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群體會有不同的時尚。現代社會的青少年日趨時尚化,時尚的追逐已經成為顯示青少年社會身份和人格的重要特征。近年來,在我國各大城市青少年中涌現的偶像熱、動漫熱、拇指熱、哈韓哈日熱、大話熱、健身熱、游樂熱等現象,無不帶有明顯的社會文化表征,對青少年成長產生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正視青少年文化的時尚潮流,引導青少年全面、客觀地認識和對待文化時尚,是學校德育研究的一個新的視角和領域,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
一、深刻認識青少年時尚的社會動因
“時尚”一詞,可分別解釋為“時期”和“風氣”。《現代漢語詞典》解讀為“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青少年時尚的興盛與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大眾文化的崛起以及高科技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密不可分,更與青少年自身日益增長和強化的自主、創新、享樂、務實的思想意識、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密切相關。其中,尤其以大眾文化的流行及其推波助瀾的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時尚的形成、發展、傳播和互動,具有最為直接的動因。
社會文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大眾文化產生在經濟發達的工業社會,以城市大眾為其消費對象,并通過大眾傳媒的無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復制的、按照市場規律批量生產的文化產品。青少年追逐的大眾文化多數屬于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商業文化的范疇,它們直接與文化市場的需求及其變化相聯系,其生產、流通采取市場化運作,其內容和形式在時髦的風氣和即時的熱點引領下不斷地花樣翻新,滿足時下青少年流行的審美趣味和文化時尚,因而它能夠在文化市場上占據重要的份額,為商家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例如,在連續高溫籠罩的申城,舉辦“2003上海國際城市動漫展”,成千上萬青少年冒著酷暑,汗流浹背地穿梭在絢麗的卡通動漫中,廢寢忘食地盡情享受“視覺盛宴”的歡愉。聯想在申城火爆的“動漫秀”、“漫吧”、“真人秀”以及相關的影視文化產業,據有關部門預測,在我國潛在市場樂觀估計年營業額收入將超過百億元。而在動漫創始的鄰國日本更是年營業額達到驚人的6000兆日元,相當于4000億人民幣。如今,動漫已經成為僅次于旅游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由此,商家出于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的,精心策劃、制作、包裝動漫產業,策動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推銷。而且使動畫、電影、音像制品聯成產業鏈,不斷推出特許經營、形象出租等衍生的產品和新的促銷措施。可見在現代社會,文化與經濟的結合正發展成規模化、跨地域、跨國界的新型文化產業,在高科技傳媒的支持下,已經形成新的文化產業群,成為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在經濟社會的背景下,青少年自然成為文化時尚的重要消費群體,商家利用青少年的文化消費需求,根據青少年偏愛流行文化的模仿特點,不斷推出一連串有關流行的心態、語言和各種象征物,制造一系列流行風尚。如今充斥在大街小巷的電子寵物、跳舞機、電子游戲以及“QQ”、手機短信等。還有在韓國的電視劇和電影在國內熱播以后,青少年對韓國演員和文化顯示了強烈的興趣,出現了一群崇尚、追求、模仿韓國流行文化的“哈韓族”。于是,商家乘機大量生產松糕鞋、肥大的牛仔褲、鮮艷的T恤衫,形形色色的徽章、“流氓兔”、“溜溜球”等韓國產品成了時尚的仿效。《愛情是什么》、《天橋風云》等韓國偶像劇,安在旭、金喜善等明星的相片都成了哈韓族對美的追求,對時尚的信奉以及對個性張揚的象征。
青少年偏愛流行文化,反映了他們在生活方式、休閑娛樂、審美情趣的需求傾向,同時他們在追求時尚的流變過程中,又不斷以主體價值觀影響流行文化,賦予商家生產的各類文化飾物和各種文本以新的意義,影響和改變社會文化時尚的走向。
青少年文化時尚是社會信息化的結果。新世紀高科技信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和經濟社會信息化使青少年追逐文化時尚成為可能和必然。一些原先并不被主流社會重視的流行文化概念和文化內容,經過電腦的加工和網絡的傳播,便可跨越時空、超越城市、地區乃至國界,極大地加快了流行文化的傳播,影響著青少年的生活,改變著他們的思想、行為和思維方式,特別是誘導和激發了青少年自主參與的迫切愿望和文化心態。例如,青少年如若需要在互聯網上瀏覽和搜索“動漫”的信息,可直接點擊50萬網點,除了門戶網站和動漫板塊以外,大量的是個人的動漫作品和動漫網站,形成一個文化和藝術的網陣(MATLIX)和青少年亞文化網絡群體。他們以其豐富的想象和特有的青春心態創作了一個又一個風趣幽默的卡通動漫形象,以這種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進行相互間思想和情感溝通,既抒發了情感,又了解了網友的心聲,達到張揚個性、求其友聲的動漫藝術境界。
互聯網與全球化是必然相連的,文化時尚具有國際性、跨地域的特點,歐美國家、東亞的日本、韓國和我國的港臺地區,是向內地傳播流行文化,策動青少年時尚的主要策源地和輸出地。一些流行文化影視明星頻繁出入國內演出場所,舉辦演唱會,推廣原創作品和成名歌曲,特別是舞臺上的作秀和大眾媒體宣傳活動,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時尚潮流,培植一批又一批的追星族,這是青少年時尚產生的外在動因。而青少年亞文化環境孕育的“差別性愿望”和滋生的自我表現欲,又使他們往往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冒險精神和嘗試新奇的沖動情緒,使青少年成為“追新的一族”,這是青少年時尚產生的內在動因。
