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808(2007)02-0011-04
教育心理學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不再是心理學理論的教育學延伸,而是以心理學為指導來研究人類社會現實的教與學的問題。[1] 本文探討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取向及其發展趨勢,以期勾畫出當代教育心理學的基本走向。
一 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多元取向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教育心理學從梅耶所說的死胡同中走出來,開始走向雙向道時期[2] 11。它不再像誕生之初的前半個世紀里那樣只關心一般的學習理論,而是關注學科心理學、個體學習的建構過程、認知和元認知的研究,關注把人作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裂為部分或等同于一般動物學習過程的研究,甚至開始尋找學習過程的生理基礎。當前教育心理學所涵蓋的研究主題和研究興趣顯然比過去寬泛得多,且所強調的重點也不同。正像麥金納尼(D. M. Mcinerney)所說,在他從事教育心理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30年中,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研究重點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學研究的特色主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3]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多種理論觀點并存,研究取向多元化。這些不斷增加的研究主題雖大多是從過去的一些核心研究和主要理論中分解而來,但反映了人們對新的理論取向和研究主題的關注,且改變了以往單一研究取向占統治地位的狀態。縱觀當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至少存在以下五大研究取向。
(一)建構主義取向
建構主義已成為對教育心理學影響深遠的一個研究取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給教育心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目前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學習及教學方法等研究在學術雜志上所占空間大幅增加,這一點從《英國教育心理學雜志》、《教育研究回顧》以及美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雜志》、《當代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者》等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可見一斑。[3] 雖然建構主義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但它們都強調在問題解決活動中達到學習目的,強調合作學習和協商學習等。它對教育心理學的影響是全面的,從教學設計、知識學習、課程設計、教學模式、教學主體的心理健康到教師的培訓等,而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研究主題,如知識是如何建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參與式和體驗式的教學設計;教師的合作成長;減少教學評估的參照標準等成為當前人們關注的焦點。
(二)后現代主義取向
后現代主義是以伽達默爾、福柯、德里達等人的思想為代表的一種哲學思潮,它主張多元化,反對還原論,倡導懷疑、批判和否定,反抗傳統等。后現代主義還反對方法至上主義,但“后現代主義并不一般地反對方法論的分析,而是反對將任何一種方法看作是凌駕于其他方法之上的具有特權的圣物”[4],即要方法多元。他們的主張不僅給哲學帶來了一場對傳統的反思和解構,也給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一些人文社會科學帶來了沖擊和影響。教育心理學也不例外,主要表現為在后現代主義指引下涌現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熱點。如:跨文化研究、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研究以及學科教學心理、網絡教學等。
1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是近來的研究熱點。人們發現,自認為具有高度普適性和高度普遍性[5] 的美國教育心理學理論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即使在美國本土也不是完全有效。比如,20世紀60年代后,人們逐漸關注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成績、失學率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問題,而當時的教育心理學理論未能解決這些問題。[6] 如今,教育心理學開始注重跨文化研究,研究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在學習和教育過程中的心理規律。在美國,人們關注非裔美國學生、亞裔美國學生在學習效率上與美國本土學生相比有何不同影響因素。在其它國家,人們比較注重教育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比如,中國近些年來就進行了“美育心理研究、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探討、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研究、中國兒童青少年品德發展研究、中國獨有的獨生子女心理發展的研究、漢語學習認知的研究、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與健全心理素質培養的研究”[7]。另外,人們開始關注家庭教養方式、教育成效與家庭經濟地位的相關研究,種族、社會經濟地位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等。這些變化與后現代主義主張從歷史、文化、社會、等層面入手來考察人的心理、行為機制的觀點分不開。
