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管理的文化分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三級課程管理體制是本次課程改革的突破和亮點。在課程管理體制變革之后,更為內隱、更為深層的是課程文化的重建。文化是內在于人的一切活動之中,深刻影響人的行為方式而難以直接把握的深層東西,無論什么內容、何種形式的改革,我們都可以在文化變遷中尋找到它的蹤跡,并就此入手,分析其彰顯于外的各種特征,以拓展我們的研究視界,形成更高層次的理性認識。
  課程管理的變革與發展根植于課程文化之中,是文化發展在課程管理中的折射,站在文化的平臺之上,從文化學的視角來觀照課程改革,對新課程文化進行梳理和評析,可以深入理解與把握課程管理變革的內涵,并在課程文化和課程管理之間形成恰當的張力,使二者達到最佳耦合狀態。這既是對課程管理的進一步明晰和構建,也是一次課程文化積淀和創新的過程。
    一、改革: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文化透視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世界文化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姿多態、變化萬千呈現在國人面前。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教育領域內關注的兩個重點之一就是全球化給教育帶來的影響。中國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對峙碰撞中,不斷走向傳統與現代的有機整合,愈益顯示出新的豐富內涵,并已經或者逐步在課程改革中凸現出來。通過對這次課程改革內涵與本質進行全面探求,在文化層面深入思考,我們可以大致把握住當代文化在本次課程改革中顯現出來的特征。
    1.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
  以人為本已經成為社會的主導文化潮流。過去,我們的眼中沒有人,人都被異化成了符號和工具,一切以社會為本位,造成了人自身主體性缺失,現在則要承認人作為活生生的人的主體性價值。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把以人為本作為一個重要的實踐理念,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把人的素質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因素,更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追求社會發展目標時有一條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軌跡。
  在這次課程改革的全過程中,我們始終能夠感覺到人的存在。從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程標準的制定,到出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與措施,不再過于強調以社會為中心,不再僅僅關注人的某一方面進步,把人割裂支解,以致單方面畸形發展,而是把人作為一個完完整整的現實的和社會的人,讓他們獲得整體性的提高。尤其是本次課程改革以學生、教師全面和諧發展作為核心主線,更是充分體現了強烈的人文關懷,這也說明我們的社會文化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和水平,并影響到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思路。
    2.平等對話的民主認同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悠久儒家傳統文化歷史的國家,恪守儒禮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上下尊卑、長幼有別等等被代代相傳,現在,這一文化傳統正在受到強烈的沖擊。隨著地球日益成為一個“村落”,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社會交流不斷增多,人們在各方面進行著空前的接觸和共融,不同的文化相互影響,已經達成了不少通行文化規則和共識,但是仍然存在著相當多的文化不平等、壁壘與隔閡,要實現人類文明的多元契合與共存,平等對話就顯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聯合國將2001年定為人類“文明對話年”,可見平等對話的重要性。平等對話是民主發展的一大進步,是此次課程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只有在乎等對話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理解與溝通。這次課程改革教育行政部門與非行政部門之間,學校管理層與教師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都在努力形成一種民主的氛圍,通過廣泛的民主參與,讓盡量多的人理解、認同并支持我們的課程改革。最讓人振奮的是,幾千年恒久不變的師生關系受到了最廣泛的關注,本次課程改革強調的是師生之間那種平等融洽的關系,努力改變過去教師相對于學生的絕對中心的霸主地位,消解教師的行動與話語霸權,培養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對話意識,讓課程在對話中去生成、發展。
    3.開放多元的積極心態
  中國的文化歷史不斷地反復出現某些現象,總是徘徊在激進與保守、自由與民主、現代與前現代、中國與西方二者之間,或是以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排斥多元開放的兼容模式。這一文化傳統已經發生變化,我們正在積極地回應全球性的文化沖擊,努力使得文化具有多元開放的特征,不把文化封閉在本國和本民族的文化之中,不把文化看成是一個狹隘封閉的圍城,而是把文化看成是一個開放的統一體。我們要在與別國文化的對話和交流中,顯示出自己文化的深層底蘊,并且使雙方的文化都得到豐富和充實。
