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福建與日本的交往,見于文字記載最早的是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 泉州超功寺僧人曇靜隨師父唐高僧鑒真搭乘日本歸國的遣唐使船赴日本(注:[日]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以此為開端,福建與日本之間的商人、僧人、官吏及各色人等頻繁往來。
曇靜隨鑒真前往日本,一行共24人,帶去的物品有佛像、佛具、佛經和字貼等。佛像有功德繡普集變1鋪、阿彌陀如來像1鋪、阿育王塔樣金銅塔1軀等8種;佛具有如來肉舍利3000粒、玉環水精手幡4口, 菩提子3斗等7種;佛經有金字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大佛名經16卷、四分律1部(60卷)等33種;字貼有王右軍真跡行書1貼、小王(獻之)真跡(行書)3貼、天竺、朱和等雜書50貼等3種(注:[日]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這些物品的采辦,泉州超功寺僧人曇靜應也參與其中。同時,曇靜本人也帶上一定數量的香料、藥物和佛具等前往日本。鑒真一行在日本傳道弘法、校勘佛教經典、建寺廟、行善事,為日本天平時代的佛學、藝術、建筑、醫藥等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其中也有福建僧人曇靜的一份功勞。曇靜后來成為鑒真弟子中揚名于后世的18位名僧之一,他担任戒師,并設立放生池(注:[日]《類聚三代格》。)。
除了福建人前往日本,日本也有人員到達福建。唐德宗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桓武朝遣唐使團赴唐, 七月六日自肥前松浦郡田浦出海,遭遇暴風,大使藤原葛野麻呂的第一舶,在海上漂流34日,于八月十日到達福州長溪縣(注:[日]《日本后紀》延歷二十四年六月乙己條。)。這是日本官方遣唐使團第一次到達福建。日本遣唐使團一般都有四舶,人數最多的達近600人,少的也有一二百人,設有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翻譯、醫師、陰陽師、船師、船匠、射手、水手、留學生、學問僧等。這次到達福建的遣唐使團也是一支規模龐大的隊伍。臨行前,日本朝廷舉行隆重的朝見儀式,并特別按照漢法做成中國菜,賜宴給大使藤原葛野麻呂、副使石川道益,并制御制詩:“此酒雖不豐,愿祝平安歸。”另外賜給藤原葛野麻呂御被三領、御衣一襲,黃金 200兩;賜給石川道益御衣一襲,黃金150兩(注:[日]《日本紀略》延歷二十二年三月庚辰條。)。藤原葛野麻呂等人也將這些賜物的一部分帶往中國。
同時,日本遣唐使團到唐朝,往往帶有shī@①、綿、帛、布等禮品。據《延喜式》載,日本統治者委托遣唐使贈給唐帝的禮物有:“銀大五百兩,水織shī@①,美濃shī@①各二百匹;細shī@①、黃shī@①各三百疋,黃絲五百@②,細屯綿一千屯,別送彩帛二百疋,疊綿二百帖,屯錦二百屯,zhù@③布三十端,望陀布一百端,木綿一百貼,出火水精十顆,瑪瑙十顆,出火鐵十具,海石榴油六斗,甘葛汁六斗,金漆四斗。”(注:[日]《延喜式》卷30《大藏省》。)
日本遣唐使團出發時,朝廷一般還贈給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知乘船事、譯語、請益生、留學生、學問僧等各種人員以數量不等的shī@①、綿、布。如給大使“shī@①六十疋、綿一百五十屯、布一百五十端”,副使“shī@①四十疋、綿一百屯、布一百端”,判官“shī@①十疋、綿六十屯、布四十端”,錄事“shī@①六疋、帛四十屯、布二十端”,留學生、學問僧“shī@①四十疋、綿一百屯、布八十端”(注:[日]《延喜式》卷30《大藏省》。)。這些物品主要是為了讓遣唐使團成員在到中國后作為費用而賞賜的,使團人員也會帶上這些物品的大部分或部分前往中國,作為旅費或交易之用。
隨同這次遣唐使舶到達福建的還有日本僧人空海、留學生桔逸勢等。這一年(公元804年)十一月三日, 他們在福建觀察使閻濟美的安排下,離開福建,由陸路跋山涉水,前往長安。空海在唐朝留學期間,與唐朝著名的僧人、文人廣泛接觸交流,歸國后,努力傳播中國文化,著有《文鏡秘府論》等數十部著作(注:[日]《大師御行狀集記》、《桔逸勢傳》。)。
唐大中七年(公元853年),日本僧人圓珍附商舶來到福建, 在福州開元寺就中天竺般恒羅學悉曇(注:[日]《行歷抄》。)。日本僧人在福建的寺廟從師學習,與中外僧人進行交流。圓珍后來離開福建,參拜天臺山,在越州開元寺研究天臺宗,到長安從法全學密教,歸國時帶回經論章疏441部、1000卷及道具、法物等16種。 他在日本近江開創圓城寺,成為天臺宗寺門派的開山祖,被日本醍醐天皇賜給“智證大師”稱號(注:[日]《智證大師傳》。),為中日佛教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五代時期,中原戰亂頻乃,南方小國林立,福建為閩國所統治。閩王王審知重視發展海外貿易,在福州設置榷貨務,由隨王氏入閩的光州固始人張睦任之,張睦“招蠻夷商賈,斂不加暴,國用日以富饒”(注:《福建通志·名宦傳》卷3《張睦傳》。)。在福建泉州, 王審知的侄兒王延彬繼其父王審guī@④為泉州剌史17年,“每發蠻舶,無失墜者,人稱招寶侍郎”(注:《十國春秋》卷94《王審@④傳》、《王延彬傳》。)。當時這些船只主要是發往東南亞各國,但也會間接或直接與日本有往來。