青少年時尚是青少年亞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其群體內部的交流和互動是相當頻繁的,具有互喻和互示的作用。從深層次上,這種互動要體現主流文化價值觀和精神追求,但在表層次上,它不同于傳統文化,而與商業文化、通俗文化結合在一起,甚至成為流行文化的主體和代表。經濟社會過度的商業化炒作和包裝以及功利性的價值判斷尺度,導致追求短期效應的行為方式,無疑會背離社會主流文化的價值導向,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深刻揭示青少年時尚的文化內涵,挖掘其產生的社會動因,能夠為正確認識和評價青少年時尚提供科學依據和價值尺度。
二、辯證分析青少年時尚的文化效應
青少年時尚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現代社會青少年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的體現。在文化時尚的構成要素中,融合了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生活觀念的最新因素。它與傳統文化相比,能夠不斷更新青少年的生活內容和行為方式,使青少年生活節奏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生活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富有個性的魅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流行文化良莠不齊,而青少年的認識能力有限,對流行文化缺乏有效的鑒別,對之刻意模仿,就容易產生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近日,據《青年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才入高校的一年級大學生開學幾天,已花掉了半年的生活費,表現為請客吃飯、炫耀消費,彰顯個性的名牌消費、追求時尚的美容消費、減輕家務壓力的保姆消費等。盡管這些高消費行為只是表現在個別學生身上,但卻助長學生之間的攀比心理和奢侈風氣的盛行。
流行文化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大眾媒介的推動作用,尤其是網絡的出現,各種聊天工具的普及,使青少年獲得知識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樣化。網上交流與溝通極大地擴展了青少年的知識面和想像力,大量的信息搜索打破了原有的陳舊保守的思維方式,培養了創新意識。比如《哈里波特》這本書,由于神奇而富有幻想,引起了不少青少年高度關注。但由于信息海洋良莠并存,在青少年的成長中,難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蝕。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部分青少年長期沉迷在網絡游戲之中,網上渲染色情、暴力和低級趣味的信息垃圾,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甚至使之步入歧途,走上網絡犯罪的道路。又如,盡管大眾傳媒突出主旋律的宣傳,但個別媒體熱衷于傳播明星緋聞,追求低級趣味。如前些時候西班牙“皇馬”來訪,與世界一流球隊過招、直面足球巨星的風采,這本符合青少年追逐時尚的情趣,可是有的大眾媒體卻炒作有人花費2800元高價買得貝克漢姆穿的一件睡衣,還炒作有人花3800元買到了在北京飯店小貝住過房間的“初次過夜”權。這些媒體的有意炒作,對思想尚未定型,生理、心理發育尚未健全的青少年產生非常壞的影響,助長了他們追星的盲從性。
當今時代,青少年的主流價值傾向總體上說來是積極的、向上的。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文化時尚的評價標準也趨向于主體價值觀。文化產業要堅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就必然會影響青少年追求時尚的價值觀的形成,在他們追求自由、張揚個性、享受生活、創造激情的文化時尚的同時,要注重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克服對傳統文化反叛的傾向,要承接傳統文化積極的方面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對流行文化中極端和消極的東西要進行剝離,以防止和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蝕。
青少年追逐時尚具有雙重的文化效應,從性質上來說,積極效應是主要的,反映時尚的時代特征,滿足青少年文化的需要,豐富了青少年文化生活,特別是與建設上海一流的時尚文化中心城市相適應,它對保障文化產業的公益性與商業推廣的經濟效益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是做“可愛的上海青少年”應該選擇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定位。
如今的上海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商業中心,也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際大都市,上海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得風氣之先的能力匯集國際名牌和最新的時尚,超越傳統的城市性格。2003年8月,“拉丁王子”瑞奇·馬丁驚現上海,受到上海市副市長的接見,被授予上海城市的形象大使,他在新天地廣場的演唱,讓青少年迷戀拉丁舞,忘情地舞動。同樣,今年夏天,當整個中國全力抗爭非典時,“大男孩”姚明回到了上海,市政府自覺意識到姚明對上海城市精神的代表性意義,今年6月,聘任姚明為“上海形象代言人”,而作為公眾人物,姚明不僅成為國內青少年崇敬的體育明星,在國外美籍華人和其它種族美國人中也被青少年普遍視為模仿的偶像,成為美國式的英雄人物。可見,青少年崇尚偶像是上海城市全面開放所結的時尚之果。
從數量上估計,文化時尚主要是全國的一些開放的大城市,而且成為追星族的青少年終究在城市中占少數,其中的代表人物更是個別青少年。但是流行文化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可以帶動一部分青少年追逐時尚的潮流,這是教育工作者不應忽視的文化現象,特別是個別著迷的青少年更是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和積極引導,幫助其走出迷途。如大連市一位16歲女生,因“膜拜”跳樓自殺的明星張國榮而自縊;太原市某中學5名男生模仿臺灣電視劇《流星花園》中F4,身著奇裝異服結伴出入,在校園打罵同學、辱罵老師……被稱為“春秋五霸”等等,這些青少年崇拜明星,特別是演藝明星,幾乎到了如癡如醉、生死相隨的境地,而他們不懂得,通過現代化的傳播和包裝手段,可以使一個默默無聞的演藝明星一夜間走紅,成為全社會乃至全球耀眼的明星。面對這一件件因崇拜明星而引起的悲劇,教育者不僅僅是悲痛和嘆息,更要承担起“護花使者”的重任,將流行文化的雙重效應如實地告知青少年,引導他們正確地對待流行文化。
