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與臺灣:山河歲月里的家國故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海峽之聲網

抗戰勝利后,建陽醫院遷臺紀念照,后排左一為李國明

李國明和李國星抗戰時照片

  永寧鎮西南新村38號,閩南鄉鎮常見的三層樓房,也是李永榮牙科診所所在地。李永榮告訴記者,他的祖先在清代移民臺灣,父親和伯父又回大陸參加抗日。

  永寧鎮很多人都認識李永榮,稱他 “補齒榮”,但知道他身世和故事的很少。大約180多年前,他的祖先從晉江新店移居臺南,傳到他已是第七代。“你看我是不是長得很‘酷’啊?”李永榮笑著問記者。原來,李永榮先輩遷臺后,曾與臺灣少數民族通婚,他的奶奶就是臺灣少數民族。李永榮的父親李國明有兄弟八個。

  李永榮介紹,李國明與哥哥李國星都是留學日本的牙醫,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來到石獅行醫。史料記載,當時晉江第三區(今石獅一帶),有臺灣籍醫生數十人,在永寧、蚶江、深滬、金井等地有臺胞近千人。

青年時的李永榮 

  1937年9月21日,石獅臺胞發起成立“臺胞抗日復土同盟籌備會”,李國明和李國星都是籌備會委員,李國星為籌委會主席。籌委會于10月2日在《泉州日報》刊登了《宣言》:“在海峽的那一方,有一塊豐腴肥沃的土地——臺灣,他有光榮的歷史,兩三百年前他便接受祖國文化的洗禮,他是祖國的赤子,但是在四十多年前斷送給敵人——日本。不愿做亡國奴的人們跑回大陸。全面抗戰開展了,我們要在祖國領導下,走向民族解放斗爭之路而達抗日復土目的。”11月,臺胞抗日復土同盟救護總所在石獅成立,并在各地設立9個分所。

  1938年,金門、廈門失陷,福建形勢告急。5月15日夜,當時的民國政府將晉江一帶的臺胞252人全部集中,遣派到更為安全的崇安縣(今武夷山市),并分配土地和救濟金。11月,臺灣愛國志士李友邦到崇安,鼓舞大家參加臺灣抗日義勇隊,晉江一帶臺胞有95人參加,他們或善于醫術,或者會講日語,或在戰地担護救護工作,或翻譯日軍文件,或宣傳抗日救國。當時在浙江金華、衢州、蘭溪和福建建陽,相繼成立4間臺灣醫院。李國星后任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少校軍醫,李國明任建陽臺灣醫院醫生。

  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臺胞或回臺灣或內地居住。根據不完全史料統計,晉江參加臺胞參加臺灣抗日義勇隊的,返回晉江有86人,返回臺灣51人。1945年,建陽臺灣醫院遷臺灣。李國星和李國明都返回石獅,復辦齒科醫院。后來,李國星被安排到德化陶瓷廠工作,并終老德化。李國明在1961年去世。李永榮回憶說,他當時才12歲。2年后,李永榮也成為一名牙醫。

李永榮臺南與親戚合影 第一排左三為李永榮

  隨著兩岸關系的改變,李永榮又和臺南的親戚建立了聯系。在30多年前,從香港到永寧的客人和李永榮說,和他父親李國明是鄰居,臺南還有很多李永榮的親戚。李永榮就讓客人帶信,通過香港將信輾轉寄到臺灣。而堂哥李永福也通過國際紅十字會進行回信。1987年,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后,李永榮的堂兄弟和堂侄兒,先后有多人回到大陸,與李永榮來往。

  李永榮說:“今年農歷三月,將第二次去臺灣。臺南的家族將商議建立一個供奉祖先牌位的‘公媽廳’,我將帶去晉江新店李家祠堂的族譜,和臺南的族譜對接。”三年前李永榮第一次去臺南與親戚見面,充滿故事性。當時還沒有開放臺灣自由行,旅行社不讓他去臺南。他說,他堅持要去,否則不愿再去別的地方。后來臺南的親戚過來担保,終于為他爭得一天時間。“今年再去臺灣不會再有這樣的困擾了。” 李永榮說。

  李永榮的朋友、退休醫生鄭天應先生說:“ ‘補齒榮’的性格里有近乎固執的堅持。在他的家族故事里,也可以看出這樣堅持,對于家族根源的追尋,對于祖國赤子之心的眷戀。在大時代里,每個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渴望個人的幸福和家國的安寧;他們的命運會被改變,但是他們的家國夢永遠不會被改變。” (海峽之聲記者黃德展)  



網載 2015-08-26 21:55:53

[新一篇] “無影塔”成了有影塔

[舊一篇] 葛先生出的新書 《想象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