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譯文]  要不是為了養主人的貴體,我怎么會呆在這泥水中呀!

  [出典]   春秋  《詩經·邶風·式微》

  注:

  1、《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2、注釋:

    邶:音貝,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

    式:作語助詞。

    微:(日光)衰微,黃昏或曰天黑。

    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

    躬:身體。

 

  3、譯文1: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 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 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譯文2: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不是因為君上的緣故,何必會頂著霜露!

  夜已黑夜已黑,為何不即歸家去?若不是因為主子的差遣,又怎會在泥濘中!

    譯文3: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官家事, 怎會頂風又飲露!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老爺們, 怎會污泥沾滿身!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制作樂歌。經過修改后,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易于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后,毛詩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5、關于此詩主旨,《毛詩序》說是黎侯為狄所逐,流亡于衛,其臣作此勸他歸國。劉向《列女傳·貞順篇》說是衛侯之女嫁黎國莊公,卻不為其所納,有人勸以歸,她則“終執貞一,不違婦道,以俟君命”,并賦此詩以明志。二說均牽強附會,因為無論是實指黎侯或黎莊婦人,都缺乏史實佐證。余冠英認為“這是苦于勞役的人所發的怨聲”(《詩經選》),乃最切詩旨。

  詩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藝術上,這首詩有兩個特點。一是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并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傾吐心中的牢騷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則易于窮盡,采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使詩篇顯得宛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韻腳烘托情感氣氛。詩共二章十句,不僅句句用韻,而且每章換韻,故而全詩詞氣緊湊,節奏短促,情調急迫,充分表達出了服勞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們日益增強的背棄暴政的決心。從此詩所用韻腳分析,前章用微韻、魚韻,后章為微韻、侵韻,這些韻部都較適合表達哀遠沉痛的情緒。詩人的隨情用韻,使詩情藉著韻腳所體現的感情基調獲得了充分的強調。所以方玉潤評此詩云:“語淺意深,中藏無限義理,未許粗心人鹵莽讀過。”(《詩經原始》)

  由于《毛詩》將此詩解說成勸歸,歷代學《詩》者又都以毛說為主,所以“式微”一詞竟逐漸衍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歸隱”意象,如唐王維“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貫休“東風來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來歸”(《別杜將軍》)等等,由此也可見出此詩對后世的影響。

 

    6、 關于《式微》有兩種經典解釋,各自都有成立的充分道理。

  古典派以為這是諷喻仕宦歸隱。看似講述臣子執行君命、忠而忘歸的美德,實則希望他請辭歸隱。

  馬列派研究者認為這是被壓迫者(小臣,即奴隸)或受役使者(自由民執行徭役官差)的痛苦景象:夜以繼日地在野外艱苦條件下干活,有家不能回而苦不堪言。于是作歌唱出心中的牢騷不平。

  個人傾向于古典解釋,原因如下:

  馬列派的觀點立足處在于將“君之躬”理解為君主的身體,這種解釋有些牽強。如成語“事必躬親”的用法,躬在上古最常見的用途表示親自過問、處理或差遣。

  其次,假如是奴隸勞作或自由民服役,“為了君主身體”范圍也有限,大概是修造宮室、城墻等工程之類活動。開個玩笑,為君主把脈治病概率近乎為零;制作器具、開礦伐木等露天勞作的可能性也極小。至于歸家,就奴隸而言回去也未見得條件有多好,即留戀“家”(奴隸無家、只有“集體宿舍”)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自由民,則家可遠可近,遠者有可能距離勞作點數日之遙遠,又何必嗟談天黑了不能回家?

  再者,盡管受奴役者可能文化水平很低,也大可以更準確地具體刻畫出勞動場景,表述勞作條件艱苦。比如,風雪中伐木或者大雨中搬運東西。而詩中恭敬的語氣和遣詞造句,謹慎地描寫環境艱苦,更像是出自士大夫之手筆。他不可過度渲染困難和流露埋怨情緒,担心影響前程。

  所以本詩還是看作士大夫執行君命比較貼切。他們家庭條件不錯,居家也可能較近(如果理解為宮廷近臣而非家在遠方采邑、在京效命的封臣),故而會有強烈的對比感,發出有家而暫時不能回的感嘆。
 

  

 

    7、道家以“盜”質疑儒家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這首《詩經》中的詩,翻譯成現代文字就是: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去?若不是主公的緣故,我怎會披風戴露?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去?若不是因為主公,我怎會身陷泥中?

  在階級斗爭的年代,這首詩自然可以解讀為百姓對貴族發泄不滿。但如果你不那么緊張地在黃昏微光浸透的窗下反復吟誦,怨氣自見,美人自現:“式微,式微!胡不歸?”

