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即將公布,令人欣喜。它是在做了大量的前期調查研究工作,廣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從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高度探討、篩選、提煉、研制后誕生的,充滿了改革意識與創新精神。我無能力對它作較為全面的解讀和評述,只能從一名歷經語文教育風雨的教學第一線教師的角度,談一點學習的膚淺認識和體會。
研制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對學生進行長達12年語文教育的依據。人的語文素養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終身發展的基礎。因為人的語文能力是構成人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而學習能力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之一,語文能力、語文素養陪伴人的終身。基礎教育中語文課程改革與其他學科改革一樣,是大事,關系到數以億計的莘莘學子的成長,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高低,具有戰略意義。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制訂與義務教育的銜接,非少數專家的主觀臆斷,而是源于這樣的基礎:千年的民族文化積淀,百年的曲折探索,世紀末的規模宏大的討論,新世紀社會需求的思考。我的認識是:
一、價值與意義
通讀課程標準,把各個部分前前后后聯系起來思考,形成了一個突出的印象,即:在新世紀重構語文教育模型。這個教育模型就是:“素養——養成”。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整體素質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和提高,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充分發揮。這種教育模型的構建,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究。
縱向繼承。繼承傳統語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合理精華。不是在“零”的基礎上重新砌爐灶,以期標新立異,炫人耳目。千百年來,語文教育在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培多有效的經驗,回顧,審視,取其合理精華為我今日所用。如誦讀,感悟,涵泳,體味,積累等諸多方法,都反映了尊重漢語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習起到良好作用。重視繼承,并不是回歸傳統走老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有巨大差異,無論是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均不可能等同,如若刻舟求劍,必然行不通。
橫向借鑒。借鑒國外教育、國外母語教育的先進理念與有效做法,吸取養料,為我所用。國外許多教育專家、學者提出的種種學說都聚集在“如何培養現代化的人”上。這個理念對我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教育,說到底是培養人。把學生從自然的人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是教育應負的責任。然而,我們卻常常忽視教育中這個首要問題,有意識或無意地重術輕人,重技能技巧,輕人總體素質的培養,把“人性”置于“技性”或“物性”之下。而今的課程改革,一改以往以知識為本、以知識體系為本為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這種對人的尊重,對學生的尊重,抓住了教育的本質,這種變革應該說是革命性的變革。教育,應是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學生要成為人力資源,當然要促進發展。
國外母語教育在培養學生文化構成、公民意識、價值觀形成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不斷進行研究,使之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國在20世紀末,曾開展大規模的“閱讀挑戰”,組織100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增添文化底蘊;動用了10萬名大學生半工半讀,幫助中小學生提高。據1999年調查,學生的閱讀能力顯著提高、文化構成明顯改善。這是為進入21世紀適應時代發展而做的一項教育準備。又如,美國勞工部對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本國教育現狀及21世紀社會對人才素質需求全面調查,深入研究,提出就業人員應基礎——有較高的讀、寫、算、聽、說的能力;思維基礎——能進行創造性思維,有決策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學習能力和推理能力;素質基礎——責任心,自尊心,善交際,能自律,為人誠實正派。這些顯然是綜合素養的要求,與基礎教育、母語教育密切相關。
其他如建構主義理論、對話理論、后現代課程理論等對語文教育的改革均有相當的啟發。借鑒不是照抄照搬,要篩選,判斷,消化,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學習別人,絕不是丟失自己。
植根于漢語文本土,有濃郁的時代氣息。漢語言文字特別具有靈性,創造的空間特別大。它是具象的,靈動的。由于字由形、音、義構成,學起來可左右腦并用,因形求義,因聲求義,打開書本,如步入畫廊,興味無窮。與“單腦文字”拼音文字比,在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漢語的文化性特別強,詞匯和詞組系統蘊含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審美的礦藏十分豐富。遵循漢語文的特點與規律,課程標準從前言到目標到實施建議,滲透了母語教育的特點,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能力的培養,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課程標準強調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注重探究能力的培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評價的目的、基準、功能、多元化的闡述,先進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和語文課程同步發展等,無不貼近當代生活實際,無不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鮮明的時代特征。
