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袁崇煥評傳》之十四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崇禎所以殺袁崇煥,并不只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那么簡單。如果是出于一時誤信,可說他只是愚蠢。《三國演義》寫曹操誤中周瑜反間計,聽信蔣干的密報,立刻就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等到兩人的首級獻到帳下,曹操登時就省悟了,自言自語:“我中計了!”那只是片刻之間的事。然而崇禎于十二月初一將袁崇煥下獄,到明年八月十六才處死,中間有八個半月時間深思熟慮。他曾幾次想放了袁崇煥,要他再去守遼,因此有“守遼非蠻子不可”的話,從宮中傳到外朝來①。既然有這樣的話,當然已充分明白皇太極的反間計。他稱袁崇煥為“蠻子”,那是既討厭他的倔強,卻又不禁佩服他的干勁和才能。

然而為甚么終于殺了他?顯然,崇禎不肯認錯,不肯承認當時誤中反間計的愚蠢。殺袁崇煥,并不是心中真的懷疑他叛逆,只不過要隱瞞自己的愚蠢。以永遠的卑鄙來掩飾一時的愚蠢!

為甚么隔了這么久才殺他?因為清兵一直占領著冀東永平等要地,威脅北京,直到六月間才全部退出長城,在此以前,崇禎不敢得罪關遼部隊。要等到京師的安全絕對沒有了問題才動手。在此以前,他不是不忍殺,而是不敢殺。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相當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個兵部尚書(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書,像袁崇煥這樣加兵部尚書銜的不算)。他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除袁崇煥外還有十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十四個兵部尚書中,王洽下獄死,張鳳翼、梁廷棟服毒死,楊嗣昌自縊死,陳新甲斬首,傅宗龍、張國維革職下獄,王在晉、熊明遇革職查辦。可見處死大臣,在他原不當是一件大事。這些兵部尚書中,有些昏憒胡涂,有些卻也忠耿干練,例如傅宗龍,只因為向崇禎奏稟天下民窮財盡的慘狀,崇禎就大為生氣,責備他道:“你是兵部尚書,只須管軍事好了,這些陳腔濫調,說它干甚么?”后來便將他關入獄中,關了兩年。崇禎傳下來的筆跡,我只見到一個用在敕書上的花押,以及“九思”兩個大字。“九思”出于《論語》。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考慮:看的時候,考慮看明白了沒有;聽的時候,考慮聽清楚了沒有;考慮自己的表情溫和么?態度莊重么?說話誠懇老實么?工作嚴肅認真么?遇到疑難,考慮怎樣去向人家請教;要發怒了,考慮有沒有后患;在可以得到利益的時候,考慮是不是該得。這就是所謂“九思”②。此人大書“九思”,但自己顯然一思也不思。倒是在死后,得了個“思宗”的謚法,總算有了一思。

我九歲那一年的舊歷五月二十,在故鄉海寧看龍王戲。看到一個戲子悲愴凄涼的演出,他披頭散發的上吊而死,臨死時把靴子甩脫了,直甩到了戲臺竹棚的頂上。我從木牌子上寫的戲名中,知道這出戲叫作《明末遺恨》。哥哥對我說,他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當時我只覺得這皇帝有些可憐。一九五○年秋天,我在北京住了一段時候,曾去了崇禎吊死的煤山,望到皇宮金黃色的琉璃瓦,在北京秋日的艷陽下映出璀璨光彩,想到崇禎在吊死之前的一剎那曾站在這個地方,一定也向皇宮的屋頂凝視過了,盡管這人卑鄙狠毒,卻也不免對他有一些悲憫之情。

他孤獨得很,身邊沒有一個人可以商量,因為他任何人都不相信。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北京在李自成猛攻下眼見守不住了,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君臣相對而泣,束手無策。他用手指在案上寫了“文臣個個可殺”六個字,給身邊的近侍太監看了,當即抹去。他在自殺之前,用血寫了一道詔書,留在宮中,對李自成說,這一切都是群臣誤我的,你可以碎裂我的尸體,可以將我的文武百官盡數殺死③。可見他始終以為一切過失都是在文武百官,痛恨所有為他辦事的人。他哥哥天啟從做木工中得到極大樂趣,依戀乳娘,相信魏忠賢一切都是對的,精神上倒很平安。崇禎卻只是煩躁、憂慮、疑惑、跋徨,做十七年皇帝,過了十七年痛苦的日子。拚命想辦好國家大事,卻完全不知道怎么辦才是。

皇帝是不能辭職的!

