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素質教育絕非一蹴而就的短期改革,而是一個旨在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升中國教育整體水平的長期發展戰略。因此,關于素質教育的研究是理論界的長期使命。為使研究持久、科學、深入地進行,討論如何科學開展素質教育研究的問題(即研究素質教育的分析框架與研究路徑)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科學研究通常有三大功能,即科學描述、理論闡釋、行為指導。據此,筆者設計的研究素質教育的分析框架定位為三位一體的互動結構,將旨在發揮科學描述功能的“過程研究”,旨在發揮理論闡釋功能的“互動研究”,旨在發揮行為指導功能的“行動研究”,統一設計在關于素質教育研究的整體分析框架之中,以便使素質教育的研究層次條理化、清晰化、科學化。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礎上,沿著“過程研究”、“互動研究”和“行動研究”這三條路徑展開科學研究。
一、科學描述功能的“過程研究”路徑
過程是事情進行或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序。“過程研究”就是對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序進行科學描述的研究。作為過程的素質教育研究,強調用科學描述的方式分析素質教育現象,包括素質教育的發生與嬗變、現狀分析、發展階段、素質教育的內容、素質教育的約束條件、素質教育的類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的研究路徑。作為過程的素質教育研究的使命或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對素質教育的發生與嬗變的背景以及現狀進行全面的科學描述。
當前,應回顧改革開放20多年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全面分析素質教育的歷史背景,尋找素質教育理念形成的思想軌跡和素質教育實踐的行動路線。素質教育的發生源于科教興國、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戰略需要,也是對現行教育的突出問題進行反思的結果,即升學競爭日趨激烈,基礎教育長期受“應試教育”模式束縛,求同劃一、偏重知識、死記硬背、缺乏個性,這些嚴重影響人才的質量。素質教育的出現是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對教育發展提出新要求的必然結果。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我國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適應時代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必然選擇。對素質教育的發生、發展、嬗變的背景以及現在與未來進行全面的科學描述,是研究探討素質教育問題的基礎。
對素質教育的發展階段和素質教育的內容進行全面的科學描述。
梳理素質教育發展的有關資料,描述素質教育的發展規律,劃分素質教育的發展階段,對于總結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有人認為,素質教育包含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六個方面內容;有人認為我國當前的素質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內容:自然素質(生理解剖特征與生理機能特征),心理素質(認知素質與才能素質、需要層次與動機品質、氣質與性格、自我意識與個性心理品質),社會文化素質(科學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等。如何根據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對人才規格的實際要求,科學設計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素質教育,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區別和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行全面的科學描述。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作為一對范疇,具有特定的內涵。作為完整的概念,是指兩種不同的教育體系,是由教育指導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行為、教育質量評估等一系列內容和環節、要素構成的系統。“應試教育”是以選拔考試、提高升學率為目標,以考試要求為教育內容并設計課程,相應確立起一套適應考試要求的、比較穩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并由此確立以考試成績、升學率高低為主要質量評估標準的教育體系。素質教育以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整體素質優化的人才為目標,以促進個性發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各方面知識和能力平衡協調發展為教育宗旨。同時,以此確立教育內容,設計教育課程,選擇相應的教育方法,以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為主要質量評估標準。素質教育正是要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使人得到全面、充分、和諧的發展,實現社會需要和個人價值的統一。有學者從方法論角度、功能的角度、質量的角度對兩者進行區分并描述素質教育的目標、基本內容。這方面的研究是我們在分析、批判、揚棄的基礎上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
對素質教育的意義、特征及約束條件進行全面的科學描述。
作為跨世紀戰略的素質教育的特征和約束條件是“過程研究”的又一研究目標。素質教育不僅是跨世紀教育戰略的重點工作,更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必由之路,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大事。要使素質教育貫穿于幼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階段,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這就要求不僅在考試評價、課程教材等教學領域改革方面要有大的突破,而且要在改革教育體制、調整教育結構、優化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配套。素質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而且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共同任務,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一項關系全局和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但是,要使素質教育真正步入操作領域,其具體特征和約束條件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二、理論闡釋功能的“互動研究”路徑
