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譯文]  即使想要買些桂花與好酒,再像往日般地飲酒游玩,但是終究不能像少年時代那樣的盡情歡樂了。

   [出典]  南宋  劉過  《唐多令》

  注:

   1、《唐多令》 劉過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于龍洲道人,為賦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2、注釋:

    南樓:指安遠樓,在武昌黃鵠山上。當時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戰的前方。

  黃鶴斷礬:黃鶴礬,在武昌城西,上有黃鶴樓。

  渾是:全是。

 

 

   3、譯文1:

     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時為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4、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襄陽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少懷志節,讀書論兵,好言古今治亂盛衰之變。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恢復大計,謂中原可一戰而取”。為韓侂胄客,不識侂胄之敗事,識力遠不及辛棄疾。又屢試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與陸游、陳亮、辛棄疾等交游。后布衣終身,去世于昆山。有《龍洲集》、《龍洲詞》。存詞70余首。詞風豪放激越,狂逸之中頗有俊致,可自成一家。

 

 

   5、劉過詞能夠在辛派陣營中占據重要一席,并不僅僅是因為那些與辛棄疾豪縱恣肆之風相近的作品,還在于那些豪邁中頗顯俊致的獨特詞風,正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足以自成一家。”(《藝概》)此詞就是這么一首具有獨特風格的詞。

  這是一首登臨名作。作者借重過武昌南樓之機,感慨時事,抒寫昔是今非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安遠樓,在武昌黃鵠山上,一名南樓。建于1186年(淳熙十三年)。姜夔曾自度《翠樓吟》詞紀之。其小序云“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具載其事。

  劉過重訪南樓,距上次登覽幾二十年。當時韓侂胄掌握實權,輕舉妄動,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當時南宋朝廷軍備廢馳,國庫空虛,將才難覓,一旦挑起戰爭,就會兵連禍連,生靈涂炭。詞人劉過以垂暮之身,逢此亂局,雖風景不殊,卻觸目有憂國傷時之慟。這種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詞中。

  詞一起用了兩個偶句,略點景物,寫登樓之所見。

  但既無金碧樓臺,也沒寫清嘉的山水。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滿目荒蘆而已。這里的“滿”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蕭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畫面,為全詞著上了一層“底色”。細味這殘蘆滿目、淺流如帶的詞境,不止氣象蕭瑟,而且寫出了居高臨下的眺望之感來,是統攝全篇的傳神之筆。接下去,作者以時空交錯的技法把詞筆從空間的憑眺折入時間的溯洄,以虛間實,別起波瀾。“二十年重過南樓”,一句里包含了多少感慨!二十年前,也就是安遠樓落成不久,劉過離家赴試,曾在這里過了一段狂放不羈的生活。所謂“醉槌黃鶴樓,一擲賭百萬。”(《湖學別蘇召叟》)以及“黃鶴樓前識楚卿,彩云重疊擁娉婷”(《浣溪沙。贈妓徐楚楚》),這就是他當年游蹤的剪影。二十年過去了,可是以身許國的劉過卻“四舉無成,十年不調”,仍然一襲布衣。此時故地重經,而且是在這個危機四伏禍亂不遠的時候,怎不令人凄然以悲呢?句中的“過”字點明此行不過是“解鞍少駐初程”的暫歇而已,并為下文伏線。“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隨意轉,極見工力。“未穩”上承“過”字,說明行色匆匆,鉤鎖緊密,見出文心之細。“能幾日,又中秋”,意謂不消幾天,中秋又來到了。一種時序催人的憂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無可奈何的嘆喟都從這一個“又”字里泄露出來。三句迭用“猶”、“能”、“又”等虛字呼應提攜,真能將詞人靈魂的皺折淋漓盡致地揭示無余。

  過片以后純乎寫情,都從“重過”一義生發。曰“故人”,曰“舊江山”,曰“新愁”,曰“不似”,莫不如此。章法之精嚴,風格之渾成,堪稱《龍洲詞》中上上之作。“黃鶴”二句從設問提起,妙處在能從虛際轉身。“磯頭”上綴一“斷”字,便有殘山剩水的凄涼意味,不是泛泛之筆。“舊江山渾是新愁”,是深化題旨之重筆。前此種種灰黯的心緒,所為伊何?

