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素質教育首先是個緊迫的實踐問題
  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八十年代后期開始在我國興起,逐漸形成一種熱潮,有其深刻、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從本世紀初人文主義思潮對傳統教育的猛烈沖擊到二戰后科學主義思潮的代之而起,從注重教育對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化進程的政治功能到重點轉向經濟功能,國際上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失敗參半。在經歷了各種挫折之后,本世紀最后二十余年以來改革的重點開始向培養全面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人的方面轉移,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被凸現了出來。1989年北京21世紀國際教育研討會提出未來社會的人需要掌握學術的、職業的、素質的三本“教育護照”。美國的"2061"教改計劃提出培養“具有嶄新素質的未來人”。最近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向文部大臣提交一份咨詢報告,強調讓孩子擁有“生存能力”和“輕松寬裕”,點明未來日本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可見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雖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崇尚提高人的素質卻是世界各國頗為一致的改革趨向。明確提出素質教育,是我國八十年代以來教改經驗的總結和升華,也是順應國際教改大潮的歷史性選擇。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使我國的教育改革進一步走向深化。
  關于素質教育這個概念,目前尚有不同的認識。比如素質的涵義有狹義的心理學專業概念和廣義的通俗概念之分;素質的結構有常用的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以及分層法、分維法等區別;素質教育的內涵更有多種表達方式,至今仍處于逐步科學化的進程之中。然而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等不及概念之爭完成后再繼續下去。我們認為,素質教育首先是一個緊迫的實踐問題,而不是一個邏輯或語詞概念問題。素質教育其實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簡稱,對于素質教育的探討不妨采取務實的態度,從克服當前時弊的需要出發。學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過份突出教育的選拔功能,不正常的升學競爭扭曲了整個基礎教育;全國不少地區的學校教育已異化為“以升學為目的,以考分為標準”,而置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于不顧;學生功課多,考試負担重,不少學校違背受教育者的發展規律,很少給學生留下可以自我發展的時空,致使他們被動厭學。對此,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質教育的要義是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可謂切中時弊。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宏觀的體制改革是最根本的問題。如果從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看,它必須涉及這樣五個體系。其一是目標體系。目標體系規定了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質量規格和水平,是素質教育實施的前提和評價的依據。它包括學校培養目標、班級教育目標、各科教學目標,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目標等。素質教育是順應國際教改大潮的主體教育觀的體現,新的目標體系必須擺正選拔與發展的關系,只有學生全面、主動的發展才是教育的終極目的。其二是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以往的課程體系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問題主要在于模式單一、結構不合理、功能不齊全。新課程體系的構建一般通過優化學科課程、加強活動課程、開發環境課程,讓學生在各類教育與訓練活動中主動發展。其三是教學策略體系。素質教育的目標、課程只有通過教學才能得以實現和完成。策略體系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等方面。改進策略的根本點在于變塑造學生為引導學生。其四是社區教育體系。實施素質教育所需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和社區,這就需要三方面力量有機結合,形成目標一致的教育合力,發揮整體效益。其五是教育評估和管理體系。調整中小學教育評估體系,使之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杠桿。應建立以學生整體素質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評估標準;用綜合的督導評估取代單純用升學率的評估。改革升學考試制度和考試辦法,并相應地進行教育管理體系的改革。素質教育必須把過程評價和過程管理作為基本手段,其根本標志是全體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得到充分發揮。
  素質教育的實踐,課程是核心,關鍵在教師,而學校領導具有不可替代的決定作用。下面著重對這三方面談些看法。