他沒有一個真正親信的人,他連魏忠賢都沒有。他沒有精神上的信仰,一度聽了徐光啟的勸告而信奉天主教,但他的愛子悼靈王生病,天主沒有救活孩子的性命,他便對天主失卻了信心。他沒有真正的愛好。他不好色,連陳圓圓這樣的美女送進宮去,他都不感興趣而遣出宮來。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君主被敵人俘虜或殺死的很多,在政變中被殺的更多,但臨危自殺的卻只有崇禎一人。由于他的自殺,后人對他的評價便比他實際應得的好得多。只因他不好酒色,勤于政事,后人就以為他本身是個好皇帝。甚至李自成的檄文中也說他并不真的十分胡涂,只不過受到欺蒙,一切壞事都是群臣干的④。只因他遺詔中要求李自成不要殺死一個百姓,后人便以為他真的愛百姓(難道他十七年中所殺的百姓還少了?),只因他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后人便以為明朝所以亡,責任是在群臣身上。其實他說這樣的話,就表明他是合理的亡國之君。他擁有絕對的權力,卻將中興之臣、治國平天下之臣殺的殺、罷的罷,將一批亡國之臣走馬燈般換來換去,那便構成了亡國之君的條件。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明朝當然應該亡,對于中國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然而袁崇煥抗拒滿清入侵,卻不能說是錯了。當時滿清對明朝而言是異族,是外國,清兵將漢人數十萬、數十萬的俘虜去,都是作為奴隸或農奴。清兵占領了中國的土地城市,總是燒殺劫掠、極殘酷的虐待漢人。不能由于后代滿清統治勝過了明朝,現在滿族又成為中華民族中一個不可分離的部分,就抹煞了袁崇煥當時抗御外族入侵的重大意義。正如將來世界大同之后,也不能否定目前各國保持獨立和領土主權完整的主張。清朝比明朝好,只不過中國人運氣好,碰到了幾個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然而袁崇煥當時是不會知道的。只要專制獨裁的制度存在一天,大家就只好碰運氣。袁崇煥和億萬中國人民運氣不好,遇上了崇禎。崇禎運氣不好,做上了皇帝。他倉皇出宮那一晚,提起劍來向女兒長平公主斬落時,凄然說道:“你為甚么生在我家?”正是說出了自己的心意。他的性格、才能、年齡,都不配做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的皇帝。歸根結底,是專制制度害了他,也害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

在合理的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下,萬歷可以成為一個精明的商人,最后被送入戒毒所。天啟是一個精巧的木匠。崇禎做甚么好呢?他殘忍嗜殺,暴躁多疑,性格中有強烈的犯罪傾向,在現代社會中極可能成為一個犯罪的不良青年,但如加以適當的教育與訓練,可以在屠宰場中做屠夫(我當然并不是說屠夫有犯罪傾向),那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他不能做獵人,因為完全缺乏耐心。

后世的評論者大都認為,袁崇煥如果不死,滿清不能征服中國⑤。我以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只要崇禎是皇帝,袁崇煥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改變不了基本局面,除非他殺了崇禎而自己來做皇帝,這當然不符合他的性格。在君主專制獨裁的制度之下,權力在皇帝手里。

袁崇煥死后二百三十六年,那時清朝也已腐爛得不可收拾了,在離開袁崇煥家鄉不遠的地方,誕生了孫中山先生。他向中國人指明:必須由見識高明、才能卓越、品格高尚的人來管理國家大事。一旦有才干的人因身居高位而受了權力的腐化,變成專橫獨斷、欺壓人民時,人民立刻就須撤換他。袁崇煥和崇禎的悲劇,明末中國億萬人民的悲劇,不會發生于一個具有真正民主制度的國家中。把決定千千萬萬人民生死禍福的大權交在一個人手里,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一切災難的基本根源。過去我們不知道如何避免這種災難,只盼望上天生下一位圣主賢君,這愿望經常落空。那是歷史條件的限制,是中國人的不幸。孫中山先生不但說明了這個道理,更畢生為了鏟除這個災禍根源而努力。

