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記:美得透不過氣來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嫉惡如仇 從善如流
楊恒均微信號:yanghengjun2013

歡迎分享轉發


文 | 楊恒均


“走遍中國”的西藏之行結束了,原本答應一路上發表日記博文與讀者分享所見所聞,卻并沒兌現,主要是因為西藏太美,美得讓人根本沒時間打開電腦,美得讓人——哦,透不過氣來……好吧,我承認,我吸氧了。上一次2011年8月份去西藏時,倒沒多大反應。看起來,去一次西藏不夠,每次去西藏,都可能有不同的感覺。實際上,結合兩次去西藏的經歷,以及平時我對西藏的持續關注,我對西藏的了解還是增加了一層,對一些事兒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掌握事實,卻不掌握“道理”?



上次去拉薩八廓街,還沒有舊街改造,擁擠的街道上有不少荷槍實彈的軍警,照相時畫面有他們在里面,還會被干涉,這次去八廓街卻已經煥然一新,寬敞明亮,制服軍警也看不到了。想起前段時間在海外看外媒報道:中共改造八廓街,破壞西藏文化。我前后兩次對比了一下后,感覺改造(主要是擴大主街道,把小攤販移到店面里以及非主要街道上)不是沒有道理,更談不上破壞西藏文化那么嚴重。

這件事本身正好折射了北京在國際上面臨的困境:中國政府在西藏總想做一些利民利國的事,也確實做了不少,例如協助、補助藏民安居、脫貧,修筑鐵路幫助地區發展等等,但在西方媒體眼里,很有點做多錯多的意味。我對北京一位主管宣傳的領導說,在西藏事務上,你們是不是有“事實在我們手里,‘道理’卻在他們手里”的無奈感?他深有同感。

所謂“事實”當然不應該忽視,我們一路走訪了七八個藏民村,同政府安排好的藏民“相遇”,也同我們自己隨意找的藏民聊天,還是能感覺到政府大力支援藏區,幫助藏民脫貧,改善西藏居民生活的努力與成績的。一路遇到的藏族干部無論從素質還是能力上,一點也不比內地沿海干部差,這讓我尤其驚訝。據說西藏的財政高達90%來自中央財政。在保護少數民族文化與傳統上,也做了很多事——至少比美國白人對待印第安人、澳洲白人對待土著要更給力……但更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在國際社會上,只要說到西藏,中國政府顯然都是處于“弱勢”的,就是我說的,“道理在人家手里”。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復雜,主要牽扯到意識形態、政治制度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偏見。這些原因都不便在博客上深入討論,我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東西方的差別,前不久華盛頓一位美國女士突然和我討論起臺灣問題,她說,我就不明白,為什么一談起獨立與統一,中國人都高度緊張與戒備,都像好斗的公雞,根本不容別人說話?她的“不明白”引起了我的思考。也讓我明白了一些事。

雖說美國歷史上兩次戰爭都是關于獨立與統一的(獨立戰爭與南北戰爭),但進入現代社會后,無論是美國還是西方,發達國家好像真地走過了“統一”、“分裂”與“獨立”的階段,當然英國有愛爾蘭,加拿大有魁北克,美國夏威夷甚至還有人鬧獨立,可當他們談起統一與分裂時,確實顯得很輕松自如,好像在談論任何一件普通的事一樣。而當他們也用這個態度,批評西藏就像批評湖北、廣州一樣時,就挑起了中國人最不應該被刺激的那根神經。

中國幾千年血雨腥風的王朝更迭幾乎都可以概括為“分分合合”。歐洲的合與分幾乎都可以靠談判解決了,可中國無論分裂還是統一都是靠戰爭和殺戮。歷史顯示,這塊土地上四分五裂的時候,也是戰亂頻繁之時。很多人批中國的大一統思想,問題是大一統思想不是你批一下就可以改變的,它已經成為真正的中國特色了,成為所有中國人秉持的“政治正確”——美國人沒搞明白,中國人不能談獨立與分裂,正如美國人不得歧視弱勢群體(如趙本上常常開涮的殘疾人)、黑人、婦女與肥胖人士一樣,都是“政治正確”中絕對不應碰觸的政治禁忌。

而恰恰是這種政治禁忌與政治正確,也約束了我們在某些“敏感”問題上的手腳。按說,凡是同我們建交的國家原則上都是承認臺灣和西藏都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但我們總是被一些分裂勢力困擾,弄得緊張兮兮,缺乏了基本的自信,結果在外界看來,沒有問題也成了問題。例如,有時人家同我們談的不是獨立與分裂問題,而是發展、人權和宗教信仰,我們也立馬警惕起來,弄到最后好像我們理虧了一樣。還有,現在西藏取得的一些成績(例如與相鄰的不丹、緬甸等相比)有目共睹,拿到國際上也書能出手,完全有自信向世界敞開,或者讓世界進來,可卻偏偏不敢更大膽地對外開放,也担心出事而不敢走出去,害怕人家“顛覆”、“破壞”。這些都有待研究、改進之處。

自古以來,美國是美國人的美國嗎?



