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譯文]   洞庭湖八月水勢大漲,與湖岸相平,包容著天空的倒影,遠處天水相連,混而難辯。

         [出典]    孟浩然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注:

         1、 望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2、[韻譯]

  八月的傍晚,洞庭湖廣闊而又平靜,

  月亮倒影在微微的波光里,

  太陽的余熱使湖面還留有淡淡的水霧,

  遠處的岳陽城便隨著水霧的搖曳微微的顫動

  想要渡江河卻沒有船和槳,

  想要修身隱居卻怕辜負當今這圣明的皇上與開明的政治環境,

  只有坐壁上觀,

  羨慕垂釣的人釣上一條條大魚了 。

        3、注釋:

  (1).詩題一作《臨洞庭湖》。張丞相,一說為張九齡,一說為張說。

  (2).湖水上漲,與岸齊平。天水相連,混為一體。虛、太清:均指天空。

  (3).古時云、夢為二澤,長江之南為夢澤,江北為云澤,后大部分淤為平地,唯存洞庭湖,人們習慣稱云夢澤。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蓋城據東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風。夏秋水漲,濤聲喧如萬鼓,晝夜不息。"

  (4).這句以比喻的方式說:想做官卻苦無門路,無人引薦。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時代。

  (5).《淮南子·說林訓》:"臨淵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這句仍是表示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薦。

 


     4、首聯描寫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詩人選取洞庭湖為切入角,八月秋高氣爽,浩闊無垠的湖水輕盈蕩漾,煙波飄渺。遠眺碧水藍天,上下映帶。一個“混”字寫盡了“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色。給人一種汪洋姿肆,海納百川之感。

   頷聯特寫湖水聲勢。“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句式對仗工整,意境靈動飛揚,讀之使人倍感大氣磅礴,心胸激蕩。一個“蒸”字給人以云蒸霞蔚、龍騰虎躍、萬馬奔馳之勢;一個“撼”字,筆力千鈞,讀者仿佛看到巨瀾飛動,“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場景。然而“岳陽城”又似乎被壯闊的湖水所擁護。這不禁讓人比物聯類:一座古城與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況一個人的力量與螻蟻又有何異?如果沒有湖的涵養、滋潤,怎么能有百草豐茂,萬樹花開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沒有皇恩浩蕩,人們何來受享恩澤?此處妙筆生花,一語驚人,很好地將下文引出,不愧為千古名句。

     頸聯轉入抒情。“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此句采用了類比的手法,前一半意思是說自己本想渡過洞庭湖,卻缺少舟和槳。詩人以“無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從政而無人接引賞識。后一句中一個“恥”字,道出躬逢盛世卻隱居無為,實在感到羞恥愧顏的心情。言下之意還是說明自己多么希望被薦識出仕為官。

    尾聯化用典故,“卒章顯志”。“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次句化用《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臨淵而羨魚,不若歸而結網”。喻指自己空有出仕從政之心,卻無從實現這一愿望。這是對“頸聯”的進一步深化。“垂釣者”比喻當朝執政的人,這里指張九齡。也懇請他的薦拔;“羨魚情”喻從政的心愿。意思希望對方能竭力引薦,以免使自己的愿望落空。活靈活現地表達了詩人既戀清高又想求仕而難以啟齒的復雜細膩的心理活動,以及心焉向往,又怕無門的思想感情。詩人那種有志難酬而不得已為之的難隱之情“溢”于言表。

      從此詩來看,詩人繼承了自《詩經》以來傳統的比興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諧。既包蘊著豐富的自然美,又體現了詩人逸士風神與高人的性情 。

 

      5、全詩氣象恢宏,比興巧妙。雖有干謁之意,但寫得得體,措辭不卑不亢,沒有絲毫寒乞相,語意含蓄委婉,情景渾融,情格并高。

     6、詩歌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起于機北朝時代晉宋之交的陶淵明與謝靈運,陶詩多詠田園,謝詩模范山水,各有突出成就,對后世詩歌創作都有很大影響。唐朝開國之后,由于政治統一,政府獎勵生產,生產力發展很快,幾十年間,社會經濟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給一些知識分子,造成了飽覽山川田園風光的悠閑的物質生活條件。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人們思想活躍,許多知識分子為國建功立業之心很強,他們四海游學,廣泛交際,遍覽祖國名勝山水。于是,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的詩作也隨之興盛起來,詩人們以歌贊祖國山川壯麗抒發壯志豪情,以描寫田園閑適靜美表現社會和平安定。

         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的風格大多是平和沖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飾,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潛評論說:“孟詩勝人處,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唐詩別裁》)聞一多說:“淡得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

        他的田園詩寫得平淡自然、質樸真淳,富有生活氣息,如《過故人莊》農家的淳樸生活和鄉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筆墨中都表現得十分自然而親切,深受陶淵明的詩風影響。但孟浩然的山水詩也有寫得氣象雄渾、境界闊大的,如《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7、 “學而優則仕”,文人總有一顆奔逐官場實現自我的進取心,封建時代尤甚。那個時候,文人除了搏擊仕途這條華山險道之外,別無他途。但文人往往又缺乏厚黑之術,清高里攜帶著羞澀,矜持中寫滿了自尊。他們不屑于鉆營,說那是蠅營狗茍;他們不齒于依附,說那是攀龍附鳳。于是,他們常常選擇隱居的方式,希望有伯樂慧眼識才,并最好有如劉備禮聘諸葛亮般的三顧之誠。那個時候,文人才施施然出山,以終南捷徑直取卿相,去施展他的驚天之才。

       然而,很多時候,那些當權者經常想不起還有“野有遺賢”這回事。于是,文人便只有守著寂寞在山中漸漸老去。這時節,有怨恨,有憤怒,有傷懷,也有些不甘心。就在這百感交集的虛度里,終于有人認識到了現實的無情與冷酷,并低下了那顆高昂的頭。

       但文人畢竟是文人,盡管心有所求,卻不能有辱斯文。洞庭八月波平浪寧,岳陽城樓海晏河清,茫茫秋色,沒有孤舟可以橫渡八百里洞庭。看,姜太公垂釣于渭水之濱,身后自有周文王的輕車候迎。想著古人,空憐自身,辜負了一身“濟蒼生”“安社稷”的雄才偉略,難道就只能擁有“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在這太平盛世,許多才不如己的人們都寫下了人生的輝煌,我又怎能就此終了一生?文人所能說的,半遮半掩也就這么多了,話里話外表達的是渴望有一份知遇之恩。       

        也有一種羞澀,稟承的是屈原的“香草美人”。其實,中國文人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女性化傾向,最明顯的表現是臣妾心態。他們常常自喻為美女,渴望得到公婆夫君等人的首肯。女為悅己者容,才為識己者顯,文人如此,也是在人屋檐下,情非得已。“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嫵媚的是新娘,無奈的是文人。還好也有一些文人之官,他們懂得文人求仕之艱難,也明白文人情懷之羞澀。他們不說破什么,也很含蓄地告訴登門者:“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就這樣,琵琶半掩,文人完成了自己的干謁之舉,長噓一口氣后等待下文。

    千百年來,文人就這么焦慮地行走在得失之間。他們因為羞澀,常常游離于宦海之濱,把一顆自我的正常靈魂折磨成千瘡百孔。有人后悔,有人頓悟,但更多的人是重蹈覆轍。

    感慨一聲:何足道哉!可嘆的文人!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0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