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時代  ——論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征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C911;F0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2834(1999)04—0003—(10)
      一、應當重視研究商品經濟的基本理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的確立和實踐的展開,圍繞商品經濟發展所引發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經濟和道德、效率和公平、功利和道義、富裕和貧困等等,都是從理論研究到大街小巷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應該說,作為理論工作者,追蹤社會熱點,評說大眾話題,給出合理解釋,作出正確引導,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過于追求理論的急功近利,甚至片面迎合一時之需要,并不有助于理論的解釋與引導功能。就近年理論研究和輿論宣傳的狀況看,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從總體上宏觀地考察商品經濟這個歷史發展形態,對其本質、特征、基本矛盾、發展動向進行深入系統研究,尚顯薄弱,這就使得許多具體問題的實證研究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也使得理論宣傳和社會輿論容易出現“一時一變”的搖擺傾向。應當懂得,我們面對的商品經濟,不是一種風云一時的社會現象,而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歷史時代,就世界歷史來說這個時代遠遠沒有結束,而對中國來說還只是剛剛開始。為了更好地應付處理現時和將來商品經濟發展中的種種矛盾和難題,除了做好實證研究外,也需要我們不浮躁地、從容地作些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
  那么,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說,什么是基礎理論呢?我以為大體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馬克思關于商品經濟的一般理論,二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比較而言,前者又是更為基礎的,因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一種新的社會形式對商品經濟一般性的特殊表現、深化和進一步發展。當然,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商品經濟理論,也有一個重新認識的問題。過去,由于我們把商品經濟只是看成與資本主義相聯系的經濟現象,把商品經濟的諸多表現特別是矛盾弊病都看成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就容易低估馬克思商品經濟理論的基礎性、普遍性和有效性。實際上,如果我們拉大觀察視角,按照馬克思的“三形態”學說,把商品經濟看作人類發展中第二個大的歷史形態,就會發現,馬克思雖然以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為對象,講述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特有的表現及其矛盾弊病,但同時也揭示概括了商品經濟時代人類所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我們把馬克思關于商品經濟的一般本質、一般特征、一般規律的思想總結提煉出來,就會成為觀察今日商品經濟的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觀念和分析方法。
  馬克思把人類歷史的發展分為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時期,并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對比了它們的特征。從社會特征看,是“自然共同體”——“經濟的社會形態”——“自由人聯合體”;從人的特征看,是“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個人“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從勞動特征看,是“必要勞動”——“剩余勞動”——“自由勞動”;從規律特征看,是“自然必然性王國”——“外在(經濟)必然性王國”——“真正的自由王國”等。〔1〕這可以看作是馬克思關于商品經濟的基本理論綱要, 把這些思想觀念的豐富涵義充分完整地揭示出來,就可以在人類歷史發展的整體脈絡中深入把握商品經濟的特點。
      二、以“經濟的社會形態”表現的社會特征
  社會,是以人為中心所輻射和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關系具有全面性和豐富性。但在不同發展時期也會突出不同的特點和方面。在商品經濟時期,經濟(經濟活動、經濟利益、經濟關系等等)成為社會生活的主體,占據整個社會的支配地位,甚至使人們的社會關系“純粹表現為單純的生產關系——純粹的經濟關系”。〔2 〕(P147)或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把商品經濟時期的社會稱為“經濟的社會形態”。
