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又“紅”了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014年4月2日,尼山孔廟前,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這樣的活動越來越隆重。 中新社記者 梁犇/圖)

孔子故里曲阜,修身、治國——無論在民間層面還是在國家層面,儒學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并拉動了本地乃至外地的資本與人才的涌入。

“我告訴你,以后馬云來我們這里掃地,王石來我們這里吃素,看看他們你就會明白。你為什么沒錢,為什么不成功?我現在正在辟谷,七天只喝水、不吃飯。”


“這個不會錯的,《新聞聯播》里有我八秒的鏡頭。”


面對那些對他的身份表示懷疑的家長們,曲阜國學中心的院長王自超常常這樣說。2014年11月1日,曲阜國學中心的開學典禮剛剛在學院的大成殿前舉行。


王自超的另一個身份是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了今年9月舉行的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講話,王自超是臺下的聽眾之一。

一個月前,王自超剛剛舉家從云南曲靖遷到曲阜。

這是最近一年來曲阜如雨后春筍般誕生的國學院中的一個。

1
             研究國學出名了
         
   


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最近有點被名聲所累。他的一位學生說,他希望自己的學術被人知道,但成為公眾人物是一把雙刃劍。

2013年,習近平視察曲阜,去了孔府,并來到孔子研究院開了一場座談會。其間,習近平拿起楊朝明寫的《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

經媒體報道后,這兩本書一時洛陽紙貴。兩本書的腰封上都印了總書記的“推薦語”,甚至被擺到孔廟里的孔子圣跡圖桌上。現在,曲阜從官員到民間,包括所有來“三孔”旅游的外地人,幾乎無人不曉楊朝明。

“據說濟寧的領導人手一套。”曲阜市委某工作人員說,曲阜今年舉行的一次專家研討會期間,外地來的客人都將放在賓館里的這兩本書帶走了。

當日,除了楊朝明外,曲阜師范大學退休教授駱承烈、孔子禮儀文化學校校長金輝、魯城街道池涯居委會黨支部書記賈祥彬也分別向習近平作了簡短匯報。

扎根曲阜六十年,駱承烈是見證孔子褒貶歷史的“活字典”。盡管已經八十歲,駱承烈看起來精力充沛,講話中氣十足:“剛才山東的一個市領導打電話給我,請我去講課。前段時間我剛去北京講了兩場,浙江、河南的就更多了,一共講了20個省,山東16個地市基本跑完了。”

“發展傳統文化,特別要注意創新。”駱承烈說,“我現在就在編一套關于‘孝文化’的書。再比如,中秋節吃月餅,教師節吃什么?我就弄了一個‘六藝餅’,下一步就搞‘孔子茶’,專家說這兩天就來考察。”

與前面兩位一樣,金輝現在也是忙得不可開交,電話響個不停,不是去外地講課,就是接待從四面八方來考察的官員、老板、學者。她的新名片背后印著習近平座談時講的“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2
             打好儒學這張牌
         
   


總書記去年在曲阜的講話,連同他今年在孔子誕辰紀念會上的講話、看望湯一介、視察北師大、給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專門發去賀信,這一切給了曲阜的人們巨大的信心。

資源開始向曲阜匯聚。

孔研院承接了方正出版社委托的《黨員干部八德全解》課題。據了解,這個項目包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本一套,每本十萬字左右。曲阜師大副教授宋立林說,因為出版社是中紀委的,孔研院很重視,最后就接了,“我承担的是‘禮’的編寫”。

孔子學院在今年牽手孔研院,這讓濟寧學院有點“嫉妒”。“本來我們準備了兩年,后來這個事上升到省里了,最終落地孔研院,就是習主席去視察的地方。”濟寧學院一位老師說。

孔子學院在尼山掛了“總部體驗基地”的牌子,這里是孔子的出生地。轟鳴的施工機器打破了“夫子洞”的平靜,臨近水庫的山腳部分已經被炸平,大量的土石堆積達幾十米高。中建八局正在加緊施工,一座面朝尼山水庫、72米高的孔子雕像已經完成了基本輪廓。建成后,這將是曲阜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

“目前,我們這里的孔子塑像是曲阜最高的,12米多。”孔子禮儀文化學校的一位領導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尼山那個,不是還沒建好么?”

