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中國發展的機遇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當代中國處于特殊的發展階段,國內條件和國際條件對我們的發展都比較有利。只有善于發現機遇,科學而敏銳地認識機遇,才能抓住機遇,才能不犯歷史性的錯誤,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才能大踏步前進。
  關鍵詞    機遇  條件  發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地掀起了一股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特別是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思想更解放一點,改革開放的膽子更大一點,建設的步子更快一點,要利用國內外的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告誡我們千萬不可喪失時機。以鄧小平同志講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階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呼聲和強烈愿望,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旋律。                
  歷史上,中華民族曾有過許多大發展的機遇,可是,都令人痛惜地喪失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對機遇認識不夠,研究不足。要抓住機遇,首先要科學地認識機遇,只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把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在機遇面前成為強者。因此,本文擬就中國大發展的機遇作一分析。        
  所謂機遇,就是難得的有利的機會,時機或時候。抓住機遇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大發展的機遇不多,稍縱即逝,如果不及時抓住,把經濟建設迅速搞上去,錯失良機,就可能犯歷史性錯誤;二是機遇難得,要十分珍惜,如果光憑良好的愿望,不切實際,盲目求快,就會造成大的損失,也會喪失歷史機遇(五十年代的“大躍進”就犯了這種類似的錯誤)。為什么大發展的機遇不多,而且很難得呢?這是因為構成機遇的諸多有利因素處于變動之中。抓住機遇,這些有利因素就會得到鞏固和加強,機遇就會延長或者創造出新的機遇;運用不好,那么,構成機遇的諸多有利因素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受到削弱甚至消失,機遇就會被錯過。只有善于發現機遇,認識機遇,才能抓住機遇,我們的發展進步才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們的事業才會取得成功。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對中國大發展的機遇予以仔細研究。      
  當前,中國正處于大發展的階段,國內和國際都具備有利的時機。 
   一 從國內有利條件來看,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政治穩定,社會安定。               
  改革開放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人民從改革開放中得到了實惠。飽嘗了十年動亂之苦的中國人民更加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和平建設環境,民心思定,人民不愿意看到中國再有一個大的動蕩。蘇聯和東歐發生的急劇變化從反面給中國人民以深刻啟示:沒有社會穩定,只能是國民經濟大幅度滑坡,政治斗爭激烈,宗教糾紛、民族沖突、暴力活動充斥社會各個領域,人民普遍感到不安全,甚至流落到異國他鄉而淪為難民。在國際和國內環境極端復雜艱難的條件下,中國政府克服了種種困難,實現了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中國沒有出現西方預言家所稱的象蘇聯東歐一樣崩潰的局面,西方所謂的“多米諾骨牌”理論在中國破產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基本上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而社會政治穩定又為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一點連一些西方人士也不得不承認。一些國外新聞媒介對參與1989年那場風波的人進行調查,許多人認為中國應該走循序漸進的改革道路,避免大起大落。那些希望中國瓦解的敵對勢力中的一部分也害怕中國象蘇聯東歐一樣崩潰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的難民。
  十五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廣大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承受能力增大,我們擺脫了束縛我們思想的各種條條框框,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是一條人民真心擁護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也是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它為中國的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和穩定有序的內部建設環境。    
   2、人民思想更解放,精神大振奮。            
  改革開放每推進一步,都伴隨著沖破舊的觀念和理論禁區的思想解放進程。十五年來,一次次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動力。七十年代末期沖破“兩個凡是”束縛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吹響了我國思想解放運動的號角,為新時期改革開放和黨的基本路線奠定了思想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擴大,生產力標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等一系列理論相繼出臺,一浪推著一浪前進。鄧小平同志科學地總結了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最后終于形成了他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隨著《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出版和發行,一個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高潮正在興起,它必將對中國改革開放進程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發表和中共十四大的勝利召開,掀起了建國以來又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使人民群眾精神大振奮。“鐵飯碗”、不允許企業破產、不允許工人失業等等這些過去視為姓“社”的,現在由于人民看到它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便加以革除。股票、保稅區、個體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等這些過去視為“資”而受到禁止或限制的,如今得到鼓勵和支持,并開始廣泛地、大膽地嘗試。鄧小平同志的“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大家擺脫了姓“資”姓“社”問題上的長期困擾,成為檢驗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這次思想解放運動所掀起的觀念更新浪潮沖擊著神洲大地,正觸及著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它吹起了九十年代加快改革開放、繼續解放思想的新的前進號角。這次解放思想使干部群眾在認識上目標統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深深扎根于十多億中國人的心中。大家都有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強烈愿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呼聲。社會各部分的積極因素都被調動起來了,中華民族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如此充滿生機和活力,它成為構成中國大發展機遇中的最重要因素,因為在構成機遇的諸多因素中,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很寶貴,它既是構成機遇的重要因素,也是抓住機遇的必要條件。離開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是無法抓住機遇,實現加速發展的。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決定勝敗的因素是人民,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1)。如果說,革命戰爭的成功離不開人民的支持,那么,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同樣需要人民的支持。這正是我們的事業能夠取得成功,能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最可靠保證。
