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在我年輕的時候,一點也不知道憂愁是怎樣的滋味;只是一味地想爬上高樓,爬得越高越好;并且想模仿那些文人墨客,原本毫無憂愁,卻偏偏為了作些新詩新詞,而強說自己憂愁。
[出典] 南宋 辛棄疾 《丑奴兒》
注:
1、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2、注釋:
丑奴兒: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韻。
博山: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
強說愁:無愁而勉強說愁。
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多少事,欲說還休。”
3、譯文1:
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不能說。想說卻不能說,只能說,好一個清涼的秋天呀!
譯文2:
年輕的時候涉世未深,無法體會人生的艱難,不知什么叫做愁,所以總喜歡跑上高樓,是為了能刻意找點悲秋愁緒寫進詩詞中,勉強自己說:“那愁呀!那恨啊!”
而如今飽受憂患,遍嘗人世苦痛,那些不如意的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假如真要說,就說:“好一個涼爽肅颯的秋天啊!”
譯文3:
少年時代不懂得憂愁的滋味,一天無憂無慮,總喜歡登上高樓,向遠處眺望。喜歡登高遠望,是為了填一首悲秋的新詞,其實既沒有愁,也沒有恨,而是勉強自己胡亂編排。
現在到了飽經憂患的年紀,完全懂得了憂愁的真正滋味,可是那些不順心的事,說它又有什么意思呢。說它又有什么意思呢,還是算了吧,倒不如說:“清涼爽快,好一個天高云淡的秋天哪!”
4、 辛棄疾生平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5、 這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他在帶湖居住期間,閑游于博山道中,卻無心賞玩當地風光。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在這首詞中,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玩味無窮。
詞的上片,著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于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們知道,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青少年時代的他,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爭精神的鼓舞。他不僅自己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認為中原是可以收復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趕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為“愁”,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一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這一疊句的運用,避開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個“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復句,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么是憂愁,所以喜歡登樓賞玩。后一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結成因果關系,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詩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這一疊句的運用,把兩個不同的層次聯系起來,上片“不知愁”這一思想表達得十分完整。
詞的下片,著重寫自己現在知愁。作者處處注意同上片進行對比,表現自己隨著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于這個“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作者懷著捐軀報國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閑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泄”,其心中的愁悶痛楚可以想見。“而今識盡愁滋味”,這里的“盡”字,是極有概括力的,它包含著作者許多復雜的感受,從而完成了整篇詞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接著,作者又連用兩句“欲說還休”,仍然采用疊句形式,在結構用法上也與上片互為呼應。這兩句“欲說還休”包含有兩層不同的意思。前句緊承上句的“盡”字而來,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極度的高興轉而潛生悲涼,深沉的憂愁翻作自我調侃。作者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后一個“欲說還休”則是緊連下文。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天氣,“天涼好個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輕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棄疾的這首詞,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是對南宋統治集團的諷刺和不滿。在藝術手法上,“少年”是賓,“而今”是主,以昔襯今,以有寫無,以無寫有,寫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強調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6、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0 q9 ~; @) _- j G5 J: I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8 & F