  自然經濟時期的社會特點是“自然共同體”,這種共同體是依據血緣、地域、等級關系結成的,如家庭、氏族、民族、國家等。這類共同體的組成雖然具有社會關系、生產關系的雛形形式,但首先是由自然地理環境、血緣血統關系等自然性聯系造成的,這時的經濟聯系隱于自然性聯系背后,或受自然性聯系的決定和支配。例如,只有具有血緣關系的家庭才能作為一個生產單位存在,而不具血緣關系、不屬同一家庭成員的就很難進入這個生產單位;一個人在生產關系、社會關系中的地位,也主要是依據血緣(輩份)血統(等級)關系來確定。從社會整體表現來看,是政治倫理關系籠罩和支配社會生活。中國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之后,新王朝的統治者要想恢復生產和社會穩定,主要不是抓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而是致力于把政治倫理關系調整至“有序”范圍內,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經濟發展的特點。
  商品經濟的特點,在于它直接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為基礎和內容,建立起人們之間的真正社會關系。馬克思說:“普遍的需求和供給產生的壓力,促使毫不相干的人發生聯系”。〔3〕(P104 )商品交換關系是不以血緣、地域、民族、語言為界限的,不論人們有沒有先天聯系,相識或不相識,都可以通過需求和供給的關系發生聯系。這種聯系擴大了人的活動范圍,把傳統的自然性聯系變成了普遍的社會性聯系,淡化了自然共同體意識(家庭意識、鄉土意識等),培養和強化了人的社會意識。人類社會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的形成,人擺脫生存的自然性狀態而走向社會化,還是從商品經濟時期開始的,以前的時期只能說是人類和社會發展的不成熟或雛形時期。
  商品經濟作為經濟的社會形態,其特點還表現在,商品經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力圖按照商品的形象來改造整個世界。商品生產以交換價值和利潤為追逐對象,它力圖把社會生活各個層面都轉移到商品的軌道上來,使社會關系普遍地商品化。在這個社會中,一切人都依賴商品(經濟)而生活,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為商人,而社會本身,嚴格地說,也成為商業社會。這樣,商品經濟會造成一種經濟統治或“經濟強制”的社會,經濟在這個社會中起著非常“獨裁”的作用。它使每一個人都必須牢記這樣一條生活真理:如果你不介入商品交換,你就無法生存。它比過去的“超經濟強制”更有說服力和強制力。當然,不是說商品社會就不存在非經濟關系,商品交換關系并不是社會關系的全部,正如封建時期的“權力支配一切”一樣,這里所指的也是“商品支配一切”的特點和趨勢。
  認清了商品經濟社會的本質特征,就可以對商品經濟發展中的許多重大社會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如,確定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有在商品經濟社會才能真正解決,而非商品經濟的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則難于做到。因為對后者來說,支配社會生活的中心在權力,不在經濟。利益的獲得與分配取決于權力,一切社會活動都圍繞著權力運行。由此,與取得和鞏固權力直接相關的領域,如軍事、政治、意識形態,會得到強化和重視,而與權力較遠的經濟、科學技術容易受到忽視。商品經濟作為經濟的社會形態,自然要確立經濟發展的中心地位,并強化與經濟發展直接聯系的領域,相反則被弱化。因此,能否堅持經濟發展為中心,不僅是主觀愿望問題,從根本上說還是社會體制問題。
  又如,商品經濟發展中市民社會的形成問題。在黑格爾哲學中,市民社會是指與國家或法律即政治領域相區別的、人所共同生活的經濟—社會領域。在商品經濟活動中,個人是從事生產和交換的獨立利益主體,他的物質活動成為個人的私事,他的活動目的是追求個人物質利益,這就形成了人在這個領域中特殊的活動方式、生活原則和價值觀念。馬克思說:“現代的市民社會是徹底實現了的個人主義原則,個人的生存是最終目的;活動、勞動、內容等等都不過是手段而已。”〔4 〕(P345—346)由于在市場機制中,每個人的生存都被拋向了市場, 都面臨著社會對個人的壓力和危機,因此追求個人利益必然成為個人謀求生存發展的基本觀念和手段。市民社會的形成既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難題。諸如:市民社會所代表的私人利益體系與國家所代表的普遍利益體系會發生分離甚至對立,企業和個人為維護私人利益,可以不做國家(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但也可以不做國家所提倡的事情;既然個人是自主的行為主體,他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負責,那么由于國家不適當干預造成消極后果(如虧損、失業、破產等)而國家又不承担責任,就是不合理的;個人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也會作為市民社會的畸形物滋生泛濫,等等。所以,在這種與傳統自然經濟、計劃經濟不同的新條件下,如何看待私人物質利益,如何確立國家的管理職能,如何調整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如何解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等,都是需要給予關注并認真研究的新課題。
  商品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的社會形態”,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何在?
