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變革:第四權力的中美較量 一日一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第五次變革

作者: 王沖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5-3


作為“第四權力”,媒體與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進入信息時代后,新媒體迅速發展,改變了傳播方式。中美作為世界上兩個大國,在交往過程中既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也嘗試利用新媒體推進外交工作,維護國家利益。新媒體未來不可估量,而中美關系的未來也是充滿變數。中美之間,是同床異夢的夫妻?亦敵亦友?非敵非友?新媒體又起著怎樣的作用?


2011年,對于新媒體而言是個特殊的年份。


這一年,突尼斯的小販自焚,引發了這個北非小國的政治更迭,從而拉開了阿拉伯世界革命的序幕: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慘死,敘利亞局勢也風雨飄搖……


革命之火從中東、北非燒向發達國家——倫敦街頭出現騷亂,美國出現“占領華爾街”運動。


動蕩的背后,有著一個共同的工具——新媒體。


美國《福布斯》雜志認為,突尼斯成為阿拉伯世界首個通過公民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網民,暴動推翻其領導人的國家,這得益于突尼斯先進的現代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的普及和手機移動網絡的數字化。“突尼斯:革命前的網戰”,《福布斯》雜志,2011年1月17日。


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社交網站Facebook(中文譯為“臉書”或“臉譜”)和Twitter(中文譯為“推特”)。


在突尼斯,有不少網站被禁。不過,Facebook并沒有被禁,每10個突尼斯人中就有1人擁有Facebook賬號。人們正是通過這個網站來傳遞示威的信息,發布官方對示威者的鎮壓消息,激發民眾的不滿。位于法國巴黎的一個市民運動組織的負責人本·哈桑認為Facebook對于傳遞民眾的不滿發揮了重要作用,它讓原本膽小怕事的普通民眾開始打破沉默。《長江商報》,2011年1月17日。


Facebook是一個起源于美國的虛擬社交網絡服務網站,于美國時間2004年2月4日下午3點上線。截至2012年9月,它擁有超過10億活躍用戶。如果把它算作一個國家,它是僅次于中國和印度的世界第三大國。


Twitter,也在阿拉伯巨變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這是一家突尼斯政府無法攔截的社交媒體網站,因為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移動客戶端而非網頁來進行訪問。


出生于埃及的專欄作家莫納·埃爾塔霍伊(MonaEltahawy)埃及著名女社會活動家,英美多家媒體的專欄作者,個人主頁:http://www.monaeltahawy.com/。在突尼斯爆發革命后寫道:“和示威有關的推文猶如洪流般流過作者的Twitter訂閱列表,它們用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書寫,包含了來自突尼斯的博客鏈接、示威者拍攝的視頻以及其他城市抗議活動的實時更新。”


Twitter是源于美國的微博網站。它利用無線網絡、有線網絡、通信技術,進行即時通信,是微博客的典型應用。


與Facebook的龐大用戶群相比,Twitter體量不大,但它吸引了各國領導人入駐。


據美國機構DigitalDaya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世界上所有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中,有42%擁有一個Twitter帳號,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截至2012年7月,奧巴馬擁有逾1600萬粉絲,超過4000條推文。“荷蘭媒體盤點世界各國領導人的推特”,《參考消息》,2012年6月7日。


半年后,根據DigitalPolicyCouncil的調查顯示,統計數字再度狂飆。Twitter成為各國元首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全世界高達75%的國家元首使用推特。其中,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粉絲數量達到2400萬,成為全世界擁有推特粉絲最多的國家元首。“調查:各國元首都愛用推特”,臺灣《醒報》,記者李長勛。


DigitalPolicyCouncil指出,自從2010年開始調查以來,各國領導者設立推特帳號的成長率高達93%,且每年以兩倍速度成長。


Facebook和Twitter,是新媒體的代表,世界正在被新媒體改變。國家之間的外交事務,國家領導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國家內部公民間的溝通方式,都因為新媒體而改變。


隨著以用戶制造內容進行討論為基本模式的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由精英生產內容并層層把關的傳播方式也成為歷史。有了新媒體,人人都是記者,公民記者讓信息的傳播史無前例的快捷。此時,傳播不再是自上而下,不再是精英到民眾,而是大家在一個層面獲取關注。


對于新媒體,當然也可以控制、過濾、管理,但管理者要付出非同尋常的代價。隨著信息呈幾何級數增長,任何想和對待傳統媒體一樣封鎖信息的嘗試都是徒勞的。


這就是新媒體的最重要特征,非人力所能改變。


國際關系不再是領導人之間的密室協商,也不再是高官面對面的會談,更不再是精英們的權力場。兩國首腦間稍不留神泄露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引發網絡的熱炒,從而導致國民之間惡語相向,彼此信任度降低。


一言以蔽之,新媒體在改變世界格局和國際關系。


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中美之間的交流、溝通、合作、斗爭都需要借助新媒體,善用新媒體。


這方面,美國遙遙領先于中國。


美國是互聯網的發源地,是互聯網技術的引領者,也是互聯網經濟的最大受益者,克林頓時代的經濟繁榮,正是拜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革命所賜。


美國站在了互聯網的制高點上。當前,在互聯網技術標準和服務管理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機構是成立于1998年的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nternetCorporationforAssignedNamesandNumbers,即ICANN),這個機構屬于美國管理。ICANN是在1998年由當時的克林頓政府推動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它與美國商務部簽定有合作諒解備忘錄,并受美國加州法律管轄。


美國是互聯網公司創新的濫觴。先有美國的谷歌,后有中國的百度;先有美國的Youtube,后有中國的優酷;先有美國的Twitter,后有中國的新浪微博。


如果說,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有大有小,那么,新媒體更像是一個贏者通吃的游戲,強者恒強,弱者恒弱,數字鴻溝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中國以防火墻擋住了不良信息,擋住了“無往不勝”的谷歌、Facebook和Twitter。然而,這種防守態勢比傳統媒體時代更加悲觀。因為在一個開放的時代,信息是擋不住的。


如果說,傳統媒體時代中美之間有攻有守,那么,新媒體時代中國則基本處于防守地位。


2011年6月,一張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赴任的照片在中國的微博上瘋狂轉發。照片上,駱家輝不像是履新的高官,身邊前呼后擁,而更像一個普通游客,攜家人準備登機。


無獨有偶,2009年奧巴馬訪華時,也有一張照片被中國媒體不約而同地搬上報紙的頭版。照片上奧巴馬自己打著雨傘,出現在總統一號的出艙口。當時,作者應邀參加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節目,就此調侃說,堂堂總統自己打傘,這讓中國那些啥事都有人伺候的小局長、小處長情何以堪啊!


這兩張照片,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傳達了同一層意思,即美國的官員不像中國的官員那樣官僚。再后來的副總統拜登訪華時花不到100元吃面,更是把親民演繹到極致。


傳播這些信息的不是強大的美國媒體,而是中國成千上萬的網民,他們的工具就是博客、微博等新媒體,傳統媒體感知此事熱度后跟上。此時,新媒體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不是可以自上而下控制的,而是受眾自我傳播的途徑。這種背景下,中國多年苦心經營的教育宣傳體系,可能被美國人在微博上發的一張照片所擊敗。


鑒于此,研究新媒體對中美之間互動、博弈的影響和對中美關系演變的影響,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9:19

[新一篇] 生命中總有這樣一刻到來,時間會追上我們

[舊一篇] 錢鍾書:再沒有比附庸風雅更俗氣的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