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學生個性:中學歷史教育的重要追趨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歷史正承載著不自滿的民族默默前行,然而,在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加強的同時,在教育和科技領域,我們又面臨著更嚴峻的考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實現,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現代教育正越來越由灌輸知識向培養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整體素質發展,在基礎教育領域尤其如此。中學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應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而不是用柏拉圖式的模子,將學生刻為千人一面的兩腳書櫥。素質教育順應時代潮流,要求培養多領域多層次高素質人才,因而,中學教學應當高度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一、個性的概念界定
  個性既是一個個體概念又是一個整體概念。我國的心理學界一般認為,個性指受一定的個性傾向性制約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總和。因為人的能力、氣質、性格等個性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需要、動機、興趣、信念、世界觀等個性傾向性的制約下,構成的有機整體。個性作為一個整體反映在個體身上又會表現出個別差異性(人與人的不同),這就是個性的個別性。
  個性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可塑性。就可塑性而言,促成一個人個性發展的因素很多,但總離不開個體主體性(主觀能動性、積極性、主動性)的參與。學生個性發展與教學不可割舍,個性培養依賴于正確的合理的教學風格的陶冶和感化,個性化教學反過來又推動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正所謂教學相長。
   二、個性與教育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什么?早在本世紀初,北大校長蔣夢麟在其《個人之價值與教育之關系》一文中就指出:“教育有種種問題,究其極,則有一中心問題存焉。此中心問題惟何?曰做人之道已。做人之道惟何?曰增進人類之價已。”那么教育如何實現人的價值呢?“使個人享有自由平等之機會而發展起固有之特性”。蔣先生認為,教育必須遵循個性主義的原則,發展人的個性。在一學校中,在一課堂中,兒童“此個人與彼個人相去甚遠:有上智、有下愚,有大勇,有小勇,有無勇,有善弈,有善射,有善御。皆以稟性與環境之不同,而各成其才也,各人各稟特殊之天性。教育當因個人之特性而發展之,且進而至其極。我能思則極我之能而發展我之思力至其極,我身體能發育,即盡我之能而發展我之體力至其極,我能好美術,則極我之能而培養我之美感至其極。個人稟賦之分量有不同,而欲因其分量之多少而至其極者同。”其實,早在我國古代社會,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思想,并以之來指導實踐。他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個性,施之以不同的教育。他對不同學生提出的同一問題也常作不同回答。例如,幾個學生問“仁”作何解?孔子針對各人所需作了各有側重的回答。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孔子的因材施教時指出:“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封建社會的教育家,開展個性化教育,尚且能夠做到“無棄人也”,社會主義時代的人民教師,在進行教育時,更要教好學生,做到“無棄人也”!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的個性被扼殺,具有不同特點和特長的學生像一堆生產原料被具有統一模式的學校加工成標準件。在這一過程中,教育這種培養人的活動,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而成了一種套在本應蓬勃發展的孩子身上的枷鎖。當今,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要使基礎教育成為大眾的卓越教育,即使每個學生發揮其稟賦而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它以發展學生素質為教育宗旨,使學生的個性有了充分發展的機會。我們應該抓住這次機會,對學生實行個性化教育;所謂個性化教育就是發展學生個性的教育,抓住個性化教育,就是抓住了素質教育的關鍵。當然,現代教育并非要求我們像孔子那樣逐個教導學生,教育規模和教育方向的變革使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那么做,但是它要求教師在教學指導思想上應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充分理解和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專長興趣;在教學氣氛上,應和諧寬松使人人得盡其才。而反觀中學教育現狀,尤其是歷史教學,在這一點上做得遠遠不夠。
   三、中學歷史教學的現狀
  縱觀我國中學歷史教學的發展過程,我們不難看出以下兩點:
   1.從教材內容來看,具有較強的單一性和保守性
  教材內容的保守性,主要源于傳統教學中過度重視其政治性、民族性和倫理性,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不同需求和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忽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就拿《中國近代現代史》教材來說,一部活生生的中國近現代史,幾乎成了一部中共黨史。當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中流砥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近現代史中強調黨的作用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標準。但是,“真理稍稍往前走一步,便成了謬誤”。我們歷史教材在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認識上,無疑是教條的保守的呆板的,比如,對國民政府時期發展經濟的努力和成就視而不見,對蘇聯在二三十年代同我國在東北邊境的沖突諱莫如深,對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介紹不足,過于抹殺抗戰時期其他社會力量的貢獻,或對其他社會力量的歷史輕描淡寫,這無疑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也不符合中學生接受歷史事物的心理需求,不利于青少年全面認識歷史,更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在近現代史上的真正作用。這樣,過分強調統一性,抹殺個性,實質上非常片面,結果卻是無意中沖淡了必要的政治性,動機與效果發生了分離。歷史教學畢竟不是單純的意識形態教育,歷史學家對同一史實的看法尚且存在差異,我們又怎么能夠把某一種既定結論強加于學生呢?教材應該具有開放性,注重實錄,而非以意識形態為過濾器,把生動連續的歷史割裂成死板的政治事件碎片。用同一模子刻出的思維模式是不利于學生發展個性的。同樣,過分強調民族性和倫理性,也有礙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2.從歷史教學活動來看,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和專制性