  這種寬廣的文化胸襟形成了我們課程改革開放多元的積極心態,使得我們的視野更為開闊。新的課程打破了僵化封閉,走向多元生動的現實生活,給學生以多樣化的體驗和感受,找回失落的課程本義;努力考察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以世界課程文化作為參照系,反復比較、借鑒美國、日本、韓國、英國以及香港和臺灣地區的課程特色,不斷調整、修正課程改革的定位;充分聽取了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師范院校、教育科研部門、出版機構、專家學者、廣大教育工作者等等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4.情景生動的理性實踐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實踐哲學,其基本內涵是從主體的創造活動出發來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文化角度來看,這種時代的主體性創造活動要求塑造一種積極向上、奮發進取、追求公平和正義的精神氛圍,這正是我們全社會創新發展的核心所在。過去我們對實踐的理解有些偏差,更多是在那種依賴意識支配之下的機械實踐,缺少一種理性的反思和主動性的發揮。
  在新的文化思潮中,我們正在重新認識和理解“實踐”,這種實踐不是概念化的、抽象的實踐,不是你說我做的盲目實踐,而是在具體的特定情景中,進行個性化的、獨特的、生動活潑的課程實踐,并且要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反思后再進行更高層次的實踐。反思性的實踐貫穿于這次課程改革的全過程,從課程文件的起草,到課程推進策略的制定,到具體的課堂教學,再到教師的培訓等等,無不體現著反思、實踐的理念,正是這種理性的實踐,使得課程改革的各項工作呈現不斷螺旋上升的發展走勢。
    二、實然:基礎教育課程管理現狀解讀
  一種管理必然產生于一種文化之上,一種文化必然催生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基礎教育新課程正在不斷推開,為我們帶來了新的課程文化,在新的課程文化的基礎之上應該形成新的課程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新的課程文化形成是一個逐步建構、豐富的過程,原有課程文化的邊緣化也需要一段時期,原有課程文化在其慣性作用下,仍然發揮著它的滯障作用,一定程度維持著舊有的管理形式,影響課程管理的變革與發展,成為阻礙課程管理調整的勢力。在舊的課程文化的作用下,現實中還存在著以下一些課程管理的弊端:
    1.課程管理過于注重行政手段
  在過去大一統的課程模式下,課程管理彈性不足,人們缺少一種創新的靈活思維,多是僵化地機械執行課程文件,一切拘泥于文件的規定,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合理理解和創造性地發揮與調整,使課程管理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和學校需求的滿足。課程管理中官本位的傾向仍然較為嚴重,課程管理者更多地把管理當作一種權力,而不是一種深深的責任,許多管理者不能很好地深入到課程的實踐中,向基層的課程實踐者們學習,去反思和研究課程的生動實踐和內在規律,指手劃腳的現象居多,經常浮于課程管理的表面上,總是說一些你們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沒有什么協調與商量的余地,管理手段單一,除了行政管理以外,不知道如何進行專業化的課程管理。
    2.課程管理多為單向輸出
  課程管理者與課程實踐者的關系仍未理順,課程管理的職能還有待于轉變,管理者和實踐者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管理者沒有或者說是較少給實踐者創造一種寬松的氛圍,沒給他們充分發表課程意見的空間,僅僅是管理者對基層下達各種各樣的管理命令,不會去認真傾聽實踐者們的呼聲。這種管理模式導致管理者不太聽取來自下面的意見,課程管理仍然是管理者的事,和與課程最密切接觸的眾多學校、教師沒有什么關系,造成了課程管理中的隔膜和落差。正是因為沒有與基層教育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平等共建的關系,不能共同切磋,共同進步,使基層失去了參與課程管理的積極性,只有沉默以待,你上面說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越雷池一步,喪失了課程實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簡單機械地進行課程實踐成為他們消極的反抗。
    3.課程管理缺少理論支撐
  受前蘇聯大教學論的影響,我國一直是在教學論的框架內進行教學管理,缺乏宏觀的課程知識背景,經常無法跳出學科的界限與束縛,課程理論研究和實踐本身比較薄弱。三級課程管理作為一項管理政策的重大調整,需要在課程理論層面進行研究,同時,在課程管理層中更是需要大量懂得課程理論、了解課程實踐的管理者。但在目前的課程管理中,不僅課程管理理論貧乏,而且管理隊伍建設滯后,缺少大量的懂得課程理論的管理人員。課程管理者們進行課程研究的氛圍不濃厚,一些課程管理者對課程理論知之甚少,在管理中不能很好行使管理的職能,這種自身底蘊的不足帶來了穿新鞋走老路,有時甚至瞎指揮,給基層的課程實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應然:根植于新文化之上的課程管理
  新課程所內涵的文化是一種人本、民主、多元開放的反思性實踐文化,與過去的課程文化大相徑庭,原來的課程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文化變遷的需求。與這種新的課程文化相適應,三級課程管理必然取代以往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課程管理,這是課程管理體制合乎邏輯的積極應答與選擇。在整個社會的創新背景下,要達到我們理想中的課程管理新境界,這種三級管理在新的課程文化策動之下理應呈現以下態勢:
    1.課程管理走向權力分享
