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K901.8 文獻標識碼:A
城市定位是指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坐標系中綜合確定城市坐標的過程[1]。城市定位主要涉及3個層次,一是城市在不同尺度區域空間社會經濟地位的確定,包括社會文化聯系、經濟分工關系及空間區位關系等;二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確定。其定位又主要是通過產業發展定位得以體現;三是城市發展特色的確定。長期以來,城市定位往往考慮自身因素較多,只注意產業定位而忽視區域定位,只注意靜態優勢定位而忽視動態競爭優勢定位。目前,關于上海定位為國際大都市的論述[2-5]已經很多,但大多緣于傳統的行政管轄體制的束縛,就上海市域論上海的發展,只是稍稍涉及政區以外的周邊地區。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城市體系格局逐漸形成的今天,作為未來的國際大都市,離開了廣大周邊地區的支撐,尤其是包括蘇州在內的長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區的支持,上海的地位將無從談起。而大都市周邊的城市由于地理區位、歷史基礎、經濟發展特征各異,其與大都市的聯系也呈現出錯綜復雜的態勢。以上海重要支撐點之一的大城市蘇州為例,從蘇州與上海關系角度,探討滬蘇一體化進程中蘇州市未來發展的定位,為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大都市與周邊城市的協調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1 城市定位的理論支撐
不同時期和不同區域背景下的城市,其發展定位的理論支撐也各不相同,針對蘇州市的地理區位和實際發展狀況,我們認為21世紀初期其定位的理論支撐應重點考慮以下4種理論。
1.1 都市圈理論
都市圈是指一個大的核心城市以及與這個核心具有密切社會、經濟聯系的、具有一體化傾向的臨近城鎮與地區組成的圈層式結構。都市圈是城市發展的一種空間表現形式,是以空間聯系作為主要考慮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與周圍地區雙向流動的結果,健全的都市圈的運作是以內在的社會經濟聯系為基礎,以便利的交通、通訊條件為支撐,以跨地區的行政協調為保障。都市圈作為城鎮群體在空間和經濟社會關系上是有主次、依托和帶動之分的。蘇州自身是一個都市圈,但它又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都市圈概念建立的根本意義是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縛,而按經濟與環境功能的整體需求與發展趨勢構筑的相對完善的城鎮群體空間單元。
1.2 區位理論
經濟區位是區域經濟學或空間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其重點是通過對區位與經濟關系的研究,揭示一定的經濟活動在一定地域范圍進行,不同地域范圍的經濟活動不盡相同。德國經濟學家奧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比較全面、準確地對區位理論進行體系性的構建。他認為“一個合適的區位,必然是一個能保證事情妥善發展的區位”[6]。這里合適的區位實際上是指一個能夠帶來效率和效能最大化的經濟主體運作空間[7]。區位構成及其作用不是獨立運作的,而是通過互相產生影響和疊加而產生的。區位與區位之間的“反射作用”使區位轉變為區位間的相互關系,即區位體系。蘇州市近年來充分利用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機遇,依托開發區建設,大量吸引外資,形成了和上海一體化的全國最大外商投資區,反過來蘇州又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構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力支撐。
1.3 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來源于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絕對優勢論和相對優勢論,后被大衛·李嘉圖(D.Richard)繼承和發展為比較優勢論[8]。他們認為生產目的和優勢理論是緊密結合的,要實現生產目的,就必須根據優勢進行分工發展生產。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毗鄰上海的蘇州市,雖沒有象上海那樣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的地位,但其傳統技術工業優勢突出,勞動力、土地、水電等基礎設施豐裕且廉價。據估算,蘇州新區投資低于上海浦東開發區約20%。這種比較優勢為蘇州作為大都市的生產、研發基地的定位打下了基礎。
1.4 共生理論
又稱競爭協和論,城鎮區域空間的不斷擴展,競爭力和協和力是推動其演化的根本動力[9]。競爭力將空間導向與外界環境相抗爭,而協和力則使群體空間整體功能和效率達到協和與共生。在純自組織的過程中,這兩種力在城鎮空間擴展不同層次上的相互作用是有差異的:同一層次的城鎮空間之間以競爭為主,不同等級的城鎮空間之間協和力表現得更為明顯,但要真正發揮協和規律的作用,則需明確的外界控制與規劃干預。協和力在空間競爭的后期有可能使不同的空間類型走向集約化和一體化。荷蘭蘭斯塔德地區6個主要中心城市的協調性增長顯示了很高的同步性,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鎮混合體而是一個共生的群體,對外界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空間演化的長期穩定性。上海與蘇州關系經過長期演化正在步入同步性協調階段。1998年二者實際利用外資數分別居全國第一、二位。
以上4種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影響著蘇州的城市定位,都市圈理論和共生理論要求蘇州發展應充分考慮上海大都市的輻射作用,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合作;區位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則從地理位置和投資成本角度決定著蘇州在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尤其是上海都市圈中將要扮演的角色。
2 城市定位的宏觀背景和區域基礎