北宋時期,經濟發展,政局較為穩定,福建在唐五代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海外貿易事業勃興。福建商船到達日本的不少。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建州海商周世昌,船遇風漂流到日本,受到日本朝廷的關照,留住七年才回國。周世昌在日期間,曾與日本詩人互相贈詩唱和,并編成詩集帶回給宋真宗。與周世昌同船至宋的還有日本人藤木吉。宋真宗親自接見滕木吉,還贈送時服、銅錢等物,送其歸國(注:《宋史·日本傳》。)。
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秋,福州商客陳文yuò@⑤由日本歸國,第二年(公元1027年),陳文yuò@⑤又到日本(注:[日]《小右記》。)。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九月,福州商客周文裔再次赴日,十二月,周文裔上書右大臣藤原實資,并贈送土特產品(注:[日]《小右記》)。
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福州商客潘懷清前往日本(注:[日]《朝野群載》。),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潘懷清獻佛像給大宰府(注:[日]《續本朝通鑒》。)。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日僧成尋乘中國商舶來華,他在所著的《參天臺五臺山記》中寫道:“當時船頭有三人,一為(廣東)南雄人,一為福州人,一為泉州人。”(注:[日]成尋:《參天臺五臺山記》。)這艘宋朝商船船頭的三人中福建人占了兩位。
徽宗崇寧元年至四年(公元1102—1105年),泉州商客李充曾兩次到日本從事貿易(注:[日]《朝野群載》。)。他第二次再到日本大宰府時,呈上本國的公憑,請求貿易。這份公憑,至今還保存在日本的古代典籍中,為《朝野群載》一書所輯錄。這份公憑不僅登記了全體船員的姓名、所有貨物的名稱及船上的其他器具,還記載了有關舶船出海的各項具體規定,為我們了解當時中日之間的海船組織、市舶制度及進出口貨物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北宋時,福建已有比較固定的開往日本的航線,曾任福州太守的蔡襄,在其所著的《荔枝譜》中記道:“舟行新羅、日本、琉球、大食之屬。”(注:蔡襄:《蔡忠惠公法書》卷五。)福建商船往返于福建與日本等國之間。
到了南宋,航行在東海兩側的商船除了福建船等中國商船外,又增加了日商的船只。據《開慶四明續志》載:“倭人冒鯨波之險,舳艫相銜,以其物來售。”(注:《開慶四明續志》卷8“蠲免抽博倭金條”。)可知有很多日本商船駛往南宋的明州。離明州不遠的福建也常有日本商船到達。據南宋理宗時泉州市舶提舉趙汝適撰寫的《諸蕃志》“倭國”條載:該國“多產杉木、羅木,長至十四五丈,徑四尺余,土人解為枋板,以巨艦運至吾泉貿易。”(注:趙汝適:《諸蕃志》卷下《倭國》。)日本商人常運載杉木板、羅木板直接駛往福建泉州港進行貿易。日本各色人等到福建的也不少,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日本僧人慶政上人僑居泉州,從事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歸國時帶回福州版《大藏經》和其他書籍(注:[日]高山寺舊藏《波斯文書》,轉引自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第347頁。)。
二
綜觀唐宋時代福建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可以看出有如下兩個特點:
一是從國家間的官方交流,逐步走向民間商人貿易。
唐代前期和中期,由于受生產力條件的限制,日本與福建的交流往往要依靠國家的強大力量,要靠官方組織的遣唐使團,個人的力量是無濟于事的。泉州超功寺僧人曇靜赴日,乃是跟隨鑒真和尚,搭乘日本歸國的遣唐使舶才得以成功;空海、桔逸勢等人的赴唐,也無不是搭乘遣唐使舶赴唐。只是到了唐代后期,由于中日之間私人海上貿易的興起(注:詳參拙文:《略論唐后期的中日民間貿易》,載《中國中日關系史研究會會刊》1986年第2期。),來往于中日間的民間商船增多, 才可能有唐大中七年(公元853年)日僧圓珍附商舶到福州, 以及宋代大量福建、日本的商人、僧人來往于兩地的頻繁景象。宋代來往于福建與日本間的福建商人見于記載的就有周世昌、陳文yuò@⑤、周文裔、潘懷清、李充等等,他們都是屬于民間商人貿易性質,并非由國家組織的。總的來看,從國家間的官方交流逐步走向民間商人貿易,乃是唐宋時期福建與日本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必然趨勢和一大特點。