   3、我國已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              
  經過四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最近十五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財力、物力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新公布的《92年中國發展報告》,1980——1989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9.2%,僅次于韓國,位居世界第二。世界銀行《1991年世界發展報告》按匯率折算中國大陸1989年國內生產總值排世界第九位。煤、鋼、發電量、棉花、肉類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在全球位次大大提前。1992年大陸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1991年國民生產總值近24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全年進出口總額達1656億美元,占世界第十一位。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達到182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84元(2)。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0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3.4%。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9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1993年外商直接投資達到258億美元,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多的一年。城鄉居民生活繼續得到改善,在大力購買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同時,在1993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4764億元,比上年增長28%(3)。                               
  以上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隨著社會財富的大量積累,必然不斷摧生出人們新的消費需求和對生活水準新的期望,一方面表現為國民購買力提高,大量貨幣轉向消費型;另一方面國人“下海”意識增強,開始把貨幣轉向投資型。這給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們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到本世紀末使我國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4、全方位開放格局和良好投資環境的形成。
  自從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發展。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沿邊、沿江、沿線經濟開放區——內陸”這五個戰略部署,由點到線,由線到片,全面開放;滾動式地由南到北,由東到西,由外向內逐步推進,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不僅開放區域范圍在擴大,利用外資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獲準涉足金融、旅游等第三產業領域。良好的投資環境已初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投資環境的建設步伐已加快,一批機場、港口、公路、電訊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法律政策的配套也日臻完善,一大批經濟法規相繼公布實施或正在制定之中。外貿體制改革邁出較大步伐,逐步向國際規則靠拢。         
  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使中國能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經濟合作,能夠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使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互接互補,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從而使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    
   二 從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來看,對中國大發展的有利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中國在外交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冷戰結束以后,兩極格局正逐步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在今后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有可能的。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因此,中國有可能利用這段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集中精力,加快發展。
  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關系,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國同亞非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發展,我國同周邊國家的關系處于全方位的良好狀態。我國同西歐的關系已經得到恢復。雖然中美對抗時有發生,但是由于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在全球或地區問題的解決方面美國需要中國合作,尤其中國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受到美國企業界人士青睞,中美關系不會發生大的逆轉。1993年298家美國大公司和37個貿易團體要求克林頓總統無條件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就是例證(4)。1992年11月中美首腦在西雅圖會唔必將推動中美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外交活動緊緊圍繞著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并為它服務。積極爭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爭取和平安寧的周邊環境成為我國外交工作的重點。避免同西方發生直接對抗,“絕不當頭”,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區別對待西方各國是我國外交的一個特點。現在,我國國際交往越來越廣泛,國際聲望不斷提高,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這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有利于我們集中全國力量一心一意搞好經濟建設。         