2 個體差異研究
個體差異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圖,他們都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個體差異的重要性。隨著天文學上人差方程式的發現,人們開始重視個體差異研究。但真正的個體差異研究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如馮特對被試觀察力、反應能力、聯想能力的研究;高爾頓對遺傳和天才的研究;比納、西蒙、推孟和韋克斯勒等對個體智力差異測量的研究。在行為主義統治心理學之前,人們對個體差異的研究僅停留在單純心理要素的差異上。“20世紀70年代以后,人們對個體差異的研究由單純的心理差異轉向了社會性差異,由微觀的個體差異轉向了宏觀的個體差異”[8]。該轉向是在計算機和神經科學迅猛發展,哲學上后現代主義崛起,心理學上人本主義、認知主義逐漸成為主流,教育上對傳統科學教育模式反思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個體差異研究雖在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中仍是熱點,但其研究的側重點已不同了。表現為:1)認知發展研究,如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希金斯和特納(Higgins, Turnure)、雷尼和皮爾遜(Lane, Pearson)對注意發展的研究,弗拉維爾(Flavell)等對記憶發展的研究,辛格利(Siegler)等對規則發展的研究,維果斯基的認知發展理論也得到了空前重視。2)元認知、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差異研究,早期的美國《教育心理學》雜志刊載的文章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研究,而現今學習風格和認知風格已逐漸成為該雜志和其它雜志的主導研究。1991年、1997年和2000年的美國《教育心理學》雜志就有這方面研究的3個專刊[3],具體集中在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沉思型和沖動型、內控性和外控性、正常焦慮和過敏性焦慮、學習的高堅持性和低堅持性等方面。3)對智力差異的研究,“最近人們試圖解釋智力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表現,人的知識結構與兒童發展的關系,并從實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來重新考慮智力的構成以及智力研究的本質意義”[9] 等。如斯滕伯格、帕金斯(Perkins)、加德納等人的智力理論。此外,人們對個體差異的研究還包括對人格、年齡差異的研究以及特殊兒童教育的研究等以往熱點問題。可見,認知主義為個體差異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導,后現代主義精神則拓展了其研究的視野和空間。
3 群體差異研究
從跨文化比較的視界入手,群體差異研究得到了空前發展。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性別差異和語言差異。人們發現在完成不同類型的智力任務、知覺任務以及在語言能力方面的確存在性別差異,但值得深入探討的是,到底是文化還是生理原因導致了這些差異,或兩者都有?這類研究也因一些社會思潮的影響而得到促進,如女權主義。言語差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和加拿大,原因可能是眾多外國移民給其學生構成帶來了巨大變化。目前有大量這方面的研究報告。
4 其它相關研究
后現代主義對教育心理學的影響是廣泛的,除上述之外還有很多影響,如由片面強調教和學的某一方面到考慮教和學的綜合;學科教學心理的研究;專家型教師和優秀學生的培養;網絡媒體、學習環境對教和學的影響等相關研究。
由以上內容可見,后現代主義使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主題擴大了、問題深入了、思路拓寬了、觀點多元了、范式轉變了、對象全人化了。
(三)認知主義取向
認知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后,在心理學界逐漸占據重要地位的一支心理學流派。因其對心理學的影響巨大,有人甚至認為,它給心理學提供了一個連貫而統一的理論觀點,是心理學統一的力量。[1] 其認知加工方面的研究主題對教育心理學影響深遠,如:學習遷移、先前知識的作用、群體練習與分散練習、認知負荷、整體學習和局部學習、信息存儲、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的學習和元認知、記憶術等。除以上與認知加工有關的一些焦點問題之外,近年來還有四個重要領域是認知主義理論影響下形成的熱點問題,即內隱學習、認知神經科學、社會認知理論和動機研究。
1 內隱學習
