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博鰲經濟學家早餐會:房地產步入下行通道了嗎?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章來源:http://topic.eastmoney.com

2014年8月7日上午7:30-8:30,在2014博鰲房地產論壇正式會議開始前,前來參會的經濟學家以及一些企業老總共聚“經濟學家早餐會”,在分享美食的過程中將各自對行業現狀的理解進行分享。

本次早餐會由筆夫主持,參加者有樊綱、巴曙松、蔡洪平、向松祚、沈建光、趙強、蔣衛平、陳啟宗、任志強、劉曉光、潘軍、黎明楷、單偉豹、吳振綿、周迪永、陳風楊、筆夫、陳詩濤。

筆夫: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的早餐會,其實就是吃飯聊天,但是說實在的,這是我見過的最高大上的早餐會,一邊是中國最著名的老師們,這邊是中國最成功的地產老總們。今天老師們和老總們的對話一定能夠碰撞出激情四射的火花來。

當然老師們的學術很多,5分鐘的時間里面,能夠講出什么來呢?就是把最鮮明的觀點濃縮成一碗早餐上關于經濟學最鮮美的雞湯。各位老總們也有很多的經驗,希望能夠跟我們的經濟學家偶爾PK一下,產生更多的思想火花。當然我也沒有什么太多的主持,主要就是制定一個規則,主辦方規定了每個人的發言時間,因為總體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所以每個人可能是發言4分鐘或者5分鐘。

不管是老師們還是老總們,我是你們每個人的粉絲,所以每個人的待遇都是一樣的,到時間的時候,我就會提醒,請各位見諒。首先有請宏觀經濟方面的專家樊綱老師講講。

樊綱:現在大家對房地產眾說紛紜。這一屆博鰲房地產論壇已經是第14屆了,這14年來都在說房地產泡沫,今年開始這個泡沫終于開始有點破了,我認為這是好事。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波動總是會發生的,好在這還屬于軟著陸,4年半之前搞的這些限購是非常強硬的行政措施,在這些措施的壓力下,它總會發生一點調整,不調整是不現實的,當然還有其它的因素來抵消這些。所以我個人認為有些波動也是正常的,有必要的調整也是發展中的一個過程,而且業內也該調整了,優勝劣汰也該發生點了,阿貓阿狗弄塊地,做的利潤還非常高,這都不正常,這是發展中早期的一些現象,現在總得發生調整。

筆夫:樊老師可能還有更好的觀點還沒拿出來,待會兒還可以隨時插話和發言。下面有請巴博士講講。

巴曙松:最近大家用得比較多的詞就是拐點,大家都在談論拐點,實際上拐點還是不一樣,有的銷售量出現拐點,有的可能新開工量出現拐點,有的說價格出現拐點,這幾個方面差異是非常大的,并不是說它是同步出現的。

與成熟市場作對比,比如說日本,大家通常會說房價大跌了之后,房地產肯定一塌糊涂。實際上房價從高峰跌到現在差不多跌了一半,但是它的新開工量加上自建房,一直是穩中趨升的,它有可能價格出現拐點,但是供給量還在穩步上升。還有的比如像美國,它可能在70年代供給量就開始見頂回落,但價格一直穩步上升,一直到2006、2007年,經過這個危機,出現一輪新的情況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拐點,到底是什么性質的拐點?從業界了解下來,我們認為去年的銷售面積是11億平方,這可能是一個拐點,但是不是需求就見頂了?也不一定;或者說價格就見頂了?也不一定。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大家談拐點的時候要區分不同拐點的組成,才能把握這個行業的走勢。

筆夫:博士講的這點很重要,這次房地產論壇的主題就叫“處于下行通道中的房地產業”,這是很鮮明的,當然也很霸道的觀點。像我們長期觀察,對下行通道很敏感,什么叫下行通道呢?說一個東西進入下行通道的時候,就意味著不停地跌,沒有可能回頭,除非你破了這個通道。

巴曙松:上周報道還有日光盤,今天早上起來我看到說還有地王出現,這樣的市場叫下行通道嗎?

