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仁,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先驅者的形象》、《文化與文藝》、《靈魂的掙扎》、《歷史的沉思》、《現代作家新論》、《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等。
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芙蓉》、《收獲》等刊物先后刊發了葛紅兵《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寫一份悼詞》、王朔的《我看魯迅》、張閎的《走不近的魯迅》、裴毅然的《魯迅問題》等文章。這些文章對魯迅以及魯迅研究提出了全面的質疑,認為魯迅的思想、人格、作品均存在著明顯而又嚴重的缺陷,魯迅研究中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最近筆者就這些觀點及相關問題專訪了王富仁教授。
問: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不少刊物都發表了懷疑甚至否認魯迅和魯迅研究的文章。您對此有何看法?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魯迅和魯迅研究?
答:我想,文學界和藝術界出現非議甚至是否定魯迅及魯迅研究的觀點是很正常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魯迅是一個“焦點人物”,魯迅研究是一個“焦點問題”。對某一個焦點人物或焦點問題,每一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同時,每一個人也應該承認別人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而不能對別人的異議采取一種不能容忍的態度,或通過外在的力量來壓制不同的意見。
但是,作為一個作家或者研究者,他對魯迅及魯迅研究的異議應該來自于他對魯迅及魯迅作品的真實感受和思考,而不應該是來自于他的某種主觀需要,如通過發表對魯迅及魯迅作品的異議來泄私憤。也就是說,研究魯迅應該從魯迅出發,非議甚至否定魯迅也應該從魯迅出發,而不能從主觀印象出發,更不能因為不能或不敢正視現實人生的實際問題便把目光轉移到魯迅身上,企圖通過魯迅來發泄自己對某些現實問題或現實人物的不滿。
問:從研究的角度來看,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魯迅及魯迅研究?
答: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有兩個魯迅,一是作為民族偉人的魯迅,一是作為民族大家庭中普通一員的魯迅。作為一個民族偉人,魯迅是我們的“民族魂”,是我們民族進取精神和力量的某種象征;作為一個民族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魯迅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普通人,因而,他在為人處世、生活作風等方面均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現實生活中的魯迅的缺點可以成為對他進行研究的途徑,但不應成為研究對象本身;不能借現實生活中的魯迅的缺點來攻擊、誹謗作為一個民族偉人的魯迅,否則,就會消解作為一個民族偉人的魯迅,進而消解民族進取的精神和力量。
問:我們現在究竟為什么要研究魯迅?
答:我們現在不是為了魯迅的個人利益而研究魯迅的,因為他現已沒有個人的現實利益。我們主要是為了更真切地體驗自己、更好地發展自己進而促進社會的發展而研究魯迅的。因為我們能在魯迅的作品中獲得在其他作品中無法獲得的感受、體驗,而這種感受、體驗對于我們的人格、心理的健康發展甚至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我們現在也不是為了確定魯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而研究魯迅的,因為魯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早已確定了。只要有中國現代文學史,就會記載魯迅;中國現代文學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記載他,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忽視他。
問:有人喜歡拿王朔與魯迅比較,您怎么看?
答:魯迅是歷史中的人物,王朔是現實中的人物,他們是屬于兩個不同歷史層面的人物。不能因為他們之間有相同之處,就把他們放到同一個歷史層面上來看,也不能在同一個層面研究他們的不同。對魯迅,只能把他放在他當時所處的歷史條件下來看;對王朔,也只能把他放在他當下所處的社會和時代環境里來進行研究。他們相互不能成為對方的標準。同時,應注重在不同的歷史層面上研究他們各自的獨立價值;我們之所以研究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有相同或相異之處,而是因為他們各有其獨立的價值。
問:好像學術界對魯迅的異議和文學界對魯迅的異議有所不同,您看呢?
答:從文化流派的角度來看,中國現代文化主要有三個流派,一是以李大釗為代表的革命文化派,二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學院文化派,三是以魯迅為代表的社會文化派。它們始終影響著學術界對魯迅的研究。由于歷史條件、時代環境的變化,它們在學術界的力量是時有變化的;由于它們存在著內在的差異,學術界便會隨著它們力量變化而出現對魯迅的不同觀點。在解放后的17年期間,革命文化派是中國文化的主流,知識分子主要是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研究魯迅的,且往往把魯迅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等量齊觀,因而,把魯迅說成是一個圣人、完人。新時期初期,社會文化派復興,知識分子主要把魯迅作為一個“獨立體”來進行研究,因而,認為從魯迅的思想及其對現當代思想文化影響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偉人;從魯迅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普通的人。隨后,學院派文化也復興起來了,該派的知識分子重學理而輕意志和精神,因而,覺得魯迅不理智、缺點多。當下學術界否定魯迅的觀點、看法,實際上是學院派知識分子從自己的文化立場出發對魯迅所做的價值判斷。至于這些觀點、看法本身是否正確,則是另外一回事。
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中國現當代作家始終是在以魯迅為主將的新文學先驅們所開辟的新文學空間中進行創作的。王朔們在魯迅們開辟的文學空間里從事創作,即使超過了魯迅也完全是正常的、應該的。他們既應該能看到魯迅的不足之處,又應該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且更應該看到往往魯迅所具有的優長之處恰恰是自己所不具有的,如:直面人生的勇氣和精神、對人類的關懷精神等;而這些對于一個人的健康發展和完善,對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來說又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不應該僅僅看到魯迅的不足和自己的優長,就輕視或否定魯迅。輕視和否定前人和他們所開辟的文學空間,其實是對自己的輕視和否定。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對魯迅的輕視或否定是令人費解的。
但王朔等當代作家的現實處境與魯迅當年不同,他們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下降了,不可能像魯迅當年那樣能對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整體性影響,也不可能都具有魯迅當年所具有的那種社會使命感和崇高感。因而,當人們仍要以魯迅當年所具有的那種社會使命感和崇高感來要求他們時,他們對魯迅的輕視或否定是可以理解的。
問:您覺得,當前魯迅研究者的主要任務應該是什么?
答:我認為,當前魯迅研究者的主要任務大致有四點。一是從當前的社會和時代環境出發,把過去不能說的話說出來,沒有說清楚的話說清楚。二是思考怎樣比別人更清楚地理解魯迅。三是通過魯迅研究進一步地把魯迅在中國文化研究格局中的位置弄清楚。四是要把魯迅研究的工作繼續下去。魯迅研究工作的繼續,不在群眾,而在研究者。魯迅研究者要有獨立意識,不要時勢發生了變化,就中止對魯迅的研究工作。我相信,魯迅研究是有意義的。
中國藝術報京③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廖四平20002000 作者:中國藝術報京③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廖四平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