針對語文教育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革弊端,弘揚人文。任何語文教育模型的出現都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我國經歷過“知識——傳授”“能力——訓練”等語文教育形態的潮流,它們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起過積極的作用。當告別了“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荒謬年代,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猶如久旱逢甘霖,知識傳授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學語文的需求。然而,很快我們發現教育不是培養學生成為書口袋、書櫥,他們要有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于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培養學生讀寫聽說能力就成為語文教育的主潮流。能力怎樣形成呢?通過訓練。在當時而言,應該是一種進步。回顧走過來的路,有兩點值得深思。一是任何一種做法不可能只有利沒有弊。把握“度”,透視底里,至為重要,超過“度”就“枉”,真理超越一步還會成為謬誤。語文能力的形成要通過讀寫口語交際的訓練,本在情理之中,而題海、題庫,連篇累牘的機械操練,再伴以商業炒作,高利潤驅動,除了貽誤學生青春,已無學理可言,語文教育遭到了變異。二是科技發展,時代進步,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一樣,學科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別的不說,就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也令人驚訝不已。弄清攝影術原理到制造出照相機,花了112年,電話僅用了56年,電視更縮短,僅用12年,太陽能電池僅2年。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對教育就提出了挑戰。社會經濟正在進行變革,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這種經濟類型建立在知識的生產、知識的交換、知識的分配、知識的使用和知識的消費基礎上,知識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教育是知識生產力。社會不是以某種能運用的技術為基礎,而是以整個知識進步為基礎。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主要不是看某一方面的技能運用,而是看人才的整個知識結構、容量、水平,知識積聚和更新的能力。顯然,人的培養不以獲取知識為惟一目的,而是要全面發展,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用先進理念審視語文教育現狀,就會發現許多問題、許多不適應乃至相違背之處。比如學語文的目的,相當程度是為考而學,教師又不得不為考而教;學習過程尤其是畢業年級,幾乎是機械操練籠罩,學生不讀書不體驗不積累的,比比皆是;效果不如人意,總體水平不高可想而知,相當數量學生對語文無感情,有的幾乎是胸無點墨,一問三不知;喜歡語文的愛好文學的,面對標準化試題往往一籌莫展,個性化發展受到制約。語文教育失落了育人的靈魂,偏離了語文固有的規律,學生不愛學、不會學、學不好,應在意料之中。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有些學校落到“小三子”“小四子”“小五子”的地步,由于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立竿見影,地位可想而知,這不能不說是悲哀。教師并不愿意這樣做,特別是有思想的優秀教師,“置身于考試的漩渦之中,內心充滿了矛盾與苦悶”,“我不想做一個沒有頭腦和主見的匠人,可是現實的壓力又驅使我機械地服從,去做一些我懷疑的事情,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事情”,“語文,本該是讓心靈和意志得到最自由舒展的學科,可是現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異化了。它消磨了眾多青年師生的時間和青春,更可怕的是,它正在以一種悄悄的,從而也是殘酷的方式,把一個個頭腦變得標準和麻木”。讀了這些發自肺腑的心聲,我作為一名老教師,心中一陣陣震顫。為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了優秀教師的健康成長與涌現,語文課程非改革不可。
綜上所述,可知制訂新語文課程標準非主觀臆斷,而是由于:
1.教育本質的呼喚
教育事業是具有理想性的事業,教育本質是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借蘇格拉底之口,用“洞穴中的囚徒”隱喻說出了教育的真正含義:“真正的教育”是引導人,引導人的靈魂、精神達到真實之境,從黑暗引向光明,從意見世界引向真理世界。這種靈魂的牽引實際上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知識、技能是幫助靈魂攀升的階梯。我國的《大學》一書,開宗明義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學習的目的,在于彰明內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使人處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也就是追求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尚。英國史學家湯因比和日本的池田大作關于21世紀的對話中談到當代教育時,認為教育的本質不應以謀利為動機,而更應尋求存在于宇宙背后的“精神存在”之間的心靈交流,開啟人的心靈與富有的大腦。顯然,古今中外研究教育的大家都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現代教育使教育對象受教育的長度增加,即實施終身教育,與此同時,不能忘記教育的深度,教育最終為人的精神生活服務。教育本質呼喚課程制訂必須對學生的成長負責。
2.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現實需要