內隱學習源自雷伯特(Rebert)的人工語法,現已成為認知心理學的一大熱點和前沿問題。有很多人加入到內隱學習的研究行列中來,比如弗理德與霍利奧克(Fried, Holyoak)、霍華德與巴拉斯(Howard, Ballas)、塞萬-施雷伯與安德森(Servan-Schreiber, Anderson)、連淑芳、楊治良、畢希納(Buchner)、理查德(Richard)、戴維(David)、珍妮特(Janet)、郭秀艷以及林穎等[10]。從內隱學習的研究范式、特征、與外顯學習的關系到其理論假說,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同時把研究擴大到應用領域,如書法、社會行為、語言、運動、教學等。內隱學習的提出使認知心理學界發生了巨大變化,為潛意識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11]
2 認知神經科學
認知神經科學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大腦皮質的活動分布情況和皮質事件的活動時間順序進行跟蹤掃描,進而了解大腦在思維時的神經生理過程,如事件相關電位(ERP)技術、正電子發射層掃描術(PET)等。這些思維過程包括復雜的言語、思考和推理、閱讀和計算等,它在探究教育問題的過程中,似乎能為我們實現理解大腦是怎樣發展的和怎樣工作的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12] 認知神經科學的工具為教育提供了各種可能,包括對需要特殊教育學生的早期診斷、不同種類的教育投入對學習效果的監控和對比,增強對學習上個體差異的理解,最適合學習者的教育投入方式等。這些都是當前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
3 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主要以班杜拉的理論為代表,它從行為理論發展而來但充分考慮了認知因素,被看作認知研究方法和行為研究方法的邏輯結合。所以,有人把它歸入行為主義,有人將其歸入認知主義。龍君偉則將其歸入社會建構主義。本文仍將其歸入認知主義陣營。社會認知理論盛行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有很多關于模仿效應的研究報告。當今在各類刊物中,教師效能、班級或學校效能等集體效能已成為相當引人注意的研究領域。20世紀90年代,人們還進行了大量的諸如交互教學,基于計算機等各種學習網絡使用方面的研究。
4 關于動機的研究
行為主義占統治地位時期,關于動機的研究主要受行為主義強化理論的影響,大多是直接檢驗動機的內、外部獎勵效果以及內、外部獎勵的正負作用的研究,但對于人類動機行為復雜性的解釋不能令人滿意。近些年來人們開始對動機的認知模型感興趣,進行了大量的關于動機理論的認知研究,如成就動機理論、歸因理論、目標理論、自主理論、自我概念、個人投資理論、價值期望理論、自我價值理論、自我效能理論等。
(四)人本主義取向
人本主義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在它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超個人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的第四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或超個人心理學在近30多年的發展中提出了很多理論模型,除早期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羅杰斯的個體中心理論外,目前還有維爾伯的意識譜理論、格羅夫的全回歸模型和沃西本的新榮格理論等。他們強調對人的教育和發展通過多元的方法論、多學科的融合、跨文化的整合來達到目的,采用多維度、多途徑對整體的人進行研究[13]。因此,人本主義被看作是對教和學中流行的極端機械主義的很好矯正。在某些情況下,其理論方法被看作20世紀90年代人道主義在學校和學習者團體研究中的復蘇。[3]
(五)行為主義取向
行為主義是20世紀中期在心理學界占絕對統治地位的一種研究取向,甚至到80年代早期還有很多關于行為主義的研究報道,比如“個別化教學系統”和“不間斷的持續默讀”。[3] 但目前占統治地位的激進行為主義已不存在,其所進行的沒有“心理”的心理學研究受到強烈批判,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當代行為主義已變得非常溫和,其忠實擁護者都開始吸收其它理論流派的合理內核甚至進行研究轉向,再也沒有了幾十年前的那種絕對話語權。但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雖然激進的行為主義受到了人們的強烈批判,但行為主義指導的教學設計還在大行其道,行為主義的教學方法還是主流教學方法。而且,任何一本教育心理學書籍都不可能不談行為主義。
二 當代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下學與教過程中個體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2] 14以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為基礎。近年來,心理學受當代社會思潮和自然科學的影響,一些主流心理學家們認為原來心理學所偏愛的真理性、現實性、客觀性、因果性和二元性的研究模式束縛了心理學的發展,因而他們主張心理學的后現代轉向。該轉向充分體現了取向多維、方法多元、立場多重、觀點多樣的宗旨,并逐漸形成了多個理論潮流,如:后現代女權主義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多元文化心理學運動、大眾文化心理學運動等。后現代心理學的發展對心理學相關學科的沖擊巨大,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教育心理學的未來發展趨勢。綜上所述,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可能會表現出以下一些趨勢:
(一)理論觀點多元融合