  黎侯失國,隱退衛國“泥中邑”。他勸夫人、衛侯之女離開自己,去追求幸福與自由。但夫人不忍背叛愛情,幽怨惆悵地吟誦著“式微,式微!”如果“泥中”就是“泥里”,只需拔出腿來一走了之,就完了。一位農民,乃至貴婦人處理這樣的小“事故”,能這般幽怨?這樣的話,這詩也太無病呻吟,缺乏流行與穿破時空的力量了。

  我們可以胡亂地“古為今用”,但莊子不會。如果他胡來,那他就不是莊子了。

  “莊子釣濮”,就在“泥中邑”的濮水之上。“泥中邑在哪兒?就在濮陽縣城的南邊,那時濮水從這兒流過,濮陽也由此得名。”華建華先生說。

  “莊子釣濮”,是他隱居著述的開始。兩位使者奉楚王之命來這兒拜訪莊子,問:“我們大王想請您出來做事,不知您意下如何?”

  莊子頭都不抬,還是持竿而釣,說:“我聽說你們楚國有只神龜,已經死去三千年了,但龜甲還被放在宗廟里。我問你們,你們說這只神龜是愿意送了性命、留下龜甲受人敬重呢,還是想活著在泥中打滾呢?”

  使者答:“那一定是想活著在泥中打滾!”

  莊子說:“這就是了,兩位請回吧!我也是愿意夾著尾巴在泥中打滾!”

  在這兒,“泥中”還是不能理解為“泥里”。不然,莊子就是瞪眼說瞎話,太沒智慧——“泥中”是泥中邑,莊子隱居于此,釣于濮上。 

   8、從形式上說,繁豐的特點是詞采卓爍,長于鋪陳。因面它的語言不追求樸素、古拙,而喜愛細膩、絢麗、新奇。

     繁豐并不等于修辭上的反復。有的作品善用反復,但其風格卻非繁豐,如《詩經·國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雖然采取了反復的手法,但并不繁豐,而是簡樸、古拙的。

 

   9、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鄴風·式微》

  我是這樣挑剔的人,看見荒涼心生感慨,向往著熱鬧。看見繁華到不堪的事物又反感,覺得鬧騰做作。夜間于山頂看見城市燈火招展如花,對它卻沒有一絲動蕩。并非厭棄它,而只是知道,它與每個城市并無不同。那美與光華不過世間物質吞吐出來的蜃樓。萬千繁華終有令人厭棄,自行消散的一天。因此沒有深入探求的欲望。當人真正了解內心需要,并遵從指示去做時,如同傍晚穿越花陰歸家的少年,看到繁花錯落滿衣襟也不留戀。

  總想起《式微》。

  這悲辛的曲子,原是勞作的奴役,在不堪重負的間隙,以對歌的形式唱出的哀歌。式微,式微,胡不歸?”是有意的設問,作歌的人自然知道天黑了還不能回家的答案。

  生活的艱辛是上天設置的考驗。眾生如地上螞蟻天天戰戰兢兢匆匆忙。農夫們感慨著“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忙碌而錯雜,雖然不用像農夫一樣頂風冒露趟泥水,然而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物質的極大豐裕亦叫人難以回復舊時只圖溫飽的簡單無求。日日重迭的應酬交際,不見流汗,所耗費的心力卻足以驚天動地,朝九晚五的辛苦未必在起早摸黑的農人之下。

  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實在于它傳達一種真理和堅定,因此獲得沖破時間空間禁制的力量。不同年代的人,一樣會在夕陽西下,有所思憶的時候,不自覺的吟出:“式微,式微,胡不歸?”

  守候千載不變。式微,待歸。心中那份柔軟牽念柔軟綻放,未因時間的迭轉而凋謝,是心海深處波平浪穩的薔薇島嶼。只是,當時光演進了千百年之后,我們再吟唱時,就沒有那么重的壓抑無奈之感了。婉婉的歌調,拖延出的更多是倚門而立的溫柔守候。

  人生長行寂寥,賞心悅目卻少。有人終其一生也只是為等待一個人,一聲喚。若在天黑欲轉歸程時,得你一聲喚,喚我回家吃飯。那么,無論這雙腳是行在露水中,還是泥水中,如何的滿心疲累都可以卸下,對你展顏一笑了。

 

   10、“式微,式微,胡不歸?”是有意的設問,作歌的人自然知道天黑了還不能回家的答案---因為繁重的徭役,要養活高高在上的君。

   如今都市中的我們忙碌而錯雜,雖然不用像農夫一樣頂風蹚泥水,然而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物質的極大豐裕叫人難以回復舊時只圖溫飽的簡單無求。想到今日的烏鎮,同里,已不簡簡單單是小橋流水,槳聲燈影。日日人潮洶涌,太多人過來放松,過來忘記。花千元機票往返,只為在這里曬曬太陽,偷得浮生半日閑。何時我們的生活如此逼仄。