筆夫:巴博士剛才講的是自己最近寫的一篇文章的觀點,謝謝巴博士。下面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老師發言。

向松祚:謝謝主持人,我倒是想聽房地產企業家的觀點。我不是房地產的專家,作為銀行工作人員,我談談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的印象,因為最近各大銀行都開了半年的工作會議,除了農業銀行以外,其它銀行的半年工作會議的文件我也看了一下,基本上的感受就是,銀行的風險壓力不能說大,是非常大。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產能過剩行業的兼并重組帶來的壞賬。

所以我概括了一下,現在工、農、中、建、交這些大銀行對房地產的態度就是九個字:控總量,對總量是控制的。調結構,什么叫調結構呢?三四線城市基本上停貸,二線城市大體上都停貸了。一線城市還有一點,這是調結構。同時,監管部門包括國務院的領導也要求要把信貸從產能過剩行業轉到新興行業。以農業銀行為例,上半年騰出了280億的規模。第三是嚴管理,現在對房地產貸款管得非常死,權力上收,基本上每家銀行都差不多,二三線城市的分行,甚至很多省分行都沒這個權力,全部上收到總行。

那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我認為房地產行業現在進入了一個負循環的周期。因為房地產本身是一個周期性很強的行業,以前是一個正周期。什么叫正周期呢?就是大家都覺得好,買房的人也覺得房價要漲,開發商也覺得要漲,政府也覺得要漲,所以銀行瘋狂地貸款,全國都是如此。現在從銀行的數據來講,我覺得已經進入一個負循環的周期,這些力量都是相互加強的,購房者在觀望,現在賣地也有點難了。現在銀行對房地產的掌握是這樣的,有給你提供貸款的,但是封閉運行的,比如說你的房子賣到30%,還款要達到40%、50%,它有一個比例掛鉤。現在銀行也不愿意放款,開發商也感覺到有壓力,所以進入到一個負的循環周期。

我今天為什么說特別想聽房地產的各位掌門人講呢?就是現在大家到底對房地產市場怎么看,這個事現在似乎誰也說不清楚,因為我覺得最終是由供求決定的,不管是限購、限貸還是政策,都是供求決定的,但是從我們銀行的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的供給是過剩的。所以總結來說,我們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是16個字:“產能過剩”,“市場分化”,從銀行對待房地產的態度來看就知道分化得很厲害。“需求減弱”,從我們看這個數字,有些地方的剛需已經沒有了,農民工進北京、進上海是有剛需,問題是這些剛需能轉化成現實需求嗎?他買得起嗎?最后一個就是“回歸正常”。從經濟學基本的道理來講,一個行業的增長速度、銷售、利潤不可能永遠超越其它行業的增長速度,這是不對的。就像一個人一樣,永遠腦袋長,其他的部分都不協調,終究會出問題,所以最后一個是要回歸正常。

筆夫:剛才向老師講話的時候,房地產界最有名的任總已經沒有心思吃早餐了,請任總批駁一下。

任志強:讓他們先說吧。

筆夫:歡迎德意志銀行的蔡總講講。

蔡洪平: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覺得目前的狀況是蠻正常的,一個行業過剩以后,做出一些調整,我們應該以正常的心態甚至懷著某種熱情來看待這件事情。

我觀察到有兩個不對稱的事,一個不對稱是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狀況不一樣,所以不能把房地產認為到底是漲還是跌,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國家的房地產行業分化非常嚴重。上個禮拜我從北京坐高鐵到上海,我看到路邊有一片農田,后面全是高樓,這些樓全是空的,我直觀感受那就是泡沫,那個地方是在滄州,這種地方絕對是有泡沫的。但是在一線城市不能這樣講,我認為這是第一個不對稱。

第二個不對稱是房地產交易的狀況發生了變化,交易量小,說明人們對未來房地產無論是剛性需求還是投資需求的預期發生了不確定的判斷。交易量的萎縮不是剛性需求的減少,很大一部分是人們對未來發展的價格預期持觀望狀態,當這個市場政策或者趨勢發生根本轉變的時候,要么跌要么漲,我認為交易量會上來。

總體來說我認為一線城市還是比較穩定的,一線城市的拐點還沒有出現,交易量下來了,但是很多人在觀望。

筆夫:接下來有請瑞穗證券亞洲公司的董事總經理沈建光先生發言。

沈建光:謝謝主持人,我的觀點其實跟蔡先生比較接近,我在上海、北京的很多同學、朋友都在問我一個樓市拐點的問題,其實他們都是有改善性需求的,都想換房,所以改善性需求其實在現在非常大。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化,是非常不正常的,海外市場我們看到它的漲跌周期是比較確定的,中國的漲跌非常不確定。這個拐點到底是否到來,有多少是政策影響?去年房地產市場一片大好,北京、上海去年下半年供不應求,后來一夜之間全部都是供大于求了。

