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  災禍或幸福沒有不是自己尋求而來的。

        [出典]   《孟子公孫丑》

        注:

        1、【原文】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1。今惡2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云:‘迨3天之未陰雨、徹4彼桑土,綢繆56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7樂怠敖8,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2、【注釋】

     1.辱:《老子·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左傳·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韓愈《雜說四首》:“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這里用為埋沒之意。

     2.惡:《易·遁·象》:“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睡地虎秦墓竹簡·為吏之道》:“毋喜富,毋惡貧。”《廣韻·暮韻》:“惡,憎惡也。”這里用為“討厭、憎惡”之意。

     3.迨:(dai代)《詩·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詩·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詩·小雅·伐木》:“迨我暇矣,飲此湑矣。”《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請迨其未畢隱(陣)而擊之。”《荀子·解蔽》:“妒繆于道,而人誘其所迨也。”這里用為趁、乘之意。

    4.徹:《詩·大雅·公劉》:“徹田為糧。”《詩經·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論語·顏淵》:“盍徹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貢,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這里用為稅田十取一的周朝田稅制度之意。

    5.綢繆:《詩·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詩經·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說文》:“綢,繆也。”《廣雅》:“綢,纏也。”本義為緊密纏縛之意。后遂用“未雨綢繆”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之意。這里用為做好準備工作之意。

     6.牖:(you有)《詩·大雅·板》:“天之牖民,如熏如篪。”毛傳:“牖,道也。”孔穎達疏:“‘牖’與‘誘’古字通用,故以為道也。”《廣雅·釋詁三》:“牖,道也。”王念孫疏證:“道謂之牖,故道引亦謂之牖。”此通誘。這里用為“引導”之意。

      7.般:通“班”。《太玄·棿》:“建侯開國,渙爵般秩。”《墨子·尚賢中》:“古者圣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 般爵以貴之, 裂地以封之。”《漢書·禮樂志》:“靈之來,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這里用為頒布之意。

      8.敖:《書·益稷》:“無若丹朱敖,惟慢游是好。”《大學·九章》:“之其所敖惰而辟焉。”《禮記·曲禮上》:“敖不可畏,欲不可從。”《爾雅·釋言》:“敖,傲也。”《廣雅·釋言》:“敖,妄也。”王念孫疏證:“亦作傲。”這里用為倨傲、驕傲之意。

      3、【譯文】

         孟子說:“愛民則榮耀,不愛民則會被埋沒;如今憎惡埋沒而又不愛民,就好象是憎惡潮濕又居住在地勢低下的地方一樣。如果憎惡埋沒,不如尊重客觀規律而且尊敬讀書人,使賢能者在位,能干的人在職。在國家局勢穩定時,趁此時機,修明政教法典。雖然鄰有大國,也必然會畏懼。《詩經》上說:‘乘著天還沒有陰雨,按田稅制度定出各家的田土,做好準備引導農戶。有了這樣的民眾,誰敢來欺侮呢?’現今國家局勢穩定,趁此時機,頒布享樂,且又怠慢國政,倨傲處世,是自找災禍。無論是福是禍,無不是自己找來的。《詩經》上說:‘長久地配合天命,為自己尋找更多的幸福。’《尚書·太甲》上說:‘天降災禍,還可以躲避;自己做壞事,就逃脫不了滅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4、當時的諸侯君主們無不是在為了自己的享樂而努力,但他們又害怕沒有一個好名聲,害怕人民不尊敬他們,害怕《春秋》之類的編年史埋沒他們,不記載他們的政績。所以孟子一針見血地指出,“愛民則榮耀,不愛民則會被埋沒。”《春秋》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其紀年依據魯國,記述范圍卻遍及當時整個中國。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氣象、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等諸方面,是當時有準確時間、地點、人物的原始記錄之書。當時晉、齊、楚、宋等國均有這樣的史官建置和類似的史書編著,其體裁及“書法”也大體一致。《春秋》所以能記載各國大事,就是這些史官相互通報的結果。當時正值社會劇變,禮壞樂崩,“天子失官”之時,原屬官府掌管的《詩》、《書》、《春秋》等典籍散播民間,成為各諸侯君主們害怕的一種社會輿論。他們既害怕史官們秉公直書,也害怕史官們將他們一筆帶過,埋沒他們。