   2、經濟和科技競爭進入世界主戰場。
  兩極格局的解體,歸根結底是蘇聯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大大落后于西方的結果。布什下臺的原因也是其國內經濟狀況不佳。一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取決于軍事力量的強弱,而最終取決于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所以冷戰結束后,各國把注意力轉向國內,以經濟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取代了軍事競爭,緩和成為一種趨勢。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冷戰時期,主要關注的是和平問題;冷戰后,討論更多的是發展問題。大力發展經濟,爭取經濟安全,搶奪科技人才,發展高新技術對世界各國至為重要。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推動本國現代化建設步伐。經濟和科技競爭進入世界主戰場,經濟和科技問題在整個國際關系中份量大大增加,這是國際關系史上一個重大轉折,它為世界各國其中也包括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3、繁榮的東亞經濟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由于獨聯體和東歐各國國民經濟大滑坡,西方經濟不景氣,世界經濟呈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而整個東亞地區經濟呈現飛速發展的強勁勢頭,一片生機勃勃和經濟不景氣的其它地區形成鮮明對比。             
  東亞地區經濟增長不僅反映在增長速度上,還表現在經濟結構上。東亞經濟已形成了階梯式產業結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日本處于最高層;亞洲四小龍緊隨其后,東盟各國處于第三層,中國大致處于該層。同時,東亞地區互補性也很強,東盟的橡膠、木材等正是中國急需的,而中國的一些機械設備則是東盟所需的。這種產業結構的階梯狀和互補性推動東亞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八十年代中期,日元的不斷升值推動了東亞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際分工。上層相對先進的產業技術隨著直接投資和技術引進自然進入下一層次,從而推動下一層次產業的升級,下一層次的產業升級也會反作用于上一層次,促使其開發更新更高技術以保持優勢,因而推動東亞發展。日元不斷升值,促使日本出口企業向海外轉移,特別是轉向東盟和中國,以求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擴大對這些地區的投資;同時增加從這些地區的進口,將日元升值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亞洲四小龍也由于勞動成本提高,不得不將一些產業轉向東盟和中國大陸。東亞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國際分工有可能持續到本世紀末,這就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沿海地區經濟騰飛創造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地區性局外部條件。                           
   4、冷戰后熱點不斷出現牽制西方。             
  冷戰結束使地區均勢被打破,各種力量加速排列組合,激發了許多新的不穩定因素,過去長期被兩極格局壓抑、掩蓋著的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宗教糾紛相斷爆發,甚至釀成流血沖突。從巴爾干、中東到高加索再到中亞形成了一條“地震帶”,世界上爆發的局部沖突主要集中在這條線上。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前南斯拉夫地區發生的巴爾干戰火,國際社會多次調解斡旋無效,波黑沖突面臨國際干預和擴大戰火的危險。阿以活動雖有突破,但暗殺活動頻繁。高加索地區各方沖突不斷升級,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為爭奪納卡沖突、格魯吉亞內戰、摩爾多瓦民族沖突越演越烈。俄羅斯總統和議會斗爭激烈,最后葉利欽以炮轟議會而告結束,但暫時的平靜并不意味著不穩定因素已消除,從北非、中東到中亞地區伊斯蘭勢力和影響進一步增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抬頭,出現了一條弧形的伊斯蘭帶,威脅著歐洲南大門,成為潛在的熱點。動蕩的局勢又產生大量的難民,難民潮又給當事國極右勢力找到了挑釁借口,造成當事國社會不穩定。                               
  冷戰后熱點的不斷出現會牽制西方相當大的力量,特別是俄羅斯政局的變化是它們關注和要解決的頭號大問題,為了防范俄羅斯民族主義抬頭,西方必然要傾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要做大量的工作。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索馬里、波黑和海地危機中進退兩難,舉步維艱,受到國內外輿論抨擊,對解決熱點問題一籌莫展。冷戰后熱點問題不斷出現對中國極為有利(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對擺脫中國的孤立地位起了很大作用),中國可以利用這些問題討價還價,改善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我們也不能坐視西方任意把伊朗、利比亞、古巴等仇視西方的國家搞垮,在不與西方發生直接對抗的前提下,要加強同這些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作為牽制西方的一支重要力量,分散西方注意力,減輕中國自身壓力,為中國的大發展創造一個輕松平穩的環境。否則,我們就是在幫助西方搞垮我們的朋友,西方就會把火力集中對準我們,中國就要重新承受蘇聯瓦解后那樣的沉重壓力。      
   5、西方國家國內政治經濟陷入困境。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西方各國尚未享受到冷戰后的勝利果實,各國就相斷進入經濟不景氣時期。八十年代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為3%,而從1990年開始卻先后進入衰退期,呈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趨勢。先是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國債、外貿逆差居高不下,雖說1993年經濟有所起色,但回升乏力。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出現所謂“泡沫經濟”,到九十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再加上日元持續升值,增加成本,降低了日本產品的競爭力,預計日本經濟增長率將由1992年的1.3%降到1993年的1%。九十年代以來,西歐各國經濟先后陷入周期性、結構性雙重危機(結構性危機是指西歐不僅在高科技領域落后于美日,傳統工業產品也受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競爭)。1992年西歐國民經濟增長率為0.9%,從1993年開始,西歐個別國家經濟開始回升,但德國等國仍為負增長。西方國家失業現象也日益嚴重,失業率從1990年底的7.5%上升到1992年底的21%,其中1993年7月歐共體失業率為10.6%,失業人數達2000多萬(5)。犯罪率也在不斷上升。吸毒已成為歐美各國司空見慣的事情,各種暴力行為不斷出現。美國1992年4月發生了洛杉磯事件,次年又發生了大衛派自焚慘劇,反映了美國經濟社會、種族危機的嚴重性。在西歐,排外暴力活動猖獗,尤其以德國最為引人注目。歐美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發展,各種社會問題叢生,成為難以治愈的社會痼疾。        