我認為現在一個下行很大的原因是去年末開始的貸款緊縮的問題,特別是到了今年上半年,很多第一套房貸款已經拿不到了,這對房地產有很大的沖擊。我認為對房地產的影響,很大的就是信貸政策或者說貨幣政策的調整。前段時間利率越來越高,經濟越來越下滑,有各種各樣的限制,我認為貨幣政策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陣痛期,一方面利率要市場化,但是另一方面很多行政的管制還在,包括存款準備金率、信貸管制等等。你要搞利率市場化,同時又有這么多管制在里面,造成了資金市場的扭曲,我認為這是對房地產市場比較大的影響。但是我不認為這一定就是一個下行通道的開始——貨幣政策可以改變,現在已經看到有些放松,我看農業銀行是第一家開始第一套房貸款有95折優惠的,這是一個新的現象。

隨著中央開始保增長的態勢出來,下半年的貨幣市場又開始放松的話,可能對房地產市場還是有一個企穩或者是改善的趨勢。當然我覺得供求等等很多東西是很難算的。我覺得對當前房地產影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貨幣政策,銀行搞PSL,很多細節都沒透露,這都是在內部操作的,給國開行那么多貸款,有多少錢到了保障房?誰能保證這個錢不會流到其它領域?我覺得貨幣政策的改變跟房地產的波動密切相關。

筆夫:沈建光先生的觀點不一定所有人都同意,但是我覺得他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現在房地產的局面到底是由于政策所導致,還是由于市場內在的規律所導致,其實這個問題挺重要的,我想一會兒樊教授能不能給我們就這個問題做一個答復。下面有請銀河證券研究部總經理趙強先生講講。

趙強:我給大家傳達一下資本市場對房地產的看法。從長期來看,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拐點已經到來了,雖然也沒有很強烈的證據,但是也沒有很強的反證,從長期來看,一個房地產的周期也就20年,我們從1999年到現在也已經有15年了,所以從長周期來看,大家覺得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了,這是長期的關于停滯的共識。

對于短期,現在關注的是兩個點,第一個是最近很多城市放松了限購,樓市在這個位置上企穩,這是市場關注的一個點。我個人的觀點,認為限購放松其實作用沒有那么大。市場又在猜后面一個問題,就是說地方政府或者央行在貨幣政策這一塊會不會松動。我認為到今年第四季度的時候還會看到新一輪的刺激政策。打個比方,中國的經濟現在就像一架飛機,這個飛機上有一個洞,大家都希望這個飛機能夠軟著陸,另外又在飛機上發現了小偷,所以大家一面要保證抓小偷,一方面又要幫助飛機軟著陸。管理當局不希望把這個風險暴露,如果風險暴露的話,它可能會使這個局面失控,包括地方債務、房地產問題,軟著陸是最不好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在第四季度,如果樓市還是那么艱難的情況,地方政府會游說銀行放松信貸,銀行可能會堅守不放松,最終把這個矛盾交給最高當局決策,最高當局可能還是會妥協。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

筆夫:剛才我提這個問題,我想還是請樊老師回答一下,因為剛才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到底限購放松以后會不會有作用,是市場的原因,還是政策的原因?

樊綱:大家都說了很多了,不管哪個政策,最后都落實到供求關系上,限購是擠掉了一批投資性的需求,現在信貸的問題,如果首套房都得不到貸款的話,就擠掉了一批剛性需求。所以是政策在起作用。

中國政府老想做很多微調的事情,這些都在供求關系上反映出來。有一個因素現在確實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因素有多大,是不是對這個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這是需要分析的,特別是各位老總需要從市場的情況來分析和回答這個問題。現在人們的不確定性,懷疑、觀望這個因素到底有多大?現在縮回去等著的剛性需求究竟有多大,這是需要判斷的。

筆夫:任總現在是不是可以發言了?