蘇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中心,東鄰上海(80km),西枕太湖,北依長江,南接浙江,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自唐代起就逐漸成為我國經濟中心之一,明清時期,蘇州地區手工業發達,加上大運河的漕運,蘇州成為當時中國最繁榮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曾是其外港。鴉片戰爭后,上海的地位迅速崛起,蘇州反而成為上海的腹地城市。20世紀50~70年代,由于蘇州不是國家重點發展區域,經濟增長緩慢,市區GNP 1952年到1958年,年均增長10%以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0年代,改革開放后,蘇州充分利用有利的環境和與上海之間歷史淵源關系以及地緣優勢,主動接受上海技術和設備的擴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實現了經濟超常規的發展,該階段全市GNP年均遞增17.7%;90年代以來,蘇州抓住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機遇,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依托開發區建設,外向型經濟迅速崛起,使蘇州再次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據統計,1990~1998年,全市GNP年均遞增37.4%。總結蘇州地位抬升的原因,①發達的農業為工業發展提供了所需的原始積累;②文化的開放性、開拓性和實用性;③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抓住機遇,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④充分利用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因此,胡序威先生認為,從經濟聯系來看,蘇州實際上已成為上海大都市區的一部分[10]。隨著滬蘇輕軌的建設、滬寧高速鐵路的建成、上海在蘇州的太倉設立后備水廠以及上海市民在蘇州大量購置房地產,加上文化背景的近似性,蘇州未來的發展與上海將更加密不可分。
3 城市定位的確定與緣由
3.1 城市空間定位
空間定位是對城市的區域地位及空間影響尺度的確定。城市作為區域的中心和樞紐,首先要確定城市的等級和空間坐標。蘇州按在不同區域尺度的定位可分為國際、亞太、全國、長江三角洲、上海大都市圈、江蘇省、蘇錫常等多個層次,本文僅從對蘇州發展影響最大的上海大都市圈層次進行論證。
從圖1可以看出,滬蘇嘉構成了滬寧杭都市連綿區的一個小的產業、物流和信息金三角。蘇州已成為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和重要支撐。在上海大都市100km的緊密圈內,蘇州是唯一的大城市,且GDP(1250億元)和人均GDP(21724元)(1998)均高于居上海200km的杭州市GDP(1135億元)人均GDP(18600元)。蘇州實際上已成為構成和促進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如果缺少蘇州參與,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態和功能將是不完整的。根據以上4種定位理論和蘇州的發展現狀,未來一個時期內蘇州的定位應體現在:①上海是現代產業的管理和服務中心,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研發基地,而蘇州則側重于加工功能和制造業基地的建設。這一定位是近幾年來跨國公司在兩地迅猛發展的結果。根據海默(Hymer)等人的研究,跨國公司趨于將高級決策機構集中于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主要城市,將次一級管理功能和生產活動集中于外圍地區區域性中心[11,12],從而形成以跨國公司為核心的區域綜合聯系網。由此也決定了在經濟全球化與新經濟背景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商務中心的形成與蘇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分工格局。②上海是國際大都會和全國最大的對外開放區,蘇州是上海國際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包括吸引外資、承辦各種會議、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提供旅游休閑等。1998年,蘇州實際利用外資僅次于上海,居全國第二位,總量相當于上海的59%,超過廣州,為深圳的1.7倍,超過南京、無錫和常州的總和,為杭州的7.4倍(見表1)。③上海是長江三角洲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物流中心和制成品輸出、國外產品輸入樞紐,蘇州是原料、能源、半成品的輸入地和成品的輸出地,蘇州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著上海向國內腹地輻射中轉站的作用。④上海是主城,蘇州是副城。蘇州與上海之間的城市間聯系指向度為37.5%[13],超過了無錫、常州及6縣市的聯系度;寧越敏等根據人口、GDP、空間距離測算上海與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指數,蘇州與上海之間的指數(L)為19.5[14],高于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內其它所有城市(見表2)。蘇州依托古典園林、水鄉古鎮以及太湖國家旅游渡假區等資源優勢,承担著上海旅游、休閑、渡假的后花園功能。據統計,蘇州目前游客的30%來自上海。蘇州環上海的周邊城鎮已開通與上海市區一體的電話通訊系統,金融系統的互兌業務也正在展開。⑤上海是國際航運中心、主港,而蘇州市的太倉、常熟、張家港是輔助配套港,具備倉儲轉運功能。滬蘇一體化發展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趨勢,也是長江三角洲發展軸心的內在要求。打破行政體制的束縛,借鑒香港與深圳的“前店-后廠”的模式[15],形成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都會經濟協作區勢在必行。
附圖
圖1 上海都市圈輻射范圍及蘇州區位示意圖
Fig.1 Affecting areas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 and location of Suzhou
3.2 產業定位
