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309(2006)9—0062—09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特征。這種區域經濟不平衡,最明顯的表征是東中西三大地區間經濟發展的差異。① 改革開放后,隨著外商直接投資的大量進入,東中西三大地區之間的經濟差異發生了什么變化,本節將通過經濟總量差異和引入經濟增長熵來進行分析。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現實狀況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總量差異
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建國前就已存在,改革開放前的三線建設為西部地區打下了現代工業基礎,但東部地區的率先全面開放、然后逐次開放內地的戰略,進一步拉大了東中西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
從總量規模上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的GDP一直高于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而中部地區又一直高于西部地區(見表1)。1985年,東部地區GDP在地區GDP總和中的比重為52.57%,是中部地區的1.69倍,西部地區的3.24倍;此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擴大,東部地區占地區GDP總和的比重不斷上升,到2003年,已擴大到60.51%,同時,它對中部和西部地區GDP的比率也已上升到2.31和4.54倍。這表明,東部地區與中部和西部地區經濟規模差距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進一步拉大(見表2)。
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經濟規模的差異,1985年中部是西部的1.92倍,1990年它們的差距有所縮小,但1992年我國外商直接投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后,這個中部與西部的經濟總量差異又開始拉大,1997年達到最高的2.02倍,此后相對有所回落,2003年,中部地區的GDP總量仍然達到西部地區的1.96倍。
表1 歷年東中西三大地區GDP總量規模(1985~2003年) 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統計年鑒計算,各省市的具體數值見附表11。
注:統計年鑒中,東中西三大地區的GDP之和與全國的GDP在量上并不等同,估計緣于統計誤差。表中數據根據附表11計算,1985年數據來自:趙晉平編著:《利用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表2 東中西三大地區GDP占地區總和的比重及地區之比(1985~2003年)
資料來源:根據表3—1計算。
東中西地區GDP總量差異,選擇1985、1992、1997和2003年四個典型年份進行考察,用餅狀圖來表示,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變化趨勢。
但需要考慮的是,即使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趨同,如果各地的GDP基數不一樣,那么在經濟總量上仍然表現為地區差異拉大。因此,僅僅從GDP總量變化上加以考察,難以真實、全面地反映地區間經濟增長差異,有必要重新尋找某個經濟變量來考察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
圖1 東中西地區典型年份GDP變化圖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標準差異系數
統計學中標準差異系數的計算,是消除總量影響的有效指標。標準差異系數越大,說明考察對象間的差異越明顯。以地區GDP增長率為計算基礎的標準差異系數公式表示如下:
(1)
上式中S為經濟增長的標準差異系數,f[,i]表示系統某個組成部分的GDP增長率,
為整體經濟的GDP增長率。上述公式中如果用人均GDP差異來計算區域經濟增長的標準差異系數,則上述公式又可以變為:
(2)
上式中(PCG)i表示地區人均GDP,
表示地區人均GDP的簡單算術平均值。
本文利用公式(1)和公式(2)進行數據計算,即以地區GDP增長率和人均GDP為基礎,來計算經濟增長的標準差異系數,以比較不同年份區域間經濟發展差異。計算期的選擇是上世紀的90年代到2003年。
從表3的計算結果中可以發現,以GDP增長率為計算基礎的經濟增長標準差異系數,整個90年代除個別年份外,總體上呈不斷增加趨勢,這說明東中西地區經濟增長差異不斷加大。同時,由于整體上東中西經濟增長率逐次降低,以GDP增長率為基礎的經濟增長差異系數,也說明東中西地區經濟總量在以更快的速度拉開彼此之間的差距。
因此,總的來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地區間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在加大。與這種經濟增長差異加大相對應的是,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不斷增加,尤其是1992后,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外商直接投資更是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盡管地區經濟增長不平衡由眾多因素所造成,但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差異的同步性,仍然使人們有理由去懷疑,在某種程度上它加劇了區域間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
表3 以GDP增長率為基礎計算的東中西三大地區經濟增長標準差異系數