   教師要重視教學策略的改進
  有三個問題困擾當前的教學工作。一是教學效率不夠高。八十年代末以來,“提高素質/減輕負担·減少時間(一周五天制)”的提出迫使我們不得不重視提高教學效率及研究相應對策。夸美紐斯1632年寫《大教學論》時就指明,其宗旨在于“使教師因此而少教,學生因此而多學,讓校園充滿著歡樂”,但時至今日這仍是個有待解決的困難問題。本市一個縣的調查反映了現在學生課業負担的情況(以每周小時數計):小學三年級20.7,小學六年級22.4,初中三年級37.7,高中三年級50.2;而語文、數學、外語等考試科目與體育、文藝、科技、勞動、社會等學生活動為主的科目所占時間之比相應為100:50、100:38、100:17、100:7。另據《文匯報》載本市某區一位初二學生的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早上5點多起床,一直在上課和做作業,要晚上10點才休息,雙休日早上7點至晚上9點檔也排滿,“我們的孩子太累了”。楊振寧談到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時明確指出“學生功課太多,考試負担太重”。二是師生關系需調整。親師與愛生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永恒旋律,但在激烈的升學競爭面前這種關系出現了變異。華東某省的一次調查表明,除上課外80%的學生與教師的接觸每周不到半小時,62%的學生與非班主任任課教師基本沒有接觸。本市某區一位老教師面向萬余名師生和家長的問卷調查表明:46.99%的教師說自己“很愛”學生,但感受到這種愛的學生只有5.61%,約一半學生竟完全沒有體會。這組反差很大的數據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的愛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還不能充分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此外,“恨鐵不成鋼”的體罚和辱罵也時有發生。可見師生間知識傳承的渠道在拓寬,感情溝通的大門卻漸漸關閉。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它會導致失去個性,失去創造力,甚至失去思想。三是教學方法問題多。近年去聽課,發現單純“解題式”的課堂教學越來越多,上課講題目,課后做題目,考試考題目。有位老教師聽了這種課很有感慨地說,這叫“水之積也不深,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師之蘊也不足,則其育長才也無望”。可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值得引起重視。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質教育的號召日益受到重視,學校教育理應本著尊重學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教育觀念的這種變化必然伴隨著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的教學策略的改進,舉其重點如次。
  激起學習動因的策略。可挖掘多種可能,如以具體形象或問題情境作為教學的出發點。事實上學生對教學情境的體驗,不只靠知識和經驗,常常還帶著情緒的濾色鏡,因此教師的人格力量如崇高的精神、堅強的毅力、嫻熟的技藝等對學生的感染,會對實現理想的學習模式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所有優秀教師最突出的共同點就是熱愛學生,了解學生。有的教師以“熱愛、尊重、信任學生”為教育信條,主張“學生能做的教師不做”;有的教師以“了解學生”作為一生經驗的核心篇;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成功的“訣竅”是“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不斷向學生提出適切的期望目標。教學方法的研究正在不斷進步,人們常說的啟發式已發展到強調學生參與,近來又發現學生能否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的情感化。一個情感化,一個技術化(新的信息技術將給學校教育手段甚至整個教育帶來實質性的變化),正成為教學方法現代化的主要動向。
  組織學習內容的策略。要追求最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的呈示方式,如有步驟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識和經驗的結構化程度,組織最佳的有序累積過程等。但是如何再深入一步?有的老教師認為其中奧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事實上優秀教師與一般教師存在著這樣的主差別:前者的教學注重以舊引新,訓練時講究分步設置障礙。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接受”的判據是能否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合理的與實質的聯系。我們提出了新內容與原有知識固著點間的“潛在距離”,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恰巧在“潛在距離”上把握好“適度”兩字,他們始終把能不斷推動學習前進的適度序列視為課堂教學的生命線。關于變式訓練,我們提出了從標準式到封閉性變式再到開放性變式三種類型,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記憶、理解和創造能力。這樣,實際經驗得以“言傳”。學習內容的組織,既要讓學生面對適度的困難,又要把傳授學習的需求和興趣作為教師的責任。沒有需求和興趣的學習只能是機械學習;有了需求和興趣,學生才有可能克服困難通往愉悅,當然這種愉悅是深刻的。