產業地位是對城市重點產業、潛力產業的確定和篩選的過程,其定位合理與否決定著城市發展的活力和效益。根據蘇滬關系和蘇州產業發展的實際,蘇州產業的發展方向:①以高技術產業中心的外向型、現代化工業基地。目前,蘇州經濟發展的外向度越來越高,市、縣、鎮全方位開放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利用外資占江蘇省總量的一半,世界500強企業中71家落戶蘇州,外資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全市40%工業產品出口。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22.03%,高于無錫(20.95%),南京(10.97%),常州(10.66%)。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出口銷售收入均名列江蘇省第一位。1998年,蘇州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的34.9%,是南京(6.5%)的5倍多,無錫(15.7%)的2倍多。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要方向的高新產業發展很快,目前顯示器、鼠標等產品的銷售收入均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已形成相當規模和競爭力。鄉鎮企業經過改制后,開始以新的機制參與市場競爭,也逐漸向高技術、高效率、外向型方向發展,已具備相當大的吸納外資的能力。②隨著上海國際大都市的建立和都市連綿帶的擴展,區域內的耕地資源將日趨緊張,同時也對蘇州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需求共同化的要求。WTO的加入,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一體化的趨勢勢必打破區域需求平衡格局,而走向需求共同化和農業專業化;其次,結構多元化的要求。人們需求的優質化、高檔化、多樣化將打破相對單一的種養結構,而走向種、養、加、銷復合多元產業結構,蘇州農業的先天優勢和區位決定了其外向型地位;其三,高科技化和生態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農業面臨著一場以生物遺傳、基因工程和綠色農業為主的革命。人們對無污染、無公害農業的要求,促使農業打破單一經濟增長目標,而走向生態化和環保化;最后,結合蘇州旅游業的特殊地位和上海大都市休閑渡假的要求,考慮觀光農業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三個農業帶,即環太湖旅游觀光農業帶、沿長江出口創匯農業帶和陽澄淀泖無公害名特優生態農業帶。③第三產業的定位,應充分發揮蘇州旅游業的龍頭作用,搞好與上海大都市的運輸、金融與貿易的配套服務。蘇州古典園林、水鄉古鎮以及環太湖風光山水與上海國際大都市景觀形成了互補優勢,區域大旅游組織網絡正在逐步形成。蘇州旅游業近年一直呈大幅度上升態勢。表1 1998年中國沿海主要城市實際利用外資情況
附圖
表2 上海與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經濟聯系強度指數表
附圖
另外,根據上海大都市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WTO的服務業分類,蘇州可以重點發展商業銀行分行、信用服務、證券及外匯兌換、保險與再保險、金融保險咨詢、汽車租賃、酒店及賓館服務、批發和零售、醫療保健服務、房地產服務和數據通信等。
3.3 城市特色定位
城市特色定位是指能夠綜合反映城市及其腹地區域的文化、經濟、景觀特征的地域化個性特征。根據蘇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情況以及作為上海大都市后花園的要求,結合蘇州旅游資源的特色,遵循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有利于人與社會文化融合以及有利于個體發展的原則,除了突出加工產業基地和旅游城市外,蘇州未來特色還應體現在:①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積淀地區,是江南文化與吳越文化的代表,諸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及古村落,以及江南園林等歷史文化遺產,是承古繼今的文化空間紐帶;以江南水鄉為特色的市域環境,不僅富有極大的自然旅游景觀價值,而且作為一種延存至今的文化現象,也孕育著深刻的文化景觀價值。蘇州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承担著延續歷史文化,創造蘇州新文化的重任,對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繼承與發揚不僅是蘇州地位提升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必要,而且具有全國和國際意義,也是對人類文化的貢獻。②潔凈、舒適、宜人的綠色城市。吳良鏞院士指出,“下個世紀城市間的競爭是城市特色的競爭,最終所比的是城市的綜合環境質量,是比哪個城市更加舒適、宜人。”蘇州作為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吸引外資最多的區域,理應在全國和世界上樹立最佳的人民環境形象。
4 實施城市定位的思路與對策
4.1 加強區域基礎設施的協調建設是實現城市定位的前提
蘇州要想成為高技術產業中心,外向型、現代化工業基地和上海國際型大都市的重要支撐點,就必須構筑發達的區域基礎設施網絡,尤其是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網。通過發展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網,可以減少區際交流的阻力,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使資源能在區域內實現合理的配置,產出更大的效益。當前,就蘇滬而言,一是要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價值,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以及配套港;二是完善陸路交通網,包括沿江鐵路、高速鐵路滬寧段以及滬蘇錫常輕軌快速干道的建設。再逐步考慮通訊、供水、供氣以及互聯網一體化建設和區域設施共享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前店后廠”模式的有效實施。
4.2 加強產業聯合與分工,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是實現城市定位的關鍵
