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在經濟領域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新矛盾、新問題,中國人要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建設一個科學發展的和諧社會,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就必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給我們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問題,這是我們在進一步探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時需要思考和回答的。
一、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實現發展的可持續,達到經濟全面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始自1978年度的第一階段改革使農民獲得了土地的受益權,開始嘗到了溫飽的甜頭;1984年開始的第二階段改革則基本解決了城市居民生活在短缺經濟陰影下的狀況;鄧小平南巡發起的第三階段改革確實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而新一輪和諧社會的建設,目的則在于落實、實現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讓人們最終共同富裕的設想。這一階段的改革應該可以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通過資源合理配置,大力推行共同富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使中國逐步走向全面小康的和諧社會新時代。
中國經濟起飛、發展的歷程,有著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東西,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應該看到,無論是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內外政治經濟環境,還是生產目的、發展的經濟和政策運行模式,都具有區別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中國特色。只有遵照鄧小平理論和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系,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深懷民本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辦實事、求實效、才能引導人們走上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和諧社會之路。可以說,中國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在努力實現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有為政府為核心,以完善誠信市場體系為手段,以促成和諧社會的構建為目標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正在形成以民為本、立足于民、民有民辦民享的政策導向,最終將經濟的活力、實力、動力、潛力體現為利國富民和社會文明。中國經濟發展正在體現的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社會的共同福利水平、維系可持續發展、社會文明呈現不斷提高的本質性特征,就是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才會出現人們所盼望的“經濟活、社會穩,生活好、民風淳、干群和、面貌新”的和諧社會大局。
常識告訴我們,當人們面臨沒有飯吃的情況時,需要解決的只有一個問題;當人們吃飽飯時,需要解決的問題便多了起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漸進深化,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但各個行業、各個地區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繼續經濟發展和深入改革的成本明顯上升。如何在發展過程中做到平滑轉軌,低成本、平穩、順利地實現跨越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中國經濟奇跡般地實現了從普遍短缺向相對過剩的歷史性轉變之后,面臨著經濟轉軌、資源緊張、內需不足、市場疲軟、競爭更加激烈的局面時,使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向更高層次的產業結構過渡,為實現經濟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如何順應經濟發展,調整所有制結構,積極鼓勵多元所有制,如國有、股份、三資、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使它們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如何解決大多數企業融資困難,規模狹小,運營艱難等問題,使它們能夠較好地順應潮流,蛻變自新,突破資金、規模局限,登上自我發展的新臺階;如何使國有企業改制平穩起步,無震蕩地完成股份制改造,職工得以平穩轉換身份,國有企業輕裝上陣,再次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如何在國內銀行呆賬、壞賬存在,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負担時,處理好銀行業的呆賬、壞賬,使之處于低水平,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環;如何在就業壓力逐步加大,新的工作崗位急需增加的時候,通過制度建設、結構調整、發展經濟開創基本充分就業的好局面;如何在面臨經濟全球化挑戰時,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的雙向流動,發展中國經貿事業的更好局面;如何將政府職能轉換的任務逐步規劃落實,使“小政府、大服務”蔚然成風,政府服務定位準確,實施到位,收到明顯的效果;如何實實在在地打造誠信,使之作為完善市場機制的重要環節,通過教育和制度將誠信作為人人需要恪守的基本信條;如何在一些地區隨著經濟發展出現了某些社會生活中的負面現象時,使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普遍提高。這些都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小康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意。
二、中國經濟發展中若干矛盾化解的路徑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面臨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中國出現了傳統社會主義國家即便在轉軌中也從未產生過的現象。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若干重要矛盾與規律,豐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符合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經濟政策和手段。