  安排學習方法的策略。如中國傳統教育主張的“開而弗達”啟發學生,教改中提倡讓學生用內心體驗與創造去學習,均可藉以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這類策略不僅在學科教學中被廣泛采用,而且正在向另一類新型的課程形態即活動課延伸,并呈現出更為鮮明的自主學習的特征,如小組活動、專題學習等。實現最佳教學過程應是接受式與活動式的互相補充、合理結合;赫爾巴特的接受式教學與杜威的活動式教學近二十余年有明顯接近的趨勢,真理也許在兩個極端的中間。我國古代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是獲得知識經驗的“學”與進行行為實踐的“習”相結合的活動范疇。去年7月,我們在西班牙召開的第八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上介紹了這個思想,引起與會者的很大興趣。通過學科傳授為主、學生活動輔助,學而時習、學知與學做相結合等途徑,教師從“獨奏者”的角色逐步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而非塑造學生,這是實現“教是為了不教”這一終極目標的關鍵舉措。
  利用學習結果的策略。及時了解教學效果,隨時調節教學的目標、內容和進程,是改善教學反饋機制、提高效率的現實途徑。有效學習必須始終與學生的學習經驗、精神狀態相連接;教學的適切性對策,似乎比因材施教有更廣泛的操作內涵。在這里,挫折和成功都是學生學習的可能結果,唯有以信心為柱石,這兩類結果才能成為值得開發的教育資源。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密切維系著學生的自信,因此要信任每一個學生。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草案》把“減少學習失敗”作為一個優先事項,提出教育應該適應學生的個人潛能,培養自尊心和增強學習成功的意志,這不僅屬于教學策略的范疇,而且已上升為實現更高程度的社會融合的基本必需條件。
   課程改革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在經歷了種種變革之后,人們漸漸覺悟到教育改革需要擺脫偏頗、轉入辯證思維的軌道,這導致了世紀之交的教育繁榮。面對時代召喚新人,教育界理智地把目光投向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具體途徑和方法,認為教學可以走在發展的前面,推動學生的發展。這樣,尋找教學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便成為教改實驗的熱門主題。青浦縣的教學改革,歷經多年致力于開掘學生主體活動的潛在功能,到八十年代后期,我們深入到教育改革的核心領域——課程改革,提出如下要點:注重學校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加強課程結構的主干——基礎知識學科;學科知識課和活動課的有效結合;注意因地因人制宜實施課程彈性化。之后,又開始探索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形成“活動—發展”的實驗教學新思路。盡管這一改革并不徹底,但在持續多年之后,效果卻是明顯的。縣教委的調查表明:與非實驗的同類學校相比,學生活動為主的科目所占時間比例大,學生負担量減輕,成績優秀且后續學生能力強。可見有目標、有步驟地提高學生主體活動的水準,可以大大提高教學過程的活力。
  比上事實促使我們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一,人自身發展的特性——以往的教育忽略人學習的特性,視學生為容器,造成知情分離、知行脫節,學習成了令人恐怖的身心負担。在德育上其后果形成“兩面人”,在智育上則造成脫離實際、鄙視勞動、缺乏“做”的意識的書呆子。今天,加強應用、重視“做”的訓練已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的明智選擇。研究表明,人學習的潛力在于行為與心理的高度統一之中。皮亞杰的活動內化原理指出,人的外部動作可逐步內化為智慧活動,前蘇聯學者建立了“活動與個性”的心理學體系,我國傳統的學習理論則認為學習的本質是“知行統一”,它需要人的全部心理活動積極參與。第二,現代社會變革與進步的需求——我國正處于轉型期,變化深刻,未來建設者在急劇變革中必然會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和可選擇性,因此要有主動負責的精神、自我教育的能力,要發揮主體性,提高自主意識。從世界范圍看,國際社會正面臨改善環境、應付人口增長、確保可持續發展三大挑戰,這就需要人類根本意義上的合作態度。主體意識、合作態度構成了當今的時代精神。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的發展的實現一定要通過主體的活動,人只有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才會顯現其素質,發展其素質。人的活動分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三個層面,相應地,人的素質可分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以上兩方面的思考表明,學知與學做互補,自主與合作融通,既是開掘學生主體活動潛在功能的基本途徑,又是新世紀學校教育的堅實基礎。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指出,教育有四大支柱——學知、學做、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其時代意義十分深遠。