蘇州是毗鄰上海最近的大城市,近年蘇州地位的提升和崛起正是與上海經濟技術合作的結果。1980年代初,上海在產品、技術、人才等方面有力支持和推動了蘇州鄉鎮企業的發展;1990年代初,蘇州抓住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機遇,憑借區位優勢,主動接受上海輻射,帶動和促進了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面向21世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即將加入WTO的背景下,蘇滬更應加強協調,聯動發展。具體途徑如下:①以上海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軌為契機,發揮兩市農業科技水平較高和蘇州資源及加工能力優勢,共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農產品產、加、銷或貿、工、農一體化的龍頭企業。采取多種合并形式,扶持建設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及創匯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基地。②充分發揮上海高新技術和蘇州制造加工業的綜合優勢,優化和重組產業、產品和企業結構。在鞏固、提高現有配套協作的基礎上,拓展新的配套協作。③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蘇州應主動接受上海輻射,加強合作,使兩地的股票、債券、外匯及拆借等金融市場互相銜接,積極籌措和運用國內外資金。④發揮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功能和蘇州產銷優勢,進一步完善商品流通合作體系,共同培育建設面向本區域、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型商品或物資集散地。⑤充分發揮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帶動作用,改良提升蘇州市有關港口和沿線的倉儲運轉功能,逐步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綜合航運體系和儲運網絡。⑥發揮兩地旅游互補優勢,開展全方位合作,實施跨區域連鎖經營。通過共同參與旅游資源的規劃、開發、建設和保護,帶動兩地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新一輪旅游消費熱點。這樣蘇州才能加入更高層次的國際循環中,鞏固、提高其區域和產業地位。
4.3 構建蘇滬一體化的區域創網絡是實現城市定位的動力源泉
產業發展水平是城市特色和空間定位的基礎,而產業的升級無疑要依賴技術創新。構建滬蘇一體化的區域創新網絡是新經濟時代和全球一體化背景下,蘇州持續發展和確保其地位不斷提升的根本。
蘇州要實現作為生產、研發基地和高技術產業中心的定位。就應充分發揮兩地尤其是上海科技優勢,加強科技合作,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兩市的信息交流網絡、技術交流網絡和服務網絡,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從根本上提高兩地企業的產業層次和競爭力。在構建區域創新系統時,除發揮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的積極性外,更要注意體制上的創新,建立多層次的協調機構,可在政府、政府的部門、行業、企事業、學術部門五個層面展開。各級政府應充分發揮能動性,積極創造條件,為創新網絡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環境。昆山市1985年自費籌建開發區取得成功便是體制創新的典型案例[16]。
4.4 加強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的動態協調發展是實現城市定位的基礎
蘇州舒適、宜人居住環境的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以及良好投資環境的維護等,均離不開全區域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近年來,由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迅猛發展,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劇增加,惡化了本地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太湖流域問題最為突出,而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嘉興等重要城市均在其流域內,該流域國民生產總值占到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2/3,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精華所在。但每年各種工農業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卻高達32億t,占全國的1/10,從而導致流域水質嚴重惡化。嚴重影響了上海、蘇州以及周圍城市的生產和生活用水。由于太湖流域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其保護治理已成為長江三角洲環境綜合治理中最為關鍵和核心的問題。原規劃1998年建設的33座污水治理廠,至1998底只完成2座[17]。太湖流域的綜合治理還需包括蘇州、上海在內的其它城市的協作,這樣才能保證蘇州市未來各層次定位的實現。
收稿日期:2000-04-28;修訂日期:2001-01-10
《地理科學》長春158~163K9地理劉榮增/崔功豪/馮德顯20012001以大都市圈理論、區位理論、比較優勢理論和共生理論為基礎,從區域分工與協作的角度,探討了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一體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邊的大城市蘇州未來發展的區域空間定位、產業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實現定位的途徑。為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諸城市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借鑒。城市定位/大都市周邊地區/城市定位理論/蘇州市Orientation of city/Peripheral areas of metropolis/Theory of City Orientation/Suzhou City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9571028)和蘇州市政府2010年度重點資助項目部分研究成果Study on the City Orientation in Peripheral Areas ofMetropolis in the New Era——A cas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SuzhouLIU Rong-zeng 1, CUI Gong-hao 1,FENG De-xian 2(1.