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 山中何所有:陶弘景詩文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新京報書評周刊微信ID:ibookreview

『與96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文/三書(古典文學博士)


(#相關提示#在書評周刊微信首頁下方對話框回復關鍵詞0720,收聽三書的相關語音。)



◎山中何所有:讀陶弘景的山水詩文


茅山道士陶弘景


公元492年,任南齊諸王侍讀的陶弘景,在道教理想與現實困境的雙重驅使下,毅然脫下自己的朝服,并將其懸掛于都城的神武門之上,以示舍棄仕途歸隱林泉的決心。


后被尊為道教茅山派祖師的陶弘景,對于自己這一出世的選擇,除了世俗所謂“身有仙相”的原因之外,他更加強調了“緣勢使然”。陶弘景不到20歲即入朝廷任諸王侍讀,但十六年間仕途多有不順。侍讀是個清貧的官職,陶弘景因家貧求為宰縣不得,所以自幼深慕神仙之道的他,便隨緣徹底放下而云游方外。


掛朝服于神武門之后,陶弘景上表辭歸,因任職期間,他雖身在朱門,卻心游世外,整天閉門讀書不問世事,所以齊高帝蕭道成就詔許了他,并賜給他茯苓和白蜜以供其服食修煉。


離開朝廷,陶弘景便一身道服,飄飄然往句容的句曲山(位于今江蘇鎮江句容縣)去了。漢代曾有一個來自咸陽的三茅君得道后來到這里,因此句曲山又叫茅山。陶弘景認為茅山之下乃第八洞宮,名為金陵華陽之天,從此自號“華陽陶隱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號華陽隱居。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陶隱居集》等。他的思想脫胎于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對闡揚道教,尤付精力,繼承《上清》經法,開創茅山宗,是南朝道教中最有影響的人物,對后世道教的發展影響亦較深遠。


山中何所有


隱居沒多久,陶弘景收到一封來自齊高帝蕭道成的信。信中問他山中何所有以致讓他流連忘返。這個問題顯然帶有戲謔和不屑的口氣。陶弘景讀完信之后,便寫了一首詩作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首詩的題目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與朱門廣廈相比,山中又能有什么呢。這是齊高帝的心態。陶弘景說是啊,山中能有什么呢,除了嶺上的白云。但是山中的草木泉流皆可怡悅,為什么詩中只說白云呢?陶弘景的白云是一個隱喻。《莊子》里有“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鄉。”好讀老莊的陶弘景,自然將白云視為仙鄉的代稱。


如此,“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這一句就意味深長了。對于陶弘景來說,山中乃帝鄉仙都也,非世俗中人所能識得。這樣閑逸自在的仙鄉,只可自怡悅,而無法拿來贈給身心為名利束縛的君王。


隱居期間,陶弘景四處訪道求仙、遍游名山。他每經過一處溪澗,便坐臥其間,吟賞流連而不能已。與他交情甚好的梁武帝蕭衍即位后,曾派人持重金請他出山輔佐朝政,他便畫了兩幅圖給蕭衍。一幅圖上是一頭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另一幅圖是一頭牛套著金絡頭后面有人持鞭趕著。蕭衍看了不禁失笑道,這分明就是莊子“寧曳尾于涂中”的那只龜啊。之后蕭衍每有國家大事需要咨詢,便寫信派人送往山中,陶弘景以信作答,如此一月之間書信往來總有幾次。陶弘景因此而被稱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采藥圖


陶弘景談山川之美


癡迷于山水的陶弘景,是如何談山川之美的呢?有一次,他一個叫謝征的朋友給他寫了封信,謝征曾任掌管朝廷機密文書的中書鴻臚。在給謝中書的回信中,陶弘景暢談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陽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這就是膾炙人口的《與謝中書書》。雖題為書信,實際上是陶弘景寫的一篇山水美文。寥寥四十字,仰觀俯察,洗練地道盡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自古人多共談,在陶弘景眼中,遠近高低、四時晨昏,氣象不同,或靜或動,皆有靈氣。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山之拔出塵表,水之清澈明凈。五色石壁、青林翠竹、曉霧鳴猿、夕陽躍鱗,山中之物趣味實多,然而只可對謝中書這樣的知音說,而不能與蕭道成那樣的君王談。


“實欲界之仙都”,如此山川,被陶弘景譽為人間仙境。與魏晉南北朝時很多高僧一樣,陶弘景雖然為道教一代宗師,但他亦博通儒、釋、道三家之學。欲界為佛家語,即指充滿七情六欲的人間世。雖然尚未修煉成仙,但是隱居在山中,陶弘景已自覺如在仙都。


在古來共談山川之美的人中,談得最多最好的恐怕當數晉宋之際的謝靈運。謝靈運襲封康樂公,但仕途多舛的他,一生好游山川,所到之處,興之所至,皆賦詩為記。在他之前,沒有人像他這樣忘乎所以地娛情山水,更沒有人專門寫詩記山水之美,因此陶弘景在大約百年之后說,“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在山中隱居了四十多年,期間撰寫了大量有關醫藥、養生、煉丹、天文、歷算等方面的著述,直到公元536年去世,享年八十一歲。據《南史》記載,陶弘景死前無疾,但自知將逝,便詳細交代了弟子如何舉行喪葬儀式,死后他面色如生,香氣滿山,累日不散。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38:55

[新一篇] 民間•民刊•大象詩社

[舊一篇] 書評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