1.創造相對過剩基礎上的發展新模式
首先,中國出現了較大面積社會產品的相對過剩。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認為,從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即通過發展生產力滿足最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出發,社會主義不會出現過剩,因為只有通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才能去適應、滿足動態前進的需要。又由于人們在各個方面的進步,物質、文化需要的發展是沒有盡頭的,生產便只能努力去適應而不可能超過需要的發展。而且只有在物質財富極大涌出時,人類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現實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過去大多處于短缺困境,也從另一個方面反證了生產與需要的關系。但中國在轉軌過程中,卻出現了雙元經濟結構下較大范圍的“相對過剩”,這在社會主義國家是第一次。由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總目標是充分解放生產力,滿足社會需要,相對過剩并未被認為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產生,也極少在過去的理論探討視野之中出現。這一現象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矛盾發生了根本變化,給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和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由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并未對這種基于雙元經濟的過剩現象有過深入論述,就更需要從理論上對于新現象給予有說服力的分析,并以科學分析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基礎。
其次,我國歷史上以短缺狀態為基礎的經濟政策思路受到了挑戰。擺脫短缺,告別不足,爭取豐衣足食實際上是過去幾十年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的初衷。因此,1978年、1984年和1992年進行的不同階段的改革開放,目標并不復雜:通過制度改革,解放生產力,達到產出數量擴張,解決物質短缺供給不足,即實現數量目的型改革。政策上無論是讓利放權、引進市場、明晰產權、科學管理還是鼓勵人口流動,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三步走的思想,在克服短缺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經濟也經歷了高速的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基本擺脫了短缺,出現了幾代人日思夜想的物質財富,經濟從短缺轉化為結構性相對過剩,這說明我們最初制定的改革與發展目標已經達到,這種物質豐富的情況也為中國的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然而,對于中國長期存在的短缺,各種票證、配給有效政策工具的使用,體現著人們對緩和短缺帶來的影響有著相對成熟的應對之策。但由于中國社會未曾出現過大面積的相對過剩,人們政策思路、政策工具從未在這方面有過準備,且由于慣性,以增加供給為出發點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仍在執行,以需求和供給雙拉動促進發展的新思路尚未形成,因而出現了來自需求方面的瓶頸,在政策制定上缺乏成熟的做法,這就需要我們從實踐中總結出新的社會經濟矛盾出現時,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路。
最后,今天的改革開放應該是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社會質量的改革開放(經濟政治、人民生活、社會教育等),即質量目的型的改革,這是改革開放的全新階段。1978年的改革解決了農村的吃飯問題,1984年的改革開始觸動城市經濟體制,1992年的改革開始了市場化的取向,使得一些人先富了起來;今天的改革開放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重要意義在于建立“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和諧社會”,這樣的思想由鄧小平提出(一些人先富起來,繼而共同富裕),將由新的領導人帶領人民通過不懈的努力完成,為此,在理論與實踐層面上就必須有繼承有發展。在現實條件下,中國出現了恩格爾系數下降,基尼系數卻在上升的情況,這似乎與改革的初衷產生了背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的理論內容,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的提出,就是要對社會主義的這類新現象給予說明,并對下一階段的改革開放實踐給予方向指導的嘗試。中國只有逐步向全面小康即民眾的共同富裕邁進,才可能創造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這需要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民為本,創造民有民營民享的和諧社會的富裕文明,創造出在較長期相對過剩基礎上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
2.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層社會單元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以民為本。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企業如何完成轉制,社會又保持相應的穩定,同時將新制度建設的成果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普遍提高,這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應有內容。
中國傳統企業一般都具有至少兩個職能:一方面企業是生產單位,另一方面它也是全體員工的“單位”,負担著向“單位人”提供社會福利和服務的功能。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企業轉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將這些社會功能進行剝離,交給獨立的社會職能部門去做。然而經驗表明,這種剝離一旦有失誤,便容易造成相應的社會震蕩:過去企業在面對政府時是下級經營單位,但面對員工則具有提供相應的政府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如員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幼兒園、子弟學校、食堂、醫院、娛樂、養老、保險提供等,企業改制實際是全面擺脫非生產性的社會功能,但這些功能必須有相應的社會單元來承接,即應逐漸轉移給社會去承担,但過去因社會上實際沒有相應的社會單元承接這些必不可少的功能,形成了下崗工人被“拋向”社會但無人承接或承接不好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些地區安定團結的局面。