在袁崇煥的時代,高貴勇敢的人去抗敵入侵,保衛人民;在孫中山先生的時代,高貴勇敢的人去反抗專制,為人民爭取民主自由。在每一個時代中,我們總見到一些高貴的勇敢的人,為了人群而獻出自己的一生,他們的功業有大有小,孫中山先生的功業極大,袁崇煥當然小得多,然而他們都是奮不顧身,盡力而為。時代不斷在變遷,道德觀念、歷史觀點、功過的評價也不斷改變,然而從高貴的人性中閃耀出來的瑰麗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時期之中,也照亮了人類歷史的道路。

歷史上有許多人為人群立了大功業,令我們感謝;有許多人建立了大帝國和長久的皇朝,令我們驚嘆。然而袁崇煥“亡命徒”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極度悲慘的遭遇,這個生死以之的“癡心人”,這個無法無天的“潑膽漢”,卻更加強烈的激蕩了我們的心。

崇禎和袁崇煥兩人的性格,使得這悲劇不可能有別的結局。兩人第一次平臺相見,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的諾言,殺機就已經伏下了。以后他請內帑、主和議、殺毛文龍,悲劇一步步的展開,殺機一層層的加深,到清軍兵臨北京城下而到達高潮。在這悲劇的高潮中,崇禎不許袁部入城是第一個波浪;袁部苦戰得勝,崇禎催逼他去追擊十倍兵力的清軍,是第二個波浪;北京城里毀謗袁崇煥的謠諑紛傳是第三個波浪;終于,皇太極使反間計而崇禎中計。至于后來的凌遲,已是戲劇結構上的蕩漾余波⑥了。

即使沒有皇太極的反間計,崇禎終于還是會因別的事件、用別的借口來殺了他的。

我們想象崇禎二年臘月中國北方的情形:在永平、灤州、遷安、遵化一帶的城內和郊外,清兵的長刀正在砍向每一個漢人身上,滿城都是鮮血,滿地都是尸首⑦……

在通向長城關口的大道上,數十萬漢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騎在馬上的清兵揮舞鞭子在驅趕。清兵不斷的歡呼大叫,這些漢人是他們俘虜來的奴隸,男的押去遼東為他們做苦工,女的分給兵將淫樂⑧……

在陜西,災荒正在大流行。樹皮草根都吃完了,饑餓的父母養不活兒女,只好將他們拋在城角的空場上,這些孩子有的在哭號,呼叫:“爸爸,媽媽!”有的拾起了糞便在吃。到第二天,這些孩子都死了。但又有父母抱了孩子來拋棄。做母親的看著滿地死兒,舍得把手里的孩子拋下來嗎?但如帶回家去,難道眼看他活活的餓死⑨……流離在道路上的饑民不知道怪誰才好,只有怪天。他們向來對老天爺又敬又怕,這時反正要死了,就算在地獄中上刀山、下油鍋也不管了,他們破口大罵老天爺,有氣無力的咒罵,終于倒在地下,再也起不來BC……在北京城的深宮里,十八歲的少年皇帝在拍著桌子發脾氣。他又是焦急,又是害怕,不斷的問太監:“袁蠻子寫了信沒有?怎么還不寫好?這家伙跟我過不去,非將他千刀萬剮不可。你們再去催,叫他快寫信給祖大壽!”他憔悴蒼白的臉上泛起了潮紅,眼中布滿了紅絲,不斷的說:“殺了他!殺了他!”……

在陰森寒冷的御牢里,袁崇煥提筆在寫信給祖大壽,硯臺里會結冰吧?他的手會凍得僵硬嗎?會因憤怒而顫抖嗎?他的信里寫的是些甚么句子?淚水一定滴上了信箋罷?

皇帝的信使快馬馳出山海關外,將這封信交在祖大壽的手里。祖大壽讀信之后,伏地大哭。訊息傳了開去:“督師有信來!”