在曲阜看來,習近平的講話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對儒學和傳統文化,我們以前的態度比較曖昧,尤其最高層,這次總書記來了,信號就比較明確了。”曲阜文物局文管委主任彭慶濤說。

濟寧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不久前發文,要求高校、研究機構、市縣區黨校申報“以儒家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優秀文化教學專題”。該文件給的參考專題第一項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寧曲阜講話精神學習輔導。

高校的行動比這份文件更早一些。曲阜師范大學在今年4月將三個院所合并,成立了“國學院”,并制作了鎏金大字。“早就有這個規劃,但一直沒有形成共識,不同意見比較多,到了今天,終于一錘定音。”該校一位老師說。

濟寧學院也決定打“儒學”這張牌,將“地域文化研究所”升格為“儒學與地域文化研究傳播中心”,“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儒學,把運河文化、水滸文化、梁祝文化,都消化結合起來”。

“我們請了楊朝明院長做學科帶頭人,聘書也下了,楊院長一直很忙,還沒來得及過來給我們講課。”濟寧學院中文系主任王欽鴻說,學院為楊朝明準備了一間辦公室,新購了辦公桌椅,“就等他了”。

“十一”之后,曲阜正式啟動了“百姓儒學”工程,要求該市405個村,做到“一村一個孔子學堂,一村一個儒學講師”。

陳萬鳳是旅游公司的一名導游,她應邀前去給村民講課,“一開始講孔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村民笑稱:“給我們老百姓講治國,開玩笑吧。”

“一開始也有誤解,有村委會問我們講課要收多少錢。”陳萬鳳說,“講兩次之后就好了,村民很歡迎我們。”

王自超在10月31日給小雪街道武家村村民上了一堂課。南方周末記者旁聽了這堂主題為“怎樣教育孩子”的課程。武家村來了五十多位村民,基本是老年人,有幾個還抱著孫輩前來。“黨員干部要起帶頭作用,能來的都來。”一位村民說。

講課期間,有四個人中途退場,其中一個是接了電話離開的,另外三人因為孩子在哭。

聽眾退場對講師不啻一個打擊。為了吸引和留住村民,講師有時會選擇在廣場舞結束后講,“聚聚人氣”,也有“誘之以利”的,給聽課村民發一些紀念品。

3
             外來的院長
         
   


在曲阜一些民辦國學機構看來,新一輪資本和人才的涌入,已經開始了。


“全國各地的人都涌到曲阜來辦學。有些人有錢不懂教育,有些人有能力卻沒錢,關鍵是,是不是發心想做。”杏壇國學院院長王白雪說。

“我們做這事與政治無關。”閆學華首先聲明。他是曲阜國學中心的投資人,也是曲阜平安旅游公司的董事長。

在商言商。閆學華說,此前,為了防止員工在旅游淡季時無所事事,同時“增加旅游文化的厚重感”,安排員工每月學習五條《論語》,希望以此約束員工,而他本人也是《論語》愛好者。

“沒想到,收到意外的效果,員工的修養提高了,解決了一些管理難題。”閆說,“比如,以前我們的車輛管理主要靠主管調度,員工把客人拉到孔林后,就空駛回來,運輸五千人需要五十臺車。現在,員工會主動問有沒有客人要拉回來,只需要用三十臺車就能解決問題,給公司節約了不少成本。”

曲阜在前年提出要打造“人人彬彬有禮,處處干干凈凈”的形象。經濟上受益的閆學華萌發了辦一家國學院的想法,辦學之外,還希望能有游客選擇來聽課,在自己的學校“體驗深度修學游”。

“要賺錢嗎?要!”閆學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利,義之和也。’《周易》不是這么說的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曲阜國學中心位于孔子文化園內。這是一座公園,政府每年花46萬維護。今年夏天,閆學華接手了這個園子,“政府不再花錢,我們來打理”。閆學華的條件是,將公園內一角作為他辦學的院址。

閆學華開始尋找投資方,直到9月下旬,王自超走入他的視線。王自超這時從云南趕到曲阜朝圣,“孔子紀元2565年9月20日,那天是孔子的夏歷生日”。

“說實話,找我談的不少,有北京、湖南、香港的,都有。有些是來要求‘技術入股’的,還有來資金投入的,都是打著弘揚國學的名義。”閆學華說。

閆學華最終選擇了王自超。真正打動閆學華的,是王自超主動提出“把老婆孩子都接來,在曲阜扎根”。父子同征,閆學華認為王自超很有誠意。

4
             先占上地,再談發展
         
   


王自超不是今年進入曲阜辦學的第一個外地人。在曲阜,國學是顯學,出入市井街坊、酒店餐館、學校衙門,“孔子”、“儒學”、“國學”等字樣密集地沖擊著游客的眼簾。

“先占上地,再談發展。”一家正在四處找地的河北商人很發愁,他羨慕死了早年就來圈地的公司。

在曲阜吳村鎮,上海吃虧是福公司早年在這里圈了近兩千畝土地,建了一座“吃虧是福孔子學苑”,號稱投資16億。據曲阜的同行介紹,這家機構圈地幾年后,動作一直遲緩,今年加快了建設進度。市委一位工作人員說:“今年我們對他們說,‘加快吧’,你看,馬上就起來了。”

這家機構以企業家培訓為主,主打“孝”字。“2000塊錢,體驗三五天,讓你一輩子受益。任何人只要看了我們制作的視頻,走出來都會在內心說六個字:‘對不起,我錯了’。”該學苑的周經理說。