  首先,只有進入商品經濟時代,人們才有可能真正科學地認識和了解社會。19世紀40年代,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只有英國才有社會的歷史。……法國人和德國人也逐漸走向社會史的道路,可是他們還沒有社會史。……在大陸上,社會的因素還完全被掩蓋在政治的因素之下,還絲毫沒有和后者分離開;而在英國,政治的因素已逐漸被社會的因素代替,并且為后者所驅使。〔4〕(P661—662)這里所說的“社會的因素”,即是市民社會的因素,物質利益成為支配社會生活的首要和基本的原則。恩格斯的話表明,當一個民族還把政治、倫理、意識、宗教奉為本位的時候,它的歷史就還沒上升到社會史的水平,當然也談不上真正地了解社會和歷史。至于中國,國內學術界40年代時也有學者指出,中國人只知有家有國而不知有社會,其原因也是在于沒有從血緣、等級的自然性聯系進入以普遍交往為基礎的廣泛社會聯系,因而形不成科學的社會概念。唯物史觀作為科學歷史觀的產生,是以世界進入商品經濟時代作為總體背景的。商品經濟的發展清楚而真實地顯示了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提供了以經濟關系為基礎去理解全部社會關系并揭示社會發展之謎的充分條件。
  其次,商品經濟作為“經濟的社會形態”,是奠定社會和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的時期。只有經過這個物的時代,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類的全面發展提供充分的物質條件。人類文明的基礎首先不是道德,而是物質生活。商品經濟的突出歷史功績正在于它創造了一個輝煌的物的時代。它使利益成為人類活動的根本動因,為社會運轉和人類活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商品生產的發展,必然促使分工、交往、科學技術充分發展起來;對價值的追求,必然極力把自然、社會、人的各種因素轉化為有用因素,加強對自然、社會、人的開發利用,等等。這樣,就不難理解《共產黨宣言》所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過去哪一個世紀能夠料想到有這樣的生產力潛伏在社會勞動里呢?
  商品經濟作為“經濟的社會形態”的局限,如果簡單概括,可說是把人的豐富社會關系、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容簡化為商品交換關系、金錢關系、功利關系。人的社會關系,本來是以人的本質為中心所輻射和形成的全面、豐富的關系。例如,人要滿足物質需要,就要從事商品生產、交換、賺錢,結成生產關系;人要求知,就有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人要情感交流,就有愛情關系、朋友關系等。這些關系都是由人的本質需要產生的,各有價值、不可替代的,但商品經濟卻把這一切關系都簡化了。
  說商品經濟是“經濟的社會形態”,尚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問題是,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經濟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是普遍規律,何以只說商品經濟時期的社會才具有強烈的經濟色彩和突出的經濟特征?初步看法,這里至少有直接的決定作用與歸根結底的決定作用的區別。以前時期,經濟對社會的作用是隱蔽的,只有在商品經濟時期,經濟的決定作用才突出出來。進一步說,理論界已有人提出“經濟生活在一定時期對社會進步起決定作用”的觀點〔5〕(P78),聯系到馬克思所說人類的自由王國存在于物質生產的彼岸,這個問題顯然還有深入探討的必要。
      三、以“人的物化”表現的人的發展特征
  商品經濟作為“經濟的社會形態”這種社會本體論特征,對人的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
  自然經濟時期人的特點是“人的依賴關系”,即人對自然血緣關系、統治服從關系、宗教倫理關系結成的共同體的隸屬和依賴,個體是不獨立的。人的獨立性是在打破自然經濟的封閉孤立狀態,通過發展普遍的商品交換中獲得的,也可以說,商品交換關系必然要求并培養人的獨立性品格。商品交換,要求雙方必須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直接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這就培養了人的自主意識;商品交換,要求排除特殊的社會身份和地位(如等級、職務、權力)的差別,雙方只以商品交換者的身份進行公平、等價交換,這就培養了人的平等意識;商品交換,要求排除外在的強制及行業、地域的限制,實行自由貿易,這就培養了人的自由意識;等等。可見,正是在這種以個人為主體的物質交往活動中,人的獨立性的地位和意識才得以確立。沒有物質基礎,只想在倫理關系范圍內突破傳統的依賴關系,謀求個性解放,是不可能的。
  打破舊的依賴關系之后,人們開始進入新的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社會關系體系。這個體系的基本特征,就是社會生活的普遍“物化”傾向。 馬克思說, 商品經濟要創造出“一個普遍有用的體系”〔3 〕(P393)。作為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的屬性。商品經濟,一方面要刺激引發人們對使用價值的無限需求和消費,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自然、社會、人各種要素的使用價值。人的物化,正是在把人納入到這個普遍有用性體系之內產生的。人的物化主要表現在:
  人的能力的物化。商品社會同樣要求人具有滿足他人和社會需要的有用性,這種有用性必須是具有切實的使用價值,能夠被他人實際占有和消費,通過市場進行交換并能用金錢貨幣表示和衡量的東西。而在人身上,許多東西并不具有這種屬性,如人的氣節、情操、名譽、良心、正義感、羞恥心等,也都具有社會的意義和價值,但不具有商品和商品交換的屬性和功能。對人來說能進入商品和商品交換的,是人的勞動力(包括體力和腦力在內的一種綜合素質和能力)。勞動力具有使用價值,能變成象外界對象一樣被“交換”、“占有”和“使用”的物品。所以,商品經濟是從人作為物的效用價值的角度去看待人、重視人的,要求人的能力的物化。
  人的價值的物化。商品經濟對人的需求具有物化導向,人的價值追求也必須具有物化傾向。為了謀求生存和發展,他必然把價值追求的主要目標定在市場需要上:我的存在價值取決于市場對我的承認,因此市場要求什么我就應當怎樣塑造自己。也就是說,人的價值追求服從于市場的價值導向。同時,人的價值實現的結果及對人的價值的評價尺度,也具有物化性。因為在商品經濟中,人的價值要在商品交換中實現,而交換的結果又須以占有財富(商品和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人的價值就被物化了,物成為衡量和評價人的尺度。
  物化現象在觀念上的反映就是拜物教。拜物教在早期是指自然宗教中對神圣的物所擁有的力量的迷信和崇拜。馬克思使用這一概念,是揭示資本主義商品社會中人被“物”的力量所奴役和支配的主客體關系的顛倒現象。在商品經濟中,人與人的關系表現為商品與商品、物與物的關系,人的能力、價值等要通過物表現出來,那么,人們就不是崇拜人,而是崇拜物。對商品和金錢的崇拜會成為一種時代性的社會心態,它意味著“物化”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精神深處,使人的心靈也物性化了。
  怎樣認識人的獨立性與對物的依賴性的矛盾?從人與世界關系的變化看,自然經濟時代主要是未分化的群體與自然界的矛盾,商品經濟時代則主要表現為分化了的個人與他們所創造的世界的矛盾。個人作為獨立主體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活動,但無數個體活動所匯成的總結果卻是一個不能為個體所支配的自在物化世界。這是人類進入的一個新的矛盾圈。這個新的矛盾,對人的發展意味著什么呢?
  總的觀點正如馬克思所說:“……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 ”〔3〕(P104)這里試以人作為勞動力商品,說明它對于人格形成和能力發展的作用和影響。
  人的勞動力成為商品,使人在相互關系上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人。自然經濟時期人的依賴關系是超經濟的人身依附關系。商品經濟時期人的相互關系是建立在物的基礎上。顧客和店主的關系通過商品聯系起來,工人和老板的關系通過資本聯系起來,這種經濟聯系不意味著人身的占有和依附,而是平等的、自愿的商品交換關系。老板可以購買勞動力,卻不能占有工人;工人可以出賣勞動力,卻仍擁有人身自由。勞動者正是通過這種形式,把自己從傳統的依附關系中剝離出來。同時,把勞動力作為商品,也鍛煉和發展著人的能力。人的存在是以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加以實現和衡量的。這樣,為了增強生存能力,提高生存質量,人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提高自己的勞動素質和能力,力求使自己的勞動最大限度地發揮滿足社會需要的功能。不能以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來證明自己價值的人,在商品社會上將無立足之地。而且,勞動力作為商品,就有競爭、淘汰、失業,因此只掌握一種技能不行,必須學會多種技能,適應多方面的需求,這就必然鍛煉和培養人的多方面素質和能力。
  然而,“物化”又是人的發展的片面形式,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弊病的發展階段。首先,它把人當成“物”來看待。馬克思說,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最不人道之處,就在于把勞動者即商品的創造者本身變成一種商品,它們不把勞動者當做人來考察,而僅僅是當做工人來考察。資本所關心的只是人的使用價值,而不是人本身。〔6〕(P56)
  其次,人對物的信賴容易導致主客顛倒。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容易出現兩種相關的變化:物的主體化,主體的物化。人的主體性屬性,如勞動、才能、名譽、良心、愛情等等,在物的誘使下會變成商品一樣被買賣和交換;商品、金錢、財富本來是人的創造物,但它反過來會成為支配人的主體(假主體),使人受它的奴役。
  再次,人的物化導致精神生活的萎縮。許多精神的東西,不具有物一樣的使用價值,不能成為商品,沒有供需市場,因而受到擠壓;而在物的導向下,人的物質需求和物質生活則會極度膨脹起來。這樣,人會變成“單向度的人”,失去許多做“人”的意義和樂趣。由此可見,在物化的誘惑和壓力下,如果缺乏“我是人”的自我意識,不能在物化世界中保持人的獨立性,那就很容易把人降到物的水平上。如何引導人超越有限的物質生存實踐,不斷尋求更廣闊的人生意義和價值世界,是商品經濟時代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也是當前理論界討論和提倡人文精神的目的所在。