(1991~2003年)
資料來源:根據表1計算。
注:地區GDP增長率是在消除了通貨膨脹因素后加以計算的,在計算時根據1983年為100的CPI指數進行修正
表4 以人均GDP為基礎計算的東中西三大地區經濟增長標準差異系數
(1991~2003年)
資料來源:2000年前數據來自趙晉平編著:《利用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2000年及以后數據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相關數據加以計算。
注:2000年及以后計算的人均GDP數據,是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地區GDP數值和總人口進行計算,但考慮到《中國統計年鑒》中地區總人口不是地方統計的戶籍人口數目,因此,本表根據1999年引用數據與通過《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計算值之間的差異來進行修正。
二、FDI與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
FDI在地區間的分布如何?這種分布對地區經濟的非均衡發展起到了緩和作用還是加劇作用?本文將在探討地區FDI業績指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證FDI影響地區經濟增長差異的結構績效。
(一)地區FDI業績指數
從FDI流入中國的起步階段起,東部地區FDI流入的絕對規模就始終高于中西部地區,其在地區FDI流入總和中的比例也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區70和80個百分點以上。在80年代,中部地區絕大部分年份的FDI流入額要小于西部地區,但到了90年代后,情況發生了變化,中部地區則始終高于西部地區,2003年達到歷史最高,中部地區高出了西部地區8個百分點以上。
從1983年到2003年的二十多年間,東中西地區的FDI流入,從總體上講就是由東向西逐次遞減,從圖2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整體變化趨勢。
圖2 中西地區FDI比重雷達圖
表5 東中西三大地區歷年FDI(1985~2003年)
資料來源:2000年以前數據來自趙晉平編著:《利用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2000年及以后數據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相關數據加以計算。
注:表中的FDI金額為實際利用金額。
為了更好地消除地區GDP規模對吸收FDI的影響,可以使用FDI流入業績指數來衡量地區FDI的流入情況。
2002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開始使用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業績指數(Inward FDI Performance Index)來衡量一國吸收FDI的現實狀況。UNCTAD給業績指數下的定義是:一段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國FDI流入量占全球FDI流入量的比例與該國GDP占全球GDP的比例的比值。若指數值大于1,表示該國吸引的FDI在全球所占規模較其GDP所占規模要大,也就是業績突出;反之,若指數值小于1,表示該國吸引的FDI在全球所占規模較其GDP所占規模要小,即業績低下;若指數值等于1,則表示該國吸引的FDI在全球所占規模較其GDP所占規模相當,即業績正常。業績指數的數學表達式為:②
(3)
式中IND[,i]表示第i個國家的業績指數,FDI[,i]表示某國的FDI流入量,FDI[,w]表示全球FDI流入量,GDP[,i]表示某國的GDP總量,GDP[,w]表示全球GDP總量。 將上式公式變形為以下公式:
(4)
盡管公式(4)是公式(3)的恒等變形,計算結果一致,但含義卻不一樣。公式(4)可以理解為某國單位GDP吸收的FDI與全球單位GDP吸收的FDI的比值,這實際上是消除了一國GDP規模總量來考察FDI的流入狀況。
如果將以上公式引申到一個國家內部,則可以測算出各地區FDI業績指數,從而衡量各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狀況。因此,用于我國地區FDI業績指數的公式可以定義為:
(5)
式中IND[,n]表示我國某個地區的業績指數,GDI[,n]表示我國某一地區FDI流入量,FDI表示我國各地區FDI流入量之和,GDP[,n]表示我國某一地區的GDP總量,GDP表示我國各地區GDP總量之和。
利用公式(5)可以測得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區FDI業績指數如下:
從表6可以看出,我國東部地區的業績指數一直大于1,即其吸引的FDI規模在全國所占規模較GDP大,業績比較突出;相反,中西部地區的業績指數都一直小于1,說明業績比較差。此外,表6的數據也說明,東部地區單位GDP吸引的FDI量要高于中西部地區,而中部地區除85年與90年外,也一直高于西部地區。
表6 東中西三大地區FDI業績指數(1985~2003年)
如果假定FDI在東中西三大地區的效率相同,即同樣FDI的流入,導致GDP的增加額相同,那么不難得出以下結論:即FDI流入量在東中西三大地區的逐次遞減,加劇了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
(二)FDI的地區效率差異
資本發揮作用,有賴于其它要素的配合和所處的經濟環境,比如資源、勞動力質量、配套設施建設等等。盡管中西部地區資源非常豐富,但由于東部地區市場化程度較高,對外開放早,且人力資本較高,所以總體上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在東部地區的效率要高于中部地區的效率,中部地區的效率要高于西部地區的效率。
武劍對外商直接投資在中西部地區之間效率差異進行了測算,發現在1995~1999年間,單位FDI產生的國民收入,呈東中西遞減狀態,即FDI投向東部地區的效率最高,其次中部地區,再次西部地區。③
