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時期,與西方市場經濟百年發展、完善的過程相比,我國的社會轉型是以歷史濃縮的形式,把社會轉型中的各種社會問題幾乎同時呈現出來。如何應對社會轉型時期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與實踐課題。
一、社會轉型對學校德育的雙重效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我國的經濟形成了多元化發展的格局。經濟形式的多元存在帶來了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這些觀念給人們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機。同時,市場經濟是凸現個人利益的求利經濟,凸現金錢地位的貨幣經濟,優勝劣汰的分化經濟,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必然導致人們思想的多樣性、復雜化。尤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生產力尚不夠發達,法制尚不夠健全,市場經濟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情況下,學校德育工作希望與困難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
(一)市場經濟自主經營的原則激發了人主體意識的生成,同時誘發了個人主義傾向
理性經濟人原理表明,在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社會,人們經濟活動的根本動機是追求自身利益,但是人們的行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能夠根據市場處境,判斷自身利益,并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盡可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或個人,只要進入市場,行為必然受市場機制的制約。經濟人的行為和動機決定在交易或交換中,人們會采取那些被認為將給自己帶來最大凈收益的行為,并在取得收益時規避風險。理性經濟人假說表明,市場主體是獨立的存在體,但是基于獨立存在的行為是有風險意識的,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是處于理性思考的。基于存在的獨立性,權衡的主體性,選擇的自主性,對風險的規避性,使市場在“自由”交換中有著合理的理性內核,從而使市場經濟在無形手的支配下,處在一種自發的良性運轉之中。市場經濟理性經濟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則要求經營主體具有充分的自主權,實行自我約束、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市場經濟這種特質賦予人們主體意識,講求等價交換,公平競爭,喚醒了人們的巨大積極性、能動性。人們的風險意識、使命感和責任心也隨之加強,有利于人的獨立性、創造意識的形成。這有助于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以獨立的人格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為推進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為道德的主體性發揮奠定了基礎。
從另一方面看,市場經濟自身存在著盲目性、自發性、滯后性以及“市場失靈”的情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制度還不完善,在個人主體意識與利益的驅使下,有可能誘發極端利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對青少年學生而言,其主體意識的增強,只是表明他們社會化過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們已具有良好的主體意識,不等于他們已具有行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相反,在缺乏積極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容易助長他們的個人主義,表現在思想和行為上不關心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惟我獨尊,我行我素。
(二)市場經濟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利益群體的多樣化相應導致思想價值取向的多元性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遵循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結構的不合理因素對生產力的羈絆,出現了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局面。作為社會主義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非公有經濟,呈現出興旺發達的態勢,體現了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實現了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完美契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市場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價值規律等整合為有機的統一體,促進了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促進了物質文明的進步,推動了精神文明的發展。社會宏觀環境的良性運行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改進和加強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從另一方面看,所有制經濟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種利益群體,相應地表現為多種意識形態。在現實生活中,既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積極的、健康的意識,也有反映小商品生產封閉、保守的意識;既有反映過去計劃經濟統籌過死的產品經濟意識,也有反映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初期原始積累的意識。在價值觀方面,無私奉獻,公私兼顧,合理利己和極端利己主義價值觀并存。在外來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中,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并存,精華與糟粕同在等等。這種復雜多元的社會現象通過家庭和社會種種渠道滲透到學校中來,使學生的思想行為、價值取向呈現出復雜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方面面臨多種選擇,而其中消極因素必然對青少年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三)市場經濟的效益原則增強了效益觀念和求實精神,同時誘發了拜金主義和重利輕義傾向
市場經濟的效益原則、利益驅動原則,是市場經濟生命力的支撐點,促使市場主體在追求經濟效益過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產出”的法則,遵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在目前我國物質生活條件還不夠高,生產力尚不夠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些原則對提高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市場經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競爭機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效益觀念和務實求實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進取拼搏精神。
從另一方面看,在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機制、法制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情況下,某些人鉆法律的空子,謀取個人私利。市場經濟競爭的嚴酷性會引發少數人采取不正當的手段達到求利目的的心理傾向,誘發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視長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等。社會上的種種消極因素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到學校,對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的行為習慣必然產生不利影響。
(四)市場經濟的完善發展與全球化趨勢同步進行,促進了國人開放進取意識的生成,同時在東西文化的融合與沖突中,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使青少年學生面臨多元選擇的困惑