  根據“活動——發展”改革思路構建的學校課程體系是“套筒式”的。這個套筒的內核是學科課程,它是提高素質的主陣地。優化學科課程,一是調整結構,強調基礎,適度要求;二是改進策略,重視學科活動。中間是活動課程,加強中間層次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需由教師幫助組織各種專題活動。外圍是環境課程,應努力開發環境中的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親自設計、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活動,走向生活,走向勞動,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套筒式課程包容學科活動、專題活動和綜合活動等多種形態,它們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因此必須凸現如下特性。第一是主體性,表現于活動在兩個維度上的進展,教師從知識經驗的傳授者到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再到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經驗的促進者;學生從提高學習主動性到初步自主,再到基本自主的自行學習。師生角色功能的轉換,旨在應對“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標。第二是整合性,這里的活動必須克服學科分立、知行脫節、德智體諸育割裂的傾向,使之在活動中逐步整合。第三是累積性,這里的活動必須重視知識獲得過程、行為技能習得過程、各項素質形成過程,強調有明確目標指向的累積,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
  實施套筒式課程體系將會帶來急需深究的兩個問題。一是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歸根結底是針對不同教育對象的差異教育,因此課程要加大彈性,活動必須體現差別,這就需進行教學組織形式和教育管理的變革。二是多種課程、多種活動形態不能是人為割裂的“板塊”,而應環繞提高素質這個軸心“同軸旋轉”、螺旋上升。實踐中有“課內抓升學,課外抓素質”的說法,甚至把素質教育形式化為“唱唱跳跳,剪剪裁裁”,這是不對的。各類課程、各種活動之間應當講究橫向溝通、縱向成序,目標始終瞄準全體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此外,課程改革與教育結構調整同步不可忽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變淘汰為分流”,使每個學生都能成才。
   校長要做實施素質教育的帶頭人
  首先,要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世紀之交中小學校的中心工作來抓。面對20世紀末社會的急劇變化,學校的使命不能停留于“復寫過去”,還要實現面向未來的轉化,這就有一個超越和超前的問題。面對經典和世俗之爭,以及異域文化滲入所帶來的正負兩種效應,必須重新構建新的學校主流價值體系。要下決心確立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張,這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東西。要將柳斌同志多次強調的三個要義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標志。中小學校長研究素質教育不能脫離教育實際,必須大膽改革、勇于實踐,敢于摒棄過去受“片追”影響而形成的規章制度和實施辦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
  其次,要加強管理,改善設施,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保障。要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堅持常規管理,目前加強課堂教學的管理、提高授課的質量和效率已成為當務之急。素質教育體現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而學校處處都有校長的影子,因此校長還應注重自我管理。同時,注意學校形象與內環境建設也很必要,因為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設備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再次,要重視教育科研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導向作用。要強調學校課程、教材、教法甚至與社會相結合的整體改革與綜合研究,建立科研聯合體,組織集體攻關,或多角度深入某個領域。要注重從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等層面加強對提高學生素質的科學研究。要講究研究方法,如科學調查、統計分析、實證與思辨、專家教師與教學新手差異比較等。
  最后,最重要的還是提高教師隊伍的群體素質。沒有高素質的教師群體,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學生。教師素質的提高是關鍵中的關鍵。美國教改策略,從最初的教法改革到課程改革,再到師資隊伍建設,最終落腳于教師培養機構的改革。青年教師的培養尤其重要,目前看來似乎“缺了一檔人”。
  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實施素質教育最大的困難恐怕還在于: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要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這不僅需要膽略,更要有堅實的理性基礎和對國家民族負責的歷史使命感。
  本文是顧泠沅同志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教育學會舉辦的“素質教育系列講座”第一講中所作的報告,由李秀玲、鄭潤洲根據報告內容整理。
上海教育報3⑶G3中小學教育顧泠沅19971997 作者:上海教育報3⑶G3中小學教育顧泠沅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2:43

[新一篇] 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

[舊一篇] 素質教育的理性批判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