  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域廣闊的國家,各地差異顯著,發展極不平衡,高度集中的課程權力運作不能應對來自方方面面的課程問題。集各種權力于一身的管理部門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對課程發展作出預見和及時決策,無法靈活地面對許許多多的課程事件,導致課程管理保守滯后,不能適應不同地區課程發展的要求。新的課程管理要求管理權不能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會讓龐大的課程管理體制在運作中顯得十分笨拙。在開放民主的文化氛圍中,課程管理應當不斷地扁平化,將課程管理權力整合到最佳狀態,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管理中來,賦予學校和教師以課程管理的權力和空間,充分調動學校和教師參與課程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集中所有人的聰明與智慧,讓他們關注課程、了解課程,在分享課程管理權力的同時,也主動承担促進課程發展的重任,這將極大地增強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
    2.課程管理趨向對話交流
  新的三級課程管理要求教育管理者與學校、教師之間進行對話與交流,大家沒有誰輕誰重之分,不是一方一定要壓倒另一方,某一方的話就是金科玉律,是不容質疑的,即使有主次要之分,那也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承認有不同意見的存在,允許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承認有異己者,有不同意見才能有創新、才能有發展,才能形成一個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的合作氛圍。對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的手段,將為改變單一呆板的課程管理提供寬松的環境。我們要就課程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協商、討論,在此基礎上達成共識,不斷發掘出課程發展的生長點,保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雙向管理渠道的暢通,形成良性循環與反饋,拉近課程決策者與課程實踐者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能互動起來,相互為對方以及課程管理的發展注入活力,讓課程管理走入良性循環軌道。
    3.課程管理需要科學決策
  反思性實踐的核心目標就是課程的和諧可持續發展,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研究課程發展的規律,根據這一規律進行課程的科學管理與決策。這次課程改革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專業性較強、科研含量高,單靠行政命令和日常的經驗積累不足以解決課程管理理論和實踐上的諸多問題,其中許多問題是課程管理者包括教育科研工作者過去從未遇到過的,決不是頒布一些行政條文問題就能解決的。我們要對課程管理進行深入地反思與研究,讓課程管理的工作過程同時成為一個不斷研究的學習提高過程,這樣就能避免按部就班的低水平簡單重復。把課程管理建立在扎實的課程研究基礎之上,走出低頭實踐的怪圈,抬起頭來走路,明晰課程管理的發展方向,用創新的精神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進取,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課程決策,就能大大提高課程管理的質量和效益。
    4.課程管理重在服務
  管理就是服務這一理念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是更高層次的、更具時代特點的管理。簡單地發號施令已經成為落后的管理規范,這樣的管理會把許多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扼殺掉。一種新的管理體制的建立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以保障其盡快落到實處,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管理理念,明確與充實管理的內涵,管理本身還是一種服務,是一種建立在規范之上的體系化的服務。以人為本的文化落實在課程管理上,就是要為課程實踐者們提供各種及時、全面的服務,讓他們的課程行為在厚實的人本化的管理平臺上進行。我們要為課程管理增添新的內容,管理者們要通過恰當有效的管理,為基層的課程實施提供各種便利的軟硬件條件,為他們提供各種關于課程改革與實踐的咨詢、指導,豐富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模式,保障并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展開。
  在三級課程管理體制調整全面鋪開之際,認真貫徹執行課程管理政策固然重要,改造舊有的課程文化,消除其對課程管理變革的影響,構建新的課程文化,從更深層次上促進課程管理目標的實現,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它將在更深層次上對課程管理理論與實踐產生滲透性的、持久的影響,并最終推動和保障課程改革的順利、深入展開。
當代教育科學濟南31~33G30中小學學校管理張曉東20032003張曉東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作者:當代教育科學濟南31~33G30中小學學校管理張曉東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6:42

[新一篇] 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中國倫理學會第12屆學術研討會綜述

[舊一篇] 增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堅定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