當前,全球化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響著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發展,我國不可避免地被全面卷入全球化浪潮。入世更強化了這一進程,使國人不僅要面對國內競爭的壓力,而且要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求生存、求發展,成為每一個中國人內在的驅動力,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依賴性、保守性、封閉性和僵化性等思想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時俱進,開放進取成為時代潮流。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形成了一個新思想文化陣地,各種思想得以迅速在網上傳播,對于優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有利于社會主義新文化的建設,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沒落的道德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潮的傳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貪欲不斷膨脹,給青少年的價值選擇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地休閑、娛樂、消費,避免不良社會風氣、生活方式的侵蝕,成為現實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問題,也對新時期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構建德育體系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一)德育的適應性與超越性的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是符合我國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抉擇,市場經濟建設的成效在根本上取決于人的素質。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靈魂,市場經濟的確立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道德作為上層建筑,必然受與之相對應的經濟基礎的制約,道德必須適應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場經濟;另一方面,道德作為意識形態,對與之相對應的經濟基礎具有能動作用,道德必須超越而不能僅囿于適應市場經濟。只有在適應中超越,在超越中適應,螺旋上升,層遞發展,德育才能在培養與造就我國現代化事業的人才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德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屬于精神活動,要受物質的、現實的生活制約。德育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要求立足市場經濟的實際,適應社會,貼近生活。但德育的適應性不是消極的適應,而是積極的適應。一方面立足于市場經濟自主經營、平等互利、自負盈虧的實際,引導學生樹立主體性、協調性等觀念。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充分挖掘、發揮個體的創造力,使學生確立平等互利、公平誠信的原則,促進社會的和諧有序發展。另一方面立足于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引導學生樹立進取、開拓、創新精神和時效、信息等功效性價值觀念,并基于市場經濟的風險性、不確定性培養學生適應市場經濟的良好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實現與市場經濟的契合,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能夠成為弄潮兒。
德育僅停留在適應市場經濟的層面,還不足以發揮其對經濟的能動作用。思想道德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它是對可能的未來世界的一種把握與向往。德育對市場經濟的超越是在能動適應中的超越,是在揚棄中的超越,更是在可能的條件下的超越。(注:蘭剛.關于21世紀德育的前瞻性思考[J].江蘇高教,1999,(1).)一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克服、消解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促使思想意識、行為規范合理化,避免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的思想行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形成更高層次的思想品德、價值觀念,提升他們的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善的人格。從而在適應中實現超越,體現主動適應、積極作為的特征。德育正是“按照某種超越于現實的道德理想去培養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種理想精神境界與行為方式,以此實現對現實的否定”。(注:魯潔.道德教育:一種超越[J].中國教育學刊,1994,(4).)也正是由此,德育通過為未來培養具有主體性的人的現實活動,來超越現時代而不是停留在復制現有規范上,從而實現對人的全面發展、社會進步的拉動作用,最終發揮其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作用,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
(二)教師的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的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激發了人的主體意識,為德育過程中人的主體意識的實現提供了現實的外在社會環境。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教師和學生都具有能動性,都應是主體。作為道德的載體,師生又表現為道德主體。道德主體主要是個體以認識、肯定、發展和完善自己為己任的。而且作為道德主體,師生又表現為德育主體。德育主體不僅要盡相應的道德義務,更要求個體和群體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修養向較高層次邁進。
德育作為德育主體的一種實踐活動過程,其實質是學生主體在教師主體幫助下,消化、吸收、實踐德育內容的過程,(注:張秀清.雙主體合作德育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9,51-52.)在此過程中,學生處在一定社會和自身成長的發展階段,受社會環境和自身道德發展規律的制約。因此在德育目標的確定上,不僅要考慮社會的要求,更要重視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在德育內容的安排上,不僅要依據社會規范,更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在德育途徑和方法的運用上,不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師的主體作用體現在保證學生的自覺主動性的充分發揮方面。在德育過程中,教師的活動是可以變化的,學生的品德發展規律是不可替代的,道德認識的發展,道德情意的感化,道德行為的展開都由學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從德育起點、過程、終點三方面看,學生主體是第一性的,教師主體是第二性的。
在實踐過程中,近、現代西方教育思想偏重于學生主體作用,夸大為學生中心論,導致學生的放任、放縱。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側重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培養,使學生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因此,在德育過程中,樹立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雙主體合作關系的理念,使教師主體和學生主體雙向互補,發揮雙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經由這一過程,學生主體性逐漸成長,最終促進學生自我教育,達到各個具體的德育目標,從而發展和完善個體道德人格,成為適應市場經濟、推動市場經濟建設的主體。
(三)德育導向的一元化與道德實踐的多元性的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確立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抉擇。多種經濟形式主要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經濟形式的多樣化決定了道德實踐主體的多元存在,由于所處的經濟所有制性質的不同,個人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觀念的差異性,在現實生活中必然呈現出多元化的意識形態。