任志強:我提個問題,你們都在說供求關系的問題。反過來說,政府知不知道有需求?為什么要用1萬億元去刺激470萬套棚改,請問棚改是增加需求還是減少需求?這個問題你們想過沒有?你要說沒有需求,那棚改干什么?

你們認為原來的需求就是破房子改變成好房子,這是錯的,很多棚改的人是原本住在好房子里的。我就沒搞懂,這1萬億是在創造需求,還是在破壞需求?是擠出市場還是擴大需求?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當年我們用了一個強刺激的辦法,用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往里補。3600萬套保障房是什么概念呢?要用5年完成,那就是一年700萬套。開發商一年700萬套,保障房一年就有700萬套,那你說這是有需求還是沒需求?需求在哪兒?那是不是就不應該干這3600萬套的保障性住房?

再看看棚改,我們第一次棚改是解放初期,第二次是福利房改造的時候,現在這次棚改又列進去了,凡是棚改和保障性住房都是蓋的最次的房子,它不僅是房子本身次,它的使用條件、設計條件和功能條件都是最次的,所以過30年就拆了重來,我們現在就在制造這些廢品,或者是短生命周期的廢品。現在北京在改的那一片是蘇聯時期最好的房子,二層小樓,小別墅式的房子,那房子真的要塌嗎?不是,是那片地很好,要把那個地蓋成高樓。這種東西你們說是要創造需求,還是要打破需求?

再一個,你們說進城的人都沒錢,起碼有三個城市取消限購之后暴漲,因為外來有錢的人要進入,你過去是把人家的戶口憋死,不讓進,不一定是炒房的人去買房。那么進城這個事能不能堵住?過去到現在進入城市的有多少?我們過去千萬級城市只有一兩個,現在有五六個,再過幾年可能就有10個了。你要70%的城市化率,怎么擱那三四億新進城的人?那不就得把500萬人口的城市變成1000萬嗎?所以我不認為需求有問題,只要城市化不超過70%以上的時候,就不會有需求的問題。

經濟能力能不能達到?1萬億要蓋470萬戶,要補貼非常多,根本花不完,這1萬億每年光用利息就能補貼很多租房子,人家國家為什么不蓋那么多爛房子,發住房券補貼呢?我們為什么不進行人頭補貼,非要進行實物建設呢?我實在想不通。如果你們這些經濟學家說服不了我們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市場不還是一塌糊涂嗎?怎么能解決市場的問題?當今年下降了,明年更加惡化的時候,你們經濟學家再說吧。

我前兩天到建行去,了解到他們是銀行里面壞賬率最低的,因為他主要是貸給房地產的,其它的銀行都是貸給鋼鐵貿易這些方面,壞賬比較多。建行給我承諾,你們個人信貸要多少就給你們多少,凡是做房地產貸款的,壞賬是最低的。有一類房地產可能會出現虧損,就是拿房地產的錢不去干房地產,去干鋼貿了,這不是屬于房地產方面,當然它跟房地產有一定的關系。

這邊你們說開發商過剩產能,那邊沒有人批評政府擴大過剩產能,哪有這個道理?我覺得你們經濟學家得承担點責任。

筆夫:任總的觀點每次這么受歡迎,大家都知道他的觀點,是為什么受歡迎?因為他跟經濟學家的論據每次都不一樣。

樊綱:我同意你這個1萬億增加供給,把平衡關系又破壞了。但是你說的貸款,貸款有兩種,一種是住房信貸,也就是按揭,這一塊是好的,這塊的信貸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還有一批貸款是給房地產商的,包括影子銀行那些都是給房地產商的,房地產商現在三四線城市有很大的風險,那是銀行壞賬所在的地方。

蔡洪平:它是表外的。

樊綱:影子銀行是表外的。說到剛性需求,我倒說不要小看農民進城這件事,農民進城先租房,他租了房子,其他人就會買得起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就是有錢人不斷買,后面的市場慢慢在接,所以那個過程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不要光看他買不買得起,要看在這個供應鏈上其他人買不買得起,所以我覺得要更細地分析一下。