      四、以“剩余勞動”表現的勞動特征
  勞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正是通過揭示勞動的本質,才找到理解社會發展的鑰匙。分析商品經濟時期勞動的特點,同樣可以透視出這一時期社會與人的發展的特點、狀態和水平。
  商品經濟時期勞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從謀生性的“必要勞動”轉變為獲利性的“剩余勞動”。馬克思說,根據古代的特點,人表現為生產的目的,在現代世界,財富表現為生產的目的。自然經濟時期,人類生產的目的是直接為了滿足謀生的需要,獲取維持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某些地主、官僚,雖然在消費之外也用余錢購置土地、房產,積攢財富,但目的仍不過是把這些“死財富”留給后代謀生,延續種族,而不會把“死財富”變成“活財富”,不斷增殖。商品生產的目的則不僅是謀生,更是追求財富的積累和增長,在本質上不是需求型經濟,而是獲利型經濟。商品生產雖然要通過商品的使用價值來滿足人的需要,但其根本目的和動機,“不是使用價值和享受,而是交換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增殖”。滿足需要是前提和手段,賺錢、獲利才是目的。所以,不能把商品生產的目的同過去所表述的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即“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簡單地混為一談。這種追求和積累剩余價值的勞動,在人類發展上有什么意義呢?
  它標志著人類生產已經越過了僅能滿足生存需要的階段,而進入了積累財富的時期。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進步的幅度就是取決于人類生產和消費的比例。如果生產只能用于消費,社會只能停滯;只有生產大于消費,社會才有發展余地。這樣,國家才能從解決溫飽為中心的繁重任務中解放出來,去發展多方面的社會事業,而個人生活也會從僅為謀生轉為多方面的需求和活動,從而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
  商品生產的獲利本性,必然要求最大限度地開發生產各要素的潛能,使人、工具、資源等發揮其最大的功能。自然經濟的產品因不用于交換,不需計算成本,作物生長所需的土地、陽光、雨露是自然性的,農民的勞動投入不記時間數量,所以生產效率低下。商品生產以獲利為原則,必須注重投入與產出的比值。因而,它要盡量把死勞動變成活勞動,使人的勞動能創造出更多的剩余價值;要盡量把死財富變成活財富(資本),使其不斷增殖。這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的效率。
  商品生產給人的活動灌輸了強烈的追求和動力。單為滿足需要的活動是保守性的,追逐財富積累則具強烈進取性。商品經濟提供給人的精神是:不應比消費,而應比財富,追求財富的動力要比追求消費的動力更為強烈和持久。正因如此,進入商品社會以后,財富積累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從而也大大加快了社會和人的進步的幅度。
  但這種性質的勞動也內涵著深刻的矛盾和弊病,主要表現為:
  以追逐利潤為目的的生產也會偏離人本身的需求。商品生產指向市場需求,但市場需求和人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市場對人需求的反映、選擇和滿足,是以市場價值為基礎、以獲利多少為尺度的。有些是人們所真正需要的,由于沒有市場價值,就很難在市場需求中反映出來;有些在市場需求中反映出來的人的需要,也未必都是這種需要本來具有的那種完整的、豐富的內容。所以,商品生產同人類需要之間,也會出現偏離、脫節甚至扭曲、畸形的情況。
  財富以外在的、物化的形式支配人也會限制人的主體發展。以追逐財富為目的的活動造成財富對人的支配,使人與外界對象的關系變得狹隘和片面,同時也使人的肉體和精神的感覺貧困化。
  商品勞動也還不能完全體現人類勞動的真正價值和本性。在馬克思看來,勞動不僅是人類獲得生活資料的方式,而且塑造著人的本質,培養人作為人的素質、能力、修養、情趣,使人真正象人而不是象動物那樣生活。自然經濟的勞動只是為了滿足人的衣食謀生需要,在目的性上與動物尚無根本區別;商品經濟的勞動雖然已不限于滿足人的生存需要,但目的性集中于追求人的身外之物——財富,因此還不足以培養具有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的人。這種勞動可以使人嘗到占有財富的喜悅,但也會失去許多人生的樂趣。
      五、以“經濟必然性”表現的規律特征
  自然經濟時期,人的活動受自然必然性支配。人生活在自然環境中,靠天吃飯,他的活動目的、過程和結果,完全由大自然主宰和決定。所以,在人們的信仰觀念上,是崇尚自然力量,崇尚因果必然性,如“命里注定”、“因果報應”等。
  商品經濟時期規律的特點主要是:
  首先,人受社會經濟規律的直接支配。商品經濟時期,由于大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世界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和越來越深的程度上被改造為屬人世界,人實際上已經生活在由他自己所創造的世界之中。這個世界,就是物化了的商品世界,人的活動直接受商品世界的規律(即經濟必然性)所支配,包括:商品生產運行的機制和法制;商品生產的結果即財富和金錢。這兩者都是人所創造的社會關系,但人又不能自由地支配它并反過來為它所支配。