     現時亦有農夫,仍需日日勞作田土之間,早早衰老,盡力維持一家人生活。縱然不再供養君王官家,生活仍以毫不留情的姿態出現,逼視人面。 

    《式微》有一種薄弱的未剪絕的美,似在黃昏時望見的天際最后一縷霞光,遠處小屋透出的一點橘光,遙遠難求,卻未至絕望。

      守候千載不變。式微,待歸。心中那份柔軟牽念柔軟綻放,未因時間的迭轉而凋謝,是心海深處波平浪靜的薔薇島嶼。只是,當時光演進了千百年之后,我們再吟唱時,就沒有那么重的壓抑無奈之感。婉婉的歌調,拖延出的更多是倚門而立的溫柔守候。人生長行寂寥,賞心悅目卻少。

 

    11、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邶風·式微》

  =1=

  關于《式微》,始終有不同的聲音。

  我不知道哪一種更接近于已經睡下的真實。我曾一廂情愿地想,老人讀《式微》,必定會讀出滄桑,中年讀《式微》,必會讀出凄涼,而少年讀《式微》,會讀出薄薄的眼淚。

  后來我求證了不同年紀不同閱歷的人,這些人中有對詩經很感興趣的,也有不甚了解的。感興趣者侃侃而談,不論年長年少,談及時竟都關乎了一個愛字。不甚了解的,交了命題讓他們去讀去思量,再說回來時,竟是對愛徹底悲涼的注解。

  我想起我初讀時的感覺,一片空曠地,放眼茫然,有人在癡等。僅此一個意象,就惹得愁腸百轉千回。

  所以對不同的聲音,我們姑且接納,而對內心的聲音,我們惜之如珍,這便是對《式微》最大的敬畏了。

  =2=

  我所讀過的《式微》解析有三種版本,但無論哪一種,都關乎一個男人--黎莊公。據說,春秋初期,赤狄國興起,奪取了黎侯的國土。黎莊公的夫人是衛侯之女,大難當頭,黎侯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攜臣帶眷投奔親家。但是當時衛國自己也不復強大,根本無力協助黎侯復國,只好將他們安置在衛東二邑(在今河南省范縣),躲避一時。《式微》就是這個時候在民間流傳開來的一首詩歌。

  《毛詩序》解《式微》,認為它是“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寓于衛,其臣勸歸之辭。”詩是以臣子的口吻來作的,用第一人稱自問自答。

  “這種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日子,多么卑微!您為什么不回國呢?

  “要不是為了效忠國君您呀,我又怎會彷徨在泥濘的道路中!”

  這個解釋的確很切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詩中所提及的理兒也的確是這個理兒,但作為人臣,用這樣的話語勸解君主未免有點兒曝君之過的怨懟意味。難怪清人魏源會說:“出‘微君胡至于此’之怨詞,殉國之忠,恐不若是。”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解釋:此詩是外人與黎臣之間的對話。

  “這種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日子,多么卑微!你們為什么不回自己的國家呢?”

  “誰不想回家呢?可國已破家已亡,如果不是為了要與君王復國仇共死生,誰會徘徊在這泥濘的道路中呢?”

  這樣的解釋就合理了許多。不過,無論是哪一種解釋,不歸的原因都是黎侯,不歸的結果也終是“中露”、“泥中”。這是一個君主的悲哀。這是一段歷史無盡的蒼茫。

 

    12、  幾千年了 ,人們總是拖著沉重的負担朝著自認為幸福的道路走著。狹隘的觀點讓人們無暇顧及別人,而是選擇各走各的。為了比別人更快到達目的地,他們開始相互殘殺,搶掠。死神肆虐人間,人們過著如處深淵的日子。如何擺脫這凄厲的絕望?也許只要他們抬頭,就會從前邊虛化的物像中找到答案……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邶風 式微》

    《詩經》這首悲辛的曲子描繪的是薄暮西山的時候,女子對在外辛勤工作的男子的担憂和呼喚。也可理解為勞作的奴役,在不堪重負的間隙 ,以對歌的形式唱出的哀歌。

    對歌是民歌獨有的方式,起自《詩經》。與官方的樂曲相比,它是山茶開在山壁,自在而清新。漢樂府中有“相和歌”是一唱一和或者一唱眾人和,可以說是對歌形式的發展和延續。如今,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每到日落月上之時,仍會有人隔水對唱。而這種形式在漢族已經沒落,他們已經習慣倚重物質器械的修飾,漸漸失去了自然甜美的本色。

