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編者按:這個情人節屬羊,不知是否會因此而帶上一些溫柔的氣息?有情人的人,約會吃飯扎堆愛情電影,沒情人的人,喝酒吐槽高唱單身情歌,這樣的情景似乎已成每年情人節的慣常畫面。作為一個有知識追求的讀書人,你會不會也掉入這樣的“例行公事”?書評君給你的建議是,來一本“情人閱讀手冊”吧,五本書,五段言情志,診斷單身的毒,重彈相守的曲,探尋親吻的路,醫治相思的苦,揭露情愛的本來面目。也許這本閱讀手冊的基調清冷了一些,不過那些被愛情沖得腦袋發熱的人兒啊,滅滅火更健康。
撰文 | 新京報記者 柏琳
《單身太久會被殺掉的》
作者:孫未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5年1月
千萬不要被這個聳動的題目嚇跑,它披著推理小說的外衣,藏著城市人群孤獨塌陷的死魂靈。在書里死去或茍活的城市女子,她們都太聰明,太敏感,她們都有抑郁癥,她們都愛泡在一個叫做“就想讓你知道”的論壇,她們都單身太久。案情抽絲剝繭,兇手是誰根本不重要,因為殺死她們的,竟是心底那無藥可救的孤獨。每個人都是雙子星座,每個人都有人格分裂,每個人都在論壇上傾訴自己對情人的思念,展示自己在生活絕境面前低入塵埃的姿態;而在真實世界中,她是父母幻想中的完美女兒,她是旁人眼里嘮叨的家庭主婦。當人們試圖用公式、經驗和自己的邏輯去判斷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剝奪了她被了解的權利。
上海女作家孫未作為當代中產階級寫作者,有一種能夠捕捉都市人群種種心理問題的力量,她筆下的人都得了一種城市病——孤獨癥,患者總是想賦予孤獨高貴的涵義,殊不知都只是打落牙往肚里吞地死扛,用疏離的姿態,盼著某個人環抱住自己,帶來體溫,這個人甚至不需要說話,因為一個合格的城市人應該是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彼此孤寂,一個人獨處時又亟須另一個人的呼吸。
《沒有你的天堂》
作者:奧菲爾·圖塞·賈夫拉
版本: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年1月
這也許是足以媲美《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的絕美愛情故事,它融合了奇幻、愛情和推理,同時也包含了對人生存在意義的終極思考這樣深度的命題,它勇奪了以色列幻想文學最高殊榮蓋菲獎,并創下了驚人的銷售紀錄。男主角是才華橫溢的“結局作家”——就是那種專職負責善后收不了尾的電影劇本的人,然而愛妻的意外死亡卻留給他一個無法收拾的殘局,陷入悲傷絕境的他舉槍自盡,來到逝者所在的“彼界”。在這里,看似毫無關聯的角色與他們各自的人生際遇逐漸匯流串聯,事實的真相終于得以撥云見日。當愛情中摻雜了懸疑成分,就鋪墊了這段愛情結局的不可預見性。他四處尋訪,卻依然找不到愛妻的蛛絲馬跡,他不惜結束生命,仍無法扭轉宿命。
對于他來說,有愛妻的地方就是天堂,愛妻已逝,天堂消失,漫長的尋愛路上,他發現了一系列家族秘史,以及妻子“意外”的真相。和妻子重逢的那一刻,卻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于是,他說,“我開始了解,我們比肩存在不是由現實決定的。我開始了解,如果回憶是你愛我的方式,我必須尊重你,也會以我自己的方式記得你。你也珍視你的回憶。為了放手,我需要這趟旅程的每一足印。我需要這全部的旅程,只為了失去你,然后在我內心重新找到你。”他終于在愛情的迷宮里重新確認了坐標。
《我們夜里在美術館談戀愛》
作者:文珍
版本: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
看完這本小說可能不需要花太長時間,可是能夠有勇氣讀完可能會花很久,它關乎愛情背后的生活真相,以及熟知真相后對生活的無能為力。一共九篇小說,除去那篇著名的《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決定去死》的主角是男人,其他八篇小說的主角都是女人,于是我更愿意相信這是一本寫給被淹沒在沉悶生活死水深處,極盡所能想要上浮的女人們的書。書里女人們是有些共性的:平凡、三十歲左右、對穩定的工作充滿厭倦,相信愛情卻逃避婚姻,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總是想生出些事端。