  難道僅僅是懷人、病酒、嘆老、悲秋么?被宋子虛譽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氣義撼當世”(《龍洲詞跋》)的劉過是不會自溺于此的,劉過此詞的憂國傷時之感無疑要高于宋玉《九辨》單純的寒土悲秋之感。他此刻所感受的巨大的愁苦,就是對韓侂胄引火的冒險政策的担憂,就是對江河日下的南宋政局的悲痛。

  舊日的壯麗江山籠罩著戰爭的陰影,而他對于這場可怕的災難竟然無能為力,這怎么不教人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呢?“渾是新愁”,四字包括三層含義。本有舊愁,是一層;添了新愁,是第二層。愁到了“渾是”的程度,極言分量之重,是第三層。舊愁為何?就是他《憶鄂渚》詩所云“書生豈無一策奇,叩閽擊鼓天不知”之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苦悶。卒章三句買花載酒,本想苦中求樂,來驅散一下心頭的愁緒。可是這家國恨、身世愁又豈是些許花酒所沖淡得了的!先用“欲”字一頓,提出游樂的意愿,接著用“不似”一轉,則縱去也無復當年樂趣,表示了否定的態度。“少年”,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相對而言。劉過初到南樓,年方三十,故可稱為少年。且可與上片之“二十年重過南樓”相綰合,論其章法,確有草灰蛇線之妙。如此結尾,既沉郁又渾成,令人讀之有無窮哀感。

  劉過的愛國詞篇,多為豪爽奔放,痛快淋漓之作。但這首《糖多令》卻寫得蘊藉含蓄,耐人咀嚼。與其他愛國詞比較,的確別具一格,故而流傳甚廣。《糖多令》即《唐多令》,原為僻調,罕有填者。自劉詞出而和者如林,其調乃顯。劉辰翁即追和七闋,周密而因其有“重過南樓”之語,為更名曰《南樓令》。可見此詞影響之大。

 

 

    6、這是一首名作,后人譽為“小令中之工品。”工在哪里?此寫秋日重登二十年前舊游地武昌南樓,所見所思,纏綿凄愴。在表層山水風光樂酒留連的安適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暢達流利而熟練的文辭描寫,和諧工整而圓滑的韻律,都好似在這酒酣耳熱縱情聲色的場面中不得不掛在臉上的笑容,──有些板滯不太自然的笑容。 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滿汀洲的蘆葉,如帶淺流的寒沙,不可勝數莫可排遣。面對大江東去黃鵠斷磯竟無豪情可抒!表中郎謂,“大抵物真則貴,真則我面不能同君面,而況古人之面貌乎?”讀此《唐多令》應該補充一句:“真則我面不能同我面”,初讀誰相信這是大聲鏜鞳的豪放詞人劉過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地寫出又一個具有個性獨創性的劉改之,此小令之“工”,首在這新境界的創造上。

  論者多說此詞暗寓家國之愁,確。怎么見得?請看此詞從頭到尾在描寫缺憾和不滿足:“白云千載空悠悠”的黃鶴山頭,所見只是蘆葉汀洲、寒沙淺流,滔滔大江不是未見,無奈與心境不合;柳下系舟未穩,中秋將到未到;黃鶴磯斷,故人不見;江山未改,盡是新愁;欲縱情聲色詩酒,已無少年豪興……。恢復無望,國家將亡的巨大哀感遍布華林,不祥的濃云壓城城欲摧。這一灰冷色調的武昌蛇山巔野望抒懷,真使人肝腸寸斷,不寒而栗。

  韓昌黎云,“歡愉之詞難工,窮苦之音易好。”其實,憂郁之情,達之深而近真亦屬不易。如果過于外露傾瀉,淚竭聲嘶,反屬不美,故詞寫悲劇亦不可無含蓄,一發不可收形成慘局。此《唐多令》,于含蓄中有深致,于虛處見真事、真意、真景、真情。情之深猶水之深,長江大河,水深難測,萬里奔流,轉無聲息。吾知此詞何以不刻畫眼前之大江矣?愁境入情,江流心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武昌為當時抗金前線,了解這,對詞中外松內緊和異常沉郁的氣氛當更有所體會。