遼河大平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數萬名間關百戰、滿身累累槍傷箭疤的關東大漢,伏在地下向著北京號啕痛哭,因為他們的督師快要被皇帝殺死了。戰馬悲嘶,朔風呼嘯,綿延數里的雪地里盡是伏著憤怒傷心的豪士,白雪不斷的落在他們的鐵盔上、鐵甲上……

①見余大成《剖肝錄》。

②《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崇禎死后,因為沒有確定的接班人,也就沒有確定的謚法,有毅宗、莊烈帝、懷帝、愍帝、思宗等謚。思宗的“思”字,不是美謚,《逸周書》的謚法解中說:“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即“眚”,災害的意思)兆民曰思,追悔前過曰思,外內思索曰思。”

漢朝的王逸作過一篇楚辭,叫作《九思》,是哀悼屈原的,共有九章:逢尤、怨上、疾世、憫上、遭厄、悼亂、傷時、哀歲、守志。所說的悼亂傷時,疾世哀歲,逢尤遭厄,和袁崇煥的心境和遭遇倒也差不多。但崇禎寫這《九思》二字時,所想到的當然不會是王逸的《九思》。

③崇禎遺詔:“朕自登極十七年,上邀天罪,致虜陷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也。任爾分裂朕尸,可將文武盡皆殺死,勿壞陵寢,勿傷我百姓一人。”這道遺詔,和相傳留在他身上的遺書文字稍有不同。

④“君非甚閛e,孤立而煬蔽恒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⑤梁啟超在《袁崇煥傳》的題目上,加了“明季第一重要人物”的形容詞,傳中說:廣東崎嶇嶺表,數千年來與中原的關系很淺薄,歷史上影響到全中國的人物極少,只有唐朝六祖慧能光大了禪宗,明朝陳白沙在哲學上倡明唯心論,成為王陽明的先驅,而“以一身之言動、進退、生死,關系國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只有袁崇煥一人。(其實,他即使不提到孫中山先生,也應當提洪秀全。)又說:“故袁督師一日不去,則滿洲萬不能得志于中國。”康有為在《袁督師遺集序》中說:“若吾粵袁督師之喪于讒間也,天下震動,鬼神號泣,明社遂屋,余禍烈烈,波蕩至今。嗚呼,天下才臣名將多矣,讒死亦至伙,而惻惻于人心,震惕于敵國,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實以一身之生命關中國之全局,則豈惟杜郵、鐘室、涼風、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間不行而能盡其才,明或不亡。”他認為白起、韓信、斛律光、岳飛四人被讒而死,雖令人感嘆,但于國家存亡無關,不及袁崇煥事件影響深遠。

李濟深《重修明督師袁崇煥詞墓碑》:“論明清間事者,僉以為督師不死,滿清不能入主中原。”葉恭綽謁袁崇煥墓詩:“史筆只今重論定,好申正氣息群紛。”注云:“近日史學家鉤稽事實,證明袁如不死,滿洲不能坐大,即未必克入主中原,故袁死所關之重,有同岳飛于宋。文天祥輩尚非其比也。”

⑥戲劇結構上高潮過后的余波(anti-climax),通常譯作“反高潮”,似不甚貼切。

⑦《清史列傳》卷三:“岳托(滿清大將,代善之子,皇太極的侄兒)曰:遼東以久不降,故誅之。殺永平人,乃貝勒阿敏所為……六年正月,(岳托)奏言:前克遼東、廣寧,漢人拒命者誅之,復屠永平、灤州漢人。”

⑧滿清每次出兵,都俘虜大量漢人去做生產工具。這次進攻北京之役俘虜的實數無記錄,但知阿巴泰攻掠山東之役(《碧血劍》中提到的那一次)“俘獲人民三十六萬九千名口。”相信崇禎二年一役中俘虜漢人也必達數十萬,《太宗實錄》卷六:“上因問達海(奉命監守明宮太監而使反間計的五將之一)等:‘是役俘獲視前二次如何?’對曰:‘此行俘獲人口,較前甚多!’上曰:‘金銀幣帛,雖多得不足喜,惟多得人口為可喜耳!’”

⑨《陜西通志》,崇禎二年馬懋才《備陳災變疏》:“殆年終而樹皮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安塞城西,有糞場一處,每晨必棄二三嬰兒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號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者。”

BC蕭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崇禎間有民謠曰:‘老天爺,你年紀大,耳又聾來眼又花。為非作歹的享盡榮華,持齋行善的活活餓煞。老天爺,你年紀大。你不會作天,你塌了罷!’此種時日曷喪之心理,非人民痛苦至極者,寧忍出此?”

 


金庸 2012-01-16 13:13:09

[新一篇] 金庸《袁崇煥評傳》之十三

[舊一篇] 金庸《袁崇煥評傳》之附錄 明朝滅亡的真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