蔡洪平:關于棚戶區改造的問題,我也批判一下,棚戶區改造很難說它是增加供應或者是減少供應,表面看是1萬億投資,但是這1萬億有三年的滯后期,我跟國開行決策層也討論過幾次,這1萬億的棚戶區改造,要搬遷出去,要房子這件事,需要三年的時間差。棚戶區這批人搬出去是需要房子的,這是增加供應了。棚戶區改造的這些人搬到哪里去,去買誰的房子,這是關鍵。我建議二三線地產商千萬不要救,國開行要做的是給他限定死,你搬出去,讓二三線的地產商破產以后,銀行把它收下來,地方政府買下來,再給搬遷的人。如果那些地產商要死亡的,把他救活的話,那是大問題。所以這個操作很重要。

任志強:人家文件上寫的是470萬套,其中要回購20%。回購的意思就是要就地搬遷,我們沒看懂。說句實話,470萬套用不了1萬億,地方政府一分錢都不配套的話,1萬億都富裕,相當于是20萬塊錢一套。棚改是沒有土地出讓金等等的,地方政府配套這些錢干什么?地方政府按過去說是要拿80%的,這1萬億只配20%,相當于4萬億到5萬億的投資。光靠1萬億能拉得動GDP?

蔡洪平:這些棚戶區搬出去還會搬回來嗎?

任志強:現在的棚戶區改造是舊地回遷,北京市第一個真正的試點是門頭溝,門頭溝停了16個礦,把礦區改造的,在撫順等地都是這樣的,以前是工礦區改造,現在把它擴大到城里了,過去是以工礦區改造為主的,3.5平方公里的回遷,3.5平方公里的土地出讓,一共是7平方公里的棚戶,把那破房子都拆了,那3.5平方公里賣了,但是門頭溝的棚戶區改造錢是不夠的,賣的那塊地的錢不夠回遷的,另外賣了幾塊地的錢才補上這個缺口的。

巴曙松:雖然按揭貸違約率低,但是收益也低。在有限的規模范圍內,在這個高利率時期,銀行有利潤考核的要求,所以比它收益高的,特別是按揭貸利潤少,所以銀行就把它轉到其它的方面。我站在銀行的角度做個解釋。

筆夫:接下來請陳啟宗先生聊兩句。

陳啟宗:現在內地發生的情況,我認為很了不起,不是因為我特別愛國,也不是因為我黨性強。要把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弄得比較正常,這是很復雜的。內地的住房市場太復雜,解決方法也非常復雜,剛才在座各位談了好多。如果住房價格不要再暴漲暴跌,成交能夠比較平穩,那就太了不起了。你們剛才談的一些現象都是以往一年來發生的現象,你不能單看6個月,12個月,你要從長期來看,當然里面好多隱藏的“炸彈”還沒有解決掉,但是最少到今天為止,我有一個比你們優勝的地方,我能客觀,因為我不參與其中,但是我也比較無知,好多事情不知道。但是觀察下來,我覺得能夠做到現在這個情況,已經是非常了不起,而且長遠來看,有可能在未來的3到5年比較平穩地發展房地產,要是做到這個的話,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陳風楊:我是來自深圳萊蒙國際的,我想問一個事情,現在房地產市場只要降價了總是可以出貨的,買樓的就兩種人,一種是投資的,一種是消費的,我們到目前還沒有出現由于降價降到位房子還沒人要的情況,所以我想知道這個市場在哪里?這難道不是市場,不是消費嗎?現在我也看了其它的企業,只要價格降到位,出貨量是很大的。

巴曙松:你所謂的到位是多大?

陳風楊:肯定是犧牲開發商很多的利潤,有的開發商可能在某一個項目上是虧損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市場現在依然存在。

樊綱:剛才巴曙松問你的問題是價格變動多少算到位了?

陳風楊:每個城市的情況不一樣,但是我就講,要么是投資的,要么是使用的,這個市場是在的,當價格到位的時候,這些人就出現了。我們經常說有些樓盤賣不動,客戶在哪里?但是價格到位之后,這些人從很多地方就跑過來了。我不是說地產市場我們一定看得很好,因為我感覺到地產商的利潤肯定是受到很大影響的,但是投資地產和消費地產的,在某一個時刻,他會從你所感覺不到的地方跑出來。