  其次,商品社會的規律是以大量的偶然性、隨機性、不確定性的形式表現的,是一種概率論的規律。商品社會規律不象自然界規律那樣單一和確定(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而要受各種復雜因素影響,如:行為主體的個體化、多樣化及利益沖突,市場需求的千變萬化,非經濟因素的控制或干擾等等。這樣,商品經濟規律其實是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所產生的一種趨勢,一種結果。
  再次,正是由于商品經濟規律的這種特點和表現形式,使得各個活動主體難以認識和把握,形成市場經濟用“看不見的手”支配和決定個人的命運,因而在人們的觀念心理上會產生新的迷信和崇拜。當然,主要不是迷信“因果必然性”,而是迷信偶然性,如“機會”、“運氣”等。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商品社會中人們對于真理的認識,更加明顯的是一個試錯證偽的過程。作為認識主體的個人,都會明顯感到自己認識能力的有限性,面對社會,面對市場,誰都不能最終地徹底地預計會發生什么。
  應該看到,商品經濟時期人與規律關系的這種特點體現了歷史的進步。首先,它表明人與規律的關系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原來主要是認識處理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現在,人類解決規律問題的重點已從自然轉到社會。雖然不能說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已經完成,但畢竟已經掌握了征服自然的強大力量,相比之下,認識和控制近代以來形成的社會,卻十分困難和艱巨。社會“黑洞”不比宇宙“黑洞”少,人類幾乎已經可以呼風喚雨,而面對一大堆社會問題如失業、人口、犯罪等,卻一籌莫展。這是一個新的歷史主題,在哲學上,從費爾巴哈自然唯物主義向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的轉變,正是反映了新的歷史時代主題的變化。其次,它也表明人對規律的能動作用在不斷提高。自然經濟時期,人類在規律面前的作用顯得消極和弱小,人只能被動地接受規律的決定和支配。商品經濟時期,規律表現為無數分力所匯合的總的合力和總的結果,個人作為獨立的行為主體,都平等地參與了規律的活動,每個人都對合力有所貢獻,每個人都對結果有所影響。并且,個人的地位和命運、成功和失敗已不是先天規定的,而是取決于自己的機遇、選擇和努力。所以,如果說歷史是人民群眾而不是帝王將相創造的,那么對商品社會來說是更貼切的。
  但也必須看到,在商品經濟時期人還沒有真正達到自由,成為主人。人的主體性表現在三個方面:人對自然、人對社會、人對自身。恩格斯說,到未來社會“人終于成為自己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7](P491 )這里的關鍵在于“社會結合”,即生產者在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基礎上重新聯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個體活動的自發性、內耗性,擺脫人類在社會關系上的動物性生存狀態,實現恩格斯所說的“第二次提升”,從而進入真正的自由王國。
  從上述對于商品經濟基本特征的分析中,可以引出觀察處理今日市場經濟之許多有益的啟示。
  例如,應該注重認識市場經濟的矛盾性質。商品經濟作為人類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必然走向自由的中間過渡階段,既要充分肯定它對于人類解放和發展的偉大歷史作用,同時又要看到這種作用的有限性、矛盾性,不能把它理想化和絕對化。商品經濟的每一個優點,都是與相應的缺點和弊病聯系在一起的。對于一個矛盾的經濟范疇,只要好的方面,不要壞的方面,不過是蒲魯東式的空想。我國社會現在正處于從傳統的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首要任務應當是樹立市場經濟觀念,在輿論導向上應是著重宣傳市場經濟的必然性、合理性、優越性。但在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中,同時也應樹立市場經濟的問題意識、矛盾意識,把重點轉向怎樣深入研究解決由市場經濟所引發的各種矛盾和難題上。
  又如,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果把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同“三形態”說所揭示的發展邏輯相對照,可以看出,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在克服和超越商品經濟矛盾和弊病的基礎上產生的,是與更高的產品經濟發展階段相聯系的,但現有社會主義都不是在商品經濟充分、成熟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而是在自身商品經濟發展不足或剛剛起步的情況下,由于世界歷史條件的變化及各種矛盾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原來以為可以跨越商品經濟,但事實證明無論從社會基礎還是人的素質看,都不可能直接由自然經濟進到產品經濟,這就不得不重新考慮發展商品經濟的問題。