觀則認為,人民群眾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不僅僅表現在人民群眾的反抗暴政的起義方面,還有其它諸多的方面。比如:在古代的亂世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勞動人民的勇敢、不屈,以及對人的尊嚴的捍衛;而在盛世,更多反映出來的則是他們的勤勞、智慧。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唐、清兩朝都曾造就出千古傳頌的盛世景象。
  另外在維護國家統一及反對外敵侵略的諸次戰爭中,勞動人民給予了政府以極大的支持。唐朝和清朝尤為明顯。勞動人民的第三類作用可以從古代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中體現出來,其中有不少仍存于世。在這些規模巨大的工程中,除了設計者與主持者的功績之外,更凝聚了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的汗水與智慧。
  農民起義是勞動人民顯示其力量的一種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在傳統歷史教學觀念的指導下,這些諸多的方面在歷史教學中往往被忽略了。在新時期,在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歷史教學中,我們的歷史教師要注意從以上諸多方面全面滲透“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意識的教學。
  第二,《歷史課程標準》強調要“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鑒于此,歷史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創新活動,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提倡科學的創新思維活動
  歷史教學要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育新理念。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都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以往教學的最大缺點,在于教師基本上包辦或者替代了學生的學習,沒有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
  如歷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王位世襲制取代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度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退步”為主題開展討論活動。這里可以提示學生,我們認為的“夏朝的建立,是社會發展的表現”,是從歷史發展的宏觀角度來分析的,并不是說夏朝的各個方面的改革都是歷史的進步,都應該得到我們的肯定。
  教師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搜集文獻資料,并整理成文的文字闡釋和表達能力。因為是初寫,教師不必要求學生的論文很規范,文章不必太長;論文選題要有意義,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堅決反對拼湊和抄襲別人論著中的內容;在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上教師要予以點撥和指導。在閱讀完學生的小論文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小論文進行講評。講評要以鼓勵為主,對于文中出現的不足與缺陷,教師要單獨予以輔導,幫助學生糾正。
  第三,《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歷史教學應該關注“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消除傳統歷史教學過程中重“教”輕“學”的弊端,歷史教師要在歷史教學中關注對學生歷史學習方法的指導
  《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做到“正確公正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如“評價漢武帝”“評價唐太宗”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列出秦始皇、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過”等等。這是初中生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在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論”上的指導。歷史上重要的人物不計其數,歷史課堂教學不允許對每一個人物都予以評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取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范例教學”的理論值得借鑒。“范例教學”主張通過對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礎性的、典型性的知識進行范例教學,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地理解學科知識中普遍性的、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這些原理和學習方法的“遷移”實現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學習方法的目的。
  評價歷史人物,可以把歷史人物參與的重要活動進行分類,然后予以評價。一般可以分為政治、思想、經濟、文化、民族關系等。也可以采取分期法,即把歷史人物的重要活動一般分為前、后期兩個階段分別予以述評。這個標準,可以是教師預先設立的,并在教學過程中由師生雙邊互動來進行補充和完善;也可以經過學生的評價活動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出來。
  如評價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現象。建議教師給學生提供“正反”兩方面的材料,使學生從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角度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使學生既要認識到鄭和下西洋的積極影響,又要認識到鄭和下西洋的消極影響;強化了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基礎,助長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不思進取,貿易堅持的是“厚往薄來”的原則,其目的僅僅是為了顯示中國的富強與富有,從而加深了中國人的自我虛驕心理和以我為中心的世界觀。
  第四,《歷史課程標準》把歷史學科的性質界定為人文學科,意即歷史教育要關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設。所以我們歷史教師要認識到,能否在學生思想上樹立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乎歷史教育的成敗
  就歷史學科教學來看,筆者認為,其教學目標應著力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這也是由歷史學科屬于人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然而我們今天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確立沒有予以高度重視。其實在筆者看來,學生無論對歷史知識的獲得,還是在思維能力的增強上,如果最終沒有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那么這樣的歷史教育,我們很難說是一種成功的教育。
  而新《歷史課程標準》的頒布,無疑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在涉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范疇和層面,提出使學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等的課程目標。
  以商鞅變法為例。商鞅個人的改革勇氣和大無畏精神,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渲染,以期對學生的道德人格產生積極影響。如此魏孝文帝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教學中,北魏孝文帝為推進改革而不畏艱難險阻的改革毅力,是對學生進行堅強意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如學習“閉關鎖國”這一歷史內容,要使學生從內心感受和體會到,人類的科學文化總是在互相滲透和互相交流中前進的,若是脫離這種交流和滲透,就會被世界潮流所拋棄,中國歷史上的閉關鎖國政策最終導致喪權辱國的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我們認為,學生如果能產生這種認識,那么便說明歷史教育在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上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如科技史的教學,要使學生基本了解中國古代重要的科學成就,產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發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感受到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
  另外建議教師對中國古代優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隱藏的不足做初步的分析,以糾正長期以來我們對歷史上的科技成就表現出的過分的沾沾自喜。比如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奠宙就針對科學史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指出:“不能僅限于祖沖之計算圓周率比西方早多少年,不必多在古代科學成就的‘早遲’上下工夫,主要介紹中國科學的長處和短處,古今科學家的奮斗事跡,立足今天,放眼世界。……不搞狹隘民族主義。”(注:張奠宙:《數學教育研究導引》,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這些觀點都是很有見地的。科技史的教學最終要使學生樹立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為復興中華文明昔日繁榮的科技成就而自強不息的意識和精神。
  第五,新課程改革充分尊重教師在參與和開發課程中的主體性地位,表現在“課程目標”上,就要求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研究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顯性目標,還要發掘和探索《歷史課程標準》背后的隱性目標的實現
  《歷史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學習目標,一般屬于顯性目標,除此之外我們的歷史教師還要潛心發掘古代史教學中的諸多隱性目標。
  如講述岳飛抗金、文天祥抗元,其中隱含著如何對待和處理中國古代史上民族之間的戰爭關系的問題。我們認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認真的理論指導。
  教師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歷史上我國漢族建立的政權,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政權都是中國境內的政權,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代民族與民族之間,雖然有過戰爭,但是各民族人民之間卻以友好往來為主流。對于如何評價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之間發生的戰爭性質,要使學生認識到,這種戰爭只有正義與非正義的界定,而沒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質區分。
  教師在講解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關系時,尤其是戰爭形態的民族關系時,必須采取靈活多變的策略分析。比如元統一中國是中國歷史發展進步的表現,而文天祥領導的抗元斗爭又屬于正義的斗爭。我們不能因為元統一中國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進步,就否定文天祥領導的斗爭的正義性,也不能因為文天祥領導的斗爭性質的正義性,就認定元統一中國戰爭性質是非正義的。
  《歷史課程標準》中當然還有其它的隱性目標,如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正確理解地理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上的作用,女性在人類文明的創造與傳承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科技史教學中處理好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的關系,通過漢字的演變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等,都有待于教師在教學中的探索與開發。
教育科學研究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何成剛20022002何成剛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 作者:教育科學研究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何成剛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2:05

[新一篇] 新世紀語文教學設計的異質多元取向

[舊一篇] 新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認識上的幾點偏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