      “青史留名”就是從此而起。所以,見享樂而不動心,就是自求福;“般樂怠傲”就是自求禍。無論是福是禍,都是自己求得的。老子曾說過:“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說的就是,如果沉溺于享樂,沉溺于所謂的福,就會引來災禍。因為人們都不會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還想再好,有了還想再多,于是便有所作為,有所行動;而這有所作為,有所行動,如果違背了大自然的道路和規律,就會導致災禍的發生。

       比如砍樹,是為了燒火煮食,或是為了驅寒取暖,是為了制作更多更好的房屋與家具,然而大面積的砍伐,也就導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濫和破壞了空氣的凈化功能。再比如享樂,一個人的享樂是建立在若干人的辛勤勞動之上,甚至于是建立在若干人的痛苦之上,一旦這些人不甘于辛勤勞動和不甘于痛苦,就會奮起反抗,就會使只顧自己享樂的人陷入災禍之中。天降災禍而給人帶來痛苦,那是大自然運行規律所造成的,人們拿天沒有辦法,而因為自己享樂帶給別人痛苦,就逃脫不了滅亡的結果了,因為人拿人總會是有辦法的。

      5、。“塞翁失馬”……這則寓言很普通,很多人知道,但卻不知道解釋它的真髓。淮南子書里寫這則寓言,只解釋到“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事實上,塞翁老先生固然有“塞翁哲學”,卻少了“管仲哲學”。什么是“管仲哲學”?高人面對人生,有他信仰的一些人生哲學,這種哲學可點出的有很多,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因禍為福說”。大歷史家司馬遷評論管仲,說“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

       人間的事,幾乎都不脫“禍福倚伏論”,就是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種理論衍發出人對禍福的控制到底有無能力問題,有多少能力問題。對高人來說,孟子的答案是說“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淮南子的答案是“禍之來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這些哲學都顯示了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禍福是一家的、是相貫的。照“塞翁失馬”的老看法,塞翁對禍福之來,一律違規處理,表示無能為力,但對管仲說來這不只是看法問題,而是作法問題,禍來了,他可以“因禍而為福”,使不利轉變成對他有利,換句話說,管仲相信人對禍福有控制能力,他可以并且善於因禍而為福,把失敗轉化為成功。《史記》書里記載的這個“管仲哲學”,范圍是“其為政也”的,就是特指在政治方面他有因禍為福、轉敗為功的本領,其實,“管仲之器小哉!”他這種哲學,實在應該推而廣之,適合人生的各方面。人生有多少不如意的事?照晉代賢者的估計,“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現代的革命狂又重新估計,說不是十居七八,是十之八九。這么大比例的不如意事,全靠無所事事,聽其自然的塞翁哲學,固然可以善自寬解、隨遇而安,但總覺得太消極了、太無為了、太聽天由命了、太不管仲了。所以,我不能完全欣賞“塞翁哲學”,我比較喜歡“管仲哲學”。

      “管仲哲學”的精義是承認人生有禍事、有失敗、有大量不如意,但是他面對禍事、失敗、不如意,抱有一種信仰,那就是我要乘機轉變它,因禍為福、轉敗為功,把不如意事化為對我有利,把人生百分之七八十、八九十的不如意事有以扭轉,或者乘機歪打正著,撈到一筆。

      6、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說明:

       一、積善得福,多行不義則有禍。福禍之來則在一念之間耳。

      二、自求多福乃是透過人為的努力可以積善累德、轉禍為福改變命運。

      三、孔孟皆強調事在人為,透過人性向善的努力,可以改變個人乃至國家的命運!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57

[新一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舊一篇]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