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中國插畫師生存現狀:沒有行業規范,只有以強凌弱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今年初,鳥先森選擇離開北京前往上海,加入了韓寒ONE 團隊,自此,他結束了三年自由職業插畫師的生活。“還是進公司了,這對他來說肯定是人生的一個轉變。”插畫師馬玉對新京報記者感嘆。


作為國內職業插畫師中的佼佼者,鳥先森的作品頗受很多刊物的青睞,他和多家雜志社及出版社都建立了長期關系,同時也會給一些大型商業品牌進行創作。


鳥先森在插畫行業的經歷及最近的“轉變”,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插畫行業的一些普遍問題,通過對一系列插畫師的采訪,我們可以總結出下列關鍵詞——騙畫、低價、拖欠稿費等等,在目前的中國,對于插畫師這個新興行業來說,我們看到的是各種亂象紛紜:大眾審美的滯后、市場畸形的發展、行業的粗糙無序……


▲鳥先森作品《粉刷匠》


文 | 吳亞順


亂象:騙畫、低價、拖欠稿費


還在學生時代,鳥先森已經開始進入插畫行業。大二時,他曾與當年明月合作,負責創作《明朝那些事兒圖文版》里面的三百多幅黑白插畫。次年,他又與另外一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本兒童繪本。畢業后,鳥先森繼續創作插畫,起初因為工作量大,收入還不錯,但與此同時,低價、拖欠稿費的問題慢慢也突顯出來。


“我曾被出版社拖欠稿費拖到憤怒,到最后我寫郵件威脅他們,再不結賬就會發微博,這時候自媒體會顯得重要起來。”鳥先森對記者說,“采取這種方式很無奈且心酸,獨立插畫師通過法律維護權益成本又太高……”


數年過去,插畫行業的環境發生了積極變化,“一些原創品牌和本土商家開始有了版權意識,也明白插畫對于商品附加值的提升作用”。不過,出版社、雜志社等機構運作緩慢,“對新變化感覺不如商家敏銳”,有時一幅插畫價格仍然低至幾十元,拖欠稿費等問題也不斷發生。記者打開“插畫中國”網站,其中痛陳個人遭遇的帖子層出不窮,標題含有“拿到稿子后玩失蹤”、“騙稿不給稿費”等字樣。網上還流傳著一份“插畫漫畫業內黑名冊”,上榜理由包括拖欠稿費、拒付稿費、沒信用等。


此外,插畫師還會被要求試稿,合作方有時會同時找數名插畫師來畫一個主題,對于未被采納的作品,基本上都不付報酬。“試稿絕大多數不會給稿費。”插畫師卜力道。


即便如此,鳥先森對插畫師這一職業仍然心懷榮譽感,“雖然插畫有其局限性,但仍是一個有無限可能性,值得投入其中的職業。”他說道。在鳥先森眼中,職業插畫師本質是以繪畫為設計語言的設計師,但又不同于設計師,得同時兼顧設計的服務意識與繪畫的獨立精神。“好的插畫師總會在市場需求與自我表達上不斷尋找新的平衡點。”


▲卜力插畫作品


現狀:大眾審美滯后,插畫多為謀生


今年,記者陸續采訪過近十位國內插畫師,幾乎每個人都感嘆了生存之艱難,“僅僅依靠插畫不大能繼續發展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插畫往往成為一個謀生工具,卜力就直言“只能把它當作一個賺錢的工作”。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插畫師喪失了藝術追求,理想可能在別處——設計、漫畫、動畫或是動漫。


在插畫師岳明看來,插畫行業讓人很心碎,理由主要是受眾審美沒有改變,插畫價格較低。因此,插畫只是她的一份工作,因為相對于畫漫畫,更容易生存。“畫漫畫不那么容易生存,這是第一點。另外,我想把更多私人的東西,投入到漫畫里面來。”岳明對記者表示,漫畫在她這里屬于“ 純創作”。她從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畢業,在插畫、動畫、漫畫三個領域均有涉獵,正準備去日本留學。