從另一方面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遵循共同富裕原則為德育一元化導向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道德基準,以公有制為主體為德育一元化導向提供了道德實踐主體。
市場經濟通過競爭機制、市場機制,強化了人們的時效觀念,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并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通過對一般市場經濟的揚棄,高揚了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原則,更能充分保障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即為滿足廣大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實現。正是由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注:管子·牧民.)為新時期德育一元化導向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理想,以其可行的實踐性和可求的理想性,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人心,成為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規范和尺度,有機地整合了義與利的兩極目標,使義與利取得了一致性和合理化。共同富裕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目標和基準。
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所有制形式決定了在道德實踐主體多元化的社會中,國有大中型企業職工以及其他所有制經濟成分中,國有經濟成分職工道德實踐群體的主體地位。共同富裕的理想使國有經濟道德實踐主體與非國有經濟道德實踐主體形成良性整合,為德育一元化導向奠定了社會基礎。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德育體系就要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主旋律教育,在全社會確立占主導地位的共同目標、方向、信仰、意志、行為準則和精神動力。
三、整體構建中國特色學校德育體系的基本思路
整體構建中國特色學校德育體系就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系統科學的理論原則,以德性論、德育論、系統論為理論基礎,以德育的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六個分系統為緯,以大、中、小學德育工作三個子系統為經,橫向貫通、縱向銜接、橫縱交織,構成一個時間上具有全程性,空間上具有全面性,具有中國特色,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貫徹“以德治國”方略要求,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學校德育體系。
具體而言,從縱向看,是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子系統的縱向銜接,使每一個子系統的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都應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建立分層遞進、螺旋上升、和諧銜接的有機聯系。從橫向看,是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評價六個分系統的橫向貫通,使每個分系統都要落實到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子系統之中去,遵循德育工作的規律,使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環環相扣、互相依存、和諧貫通,通過這種聯系做到分系統自身構建的整體性。
(一)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整體構建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學校德育體系
“三個代表”對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研究具有指導意義。江澤民同志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注: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注: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注: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一個“根本任務”、一個“中心環節”,確立了德育在發展先進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德育主要通過在發展先進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作用于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進而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德育體系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體傳統文化的民族特性。我國古代哲學是本體論、認識論、道德論的統一,以倫理道德、人生價值的探究為中心,是一種倫理型的哲學體系。作為傳統文化精華的古代哲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認為宇宙的法則與道德的最高準則是一致的。通觀我國傳統道德文化,我們可以總結歸納出最為典型的五個方面:(1)注重整體精神,強調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的愛國主義思想;(2)推崇仁愛原則,強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及人際和諧;(3)提倡人倫價值,強調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視修養踐履,強調道德主體的能動作用。
西方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區別于其他文化的主導精神和價值取向,這就是個性精神、科學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古希臘追求人的獨立和權利,他們尊重人性,崇尚人的自主、自律和力量,把人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實體。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思想家們主張從中世紀封建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恢復古希臘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從神性轉向人性,高揚人的理性,主張面向自然,解釋自然,重新認識世界和人自身,提倡求索和創造文明。17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發展,崇尚理性、發展科學成為資產階級的迫切要求。科學精神在本質上是一種崇高的道德精神。從此以后,民主理論和民主政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功利思想和求利原則得到進一步發展,并成為上升時期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武器。
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就是要在“三個代表”思想指導下,貫通古今,融會中西,繼承借鑒,發展創新,在德育思想、內容和方法領域中實踐古今文化的貫通和批判繼承,同時,也在這幾個方面實踐中外文化的選擇和吸收借鑒。
(二)深刻領會“以德治國”重要方略,整體構建貫徹“以德治國”方略要求的學校德育體系