這南宋詞人辛棄疾對秋的領悟。而我對秋的領悟,卻緣于一場悄無聲息的秋雨。秋雨過后,飄零的落葉不經意地滑過我的臉時,那一抹枯燥的黃色似乎在向我輕訴,秋到了。
V2 ^; H9 W3 `8 H7 s 秋,賦予人們的總是有太多的多愁善感,太多的溫柔纏綿。為情、為愛;為景、為物;疊加起所有的一切,來體現那美侖美奐、凄苦蒼涼。只是那揮之不去、抹之不平、胸口堆積的愁悶,讓自己終于明白已不再年輕。$ O+ m( E; V2 J6 x- q+ z3 T
一片落葉,一汪秋水,一陣涼雨,一縷清風,掃蕩著世俗的塵屑,撫平了酷暑的窒悶;秋,就象是一位仙子,帶來了涼爽與豐收。 T
c i% i8 i3 G" f% |# z7 ]
坐在秋天里看風景,看的是天高云淡,看的是豐收喜悅;體會清風撫去堆積雜念,體會細雨滋潤煩躁心結。正所謂“心靜自然涼”。
. x& u# ~! V; u 但要正真做到“心靜自然涼”并不是那么容易。用心去感受一個屬于自我的秋天,無論在春雨綿綿的春天,還是烈日炎炎夏天,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都能獨享一份溫馨一份清涼。這也許就是我心底最美好的原由。秋天,一個特殊的季節,一份獨特的情懷。
" X- Y, ~4 T% d( ` 站在窗口,感受秋天的唯美。整理內心繁雜的情緒,將復雜的秋天簡單化后,收藏到自己的心底,讓她成為我生命里的永恒經典。
7、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不識愁滋味的少年,無憂無慮,卻正是處于“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候,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那些旁觀者,也正是從那一個個迷局中走出來的。等散盡了流年,再回首時,已是惘然,那段快樂時光,已不復存在。韶華易逝,說的卻是一點不假,快樂的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消逝,再回首時,一切都成了惘然,都成了悲哀的過去式……
少年,是愛上層樓的時期,卻總讓人欲說還休。少年,總在不經意被提起,一旦提起,往往就是回憶。當詩人們寫出少年有的時候,早已不再年少。那只是一段回憶。人的一生中,可以走過很多路,可以經歷許多事兒,只是,當時的風景再也無法欣賞,不是景色變了,而是賞景的人心態變了,那不識愁的年少時光,走過了,便回不去……
算來好景只如斯,惟許有情知。這該是一種怎樣的落寞。有人說:“詞人的心都是一朵寂寞開無主的花,哪怕周遭有再多的美景,沒有知音陪在身邊共同欣賞,也是枉然。”是的,知音難覓,都說人生的一知己足矣。可是,又有誰能如伯牙一般幸運遇到了子期?這種人少之又少,所以,那滿腹的心事無人訴說,也只能將那落寞寫在紙上,講心事傾訴筆尖。 dr q hQ
有時候,總會想沿著自己的回憶,走回從前,再看看那沿途的風景,再看看那曾經的人,而那個中滋味,卻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H UWxPIu
有時候,不是少年真面目,只緣身在少年時。或許,當我們跳出去的時候,才真真看清少年的模子,只是為時已晚。那沿途的風光還在,只是那欣賞風光的人已不復當年……
7、登高樓、高臺,倚危欄,自古以來在文學作品中,就象征著悲愁。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家沈約曾寫過一首詩〈臨高臺〉,里頭有這樣的句子:“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唐朝的陳子昂在登幽州臺后也寫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長久以來生活不如意,于是登上高樓散心;或是想到離別已久的懷人,于是登上高樓,看看能不能瞧見他的身影。沒想到映入眼簾的,卻是草木凋敗、一片枯寂,迎面又吹來蕭瑟的西風。這樣的景象,讓人覺得心情更加沉重了;努力地憑欄眺望,卻又望不到懷人,于是興起身世之感:想到這些年來,都是自己獨自一人,身邊沒有半個了解自己的人,自己受到委曲,也沒有人可以訴苦,可以說是極其悲涼,難怪要說“高臺不可望”了。
辛詞中也表現了對“愁”的體悟的經過:剛開始不了解什么是愁,以為登上高樓就是愁,“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自古以來的大詩人不都是這么說的嗎?這便是“見山是山”的境界;后來,辛棄疾遍嘗了人生各種苦痛亂離、愛恨情愁,對“愁”的體會痛徹心腑,他不愿也無力再說“愁”了,“卻道天涼好個秋”。凄涼的景象結合著凄涼的身世,不直說愁,反而道出深刻而綿綿不絕的哀愁。
9、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少年阿,我們似乎很多煩惱,但多半都是閑出來的,用閑愁形容再恰當不過了,閑愁雖小,但也是愁,再經自己斟酌,倒也像那末回事了。
其實,多些閑愁別緒也無可厚非,可以讓我們對生活的細節多一些感觸,雖然無濟于事,但誰讓我們年輕那。不過,也正因為我們年輕,最怕,我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迷失自我。所以,愁可有,但要會消愁。其實很簡單,對于人生之起伏跌宕,只消清風一過,一切煩惱閑愁,云消霧散也,沒事多看看天,看看身邊自然美麗的事物,心胸豁然開朗。