這些女人有的單身,有的名花有主,卻將自己強烈的傾訴欲望壓制在心底,無法和閨蜜傾吐,更無法和男友溝通,到了歲數要嫁人,要生孩子,要全心全意經營家庭。社會給女人太多責任和束縛,卻很少問她們愿不愿意。不但男人這樣要求女人,女人也這樣要求同類,所以窒息的女人要逃,無論前方是否有出路。她知道如果停下來,庸碌生活就會追上來,就會把我們拖入流沙底部。而“停下來就是個死”。也許在情人節介紹這樣一本書有點殘酷,不過你的伴侶如果愿意陪你讀完這九個故事后,還是沒被嚇跑,那么,每天都是情人節。
《分手信》
作者:[美]尼古拉斯·斯帕克思
版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1月
對于相戀中的男女,牛郎織女這種遭遇不知道算不算痛苦的事情?不過可能更痛苦的是,分隔兩地多時,一方終究不能忍受異地之苦而移情別戀。不論你是其中的背叛方還是受害方,看了《分手信》,也許能啟發你重新尋思愛的真義。這是一個關于割舍的故事。他與她初識于海灘,他是休假的士兵,她是做暑期工的大學生,青春正好,他們被愛情的桂冠所加冕。無論情多濃愛多深,生活依照自己的軌道前行。他休假完回部隊,她留守原地,二人相隔整個海洋,也許最初還能保持熱烈的通信,可是最后他等來的終究是一封抬頭寫著“親愛的約翰”的深情款款的分手信,她終于敵不過時間和空間的無涯,需要眼前一個實在的擁抱。不過,她最后沒有得到幸福,而他在對她的愛的隱忍中,卻最終自我升華了。
這是一本頭戴“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頭銜的小說,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思號稱美國純愛小說之王,這些名號也許很容易讓人對這本小說產生先入為主的觀點,認為它的主題單調,內容單薄,不過是美式言情而已云云。這些都沒錯,我卻產生了一個疑問,書的開頭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是真正地愛一個人?究竟是不顧一切去廝守,還是默默地祝福對方遠去?書里的他選擇了后者,好像是正確的,可是如果你是那個她,對待這樣的他,眼里還是會涌上不爭氣的淚水吧?因為好像女人都不約而同地同意一個“看似不總是正確”的道理:如果相愛,請不要離開。
《接吻簡史》
作者:[丹]克里斯托弗·尼羅普
版本:現代出版社2015年1月
接吻這種事,原本是很感性、很私人化的,如今社會風氣開化,于是吻也就能被放在顯微鏡下瞧一瞧它的前世今生。本書雖然有個一本正經的題目,卻依然掩蓋不住它的風流本質。作為一本妙趣橫生的小小接吻科普書,它匯集了120多首世界各地關于吻的民歌和民謠,200多幅關于吻的世界名畫。有圖有真相,從古至今人們究竟如何用這種身體交流的方式表達對彼此的喜愛,一目了然。最有趣的,是書中爆料的各種關于親吻的故事。羅馬的圣彼得教堂內,矗立著一座公元5世紀的彼得青銅雕像,信徒們不管男女老少,都對雕像表示崇高的敬意——以至于雕像右腳的很大一部分被吻掉了。
一吻定終身,一吻泯恩仇,一吻惹是非,將接吻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這恐怕也只會出現在國外。丹麥學者克里斯托弗·尼羅普教授圍繞“接吻的歷史”這一主題,詳細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歷史,從文化的角度闡述了關于“吻”的歷史發展和文學演變之路,將“吻”分成愛情之吻、友誼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類型,用大量的引經據典和詩歌故事,將接吻的整部歷史寫得妙趣橫生,讀罷此書我只能感慨,西方人民表達感情的方式真是生猛啊。
本文來源于2015年2月14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15版,轉載請標明來源及ID。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5: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