單偉豹:學術界和行業里面的概念是不同的。我覺得中國房地產從來沒有泡沫,現在雖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是價格只要下降,房子還是能賣得出去的,剛需永遠存在。我覺得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到現在,如果和香港比的話,根本沒有泡沫。香港最近叫價19萬一呎,所以就泡沫來說,我早就覺得香港的房地產賣不動。內地目前除了一線城市,二三四線城市的樓價,普通收入的人基本上都買得起,哪來的泡沫?所以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未來還很好,拐點不存在,我預測下半年的交易量肯定增長,明年肯定能跟著GDP上升。

筆夫:下面歡迎首創的劉總講講。

劉曉光:棚戶區這個問題,加上限價房的政策,再加上商品房,這三者之間的影響我還真沒研究過。作為房地產商,對未來的形勢,短期的形勢看不清楚,但是中期的形勢應該要看清楚,這可能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吳振綿:這么多年我是任總的粉絲,他歷來代表了我的觀點。另外說一點自己的觀點,二三線市場房屋過剩這是一個事實,在我們做項目的城市當中體會得很深,剛才巴老師說降多少合適?我同意陳總的意見,市場還是有的,要看你怎么降,但是肯定不能降到成本價甚至成本價以下。

黎明楷:我們是賣樓的,剛才陳總說的,我很同意,需求肯定是存在的,主要是價格問題。另外一個是跟信貸有關系,其實信貸是最重要的。如果銀行能貸款出去,想買房的人會更多。因為現在需求有,但是有些人貸不到款。我們的感覺是,流動性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一直都是最大的。我這次過來最想聽的就是你們怎么預判未來的貨幣供應量,這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潘軍:剛才巴老師問降多少,我們上次在無錫有一個房子降30%還賣不動,8000元/平的房子,今年賣5000了,龍湖有一個項目去年賣8000,今年賣3500,最后割肉走人了。

任志強:無錫最大的問題就是把那100多個污染企業轟走以后,把工人一塊兒帶走了,將近190萬人口,騰出了籠子換不回鳥。

潘軍:雖然無錫的GDP在那里,但是購買力很低。深圳雖然現在量跌、價跌,但是它只要把限購放開,馬上需求起來了,因為有1000多萬人,有很多購房需求。中國的市場確實應該一地一策。確實很多地方房子降價了還是賣不動。賠成這樣了,你說我們怎么給股東交代?連地價都讓出去了,還不說利潤。

向松祚:你現在掌握的情況降的賣不動的能占多大的比例?

潘軍:在我們進入的城市里面大概有百分之十幾。

任志強:東部地區工業向內地轉移的過程中,東部這些一個城市挨著一個城市的都慘,一個城市旁邊沒有城市的都沒事。寧波、無錫、常州這些地方都不行,它們靠得太近了,而且他們工業轉移的時候人口都出去了。

向松祚:常州的房子很多,但是房價不會大跌,因為那個地方常住人口很富,他不急于賣房。媒體都說常州是中國十大鬼城,我們跟那個市長交流,我說你們怎么看?他說鬼城這個詞我們不喜歡,但是常州的房子確實太多。因為常州沒什么太多流動人口,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任志強:曾經有一段時間流動人口太多,但是工業調整的時候人口變少了。

向松祚: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需求永遠在,比如說我愿意買很多房,但是我的需求能轉化為現實的需求嗎?有很多人在那里打工,但是他們一個月能賺多少錢?他買得起這個房嗎?在北京一個月賺三四千塊錢,能買得起房嗎?需求什么時候都在,但是能不能轉化為現實需求,這是很大的問題。

樊綱:這就是長期和短期的關系問題,長期來講,東部沿海地區仍然是人口流入地區,但是短期內,因為工業內遷,最近人口反倒是減少了,以前拿地的時候是按照過去人口流入的規模來的,結果現在變了。

潘軍:我認為這一輪下行未必不是好事,可能確實身邊有朋友割肉走人的,對行業來講應該讓很多人退出。否則這個行業沒有辦法得到改善。三年前我們統計房地產有8萬多家,去年統計下來只剩3萬多家了,我們預測未來企業還會減少很多,這方面倒閉的企業會很多,有一些大企業都出現了危機。

向松祚:最近我們銀行用一個詞,叫房地產企業猝死。

筆夫:謝謝潘總提供的很多真實的、有用的信息,我們的早餐會到此結束。



網載 2015-08-23 08:40:20

[新一篇] 民生宏觀“改革新常態”專家交流會:總體改革前瞻

[舊一篇] 許紀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