   “式微,式微,胡不歸?”是有意的設問,作歌的人當然知道天黑了還不能回家的答案——因為繁重的徭役,要養活高高在上的“君”。

     生活的艱辛是上天設置的考驗,眾生如地上的螞蟻天天戰戰兢兢匆匆忙忙。農夫們感慨著“微君之故,胡為手中露。微君之躬,胡為手中泥。”——要不是因為官家的徭役多,我們怎么會頂風冒露的勞作?要不是為了將養老爺們的貴體,我們怎么會天黑還蹚在泥水里?勞者不獲,獲者不勞,是諷刺的 ,像身體里的腫瘤一樣殘酷存在的現實。

    西川說:“歷史只記錄少數人的豐功偉績,其他人說話匯合為沉默”當然這些少數人絕不會承認,他們嘴邊說的最多的是人民和民主等字眼。這些字眼說多了 ,人們就會聽出它的象征意味。

    在皇權下呆久了的人們回望歷史的時候很少看到專制的苦而只是看到專制的威福。想想,別人吃不到的新鮮荔枝,她楊貴妃就能吃到;杜甫可憐巴巴的住在被秋風吹破的茅草屋里的時候,唐玄宗卻過著“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的快活日子;窮人家的孩子犯了人命案,當然要殺頭,他高俅的兒子高衙內卻毫發無損……這樣的特權擺在面前,有誰會拒絕呢?所謂”等貴賤,均貧富”等農民起義的口號,不過是說給窮人聽的,勝利后的農民起義領袖,比如天王洪秀全,依紅偎翠,花天酒地,其腐化墮落的程度,是很多皇帝都望塵莫及的。

   “式微,式微,胡不歸?”《式微》有一種薄弱的未被剪絕的美,似在黃昏時望見天際最后一縷霞光,遠處小屋透出的一點橘黃燈光,遙遠難求,卻未至絕望。

    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實在于它傳達一種真理和堅定,因此獲得沖破時間空間禁制的力量,不同時代的人,在夕陽西下而有所思憶的時候定會不自覺地吟出“式微,式微,胡不歸?”

    此刻我想到了王維,他曾在春游郊野的時候,吟出:“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仗侯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王維這個天生的完美理想主義者,他以他的天性中的沖淡清和,舉重若輕的佛去了《式微》上的汗水和泥土,讓憤懣變成寧靜。他的眼睛看見的,是一幅悠然自足的田園風光,展現在他詩中的,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

    處在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當代社會,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撥開迷霧,反思下這一路走過的歷程,用更大度,換位思考的方式而不是自私自利的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報復式的方式去追求我們想要的“真善美”。

    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式微,式微,胡不歸?”;從陶淵明構建的桃花園到王維追求的鄉間田園。似乎古人在千年前就已指出了我們在追求幸福路上偏離了正道,且還煞費苦心的給我們提供了解決的方法。只是我們視而不見罷了。

    也許這也正是生命的不可代替性。老祖宗留下那么多人生寶典,處世箴言,可是許多年輕人還是會走不該走的彎路,會犯不該犯的常識性錯誤。等到他們一切體驗過之后,悟出點人生的哲理,卻發現前人早就講過多遍了。(劉達)

 

    13、 我窩在被子里探著無辜的腦袋看那些無聊的雜志,嘴里還沒心沒肺的啃著零食,每根神經都好像和你有聯系,不管這樣的生活有多頹廢,我卻只想跟你在一起。“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這是愛情了吧,我愿意生活以這樣渙散靡離痛苦憂傷的姿態召示著我是怎樣的一步步走向墮落。

   人在感情洶涌的時候智商是最低的,我忽然一下子覺得很開心并且安于這樣的萎靡。

   起身打開窗戶,大片大片的陽光灑進來,暖暖的,內心的波瀾卻不能抗拒,我喜歡這樣把它們通通都想一遍。這樣的氛圍讓我悲觀起來,卡夫卡說:時間軟弱,我們終究會忘記我們曾經深愛的人。

   只是那種相見如初的感覺讓人如癡如醉,如何可以風輕云淡…… 
 

 

    14、一切曾經的美麗,譬如魏晉人物、晚唐絕句、南宋詞等等,憂傷也好,詩意也罷,俱已往矣!掛冠而去的張季鷹如何能例外?所謂書生意氣,所謂不合時宜,也都早已隨秋風逝去;“莼鱸之思”畢竟離我們太遙遠了,即使鄉愁,只能藏在心底,說得多了就有矯情之嫌,到頭來也不知道終究說了些什么,不知所云。

      想起《詩經》:“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語調蒼涼而無奈,但能歸么?且聊作一偈以為結語:莼菜莼菜,不過浮萍,無論如何,總是無根 。 

詳情請看:http://bbs.cnhan.com/thread-314316-1-1.html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01

[新一篇]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舊一篇]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