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s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3;2.Institu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01)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metropolitan area,location,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ymbiosis,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future orientations of Suzhou,which i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divis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s.It draws following conclusions:(1)In terms of city space orie-ntation,Suzhou,as a subsidiary city,should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processing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base.It should actively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s,and share out the workand cooperate with Shanghai in tourism,banking and port const-ruction.(2)In terms of industry orientation,Suzhou should givepriority to high technology and export-oriented industries,andcoordinate relationship among primary industry,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3)In terms of urban feature,Suzhoushoul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its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men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In the end,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inking on how to developand how to carry out these orientations.The pre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these orientations is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The key of implementing th-ese orientations is enhancing labor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uzhou and Shanghai.The impetus of implementing the orientation is construc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of in-tegration of Suzhou and Shanghai.The basis of implementing theseorientation is strengthening the harmony development of ecologyand environment.The authos hope that the article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s to the sound development between other c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劉榮增(1968-),男,河南南陽人,在讀博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E-mail:rzliu-537@263.net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崔功豪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馮德顯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作者:《地理科學》長春158~163K9地理劉榮增/崔功豪/馮德顯20012001以大都市圈理論、區位理論、比較優勢理論和共生理論為基礎,從區域分工與協作的角度,探討了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一體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邊的大城市蘇州未來發展的區域空間定位、產業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實現定位的途徑。為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諸城市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借鑒。城市定位/大都市周邊地區/城市定位理論/蘇州市Orientation of city/Peripheral areas of metropolis/Theory of City Orientation/Suzhou City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9571028)和蘇州市政府2010年度重點資助項目部分研究成果
網載 2013-09-10 21: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