 

 

    7、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短短三句,有情有景有慨嘆,烘托出一種人生意境。這意境是很中年的心情,年少時候雖有豪情,有高昂的游興,卻不見得能夠隨心所欲。等到年紀大了,各方面條件都好了,有花有酒有閑暇,于是舊地重游。可是,等到這時候才赫然發現,再喚不回的是年少的熱情與淋漓盡致。人生的情味大不相同,中年人成熟了,更懂得咀嚼生命的細致,也更明白了那曾經擁有卻一去不回的珍貴記憶。

 

 

   8、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顧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宋 劉過

     總是固執的認為中秋的圓月會給人帶來一種莫名的涼意。縱使那柔柔的月光多么明朗,那份清冷亦是會深入骨髓,在身體中游走。

     就像一個人時去細聽王菲的《水調歌頭》,那是一種語言與樂曲的完美融合,空靈且飄渺。若即若離之間還是矯情的訴說了思念,苦澀也好無奈也罷,統統化作了一份繾綣寄托在月光中。

     天氣漸涼。看來,又是一年中秋月。

     在中秋月夜,聽月光穿行竹林婆娑迷離的樂音,讀月色徘徊花前斑駁陸離的倩影。一個女子獨自憑欄,總是會有幾分蕭瑟之意吧。或許孤獨的背影只有在融融的月光照射之下才會愈發凄美。人的一生總歸有這樣的瞬息,兜頭見月華如水,霎時間心明如鏡,將自己交付于天地之間。少了胭脂氣的素面朝天,少了肅穆緊張的閑適安逸,留下的是會害怕孤獨的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與其說來到此地是遠離故鄉,不如說是遠離了自己二十年來所有的回憶。漂泊在外,一個聲音時常縈繞耳邊:“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幼時讀《論語》,總覺這是在講別人的事。長大離家之后,才知道說的就是自己,相比之下自己更落魄一步,竟連游的方向也難以確定。一路走來,渾渾噩噩,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夜半難眠,抬頭望天,竟讓慘淡的月光驀地晃了眼。這昏暗的光線怎能晃眼?沒錯。若不是晃了眼,淚水怎會不爭氣地流淌。

            
     無人處,佳節時,傷口被一輪明月無情撕開。

     讀到“蘇軾的西江月,寂靜的夜里,還是讓寒意滿溢,不可抑制。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是啊,今夜又能與誰共賞月光。獨自與月影舉杯相酌,訴說著對親人、愛人的種種思念。長大后的我們究竟要度過多少個這樣的日子,習慣性的拒絕承認自己的軟弱,習慣性的拒絕說出對你們的想念,習慣性的選擇一個人。

     一個人,靈魂深處黑夜總是太長,孤獨總是太深。無邊的空寂也沒有什么可以去填補。我知道,曾經在一個幽閉的房間里沒有燭光而固執的尋覓,是多么辛勞。在黑暗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迷惘,都會找不到方向。但最終我們會走出來,承受生命的重量,走過人生的灰暗,洗滌掉一切的悲傷,看細水長流。因為,你從來不是一個人。

     在這月色格外喜人的夜里為什么不打通家人朋友的電話,告訴他們這里月光的明媚,告訴他們這個中秋你多么想同他們一起度過,告訴他們你深深的思念。

     月光如水,輾轉中是否會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洗禮。打通電話了,對著聽筒說上那么一句。思君如滿月,月月減清輝。

 

 

    9、唐多令原為僻調,罕有填者。自劉詞出而和者如林,其調乃顯。我所知道的唐多令,僅等于這一首,我想像它總是一襲青衣,佇在遠遠舟頭。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已忘了當年在三百首之外,初讀此唐多令時心境如何了,只知詞人傷國之傷,慨時序催人,悲烈士暮年,但第一時間內又怎能體會出那么多的章法妙處,還有“猶”、“能”、“又”等虛字呼應提攜的情緒波折呢,僅僅是一句欲買桂花同載酒,便覺余味繞梁,彼時心也戚戚焉,孤凄四望,每讀一次便作態一番。正是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白馬過隙,不待回首,身后其實已滿目蒼夷,恰是天涼好個秋了。心境也如時序轉替或交疊,個中甜酸淺薄味會,不足為外人道。