但中國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當今世界亦已進到批判和超越傳統商品經濟的階段,中國人不可能回頭去從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道路重新走起,而只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求得發展。正如20世紀初的歷史條件不允許中國再走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道路一樣,20世紀末的歷史環境又一次把一個新的重大課題提到中國人面前:怎樣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道路。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首先意味著市場經濟要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規定和制約,這種規定和制約,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框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約束,使市場經濟按著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和價值導向進行運作和發展,不致走向自由主義、放任主義。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對市場經濟的作用,不能僅僅看成是消極的限定和約束。更重要的是,怎樣通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更為合理的方式去解決一般市場經濟發展中必然出現的、現代西方國家到現在為止仍難于解決的那些重大矛盾和問題。克服市場經濟的矛盾弊病,不僅要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本身,而且要改善它所運行的社會條件。西方資本主義雖然也在一直探求解決市場經濟矛盾的思路和方法,但受社會制度的局限難以產生“新質”的突破,而在這方面,社會主義制度必將顯示出它的優勢。所以,我國發展市場經濟,不但要注意量的擴展,更要注重質的突破。
  我們相信,以馬克思關于商品經濟的科學理論為基礎,抓住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深入探索,注意吸收當今世界的新鮮思想和先進經驗,一定能夠創造出科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從而實現對馬克思商品經濟理論的重大發展。
  收稿日期:1999—04—15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3~12F11理論經濟學楊魁森19991999面對商品經濟時代,我們不但要關注商品經濟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和實證性問題,同時也應重視商品經濟基本理論的研究,以求對商品經濟的本質、特征、矛盾及發展動向等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和把握。馬克思的“三形態”學說為區分和認識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提供了理論依據。商品經濟作為人類發展的第二個大的歷史文化形態,它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以“經濟的社會形態”表現的社會特征;以“人的物化”表現的人的發展特征;以“剩余勞動”表現的勞動特征;以“經濟必然性”表現的規律特征。商品經濟/物化/“三形態”吉林大學 哲學社會學院,吉林 長春130012楊魁森(1944—),男,吉林長春市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 作者: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3~12F11理論經濟學楊魁森19991999面對商品經濟時代,我們不但要關注商品經濟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和實證性問題,同時也應重視商品經濟基本理論的研究,以求對商品經濟的本質、特征、矛盾及發展動向等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和把握。馬克思的“三形態”學說為區分和認識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提供了理論依據。商品經濟作為人類發展的第二個大的歷史文化形態,它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以“經濟的社會形態”表現的社會特征;以“人的物化”表現的人的發展特征;以“剩余勞動”表現的勞動特征;以“經濟必然性”表現的規律特征。商品經濟/物化/“三形態”

網載 2013-09-10 21:30:42

[新一篇] 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及時報道重大事件,切實加強隊伍建設,  經濟實力逐步增強——  中國報業續寫輝煌篇章

[舊一篇] 特區政策、對外開放與地區均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