三、正確引導青少年的時尚行為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社會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們要發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堅持古為今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鼓舞我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同時,我們要堅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文化發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動我國文化的發展繁榮。”遵照胡錦濤總書記的指示,對待青少年的文化時尚應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根據青少年文化需求的特點和規律,弘揚主旋律,倡導多樣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長與成才。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轉變觀念,理性審視青少年的文化時尚
青少年文化時尚是中國整體的社會變革和文化變遷過程中,文化價值取向多元化和青少年價值選擇多樣化的具體表現,是客觀存在的社會文化現象。以往教育工作者總是認為青少年追逐時尚是校外的行為活動,學校不負直接責任,一般采取既不關心,也不參與的回避態度。事實上,社會流行文化是一柄雙刃劍,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有很強的沖擊力和滲透力,我們應采取對青少年成長全面負責的態度,理性審視青少年時尚文化的雙重效應,積極參與青少年文化時尚活動。在師生文化互動中,擴大和拓展主流文化的輻射作用,引導青少年追求的文化時尚的行為符合先進文化的指示方向,使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整合與統一。
2.弘揚民族文化,承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青少年文化是從社會主流文化衍生出來的一種亞文化,亞文化的健康發展有賴于社會主流文化的有效傳遞和規范。盡管青少年一代總是試圖區別于上一代,但是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是必然的。青少年崇尚流行文化,不能完全拋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中蘊藏著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文化根基。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尤其是在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憑借其強大的高科技信息優勢,而事實上形成霸權文化的壟斷和擠壓力,學校德育更應把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作為首要的任務,這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強大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堅實的思想保證和偉大的精神支撐。
3.教育和引導青少年自覺防范和抵制不健康文化時尚的影響和侵蝕
學校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發揮校園網站、廣播站、校報等各類媒體的作用,努力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校園正氣,培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以提高青少年對流行文化判斷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使他們明辨是非,了解不健康文化時尚對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增強文化的自化和自律意識。而且學校要在課內與課外的文化傳播中,發揮兩個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確立主流文化在青少年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4.全社會要規范大眾文化,使青少年時尚向健康理性方向發展
社會各級宣傳、新聞、出版、影視、電信部門應堅持先進文化的導向和傳播,通過主流傳媒來遏制商業炒作的低趣味、庸俗化傾向,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青少年提供豐富、健康的精神食糧。加大社會對青少年教育類節目、影視、動漫作品、書刊、網站的投入力度。加強對青少年活動場所的使用與管理,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共同為青少年追逐時尚搭建有益的舞臺。同時,政府的公安、工商、稅務等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的力度,堅決查處、取締那些有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時尚作品和活動設施,社會各界要齊抓共管,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成長成才空間。
總之,透視青少年時尚的文化現象的目的,是為了理性認識和對待青少年的文化時尚,引導青少年時尚走向與社會主流文化的互動,強化社會主流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思想·理論·教育滬7~10D421青少年導刊邱偉光20032003邱偉光 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上海 200062 作者:思想·理論·教育滬7~10D421青少年導刊邱偉光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