  在過去的幾年里,西方統治階級內部政治丑聞不斷,人民對政黨厭惡情緒日益增長,傳統政府失去信任,紛紛落馬。執政多年的法國社會黨敗給右翼聯盟,形成左右翼共治局面。英國保守黨在地方議會選舉中慘敗,梅杰首相受到朝野內外猛烈抨擊,成為40多年來最不受歡迎的首相(6)。意大利政壇賄賂丑聞、政客與黑手黨相勾結丑聞充斥報刊,五大政黨威信掃地,被逮捕和審查的著名人士達2000多人。德國統一后經濟困難重重,極右暴力活動猖獗,曾經倍受歡迎的科爾總理在民意測驗中分數跌到最低點。執政38年的日本自民黨由于“金權政治”丑聞不斷、政改方案遙遙無期而被迫下臺,日本組成了1955年以來第一個非自民黨的八黨派聯合政權。布什總統在大選中被民主黨人克林頓擊敗,但克林頓執政一年來美國經濟并未見有較大起色,對克林頓支持率直線下降。                        
  國內政治經濟的危機迫使西方國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國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對外干涉能力。即使一些反共意識濃厚的西方人雖然主觀上渴望把蘇聯東歐搞垮后再搞垮中國,但客觀上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集中力量對付中國。相反,一些國家要擺脫經濟困境還不得不看重中國這個大市場,加強同中國在經貿方面的合作,科爾總理1993年11月訪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這種經濟利益。                          
   6、西方世界矛盾上升。                    
  蘇聯東歐的瓦解使西方聯盟失去了戰略攻擊目標和對手,共同威脅已消失,原先在冷戰中受壓抑的西方各國之間的矛盾也因為冷戰的終結也逐漸表面化、熾熱化。目前,西方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爭奪世界和地區事務領導權的斗爭激烈。冷戰結束后,來自蘇聯的威脅已消失。以歐共體為核心的西歐一體化進程取得巨大進展,歐洲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日本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加快向政治大國邁進。隨著形勢的發展,歐美日需要重新分配權力,因此,三極爭奪世界新秩序和歐洲與亞洲地區主導權、劃分勢力范圍斗爭日益劇烈。在西歐國家之間,德、法、英之間爭奪歐洲主導地位的斗爭也很激烈。                    
  其次,加強了經濟勢力范圍的爭奪,貿易戰內容不斷擴大,在貨幣金融政策上的矛盾更加尖銳。                      
  最后,在高科技領域里,西方國家的相互競爭日益尖銳,特別是日本,步步向美國進逼。                         
  冷戰后西方矛盾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有激化的趨勢,這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的結果。但是,由于它們存在著許多共同的利益,西方矛盾不再會發展為戰爭,它們之間的協調大于沖突,在對付發展中國家方面是一致的,只是方式有所區別罷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會有所作為。我們要善于發現矛盾,利用矛盾。我們要善于在夾縫中求生存,從而加快我國的建設步伐。                            
   7、海外華人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大力支持。           
  中國在海外的華人有5500多萬,不少人經過刻苦學習,辛勤勞動,在事業上卓有成就,在經濟上也積累了一筆財富。海外華人成了一支舉世矚目的隊伍。盡管有些人取得了所在國國籍,但是作為炎黃子孫,他們對故國仍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在祖國改革開放的年代里,他們愿意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積極回大陸投資設廠,以各種方式支援故鄉建設。據有關資料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所吸收的境外投資中,其中80%是海外華人和港澳臺同胞投資的。中國的幸運就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得到了這么一支特殊的重要力量的支持,這是中國大發展中獨特的機遇,是世界各國中少有的機遇。                                
  我們在談論中國大發展有利的國內國際時機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能一帆風順,會有許多艱難險阻,機遇總是相對的,而國內外眾多的挑戰又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國際上,美國以人權、武器銷售等為借口向我國施加壓力;美、法向臺灣省出售先進武器,嚴重干涉中國內政;英國支持彭定康所謂的“政改方案”,為香港的平穩過渡人為制造障礙。在國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不會一蹴而就,會牽制到各方面的利益;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后;農村和農業的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社會腐敗之風日趨嚴重,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更加突出,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認真加以對待的,絕不能掉以輕心。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些困難是暫時的,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困難和矛盾最終會得以解決。   
  九十年代是中國大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世界留給我們的機遇不多了。能不能科學地抓住機遇,把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可能變為現實,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關系到社會主義祖國的興衰。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深入學習研究《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和《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提高自覺性,把高度的熱情和求實的精神結合起來,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開拓進取。我們要吸取歷史經驗教訓,不僅看重機遇,珍惜機遇,而且科學地把握、運用好機遇。
  九十年代是中國大發展的年代,是圓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強國之夢的最重要時期,我們應該加位努力!
  注釋
  (1)《毛澤東選集》合訂本1091頁。
  (2)李鵬1993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
  (3)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載1993年第15期《求是》。
  (4)1993年5月14日《人民日報》。
  (5)1993年9月11日《經濟日報》。
  (6)韋驥:《在混亂和動蕩中尋找希望》載1993年第2期《當代思潮》。
  陰山學刊:社科版包頭047-054D4中國政治高誠19951995  高誠,男,1969年生,199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現為包頭師專馬列教研部助教。                      (責任編輯 王登成)       作者:陰山學刊:社科版包頭047-054D4中國政治高誠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59:58

[新一篇] 論當代中國亟待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

[舊一篇] 論當代中國悲劇的詩美追求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