  現在,還有不少人認為: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強調教師的教學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脫離教材”、“超越教材”。這種把教學內容絕對教材化的觀念,陷入了本本主義的泥潭,無論師生都把枯燥的教材奉為“圣經”。當然,這是升學壓力的作用。然而,歷史的長河浩瀚無際,我們通過教材只不過是管中窺豹,教材是歷史觀指導下的產物,也必將伴隨著對歷史再認識的深入而不斷增補改進,我們所教應該是歷史而不是教材。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具備必要的歷史知識,而不是灌輸某種教條,何況我們剛剛談過,教材內容有那么強的封閉性。伊壁鳩魯認為,人所擁有的知識是一個封閉的圓,圓圈外是未知的世界,人擁有的知識越多,圓圈越大,便越覺得無知世界的廣闊。而無知者恰恰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假如教師的作用只是教學生背好教材,假如他不用豐富多彩的史實填補學生歷史知識的匱乏,那么學生將成為極易滿足強不知以為知的無知者。當他們進入大學校園時,將很難適應那里濃郁的求知氛圍和浩森的知識海洋。我們的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溺于教材,在教學方式上則流于陳舊。歷史本應絢麗多彩,有滋有味,但我們的課上缺乏熱烈討論的氣氛,學生提出的不同觀點往往被斥為幼稚,錯誤甚或謬誤都是可能的,但正如泰戈爾所說:“當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你也就失去真理了。”不許學生犯錯誤就等于拒絕其成長。當學生課外閱讀來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時,我們的教師往往會以升學為由去干涉他們。當然,這并非只是教師的責任,但是,在教育體制無法在短期內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我們的歷史教學盡可能的開放一點。總之,目前的歷史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封閉性較強,不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去甚遠。
   四、個性發展是歷史教學的核心
  怎樣才能使歷史教學由封閉走向開放?歷史教學的出路何在?
  教育的核心是人,它要關懷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發展。終身教育是教育的發展方向,應該用人的教育的整體和長遠視角來指導。“理想的人”的尺度就是人的全面解放,個性和創造力全面發展。教育應使人成為有創造性的人,全面發展的人、審美的人、自由的人。中學歷史教學對學生形成歷史觀有著重要作用,那么,在歷史教學中,只有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核心,才能培養出有個性的人才,歷史教學才會走上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盡快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
  對于中學歷史教學的現狀,我們在前面已作簡要分析。要從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談何容易?況且,一提到創新,有人就會反問:“歷史課本中都是現成的結論,怎么敢創新?”如果連這么點勇氣都沒有,我們又怎能對得起“人民教師”這一光榮稱號?又怎能做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更怎能算一個現代人?殊不知,“生命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創造活動”,而現行教育所缺乏的是:“引導人既了解自己國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也了解別國對人類文明貢獻的眼界。尊重公理,并在此前提下尊重差異和多元性的現代人的氣質。”因此,我們歷史教師首先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既提倡“源于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力爭一本教材在不同學生眼中有不同的內容,充分發揮教學相長的作用。警鐘常鳴,不斷創新,在知識和指導思想上領時代之潮流,開時代之先河。
   2.轉換視角,以能力和方法為教學歸宿
  現代教學論認為,我們獲取知識是為了運用知識。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需要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已有知識的老化亦越來越快,一個人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不能終生受用,因此,學生在校期間應當注重掌握一些獲取知識的方法。再說,中學歷史教學所面對的對象是中學生,而大多數中學生將來的職業不是從事歷史教學或歷史研究,故而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講授和學習一些今后極少可能用到的知識(沒有個性)上是一種浪費(當然,素質教育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并不否定對具體知識的掌握)。這不應該是我們教學的主方向,但是,知識有別,能力共通,我們要通過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歷史觀,使他們在對歷史了解的基礎上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分析與歸納、抽象思維和具體思維的過程中,增強作為現代人的素質。從而形成獨立的歷史觀和價值觀,而這恰恰是他們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引導學生從方法論的角度去掌握史實,把方法納入歷史教學的主體內容之中,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讓他們活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去創新,去發展!
   3.新解“以史為鑒”
  “以史為鑒”,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個在歷史教學中非談不可的話題。但是在傳統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以史為鑒”的概念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所謂“學史使人明智”、“學史以立信仰”、“學史有助生活”、“學史愉悅人生”、“學史可以指導人生”等,其“智”、其“信仰”、其“生活”、其“人生”均整齊劃一,沒有個性,與學生個性發展委難聯系,至于“塑造學生個性”更無從談起,以史為鑒的主體畢竟是個體的人、有個性的人,要真正實現歷史教學“以史為鑒”的功能就得沖破思維定勢,既目中無人——面對學生整體,又目中有人——面對一個個個體,這要求我們多一點耐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充分了解其個體性格特征,做到因材施教。這樣,“以史為鑒”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真正“明智”、“立信仰”、“助生活”、“愉悅人生”、“指導人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歷史教學的使命也正于此。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方法納入歷史教學的主體內容之中,因材施教,以史為鑒,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是現代歷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個性化教學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培養有個性高素質人才的同時,也必將開辟一個歷史教學新時代!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童樺20022002 作者: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童樺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56:15

[新一篇] 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三個主題與戰略重點選擇——兼論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

[舊一篇] 發展現代農業要把握的幾個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