江澤民同志指出:“要把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尚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注: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從整體上看,“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對治國方略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認識和表述,是治國理論的發展,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現。德治與法治互相補充,相得益彰,共同構成完善的治國方略。首先是功能互補,法治是靠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來規范人的行為,調節人際關系的;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說服力、勸導力、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來規范人的行為,調節人際關系的;道德是立法和執法的基礎,遵紀守法是基本的道德規范,德治為法治創設良好的思想和社會條件。法律主要靠他律,道德主要靠自律,二者互為補充。其次是范圍互補,法律只是對違法的行為進行懲處,而對“缺德”不違法的行為是不干涉的;道德則是通過社會輿論對“缺德”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弘揚正氣,抵制歪風,減少犯罪。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包羅人們社會生活、家庭生活的全部內容;而道德則比法律作用的范圍要寬泛得多。再次是功效先后互補,漢代思想家賈誼曾說:“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注:《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德治的作用在事先,法治的作用在事后,形成了功效先后作用的互補性。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
“以德治國”方略在教育領域的貫徹實施,對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來說,就是要“以德治教”;對于各級各類學校來說,說是要“以德治校”;對于廣大教師來說,就是要“以德育人”。這是貫徹“以德治國”方略的內在要求。
整體構建貫徹治國方略要求的學校德育體系,首先要“以德治教”。要切實把德育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樹立育人為本的觀念,將“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的要求落實到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使德育在整個教育工作和人的整體素質發展中真正發揮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以德治校要求教育管理者不僅要牢固樹立德育為首觀念,而且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做師德建設的力行者。“以德治校”是一種重要的學校管理方式,也是構建德育管理評價體系的應有內涵,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觀規律進行德育管理和評價,增強德育管理評價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以德育人”是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根本落腳點。在構建德育目標內容體系中,繼續深化的道德、法紀、心理、思想、政治德育內容五要素的整體性研究。在構建德育途徑方法體系中,教師要以德育德、以情育情,這是“以德育人”的前提,也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保證。“以德育人”是德育管理評價的重要內容。“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既是貫徹治國方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實踐環節。
(三)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整體構建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學校德育體系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總結歷史,高瞻遠矚,創造性地構建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施體系的框架。學校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的思想原則和內容范圍與《綱要》的內容要求存在著多方面的整體聯系。《綱要》在第二十條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科學規劃不同年齡學生及各學習階段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校紀校風建設。要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要組織學生參加適當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第二十三條指出:“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側重、各有特點,是相互銜接、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必須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單位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整體構建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德育體系,就要以中央關于素質教育的精神和《綱要》要求為指導,突出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提高國民素質,教育是基礎。德育肩負著培養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任務,在素質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對全面素質教育發揮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增強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同時,素質教育對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德育,同樣應當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綜合性范疇,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紀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要對德育的要素結構和層次結構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一是按照兒童和青少年的年齡特征,分別研究小學德育、中學德育、大學德育以及各級各類學校德育的銜接;二是將廣義的德育分解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紀律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分別研究各自的特點、規律、內在機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供理論參照和實踐操作的模式,為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奠定基礎。
教育研究京3~8G1教育學詹萬生/許建爭20032003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本文反思了社會轉型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雙重效應,提出處理好德育的適應性和超越性、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以及德育導向的一元化與道德實踐的多元性的關系,整體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德育體系,使其成為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適應貫徹“以德治國”方略要求、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德育體系。社會轉型/德育/反思/構建詹萬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 100088 許建爭,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北京 100088 作者:教育研究京3~8G1教育學詹萬生/許建爭20032003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本文反思了社會轉型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雙重效應,提出處理好德育的適應性和超越性、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以及德育導向的一元化與道德實踐的多元性的關系,整體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德育體系,使其成為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適應貫徹“以德治國”方略要求、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德育體系。社會轉型/德育/反思/構建
網載 2013-09-10 21: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