二是交流物品逐步從貢品、禮品為主轉變為商品、文化用品為主。
唐宋時代,福建與日本交流的物品種類很多。唐代前期和中期,由于遣唐使團的因素和作用,往來的物品多以貢品、禮品為主,如金、銀、水精、瑪瑙等。唐后期至宋代,由于私人海上貿易的興起,來往的物品多為磁器、綾絹等類商品和書籍等。如北宋時泉州商客李充駕船到日本,運去的貨物就有“象眼肆拾匹、生絹拾匹、白綾貳拾匹、磁垸貳佰床、磁堞壹佰床”等(注:[日]《朝野群載》。)。當時福建輸往日本的物品中大量的是青瓷器。福建同安汀溪窯的青釉劃花篦紋碗輸入日本后,很受日本人的歡迎,日本高僧珠光和尚很喜歡用這種青瓷碗飲茶,故這種青瓷器又被日本人稱為“珠光瓷”。在日本福岡松州等地出土有晉江磁灶窯生產的“黃釉鐵繪花紋盤”和德化窯生產的“白瓷盒子”(注:[日]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
宋代,福建輸往日本的物品中還有很多是書籍,日本僧人慶政自泉返日,就帶回很多書籍,至今日本宮內廳還保存有慶政所獻的福州版《大藏經》。福建建陽麻沙是全國四大印刷中心之一,建陽刻書也傳播到日本等國。宋末建陽學者熊禾《建同文書院上梁文》寫道:“兒郎偉,拋梁東,書籍高麗日本通。一滴龍湖山下水,千源萬派定朝宗。”(注:《熊勿軒先生文集》卷6。)可知福建書籍已遠輸日本等國。至今,一些建陽刻本還珍藏在日本,由于這些刻本在我們國內已不可見,因此在日本的藏書已成為海外孤本。
唐宋時期福建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開了后代兩地大規模交流的先聲,綜觀這種交流,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首先,福建與日本雙方經濟的發展與相互需求,是促進這種交流的主要因素。
唐初的福建還比較落后,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各項生產事業的發展,福建迅速崛起。尤其是唐后期隨著中西交通西北陸路的受阻,東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迅猛,中日之間的海上貿易興起,福建的各項產業也迅速發展。宋代,福建的制瓷業、紡織業、造紙業、印刷業等生產事業已走在全國的先進行列,并且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于是大量的福建商人便頻繁地來往于福建與日本之間,從事磁器、絲綢等商品的貿易活動。
唐初的日本,生產力還較為落后,貴族專權,朝臣傾軋,社會不安定。但日本人很善于學習外來的東西,他們加強與唐王朝的聯系,派遣規模龐大的遣唐使團,學習中國先進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制度及經驗。遣唐使團到福建,也與福建人進行了交流。
經過遣唐使時期大規模的對中國的學習,促進了日本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到了唐后期,日本已羽翼漸豐,不必需要像唐前期那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學習唐朝的先進經驗了,中日之間的交往便逐漸由民間商人海上貿易取而代之。
北宋初,公元967年(北宋乾德三年,日本康保四年), 日本藤原實賴出任關白,朝臣盡歸藤原氏,開始了百余年的攝關政治,藤原氏掌權期間,深受唐文化影響的日本本土文化正處于發展繁榮時期,統治者并不主動與中國建立過分密切的聯系。所以,在中日海上之間活躍的主要是包括福建在內的中國商人和中國商船。
南宋建立不久,在日本,武士平清盛以平定保元之亂(公元1156年)的軍功,出任大宰府大宰大貳。平清盛接觸宋日貿易并從貿易中獲得巨利,便主動積極地開展對宋貿易。1167年(南宋乾道三年,日本仁安二年)平清盛升任大政大臣,日本政權歸平氏,啟武士掌權之濫觴。平氏修筑港口,整治瀨戶內海航路,使宋日貿易向前發展。1181年(南宋淳熙八年,日本養和元年),平清盛死,朝政歸于源氏,源氏幕府和平氏一樣,熱衷于對宋貿易,南宋商人到日貿易時常受將軍召見。源氏幕府第三代將軍源實朝甚至親造大船,準備赴宋朝佛。由于日本統治者的重視和生產力的發展,故南宋時往來于中日之間的,不僅有包括福建船在內的中國船,還有不少日本船。
其次,福建造船業和港口建設事業的發展,為這種交流提供了前提和物質基礎。