  在冊頁荒蕪的萋萋芳草之外,不知還會不會有人喜歡那一首唐多令,還會不會有人一樣在春天讀秋天,在秋天念著不再來的季節。

 

 

    10、劉過的《唐多令》,是我少見的頂喜歡的詞:“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詩詞解析上說這首詞是感慨時光流逝卻功業未成的無奈之作,現實,但也呆板。與其相較,倒不如解作懷人之意。

  “終不似、少年游”,有人在后面加句號,有人加嘆號。年華已逝,故人難覓,往事不知。

  蒼涼哉?憂憤哉?依稀見當年月,獨不見伊人面,望斷天涯,望穿秋水,今夕是何年。

  少年不再,感慨陡生。也許只有少年才相信永恒,也只有少年才懷疑一生一世。對于擁有的,不愿想像失去;對于失去,無法再說永恒。

  然而,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這就足夠了。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在他被稱為男人之前;一個人要抬多少次頭,才可以看得見天空;一個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聽到人們的哭泣;要經歷多少次死亡他才會知道,太多的人已經付出了生命?《阿甘正傳》說,答案就在風中。或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也沒有什么答案。我們所能做的,唯有珍惜,與愛。

  帕斯卡說,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盈溢著生命的時光,便是少年了。
  唯一的,少年。

 

 

    11、今天的江維杰是不折不扣的新人,而李昌鎬是如假包換的昔日傳奇。有時候我們覺得過去真好,然則在尋找回憶時總是留下帶有偏差的遺憾: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其時不是過去回不去,而是青春不再來。

     圍棋之所以被視為競技運動,而不是和琴棋書畫中的其他三者一起被歸類為純藝術,就是因為它對棋手的體力有著極高的要求。邁入30歲的李昌鎬也體會到了年齡帶來的后遺癥,從前幾乎通盤看不到一個錯誤的他開始犯錯,于是眼睜睜地看著世界冠軍一個個從眼前溜走。2006年至2011年這短短6年間,不肯向歲月服老的李昌鎬8次闖入世界大賽決賽,卻8次壯烈地倒在了終點線面前。可是36歲的他依然未曾放棄,雖然在8強賽結束后因為身體虛弱一度昏厥,但是李昌鎬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強大的實力在2012年再次登上LG杯決賽的舞臺。令人遺憾的是老天似乎并沒有因為他的堅持而略微仁慈一些,相反在比自己小16歲的對手面前,李昌鎬年齡上的劣勢愈發明顯。2012年2月15日,情人節之后第二天,李昌鎬LG杯決賽中被江維杰封零,連續第9次屈居世界亞軍。那一刻,他該是抱著怎樣一種悲涼的心情。

    其實,我們都希望這個伴隨著自己成長起來的傳奇可以延續地久一點,只有這樣,才能感覺未曾被歲月拋棄。打敗李昌鎬的是歲月,李昌鎬在不斷進步中對抗歲月的流逝,能做到今天這一步殊為不易。這樣的人,其前半生是讓人崇拜的,后半生是讓人尊重的。

    做人牛到這個境界,夫復何求?

 

 

   12、看到春晚表演后的蘇有朋,忍不住地落淚。時間在我們最快樂的時候悄悄蒼白。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人世隨轉燭。燭火尚且可以傷心落淚,而我們必須在生活的重負下假裝堅強。

    人擦干我們心底的眼淚。遺憾的、悲傷的、后悔的……

    少年游。杏花插滿頭。終究葬送在白云無情,繾綣成蒼狗。白貯侵鬢絲,不忍回憶當日一笑歡顏。

    我們都懷念曾經的青春年少,有那么多夢想,人世安穩,無憂亦無懼。誰知道,我們要背向朝陽,留下一條長長的影子,是我們不忍回顧揮之不去的嘆息。

    平常的日子,我們淡忘我們的遺憾。但是,總有那么一刻我們是清醒的。

    得當初的我們嗎?固執地要站在云端之上作光明的天使。而現實給我們的創傷,讓我們寧愿下上帝的地獄也不愿意被同類紛紛踐踏殘食。

    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都知道它是注定要破碎的。最美的一刻是經年之后的一滴淚,輕易埋葬了那些似錦年華。