南方周末記者在10月25日探訪該地,一臺挖掘機正在施工,格物殿已經建好。

“引領社會潮流的是什么人?是企業家對不對?你為什么沒錢,為什么不成功?以后就來我們這里看看那些老板怎么做的。”周經理說,“我告訴你,以后馬云來我們這里掃地,王石來我們這里吃素,看看他們你就會明白。我現在正在辟谷,七天只喝水、不吃飯。”

周經理把南方周末記者帶到規劃圖面前:“我們這個選址,風水很好,中軸線是和天安門、紫金山在一個線上。我們要在這里建‘修身苑’、‘齊家苑’、‘治國樓’……”

曲阜國學院,經學老師刁子曦在學院格言墻前。 (南方周末記者 周至美/圖)

濟南一位老板與秦皇島民族學校合作,在孔子禮儀文化學校租了幾層樓,開班了曲阜分校,主打小學教育,外地學生為主。

王莊鎮閑置的王莊二中校址掛上了“孔子文化學院”的牌子。學院在去年底拿到批文,顏回的78代嫡孫顏廷淦出任院長。目前,他們正在與北京的一所大學和浙江的一家地產公司談合作。“之前來找我們的也不少,但理念不合,沒談成。”國偉副院長說,“我們的地方、品牌都是優勢,像顏院長作為復圣后裔,有巨大的歷史使命感,但是現在缺啟動資金。”副院長國偉抱怨政府對他們支持不夠:“對我們這些民辦機構,政府從來都是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

國偉透露,之前有河北秦皇島、江蘇泗洪的民辦學校來談,希望注入資金、兼并學校,“條件是把我們都清出去,只保留顏院長一個。那肯定不行!”

5
             有市場,就有競爭
         
   


各家學院招生有自己的名片,也有自己的優勢。

孔子禮儀文化學校更像是一個公司。員工服裝整齊劃一。學校的投資方——山東儒源文化集團——的其他子公司幾乎全部進入曲阜,在學校門前掛了幾塊牌子。

曲阜目前正在進行“人人彬彬有禮”教育,教育基地就在這所學校里。校長金輝非常支持政府的百姓儒學活動,“已經為該活動培訓了很多老師。”該校一位老師說。

10月26日,曲阜舉辦了首屆“百姓儒學節”。曲阜人可以免費乘坐平安電動車,這項優惠,是閆學華提供的。

11月1日,曲阜國學中心的開學典禮在學院的大成殿前舉行。王自超與全校師生恭敬地在孔子像前行了拜師禮,并帶領大家恭讀了祭文。

“非常好,‘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以后要堅持下去。”王自超激動地說,他想辦一所“廟學一體”的學堂的愿望終于實現了,“以后我們的學生每天上課前都要到先師像前行禮”。

全校目前只有六個學生,兩個來自山西、兩個來自云南,另外兩個來自山東,都是十二歲以下。

孔林附近的春耕園在六年前從深圳經福建,“三遷”到曲阜。該校的學生中有一半出自學佛家庭,中產階級居多,“將來不一定要考大學”。春耕園的學生很穩定,學校拒絕做廣告,“只教來學,不聞往教”。

曲阜國學院是本地人段炎平開的一間全日制學堂,百余名學生中,“曲阜的只有兩三個”,年齡分布從6歲到23歲,學生的家庭情況與春耕園類似。一名呼和浩特的家長10月底來看望孩子,他是一名商人,將兒子從當地高中轉來,“得加強一些孝道培養”。

年齡最大的一名學生是23歲的孔允(化名),畢業于天津某大學廣告專業,“曾在富士康干過,后來去了一家廣告公司”。他覺得受不了企業那種“阿諛諂媚”,決心重新回爐鍛造,“我和大學同學基本都斷絕了來往”,

段炎平感受到招生的壓力,會在小圈子做廣告,如論壇和QQ群,“主要是家長之間口碑相傳”。全日制民辦國學院都采取寄宿制,封閉教學。一名國學院的學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出現過其他學院的院長搶學生的事情,“同行之間都很熟,鬧得很不愉快”。

競爭自然會有。今年夏天,陜西寶雞岐山腳下的“銘謙學堂”剛整體搬到曲阜,很快就有一些學生轉學到其他學堂了。“我們班差不多有一半走了。”兩位已經轉學的學生說,“他們覺得曲阜有發展吧,畢竟是孔子老家。”

孔子老家,這是吸引外地人來投資辦學的主要想法。“很顯然,就像你要學習武術,就得去河南登封,挨著少林寺,就算進不了少林,也得在旁邊的武校。”一位院長說。

來到祖師爺的故鄉,外地來的院長可能還不太適應曲阜國學競爭的“深淺”。國學中心開學第二天,王自超就遇到了挑戰。一名學生家長經過比較后,將孩子轉去了另外一所學校。

“我們不怕競爭,我們有自己的特色。”王自超站在大成殿前,“像我們這樣廟學一體的學校,全國也就這么一家。”


南方周末兩年前的文章,關于一位臺灣教授的儒學實踐。

這里是南方周末。
微信號:
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1:54

[新一篇] 如果你融不進朋友圈

[舊一篇] 創業軍▏“他們不懂我的野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