福建與日本隔著浩瀚的海洋,沒有船只根本不可能交流。而福建的造船業在我國則屬先進地區。早在三國時期,立國于東南的孫吳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市)設有典船校尉,負責督造船只,在溫麻(今福建寧德地區)設有溫麻船屯,負責建造船只。孫吳曾數次派軍隊北攻遼東、南取珠崖、儋耳(兩地均在今海南省),又遣中郎康泰、宣化從事朱應出使南海諸國。黃龍二年(公元230年), 派遣有甲士萬人的龐大船隊到達臺灣,這些大規模的航海所使用的船只也很多來自福建的溫麻船屯。
隋唐時期,福建造船業繼續發展,福州、泉州是兩個造船中心。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唐高僧鑒真和尚與日本僧人榮睿、 普照曾派人到福州買船,準備東渡日本(注:[日]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可見福州的造船業已名聞遐邇、蜚聲海外,并且具有橫絕東海的能力。
宋代福建造船業加速發展,造船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據《宋會要輯稿》載: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福州番船主王仲guī@⑥等言,本州差撥海船百艘至明州。”(注:《宋會要輯稿》食貨50之23。)根據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以后的規定,福建海船“自面闊一丈二尺以上,不拘只數,每縣分三番應募把隘”(注:《宋會要輯稿》食貨50之13。)。有學者據此推算,當時僅福州一地,面闊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就有300艘以上(注:陳高華、 吳泰:《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第140頁。)。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而且出現了“番船主”,為海商提供船只。
在港口建設方面,唐宋時期,泉州港、福州港等福建港口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唐代后期,泉州港已與交州(今越南河內)、廣府(今廣州)、江都(今揚州)并列為唐代的四大貿易港。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為了鼓勵商業貿易,發展對外交往,又在閩江口外的黃岐半島開辟了甘棠港,作為福州的外港。到了宋代,泉州港、福州港繼續發展。北宋哲宗元yuò@⑤二年(公元1087年)泉州市舶司的設置,是泉州港海外貿易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奠定了泉州在宋元之際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的基礎。當時,泉州港“風檣鱗集”,海舶穿梭,蔚為東方巨港。
最后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海洋文化所熏陶的福建人所具有的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開拓精神和日本人的奮斗精神。
福建山多地少,有漫長的海岸線、無數的海島和遼闊的海域,居民具有海洋文化所形成的強悍氣質和勇于開拓的精神。秦漢魏晉時期,很多中原人民南下,他們和當地人結合,成為福建的主要居民,共同開發福建的山區、沿海平原和海洋資源。唐代福建人口迅速增加,隋時僅有12420戶(注:《隋書》卷31《地理志》“建安郡”。), 到唐中期德宗建中時期(公元780—783年),戶口卻一躍而為93535 戶(注:杜佑:《通典》卷182《州郡》十二。),為隋代的7倍多。隋時福建僅有建安一郡和閩、建安、南安、龍溪四縣,到唐玄宗天寶前后,福建已有福、建、泉、漳、汀五州和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建安、晉江、南安、莆田、長汀、龍溪、漳浦等23縣(注:詳參拙文:《唐朝前期對逃戶政策的改變與福建州縣的新建置》,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第1期。),這些州縣除了一部分在山區外, 大部分是建置在沿海地區,從中也可看出福建沿海的迅速發展。沿海的福建人除了發展農業、手工業,還積極開拓海外貿易事業,他們積極與世界各國往來,發展友好關系。唐天寶、大歷間人包何在《送李使君赴泉州詩》中寫道:“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漢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執玉來朝遠,還珠人貢頻。”(注:《全唐詩》卷208。)在泉州,異國商人云集,各國使臣從泉州上岸朝貢唐廷很頻繁。五代至宋,福建的海外貿易繼續發展。宋代泉州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摩尼教等各種外來宗教競相傳播和發展,也顯示出福建人對外來文化兼容并蓄的氣魄和胸懷。