后現代主義的影響使人們越來越追求多元,否定一元。幾十年前那種僅一種理論流派占統治地位的現象可能再也不會重演,而是會出現各種流派競相登場,并不斷相互吸收對方合理內核的局面,即在多元基礎上的融合與交匯。未來這種理論多元與融合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二)研究設計質量結合
近些年來,高科技手段(ERP、PET技術等)、高復雜性的統計分析方法(多元回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等)大量應用,為教育心理學開辟了新的研究途徑,但也出現了片面追求數字化和高科技化的情形。就像麥金納尼(McInerney)所說,目前對研究者在方法和統計復雜性上的要求加大了,且很多時候,刊物文章所要求的復雜性超出了絕大多數研究者的能力。越想在該領域站在尖端,對方法、技能上的要求越會呈幾何級數增長。[3] 這種局面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批評意見,相應地質化設計或質化與量化結合的研究設計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而,未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設計將一改往日片面追求數量化、精確化、標準化的局面,注重在量化設計的基礎上,增加質化設計,二者結合,以增強研究的深入性、科學性和客觀性。
(三)研究情境生態化
隨著教育心理學在社會實踐中地位的日益提升,社會對其價值期望也逐漸增加。但人們發現,雖然很多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自身比較完美,卻無法解決教和學實踐中出現的眾多問題,研究者們也意識到以前的研究有脫離社會現實的缺陷。因此未來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將充分考慮研究的生態效應,即盡量在“自然環境”下,創設非參與式研究情景,以探究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自然發生的心理行為機制。使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研究貼近教學實踐,改變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狀。
(四)研究視角多樣化
當前,一些教育心理學家利用后現代主義思維方式對傳統的理論體系進行解構和建構,以嶄新的視角和思路重新審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他們倡導突破傳統教育心理學研究視角上的固執、褊狹和窄化,力主從社會、家庭、個體等多個角度、多種因素、多維空間對教育和教學實踐中的心理行為規律進行研究。可見,未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必然是多樣化的。
(五)研究對象“全人化”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張春興提出的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之一就有研究對象的全人化觀。即首先,個體人格的發展應包括身心多方面,是由整體到分化進行的。其次,要以社會多元化觀點培養所有學生的自適性、全面發展,使每個學生均能學到基礎知識、具備獨立生活能力。因此將來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將把每個個體都當作有獨特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情感體驗、個性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活經歷的整體的、全面的人來研究,即展現研究對象的“全人化”。
(六)研究方法綜合化
這是很多研究者認同的趨勢。人們發現,科學心理學創立之初所倡導的只有實證主義方法才能使心理學成為科學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教育心理學亦如此。因此,將來的研究一定是多種方法綜合的,敘事式、闡釋式、建構式、解構式、客觀式等方法和策略都將得到肯定,且不同方法可能在同一研究中出現,“各行其道,各司其職”,以更深入探究人類心理之奧秘。
三 結束語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和發展趨勢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變化的,本文僅就其確立學科地位以來研究取向多元的當代進展進行了簡要回顧,希望借此促進人們對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思考及引導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實踐服務。
中國教育學刊京11~14G1教育學王力娟/張大均20072007
教育心理學/多元取向/發展趨勢
在建構主義、后現代主義、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等多元研究取向影響下的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正呈現出理論觀點的多元融合、研究對象的“全人化”、研究設計的質量結合、研究方法的綜合化、研究情境的生態化等基本趨勢。了解和把握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及其發展的基本趨勢,無論對教育心理學學科建設還是教育心理學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實踐都有積極意義。
作者:中國教育學刊京11~14G1教育學王力娟/張大均20072007
教育心理學/多元取向/發展趨勢
網載 2013-09-10 20: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