互動是事情進行或事物發展過程中各種影響因素的互相作用。“互動研究”就是對事物發展過程中各種影響因素互相作用的情況進行理論闡釋的研究。作為互動的素質教育研究,是基于素質教育與社會各有關因素相互影響的大量事實,強調將素質教育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分析素質教育與社會經濟、文化歷史、教育制度、校際差異、“應試教育”、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區域發展差異、利益結構、發展主體之間一種或多種互動關系的研究路徑。因此,作為互動的素質教育研究的使命或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研究素質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
科學技術進步、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升級對人才素質提出新要求,是研究素質教育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的基本立論。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第一生產力,現代教育成為聯結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的主要紐帶。科學技術只有被勞動者掌握,才能成為推動生產發展的動力。現實人力資源情況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去甚遠。1998年的全國就業人口總數為6.9億人,文化程度在大專及大專以上的僅有2100萬人,占3%;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不到700萬人,僅占1%;而初中、小學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者占80%以上。這種人力結構遠遠落后于經濟高速增長和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的需要。如何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來推動素質教育,提升教育的整體水平,實現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進而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是素質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題。
研究素質教育與文化價值觀、社會結構的互動關系。
傳統文化觀念促使家長對子女寄于過高的升學期望,且升學的目標是接受正統的學校教育。這一價值取向導致了職業高中、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始終不能被家長和學生所認同,而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教育始終是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真正的“升學目標”,從而成為加劇升學競爭和造成“應試教育”的文化原因,也構成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嚴重制約。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和職業結構造成城市與鄉村、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鮮明反差。做“城市人”和“白領人”是人們追求社會流動的基本目標,社會流動的主要途徑則是通過一級一級的考試升學的“獨木橋”來實現,且大學本(專)科只意味著有了“見工”的機會,讀書非讀到研究生畢業,很難找到稱心體面的工作。深層的利益驅動刺激了大多數家長,他們強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先上普通高中,再上大學不斷深造,而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稀缺”使人們不得不展開“讀書競爭”,并對“應試教育”趨之若鶩。因此,研究素質教育與文化價值觀、社會結構的互動關系,是頗具中國特色的、耐人尋味的課題。
研究素質教育與區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
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非均衡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如同社會現代化與經濟類型的梯度發展一樣,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實現也存在梯度推進的問題。例如,根據梯度發展戰略和東、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實際,2005年前后,首先在大中城市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普及高中教育,率先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然后逐步向中小城市和西部推進。同時,西部的開發又有賴于人力資源質量的提高和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需要擴大教育規模,調整教育結構,提高教育效益,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因此,對素質教育與區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理論闡釋,是我國區域發展研究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亟待加強的部分。
研究素質教育與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的互動關系。
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的短缺,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發展不足,供給規模過小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的矛盾,是加劇升學競爭和造成“應試教育”的主要原因,也構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障礙。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家庭收入水平與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青年學生升學、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需求急劇膨脹。長期以來單一的政府辦學體制、籌資體制和嚴格的計劃控制,造成了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供求反差過大,形成“瓶頸”現象,引發過度的升學競爭,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擴大非義務教育的規模,可以緩和青少年升學的供求矛盾,較好地滿足國民對子女接受更多年限、更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并為素質教育創造一個盡可能寬松的環境。因此,揭示素質教育與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構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育相互溝通的實施素質教育人才成長“立交橋”之間的互動關系,是素質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三、行為指導功能的“行動研究”路徑