日本地處海島,日本人民具有與大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和虛心學習外來文化的好學精神。唐前期,日本人不畏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派出龐大的遣唐使舶赴中國學習。唐后期,盡管遣唐使已停止,但中日海上往來還是持續不斷。到了南宋,在中國福建與日本之間的商船和商人便有很多是日本的了。
三
唐宋時期,是福建經濟文化發展的關鍵時期。福建由僻處海隅的蠻荒之地一躍而成為富庶之區、文物之邦。促進福建發展的原因是多種的,其中之一乃是福建發揮自己的海洋優勢,加強與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北宋泉州市舶司設置以后,市舶收入不斷增加。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至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的八年間,泉州市舶司僅因一個番舶綱首招致舶船,就獲得“凈利錢”98萬緡(注:《宋會要輯稿》職官44之19。),平均每年12萬緡以上。紹興末年,泉州市舶司每年的收入有100萬緡(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5 《市舶司本息》。)。這些收入,已成為福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支持了福建的各項生產建設事業和公益事業。福建輸入日本的物品主要有瓷器、絲綢、干鮮水果、銅錢、書籍等。這些物品的遠銷日本,也反過來促進福建制瓷業、印刷業、水果加工業等產業的發展。日本輸入福建的產品主要有硫磺、木板、黃金、水銀、珠子、折扇、日本刀等,這些物品進入福建,滿足了福建人民在這些方面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豐富了福建人民的生活。
對日本來說,由于加強與福建的經濟文化交流,福建物品、技術、人員輸入日本,也促進了日本各項生產事業的發展。據考古學者研究認為:日本古窯址的建造方式,深受福建古窯的影響。福建德化的蓋德、屈斗宮和晉江磁灶等古窯址出土的碗、瓶、杯、軍持等標本,在日本古窯址中也先后找到同類型的實物,可見日本制瓷業的發展與福建技術的傳入有一定的關系。福州版《大藏經》和其他書籍的傳入日本,也促進了日本印刷事業的發展。日本輸往福建的各種物品,同樣也促進了日本自身的硫磺生產業、黃金生產業、木材加工業等產業的發展。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福州100~104K22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胡滄澤20002000福建與日本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聯系。福建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是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中特別活躍的部分。早在唐宋時代,隨著福建的開發與發展,福建的沿海港口迅速崛起,并頻繁地與世界各國特別是東鄰的日本進行交流,本文擬就這一時期福建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的狀況、規模、特點、原因及影響作一探討,以求正于諸家。胡滄澤,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福州100~104K22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胡滄澤20002000福建與日本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聯系。福建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是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中特別活躍的部分。早在唐宋時代,隨著福建的開發與發展,福建的沿海港口迅速崛起,并頻繁地與世界各國特別是東鄰的日本進行交流,本文擬就這一時期福建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的狀況、規模、特點、原因及影響作一探討,以求正于諸家。
網載 2013-09-10 20: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