10、南宋代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這樣寫道:“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將它譯成白話文:“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這是作者一生的寫照。通過在歌樓上、客舟中、僧廬下三處聽雨的對比,用寥寥幾筆表達從少年、再到壯年、最后到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境遇、不同況味和不同的感受。
作者的這首詞與同時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在《丑奴兒》中寫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是異曲同工之作。
從“不識愁滋味”的青春恣意歡暢和紅燭昏羅帳,到壯年的顛沛流離,風雨飄搖中的坎坷和悲涼,最后是孤寂凄冷、兩鬢斑白的晚年,飽經憂患,嘗盡了悲歡離合的滋味,卻心如止水,波瀾不起,徹夜聽雨,有著“欲說還休”的無奈,有看透世事的淡然和無限的傷感。
但過于悲觀地看待人生,特別是悲觀地看待人生的磨難也是不可取的。兩位詞人正是因為有過人生的磨難,才寫得出許多流傳近千年的憂國憂民的佳作,才能成為對民族有貢獻的大詞人!倘若他們也像農夫一樣對“磨礪”有所醒悟的話,可能就不會有“欲說還休”和“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傷感悲吟了。
11、 覺得人活著的的相當不容易,少年的時候強說愁,偶爾的嘆息多源于年華里的孤單心情。到了現在那樣的年齡,看身旁的孩子已在不經意間長成少年,忽而明了了,愁和愁是由分界的,彼時的愁和此刻的愁,字音類似,字形不變,唯變了的只是那識愁滋味。壹個人靜在那里,想起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少年的時候,每一一每一一因小事而成愁,無畏的憂愁,也只因了燎懵懂的年紀而生。而今歷經世間理短,過去了更多的寒來暑往,著實嘗到了愁滋味時,相當多時候還真是難言這心中的愁和人聽了。覺得那樣的心緒還是留于偶心中較為適宜,不必別人同來體味的。
相當多的事,相當多的情,歷經風雨伴人壹路走來,好的,歡樂的,不會相當多沉淀于民心底。倒是了燎許多痛的,無奈的,難于訴人聽的,竟成了這心中難以釋懷的新愁。唉,“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春來了,冬幾乎已消盡的了無影蹤。想起了少年時那樣的天兒里,叁伍成群的偶和TA們,那白楊樹林里,那溪水邊,那強說愁閑論事后的嘆息,竟美妙成了偶心中的壹道永遠景色。如今想來還哪里有了丁點兒的愁滋味,那該是多美妙的壹種年少相見呀。
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識愁語還休。告別了強說愁的年代以相當久,而今偶的身旁又有了愛說愁的孩子,而偶呢,也已不再喜愛言愁,就把它放置于心中最秘密的地方,慢慢壹個人品嘗最好,畢竟人生都是這般,畢竟愁也是壹類別樣的人生滋味,終是該人嘗的。
12、很喜歡這首詞的前半闋: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大概辛棄疾當年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少年,面對花花大千世界,幾上層樓,作詞賦詩,好像看透了紅塵,超然于人間之外了。想到現在的自己,多少有些相似,也曾天天聽著enya那高深飄渺的歌曲,總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陣愁苦。也曾每天念著“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之類摸不著邊際的話。也曾在本子上寫些看似憂傷的文字,然后發表在空間里。情緒不知不覺變的比天上的云還快。或許這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受:其實沒什么真正的愁苦,只是年少是特有的敏感與困惑罷了。
小時候向往海邊,向往看到大海無邊無際的寬廣。長大了背起行囊去四處旅行,越過高山,穿過大海,似乎早已忘記了小時候天真的夢想和苦惱。什么所謂的風花雪月,什么憂郁,什么面對秋風蕭瑟時的聲聲嘆息。或許與人生真正的挫折比,真正差遠了。老是自認為自己有過真正的人生挫折,其實是年少不懂得憂愁的真正含義。盡管在當時階段覺得很受傷,好像踏破了紅塵,許多許多,或許在少年階段是永遠沒有辦法理解的。
有時靜靜的聽音樂,看自己寫的東西,看那些略帶些時光劃痕的筆跡印在紙上。總有些想法,少年不識愁滋味未必不好,畢竟那是少年特有的感嘆。也許我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漫漫淡忘了年輕時莫名其妙的愁苦,轉之而來的,就是人生大的搓折與波動。那時候又會有多少人可以“上層樓,強說愁”呢?“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大概就會是那時的感受了。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年少輕狂,只有面對挫折而來的理性思考。那時候我們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少年不識愁滋味,少年的愁是成長之苗開花的結果,是對大千世界懵懵懂懂的感悟。憂郁的少年總有一天會變的成熟,陽光,走向這殘酷而又充滿誘惑的世界中。
少年不識愁滋味,畢竟少年,一去就不會回來。
13、“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在念頭里,想自己有一段時間不知為了什么而愁,就是天天都感覺這個世界好像跟自己作對。情緒不知不覺變得比天上的云還要快。也會寫日記,什么叫做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是不識,卻要強裝愁!