從總需求的角度考慮,FDI是GDP的組成部分,所以本期GDP受本期FDI、前期GDP和前期FDI的影響。為了進一步驗證FDI和GDP之間的關系,考慮需求的滯后期限為兩期,建立分布滯后模型如下:
表7 東中西三大地區歷年政府消費(1985~2003年) 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統計年鑒》省市政府消費加總。
注:1996年數據《統計年鑒》為社會消費。1993年及以前數據,是按照1995年的擴張速度推算
利用表1、表5和表7的數據回歸,可以得到表8的回歸結果。從表中回歸的數據可以看出,LN(FDI)[,t]的系數基本也是東中西依次遞減,這說明FDI的變動百分比所引起的GDP的變化同樣是東部地區最高,西部地區最低。
表8 GDP與FDI之間的關系(時間序列)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改革開放后,FDI在地區間的不同分布,導致東部地區FDI流入最高,中部地區次之,而西部地區最少。加之,FDI在東部地區效率最高,而西部地區最低,從而使得FDI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當然,資本逐利的本性以及對投資效率的追求,必然會導致FDI區域分布的不平衡,并有加劇這種不平衡的趨勢,但從客觀上講,這事實上不利于改善區域經濟的不平衡狀況。
三、簡要的結論和政策建議
改革開放前我國東中西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在改革開放后,并沒有得到好轉,反而有所惡化。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就是外資在我國蓬勃發展的過程,外資沒有在縮小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方面起到積極作用,而是對地區經濟發展差距起到了負面影響。這不僅表現在FDI在流向上呈東中西遞減的趨勢,而且在效率上也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次遞減的趨勢。
因此,我國應考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以減小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1、調整產業布局,制訂產業優惠政策。對東中西地區的產業空間布局進行規劃,做到合理布局,產業優勢互補。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空間上應呈東中西遞減趨勢,而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則呈東中西逐次增加的趨勢。同時,考慮不分企業性質,而只制訂針對產業優惠的政策措施,保證東部在高新技術方面獲得FDI的同時,中西部地區也能得到足夠的FDI,逐步縮小經濟發展差距。
2、加強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中西部地區人力資本投資。在進一步改善東部地區投資硬環境的同時,重點做好中西部地區投資硬環境的改善工作,加大投資力度,對投資政策實施地區傾斜。更關鍵的是,要加強人力資本投資,這是吸引FDI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提高FDI效率的重要舉措。國家不僅在教育財政上應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中西部地區的各級政府也應高度重視對人力資本的投入。
3、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形成良好的產業配套能力。行政審批的繁瑣,影響了政府辦事效率,這是阻礙外資企業進入的主要軟環境之一。中西部地區應該建立精干高效的政府機構,著力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此外,應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區的企業配套能力,形成和外資企業產品鏈條的聯接,從而有利于外資企業的進入。
收稿日期:2006—07—30
注釋:
① 在2000年前,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內蒙古;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2000年開始將廣西和內蒙古劃到西部地區。本文如不特別說明,東中西的劃分沿襲2000年前的劃分,以便于數據的處理,這并不會對問題的說明產生影響。
②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UNITED NATIONS,2002,P34.
③ 武劍:《外國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及其經濟效應》,《經濟研究》,2002年第4期。
上海經濟研究62~70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沈桂龍/于蕾20072007
FDI/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效率差異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僅表現在總量差異上,而且也表現在速度差異上,這種東中西經濟發展速度的遞減特征和FDI在我國的地區分布相一致,實證數據表明FDI并沒有緩解東中西三大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作者:上海經濟研究62~70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沈桂龍/于蕾20072007
FDI/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效率差異
網載 2013-09-10 2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