要造就新一代高素質的勞動者、建設者、管理者和領導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念,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教育的淺層次價值觀是教育個體發展過分注重對謀生、謀取物質利益、博取功名的追求,忽視或輕視個性充分發展及高尚境界形成的深層次價值。學校教育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全面發展是教育方針所規定的,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最本質的反映。人的生命體本身蘊含著多方面發展的潛能,教育的任務就是把學生的潛能變成發展的現實。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不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權利,學科教學要保護并尊重這種權利,并創造條件實現這個權利。課程標準排除片面教育質量觀的干擾,不停留在淺層次的價值觀,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現實需要。
3.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
社會要求學校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培養現代化的人。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引進作為現代化最顯著標志的科學技術,移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等對于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但畢竟這些只是空的軀殼,關鍵在于運用的人。只有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才能使引進的、移植的東西有生命力,在自己土地上開花結果,才能保證社會現代化。優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各學科教育的高質量。因此,語文課程調整目標和內容,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為學生的不同發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當然就責無旁貸。
語文課程標準的研制,從語文本身的特點出發,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著眼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適應時代的迫切要求,在當今學校教育中確立語文的育人價值與意義,使語文教育健康發展。對學生和語文教師而言,應該說是一個福音。
二、核心與支柱
語文課程標準從理念到設計,從目標到實施,有許多突破性的進展,我認為它的核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課程的具體目標由此生發開來。這個核心有三根支柱支撐,這三根支柱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根支柱構成語文教育的立體空間,三者整合,交融,貫穿了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
1.體悟內涵
語文素養的支柱之一是“知識和能力”。不言而喻,語文學科要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對這,語文教師可說是輕車熟路。然而,課程標準所指的“知識和能力”不是繁瑣、割裂、支離破碎、機械重復的再現,而是對以往的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篩選,提煉,取其精要加以整合。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21條目標,選修課程中諸多學習的目標,其中不少闡明了這方面要求。學生在五個方面應獲得發展——“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語文能力培養方面眾多,而用“應用”來總拎,簡明扼要,盡在不言中。
“過程和方法”是語文素養的又一支柱。與其他學科教育一樣,以往往往重結論,輕過程,重教法,輕學法。這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個性發展均有相當的約束。語文教育本身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學、思、議,學生讀、寫、口語交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情境必然是生動活潑的,學生于其中不僅增長知識,增強能力,而且智力獲得發展,情感受到熏陶。局囿于現成結論的抄寫、背誦,是絕不可能收到如此良好效果的。須知,從靜態的維度看,知識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從動態的維度看,知識更是認知的過程,是探求知識形成的過程。重視教育過程,學生能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在探求知識、尋求結論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語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停留在表面理解,要深入一點,廣泛一點。情感,既指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的激發,更指內心體驗的注重和心靈世界的豐富。態度,既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心的培養,更指求實的科學態度、樂觀的生活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既要考慮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又要考慮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還要考慮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強調它們之間的統一與和諧,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情感、態度、價值觀,猶如心靈世界的連鎖鏈,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三根支柱不能截然分開,而是相互滲透、融合,構成語文教育豐富多彩的整體。
2.把握實質
核心與支柱的確立,由語文課程的特點所決定。