除了能提供經濟支持,插畫師左馬還能從插畫行業獲得精神鼓勵,“我在畫漫畫上得到的鼓勵特別特別少,而畫插畫,雜志編輯能給我很大的鼓勵,讓我覺得這樣的創作路子是對的,這會影響我。”經由這種努力,他實現了某種平衡——用插畫來謀生,用漫畫來“做夢”。


這樣一來,插畫在很多插畫師的眼中大多成為了謀生工具,而不是藝術理想的追求目標,或個人自由創作的載體。在鳥先森看來,這只是個人的選擇,“都值得尊重”。“我并不覺得這兩者有本質的沖突。畫得好,以此獲得一個好生活,把感受到的美創造出來,傳達給他人,這正是插畫師要做的事情。”


不過,當創作與現實發生沖突,比如“自己的審美理想與受眾有所出入”,鳥先森稱自己會拋棄之前的受眾,繼續往前,“人需要成長,就需要換衣服。”在采訪里,“審美”是插畫師們重復提到的一個關鍵詞,很多插畫師都認為編輯和大眾的審美意識滯后,既對“超前”插畫作品形成擠壓,又影響了行業環境與市場發展。


“與插畫師相連接最緊密的是編輯的審美。這一點很要命的是,國內基本上所有的編輯都是文科專業出身,除了小學初中上過美術課,大部分編輯的美術教育是缺失的,當然這不僅僅限于編輯行業。若編輯在大學或者畢業后沒有意識對審美進行培養,拓展眼界和思維,那么他自以為的審美往往流于大眾,沒有獨立判斷能力。”對話插畫師時,鳥先森解釋道。


▲左馬插畫作品


期望:給文化從業者一點尊嚴


“很多出版社明明有出版預算,把書廉價批發給渠道商層層割肉它們不吭一聲,但往往把風險轉嫁給抗風險能力最弱的作者身上。有錢也不給作者付稿費,一些編輯責任心不夠,只等作者催賬,催到翻臉。”在鳥先森眼中,這是當下插畫行業生態的一部分。事實上,整個社會版權意識薄弱,審美意識滯后,行業生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其惡果便是,“沒有行業規范,便只有以強凌弱”,鳥先森道。


當然,面對現實,插畫師們也會抱團取暖。在北京,左馬、岳明、卜力等有時會約著去一個名叫鼴書的書店,在那里交流、作畫。他們還會獨立出版自己的作品,放在鼴書售賣。“雖然賺錢很慢,但你畫的是自己想畫的,還挺好玩。”卜力說道。


對于插畫行業的亂象與困境,鳥先森則認為利益可以推動一切,也會團結一切。“商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依舊粗制濫造,不注重設計和審美,必然會遇到市場瓶頸。而人對美的追求是根深蒂固的天性,人在對美的選擇上會引導市場。”因此,他呼吁,插畫師在創作作品的同時,也要積極維護自身的權益,“哪怕一絲一毫”。


有業內人士認為,要解決插畫行業的困境,最好能建立一個產業鏈,把插畫、設計、動畫、漫畫、動漫都包括進來,協調發展。當記者拋出這個問題時,鳥先森反問:“說這話的人是政府領導嗎?”


鳥先森認為,插畫、動畫、漫畫、純繪畫等看起來都是畫,但細分發現,市場取向和創作方式既有聯系又差異明顯,籠統一句話“建立產業鏈”是空中樓閣。“還不如先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起,比如提供低租金的創作空間,組織國內外交流活動,解決稿酬個稅800元起征點的問題,給文化從業者一點實實在在的尊嚴。”


如今,鳥先森在韓寒ONE 團隊中担任藝術編輯,雖然工作內容已發生變化,但核心如一。“我希望在這個平臺能實現一些想法,把美的東西通過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傳達給他人。”


來源:11月22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3版


▲11月22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封面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2:16

[新一篇] 劉慈欣:我的文筆太工科男

[舊一篇] 接著 多變似魔鬼的步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