什么風花雪月?什么憂郁?什么永遠?其實與以后的生活和挫折相比,差太遠了。年少的我們真的還不懂人生的真正含義,沒有真正的親身經歷,是沒有辦法理解;盡管當時我們真的以為自己很受傷,什么都看透了,其實我們什么都不懂。還有所謂的一生摯愛,一生只愛一個人等等的誓言,海誓山盟其實有時真的不是我們以為當時想做就可以堅持的。
從文字也可以看出他們還是很年輕的年齡與心態,從中我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年少,曾經的心理經歷。很好,我也走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青春,也有過莫名的黑色憂郁自我封閉的強作愁的年輕。 經歷過來就是一種美,什么是愁什么是開心什么是錯什么是對什么是壞什么是好,我們都不用理會;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有資本可以年少輕狂。
14、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便識愁滋味,欲言還休,欲言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不知道寫錯字沒有) 中學時候,看到這首詞,挺喜歡。覺得說得有趣,有理,有味。現在的理解好像豐富一些了,然而個中的滋味卻是仍需要再去品味的。 看了一些網友的帖子,感覺他們的生活很苦,動不動就尋死覓活的,要不就是人生無意義了,或者為金錢所窘迫了,還有就是愛情的煎熬了。。。 人生苦嗎?---的確苦,人有生、老、病、死等等許多的苦,每個人都會有。然而苦在哪里?苦是怎樣產生的?我們能不能不去苦?難道只有整天抱憾,無奈等死嗎?
現在的中國社會,相比之下,可以說是物質豐富,國泰民安了,按理說我們該整天樂哈哈的,可為什么還是有許多的煩惱,許多的惆悵。。。 一位大德說:煩惱是得不到想得到,得到了怕失去。呵呵,說得好,患得患失生煩惱。我們為何患得患失呢?一個字:“貪”,貪財只是這個貪字里面很少的一部分。貪是產生煩惱的主要根源。 苦不是永遠存在的。對于每個人來說,即便經歷同樣的災難,苦也是不一樣的。苦的產生是在于我們的感受,我們越認為苦難深重,就會越感覺苦不可當。我們需要做的,是把那些所謂的苦難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反正一定要經歷,不是嗎。雖然天天想它是苦,忘了它,它還是苦,苦本身沒有什么改變,但是能感受到的苦逐漸的減少了。。 所以人長大了,經歷的苦很多了以后,卻不愛談苦了,有太多的人比我苦阿,我的苦算什么阿,哈哈,這里天涼好個秋!
來源秋雁南回(www.backbird.com) 原文:http://www.backbird.com/dispbbs_6_91407_183_next.html
15、 秋雨綿綿漓漓地下了三天,今早醒來漸止,天氣依然陰沉并帶著涼意,心緒也如天氣一般有些暗淡。回想曾經的我是那樣的意氣風發、棱角分明,而今似乎多了幾分消沉與落寞,不由想起辛棄嫉的《采桑子》: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6、“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在歲月里打滾的人,胸中總有著一腔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總以為滄桑古道,天地悠悠,一人獨行,孤獨啊,哀愁啊,愴然啊,總要弄出一副漂泊淪落的樣子來,才算是活過、來過,卻不知活著就是件極好的事情,讓春江花朝秋月夜枉自流失。抬眼望望,愁何在?人何在?(晉江 肖榮榮)
17、少年不識愁滋味,又為何要賦新詞強說愁呢!珍惜現在的生活吧,身邊的人、身邊的物、經歷的事,都是這座站臺上獨一無二的風景。抬起頭來,快樂地望向前方,不要再將自己禁錮于悲觀中。當汽笛聲響時,當抵達下一個站臺上,或者是再下一個站臺時,你也許才會體會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人生真諦吧!
18、如一張緩緩開啟的門,門外綠野一片;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1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