對語文課程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有不同的認識。說得最多的是工具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眾所周知,漢語言文字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它有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淀和文化心理特征,是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符號因意義而存在,離開意義,符號就不成其為符號。因而,它不僅具有鮮明的工具屬性,而且具有鮮明的人文屬性。二者是一個統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兩個側面。沒有人文,就沒有語文這個工具;舍棄人文,就無法掌握語文這個工具。通俗地說,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的,把“表”“達”與“情”“意”割裂開來,或厚此薄彼,厚彼薄此,乃至只承認此不承認彼,又怎能算是語文呢?語言是生命之聲,語言活動是生命的活動,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都是表“情”達“意”,離開了“情”和“意”還有什么語文可言?謝慧英先生說得好:“母語的學習必然承載著這些歷史的、人文的復合因素,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從長遠看,語文教育應承担著改造國民素質、重鑄人文精神的重任。認識語文教育必須超越實用主義的局限,從精神的拓展、從人的發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領會語文所包蘊的豐富的內涵。”(《葉圣陶語文“工具論”評析》,《語文世界》2000年第4期)這段洞悉事物底里的論述符合時代的潮流,符合世界許多國家母語教育的走勢,有助于加強對語文課程性質的認識。
其實,語文教學中教育性的問題并非是什么新課題,并非是別出心裁想出來的,更不是要語文負載外加的累贅。語文育人的優秀傳統且不說,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教學目的”中也這樣表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也有類似的表述。只是在教育實踐中由于種種因素如升學考試等影響與干擾,把第一句話推到極致,丟掉了第二句話。而正由于對后者的忽略與丟棄,前者的預期效果難以實現,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往往成為一紙空文。
人們的認識總是在實踐中不斷開拓前進的。從語文應担負的目的任務提高到學科性質的認識不能不說是思想的飛躍。這種思想的飛躍基于先進教育理念的沖擊,語文學科本身的發展,大量教育實踐的反思,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外母語教育的借鑒,其中學理的探求,反思的苦痛,利弊得失的權衡,非語言能一下子表述清楚。但是,它清晰地表明,這種性質的界定是有依據的,它堅定地著眼于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科學地遵循語文蘊含的固有規律。抓住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師的思考從線性走向多維,語文教育全盤皆活,就能以其豐富性哺育學生成長。學生在語文素養養成與提高的過程中,既獲得了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的培養,又獲得了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潛在能力、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開發。
三、實踐與探索
課程標準的諸多理念、做法要在教材中得到體現,教材編寫者不僅要認真學習,具體領會,更要創造性地實施。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進行教育,當然須有學習理解的過程。理解得越深,自主性越強,越能有創造性,越能取得良好效果。
認識指導實踐,但實踐畢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加強實踐與探索,不僅有助于對理論的認識與領悟,而且能豐富乃至修正認識。當前的語文教育恐不應等待新編教材出來才改革,而是應以課程標準的精神為指導,進行有目的的實驗,提高認識,積累經驗,逐步改變語文教育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上被扭曲的狀況,是否可先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牢固樹立以促進學生為本的思想
李政道先生在講述母校西南聯大辦學功績時,深情地說:“西南聯大是以培養人為中心的。”應該說,“培養人”三個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擲地有聲。然而,辦學者、教師真正做到卻絕非易事。見“技”不見人,見“分”不見人已司空見慣。學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教育過程是培養人,知識技能是培養人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人的成長不可或缺的階梯。“手”是屬于“人”的,不能說“人就是手”或“手就是人”。
要目中有人,樹立以促進學生為本的思想,須注意解開三個思想疙瘩。一是外塑與建構的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質量如何、語文素養如何,不能只靠教師外塑,要靠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任何高明的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學習,代替學生成長。學生的認知離不開他已具備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學習與生活的經驗。學生的認知過程就是學生認知結構在認識與實踐中不斷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確實不能包打天下,而且也包打不了,教師施教之功是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內驅動力,促進他們發展。二是師生定位問題。學生是活潑潑的生命體,不是無生命的容器,聽憑灌輸;教師不是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二傳手、搬運工。要讓學生走進語文,不是只聽客觀介紹,隔墻看花。《牡丹亭》里杜麗娘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確實如此,“朝飛暮卷,云霧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生生燕語明如剪,嚦嚦鶯歌溜的圓”,不親目睹,親耳聞,怎會有親身體會?如歷其境與身歷其境是有極大差別的。學生應親歷語文之境,進行語文實踐,提高語文能力,加強語文素養。