    愛,在傷害之前;還有信任,在背叛之前;還有路,我們倒退著行走。在生命終結的瞬間,我們擁有的,都是如煙云般消散的。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13、在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淪為商業的狂歡,“民俗”、“民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只適合留在回憶中,留在書上、報紙上、雜志上、電視上。傳統節日早就一去不返,空余吃吃喝喝,以應節之名。日日重見的食物加上月餅,便是現在的中秋。但無論何時,只要“中秋”這個詞一閃,我的心就會“刷”一聲快速倒轉,回到二十年前,似乎真正的中秋應該是那樣的。也許事物的流轉是無時無刻不在的,宋人劉過寫道: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14、昨天,一個人,去看一江春水向東流,走了將近四個小時。很喜歡走路或者騎車看風景,這樣不僅下次來會很熟悉,而且能看到很多別人不會注意的事情,可以細細的體察一個地方的文化氛圍。我去的地方,幾百年前就是繁華之所吧。當年史可法守武昌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想今天的我一樣,站在龜山之上,遙遙看見黃鶴磯,看見洶涌的江水日夜不息的奔流。“今日得寬馀,子在江上曰,逝者如斯夫”。幼時記誦的詩句,現在才明白一位偉人的襟懷。不是所有人面對長江都能一任風吹浪打的。

     逝者如斯夫!孔夫子何能吟誦如此略帶傷感卻意境宏闊的感嘆!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游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劉過的《唐多令》如是說。喜歡《唐多令》這個詞牌。大約是因為林黛玉曾寫過很好的一首唐多令吧。

    站在長江大橋上,遠望雨霧迷離中的黃鶴樓,長江,龜山,漢口和武昌的高樓,禁不住這樣的胡思亂想。也許現在幸福的代價,就是要承受回憶時的痛苦。彼時,武漢,已不是同學少年時候的武漢了吧,同學少年,也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我們了吧。春水卻還是李煜的春水,后浪前浪,奔流不息。舊歡新怨,已是欲說還休了吧。

    龍王堤,當年抗洪時領導視察的地方,就是漢江匯入長江的地方。漢江的源頭是隴南,往北越過秦嶺,就是自古帝王州了。悠悠長江,向西是巴蜀,向東是吳越。這樣交匯的地方,文化也是多元的吧,或者,就是怪異的,就是無理的,膚淺的,尷尬的……我本以為一眼就能看透這座又大又破的城市,現在又感到越來越看不透。武漢三鎮,不是文人墨士誕生的地方吧,卻吸引了眾多的名士駐留。不是朝代興起的地方吧,又有這么多的文化古跡,散落著吉光片羽。

    晴川閣,楚文化建筑的典范,時間的原因沒有去成呢。

    可是,可是,李白不是說,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嗎?三月就要到了呀。可是我還是要留在這座蕪雜的喧囂的城市。

    那就讓我慢慢看透華中的春光吧。

    明月梅花,在凄風楚雨里,真的化成一夢了。落紅庭院,飛絮還未有化為一池萍碎。江南江北的離愁,可曾一般同?

 

 

    15、時隔二十余年,他們早已不再年輕。“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青春,實質就是一次次的抵達、告別,長江后浪推前浪式的重復或顛覆。在青春面前,從來沒有真正的勝者,有的只是記憶。無窮無盡的記憶與追尋,落寞與惆悵。

 

 

    16、花開花落,歲又將末。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其實,有詩、有酒、身無閑事,有花也罷,無花也罷,管甚春秋?

 

 

    17、年少時光,如一壺深壇的酒,被窖藏了。隔著時光之杯,輕輕呷一口,便足以將自己傾倒。時光悠悠,欲買桂花同載酒,也終不似那少年游啊……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35

[新一篇] 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舊一篇]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