遵循科學發展觀,促進中國特色新文明社區建設,其重要性在于構建新的社會單元,社區應該被建設成新的社會基本單元,承接原本由企業承担的社會功能。由企業剝離出來的分流人員,剝離出來的社會服務,均在新社區的范圍內得到安置和落實,這樣做穩定了社會,提高了社會生活質量。員工從自然人變為經濟人是由企業改制完成,而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功能則由社區承担,徹底地將老式的“單位人”轉變為新式的“社會人”,在減輕企業負担、企業得以有效經營的同時,企業原有的社會功能由新的社會單元很好地承接,在改革中“企業管生產、社區管生活”,可以避免震蕩,維護社會穩定,理順改革中政府、企業、員工、社會的關系,建立員工的新“歸屬感”。有了新的社會關系結構,不僅可以解決廣大群眾在企業轉制中的“后顧之憂”,而且能夠積極地提高廣大居民的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形成和諧社會。在實踐中構建新的基層社會單位,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支撐點;在理論上尋找分析的出發點和經濟細胞(類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以商品作為經濟細胞,作為研究出發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建設誠信市場體系與和諧社會現代資本主義往往要求“身體交給市場,靈魂交給上帝”,但是,不成熟的中國經濟運行卻出現了“身體交給市場,靈魂也交給市場”的情況。這造成了當前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市場取向的改革與社會誠信之間的矛盾。建設一個有誠信的市場體系,是發展經濟的當務之急。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是指令與服從,市場取向的改革使得市場中的參與者(包括民營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地位是平等的,他們活動的基礎是契約,而契約的基礎是信用。中國市場缺乏的是信用基礎,很難想像沒有個人信用,卻能產生很好的社會信用和市場信用體系;而沒有信用的市場對經濟發展很難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社會信用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沒有人使用信用卡,因此也不存在個人信用記錄,也無法考察每個人的誠信情況。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個人信用是社會信用的基礎,沒有個人信用就很難建立社會信用,而沒有社會信用的建立,也就沒有市場中的誠信。邏輯關系是:具有個人信用的社會,市場的中介和企業才可能講信用,有序、有誠信的市場才可能真正建立起來。在構建個人、社會、市場信用的全過程中,政府講信用、辦事有誠信,則是一切社會誠信現象的集中表現。因為只有政府“言而有信”,以誠信為本,上行下效,誠實守信才可能蔚為社會風氣。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則下,政府的最高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以民為本,引導民眾走共同富裕的和諧之路,是政府的根本職責。因此,在兩個文明建設中,以民為本的政府的任何行為具有必然的誠信基礎,否則便失去了為民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沒有從市場經濟角度探討過誠信的作用,但現實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的形成卻不能沒有理論的指導。從理論上講,任何有效勞動,即形成價值的勞動都具有二重性——勞動的私人性和社會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只有當二者高度統一時,誠信才是必然的。只有員工的個人身份擺脫了單一生產要素身份的束縛,員工主人翁的責任感才具有了新的基礎。他們在為社會生產的同時,也能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利益有機地融合到這種生產中,也是在為自己生產,人們才可能從社會經濟利益和個人經濟利益的角度明白誠信的重要性。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只有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建設全面小康的和諧社會,才有可能形成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融合,產生社會的誠信。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南京42~45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黃衛平20062006
經劉發展/和諧社會/路徑
Economic Development/Harmonious Society/Path
Conflicts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tal Developement and Solutions
During its building of overall well-off and pursui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China encounters a series of conflicts and problems.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should be applied to sum up and reveal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find out a way to solve the conflicts.
中國在建設全面小康、追求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面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要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總結和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探討化解矛盾的路徑。
作者:江蘇行政學院學報南京42~45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黃衛平20062006
經劉發展/和諧社會/路徑
Economic Development/Harmonious Society/Path
網載 2013-09-10 21: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