教師是語文教育的組織者、指導者、啟發者,既參與,又指路,有時也可領跑示范。三是少數尖子與全體學生的問題。尊重與愛護學生是新世紀教育改革的新起點。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個常人身上蘊含著有待開發的巨大潛力,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個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與依據。人是多樣性的,在智能方面往往各不相同、各有所長。學生有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而,教育者對學生的個體性、獨特性、多樣性應給予充分的尊重。要提高全民族素質,就不是只培養好少數,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是讓所有學生適應“標準化”的語文教育,而是語文教育通過自身的改革,以其豐富性、多樣性去適應與滿足學生的需要。
解開思想疙瘩,師生也就逐步從技術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按照人的發展規律與語文教育規律去學語文,教語文,師生都有了自我發展,有了自主教與學的空間。
2.掌握語文教育個性特點,發揮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
較長時間以來,語文教育的實用功能受到十分重視,并采用多種方法加以落實,而對它的發展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等,既缺乏足夠的認識,更談不上認真落實。從這次課程改革的前期工作調查研究來看,課程目標在學生身上的體現是:有較好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水平、價值判斷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較差,這不能不說是學科教育的缺陷,語文作為育人功能獨特的學科,當然不能推卸責任。
語文由于其個性特點,在培養學生的任務中必然有多重功能,總是在于教師意識到沒有,施教時有無自覺性。
語言的發展與人的成長、發展密切相關。語言是人的重要智能,語言的發展能很好地促進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的發展。語言和思維、情感同時發生,語言規范、生動、嚴密、流暢,思維的敏銳性、邏輯性能獲得鍛煉與發展,情感也會日益豐富。進行語文教育,緊扣語言文字特點,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情感,只要重視,發揮發展功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語文的教育功能、審美功能也是顯而易見的。語文教材中精選的優秀詩文、經典名著都訴說著一定時期的文化,表現特定人物的思想與情感,引導學生閱讀它們,就是讓學生穿越時空,和圣者、智者對話,和先驅者、跋涉者交流,感受偉大的心靈、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創造的力量。文情并茂,文質兼美,進行語文教育,帶領學生在咀嚼、品味豐富多彩的語言材料的同時,必須在“情”“質”上下功夫,發揮語文熏陶感染的功能。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既感受、體驗到語言文字表達情意的表現力、生命力,又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開闊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在多元文化并存,外來擴張文化沖擊下,母語教育更要堅守育人的重任,以豐厚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精華哺育學生健康成長,培育民族自信力,鑄就一顆中國心。
發揮語文課程多重功能,既由語文性質所決定,又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由途徑。它能去除教學中的“匠氣”,展現人師的天職。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時代的呼喚,有個性地學習的需要,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首先須清醒地認識:信息化社會來臨之際,信息急劇膨脹,新知識新技術如潮涌,學生在學校學習,不可能掌握與儲備日后必須用到的眾多知識與技能,學校教育只能精選他們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具備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語文陪伴人的一輩子,書是讀不完的,關鍵在培養學生求知的濃厚興趣與內在動力,激發他們酷愛讀書,指導他們學會讀書。學生如果沒有主動學習語文的態度,不會自主地閱讀、表達、學會學習,就不是真正學會學語文。
其次,要著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是這種學習方式的基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身”,學生在語文天地中遨游,辨別、品嘗、探源、究根,心靈解放,能量釋放。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不是以往的灌輸與接受,指令與服從。
應該說,教師的語文素養總體是超過正在求學的學生的,但教師不可能全知全能,在每個方面都超過學生。平等對話,思想碰撞,就會濺出火花。學生有差異,當思想高度集中時,有些就能超水平發揮,不僅同學之間受鼓舞,教師也會深受啟發。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腦力勞動過程,教師與每個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對話,共同琢磨討論,學生的發現能力、質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鍛煉,文本閱讀、學習就不會浮在表面,而會縱向深入、橫向擴展,形成發自內心的獨特體驗與感受。新的學習方式一旦建立,課堂上就會形成思想、知識、情感、能力、態度、價值觀等交流的網絡,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加大了選擇性,常會出現“神來之筆”,令人振奮。開辟了個性化學習天地,課堂上就不只是一個“發光體”——教師,而是“能者為師”,每個學生都會發光。學語文成為一種生命的活動,充滿了激情和智慧。
語文課程標準內容豐富,理念先進,留給教師極其廣闊的創造空間。深入學習,在實踐中盡心探索,必能使學生深受其益。
語文學習滬G31中學語文教與學于漪20032003 作者:語文學習滬G31中學語文教與學于漪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