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了。在歐洲戰場,西線盟軍已于頭年解放了意大利和法國,并向東挺進,殲滅沿途德軍,就連希特勒在1944年底發動的阿登戰役也被盟軍挫敗;另一方面,在歐戰東線,蘇聯則調集了670萬兵力,10多萬門大炮,一萬多輛坦克和一萬五千架飛機大舉向德國進攻。在盟軍東西兩線的聯合夾擊下,納粹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對日節節勝利,緊逼日本本土,日本的戰敗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在這樣的形勢下,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舉行會議,商討早日結束戰爭,重建戰后秩序,此即雅爾塔會議,又稱克里米亞會議。1945年2月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領袖斯大林齊集雅爾塔,史稱“雅爾塔會議三巨頭”。在這次會議上,三巨頭作出決定,戰后由美、英、法、蘇四國分區占領德國,蘇聯在歐戰結束后2到3個月內對日作戰,不過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此外,會議還討論了波蘭、希臘、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相關問題,并決定戰后建立聯合國。不難看出,為換取蘇聯早日對日作戰,減輕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美國人違背了開羅宣言,犧牲了中國的利益,蔣介石被自己的盟友暗算,而雅爾塔會議也正式確立了從二戰后開始一直維持到90年代初冷戰結束的雅爾塔體系。
最后,《雅爾塔協定》在中國不知情的情況下簽署,直到3月15日,蔣介石才從民國駐美大使那里獲知。為阻止蘇聯出兵,侵害中國利益,1945年3月,蔣介石決定與日本單獨媾和,但此事終因日本不愿放棄汪精衛政權而夭折。隨后,似有所悟的羅斯福派出特使去和斯大林、丘吉爾商量,看有沒有彌補的辦法,不料4月12日,羅斯福因腦溢血突然去世,事情就此終止。6月9日,美國新總統杜魯門向宋子文正式通報了《雅爾塔協定》的有關內容;15日,蔣介石也從美國駐華大使那里得知了協定的詳細內容。6月底,國民政府派外長宋子文率團赴莫斯科就《雅爾塔協定》問題與蘇聯政府進行談判,不過斯大林態度之強硬卻令人始料不及,談判不歡而散,宋子文于7月14日飛回重慶。8月上旬,中蘇第二次談判開始,斯大林以“放中共進入滿洲”為要挾,迫使國府于8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由此得到了所有他們想要的在華利益。
1945年初,面對美軍的咄咄逼人,日軍大本營開始準備本土作戰,并重新制定了《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決定實行以對美作戰為主,對中國軍隊次之的戰略收縮策略,將中國派遣軍主力北調。同時,為抵御中國軍隊的反攻和防備美軍在中國沿海的登陸作戰,日軍還在1945年春夏之際開展了局部攻勢作戰,即豫西鄂北會戰和湘西會戰。
1945年3月21日,日軍調動7萬兵力分路向豫西南陽和鄂北老河口等地發起進攻,豫西鄂北會戰開始,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指揮三個集團軍進行抵抗,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也率兩個集團軍策應。與此同時,日軍還于3月21日由荊門地區向北進犯,一路攻城略地,策應老河口作戰。4月初,南陽、老河口相繼被日軍占領,日軍隨后改取守勢,國軍則趁機不斷反攻,至5月1日,雙方隔漢水對峙。從4月9日開始,日軍兵分三路向湘西芷江發動進攻,意圖奪取芷江機場,進逼四川,威脅重慶,從而拉開湘西會戰的序幕。
負責指揮湘西會戰的國軍將領是國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4月9日起,駐邵陽日軍分三路向芷江進發,南路軍由新寧、武岡、武陽向洪江進攻;中路軍由邵陽沿邵榆公路西進,圍殲洞口、武岡以北、沅水以東的中國軍隊,突入安江,直取芷江;北路軍進攻新化、辰溪、溆浦;另外還有一部日軍向寧鄉、益陽佯攻,以牽制中國湘北軍隊南下,企圖一舉攻下芷江。面對來犯之敵,國軍節節阻擊,誘敵深入,意圖包圍聚殲日軍。4月9日,日軍特種部隊和一個師團偷渡資水,占領橋頭陣地,掩護主力西渡,其余各路日軍也隨即與國軍交火。此時,國軍斗志旺盛,又有空軍支援,在近一個月的交戰中重創日軍。5月初,國軍取得武陽大捷,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為反攻作戰打下了基礎。5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中止芷江作戰命令。
從5月9日至6月7日,國軍進行了大舉反攻。在青巖戰役中,國軍在空軍的配合下擊退了4000余日軍對青巖高地的波狀式強攻,日軍被迫撤逃。同時,綏寧、武陽守軍也全殲敵關橋支隊主力。5月14日,國軍在馬頸骨戰役中大獲全勝,5月21日至6月7日又奪得芙蓉山戰爭的勝利。此外,其它各路國軍也連連取勝,5月12日收復高沙,24日追敵至金秤市一帶,與資江東岸日軍對峙。 在湘西會戰中,國軍斃傷日軍近三萬人,粉碎了日軍攻占芷江機場的企圖,宣告了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攻勢的結束,日軍從此轉入戰略收縮防御階段,中國正面戰場則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幾乎和湘西會戰同時,1945年4月,廣西一帶的日軍為執行撤退西江兩岸及南寧的計劃,準備縮短防線,集中兵力,以防國軍反攻。何應欽為把握時機,乘勢收復桂柳,集中了14個師的兵力,發動了桂柳反攻作戰。4月27日,國軍攻占都安,主力向都陽山脈進擊,節節迫近南寧,地方團隊蜂起響應,戰事進展迅速。5月27日,國軍攻克南寧,日軍一部向龍州、大部向柳州撤退。此后,國軍主力向柳州東南迂回攻擊前進,連克賓陽、遷江、桂平、武宣,于6月上旬向柳州進擊;另路國軍則向龍州追擊,連克思樂、江明,在地方團隊協同下于7月3日克復龍州、憑祥,將日軍驅于國境之外。
此外,在5月初,國軍一部向河池、黎明關攻擊,攻取天河,并沿柳宜公路北側山地前進,以策應主力作戰。5月21日,國軍占領河池縣城,并沿黔桂鐵路向宜山追擊,連克德勝、宜山。6月14日,國軍在經過反復爭奪后克復宜山,日軍向柳州撤退。6月24日,各路國軍迫近柳州,形成會攻之勢。6月30日,國軍收復柳州,隨后兵分三路沿桂柳公路和湘桂鐵路向桂林并進,至7月17日克復雒容、中渡和黃冕,日軍退守永福,憑險頑抗。7月24日,國軍再克桂林南方門戶永福,與另外兩路國軍三面會攻桂林。7月27日,國軍收復桂林,8月17日收復全縣,而日本亦于此間無條件投降,桂柳反攻作戰遂告結束。
1945年7月,最高統帥部擬定收復廣州的計劃,令何應欽赴南寧指揮,擬定在攻占桂林后奪取雷州半島,再分別攻擊衡陽、曲江,并牽制越南北部的日軍,以主力沿西江流域攻略廣州。8月初,各路國軍按計劃向前推進,但是攻擊部署還沒就緒,日本就投降了。
1945年5月5日,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重慶召開,蔣介石在會上提出:加強抗戰力量,克服中國面臨最后勝利之前將遇到的最大危險和最后的艱難,爭取最后勝利……不過,蔣介石對日本侵略的顧慮顯然遠不及對國內政治的顧慮——中共及其軍隊的壯大已經為國民黨六大罩上了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