行動是主體(人或組織)為實現某種意圖而具體地進行活動。“行動研究”就是對為實現某種意圖而具體地進行活動的行為主體進行行為指導的研究。作為行動的素質教育研究,強調分析素質教育的政策導向和操作機制,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決策權力分配、教育體制的創新、考試制度設計、素質教育實施原則與實現方式的研究路徑。作為行動的素質教育研究的使命或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關于鼓勵民辦教育發展的教育政策研究。
素質教育的實現程度受制于教育規模和受教育機會。許多國家通過采取積極鼓勵民辦(私立)教育發展的政策來擴張教育規模,增加受教育機會。在日本、韓國和我國的臺灣地區的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中,私立高中占半數左右;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總數,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私立大學分別占73%、75%和70%。《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要求在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體制。目前,我國的民辦中小學只有5000多所,還不到同級學校總數(70萬所)的1%;經過國家正式批準的民辦高等學校僅僅37所,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總數的3%,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相去甚遠。因此,必須繼續加大扶持民辦教育的政策力度,在已頒布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的基礎上再邁進一步。比如制訂民辦(私立)教育法規和采取積極的政策導向,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大力扶持非政府辦學。為此,加強鼓勵民辦教育發展的立法和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于教育決策權力分配的政策研究。
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提倡特色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徹底告別“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因此,必須從教育政策的角度對教育決策權力進行科學界定和重新分配,其根本是簡政放權,將高度集中統一的教育決策權力層層下放。上級政府要給下級政府放權,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的差異,需要各地區從實際出發,決定當地的教育結構、教育規模、辦學體制模式、經費籌措辦法和考試、招生辦法,以及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具體的培養目標。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給校長放權,給予校長在人財物管理上以更大的自主權,使學校各具特色。要鼓勵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給予學校一定的教學計劃和教材選擇的自主權;給予高中和高等學校的校長以更大的招生自主權,大幅度減少教育行政部門的統測統考,把畢業考試權和文憑發放權還給學校,讓更多的具有個性特長的優秀學生脫穎而出。顯然,如何科學制定重新分配教育決策權力的政策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關于激勵教育制度創新的政策研究。
所謂制度創新,就是沖破陳舊體制的束縛,在體制上實現破舊立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延長青少年的受教育年限,建立終身教育體系,不斷擴大教育規模,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率,要求構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育相互溝通的實施素質教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要花更多的錢,沒有高強度的投入,教育的素質將無法提高。這些問題的解決,要依靠鼓勵教育制度創新的政策和營造有利于制度創新的環境。近年來,各地實施的涉及各類教育的辦學體制創新,如“民有民辦”,“公有民辦”,“民辦公助”,“共建、聯合、合作、合并”等取得喜人的成效。正在實踐之中的教育投資體制(經費籌措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創新、干部人事制度的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環境設計的創新、現代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創新、高等教育學科與課程體系的創新、學校后勤管理體制的創新、“以校為本”的改革與創新等等,都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扶持與激勵。
關于考試制度導向的政策研究。
考試制度設計,從古到今都是影響整體教育質量的要素,例如“高考制度”已成為全民關注的、制約基礎教育并影響高等教育的“瓶頸”。考試永遠是需要的,問題在于考試制度的設計與創新。近年來,高考制度的創新取得可喜的進展,打破了內容和形式單一的模式,形成包括"3+X"、“3+X+綜合”、"3+2"以及保送生“綜合能力測試”等多種考試形式。一些省市試行的高等學校單獨組織考試招生和春季秋季兩次入學考試試點工作正在鋪開,給予學生多次“高考”的機會,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近乎殘酷的選拔制度。高考內容與形式的改革與創新,必將為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新的天地。即改變以考書本知識、記憶能力,向考基礎知識、綜合能力、創新能力過渡。可以預期,隨著對考試制度的不斷創新,素質教育的理想的實現已不再遙遠。
《教育評論》福州47~50G3中小學教育劉暉20012001劉暉 中共廣東佛山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副教授 作者:《教育評論》福州47~50G3中小學教育劉暉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0: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