在我看來,中國在一些所謂“敏感”話題上例如西藏等方面,應該更有自信,而不是全面陷入被動應戰,掉進西方輿論設定的陷阱中。我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被西方牽著鼻子走的“‘自古以來’話語體系”。

過去多年關于西藏,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中國官員義正詞嚴地聲稱:“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在西藏參觀時,還特地看了專門設立的證明元朝和清朝在西藏設立官府與官職的歷史遺跡。說實話,作為歷史考古與理論研究,我覺得研究研究各地“自古以來”屬于哪個行省是大大應該的,但如果上升到政治層面,整天被我們官員拿來向西方證明,就有些過分,有些可笑,有些可悲了。

我幾乎從來沒有聽見西方現代國家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解釋他們的國土“自古以來”就是他們的——例如美國人從來不必說美國“自古以來”就是美國人的美國,澳洲政府也沒有說清楚澳洲大陸兩百年前到底是誰的,更不用說歐洲那些分分合合的國家了。為啥只有中國、俄羅斯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每時每刻都要用“考古”作為現代國家版圖的法律依據,整天面對鏡頭辯解來解釋去呢?

其實,對于這種問題,你一認真,就輸了,你一回答,就陷入了他們設定的話語體系。現代化國家從來都不是建在“自古以來”的話語體系之上的。再說,自古以來到底要自哪個“古”以來?中華民族最早的發源地只有黃河流域幾千個平方米大小,用當時的考古標準衡量,上海和廣東“自古以來”都可能不是“中國”的領土呢,可你覺得有必要向西方人解釋嗎?而當你陷入他們的話語體系中,你再怎么解釋都是枉然。甚至越解釋越顯出你的不自信。

西藏是中國的領土,正如海南島與上海是中國領土一樣,阿拉斯加是美國的領土一樣(雖然他們用很低的價錢購買過來的),沒有必要去向外國解釋,只有小偷偷了人家東西,才會整天去證明那東西是自己的。你老是把“自古以來”掛在嘴邊,我真担心人家某一天突然追問你一句,是啊,唐朝、元朝、清朝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那秦朝與春秋戰國時期呢?你如果再解釋下去,人家甚至會說,春秋戰國時候中國還是幾十個國家呢。

別以為這種“自古以來”的話語體系只在國際上讓我們被動,在國內,在我們內心也會漸漸形成一些不好的影響,那就是讓我們相當一部分人真地感覺到需要證明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時,逐漸讓少數人生出西藏同我們不一樣的感覺。這種想法一旦出現,就分出了“我們”和“他們”——這樣搞下去,即便沒有問題,也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藏族同胞難道比我們更熱愛國旗與領袖的畫像?



話語體系上有問題,思路上也有問題。我還是從一個小的方面入手向大家解釋。我去藏民家里,發現大部分藏民對中央政府大多是理解與感激的,對藏人的一些援助也持正面看法。但當我去到他們家里,都看到他們門上掛著國旗,客廳里掛著中國領導人的像——注意,不是毛主席或者當今領導人的像(掛開國領袖與當今最高領導人的像在其他國家也并不少見),而是中國過去四代領導人并排的大幅畫像。

我能理解客廳掛四領導人畫像有些確實出于感激,并且是自愿,但別說那些隨行的西方人,即便我們住在中國大陸其他省份的人,看到這個場景也多少覺得有些怪異,心里忍不住犯嘀咕:為啥藏族同胞就比漢人更熱愛我們的領袖?更喜歡懸掛國旗?如果不全是不約而同的自愿(畫像幾乎都是同一幅),我們為什么要造成藏民更感激中國樣政府,更熱愛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印象呢?這樣設計,或者這樣引導、教育藏人的干部是不是腦袋里已經把他們(藏民)同“我們”分開了?是不是有些人在骨子里有一種優越感,甚至救世主的情節?要知道,如果我們一些干部真把藏民當成一家人,就應該知道,國家補貼貧困地區,扶持發展,幾乎是天經地義的,國家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無論是漢人還是藏人,不用顯出一份額外的感激。

這雖是一件小事,反映的可是大問題,折射了我們治藏思路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認真學習習近平三年前(當時還是副主席)在西藏講話的精神,從而調整西藏政策。我們要記住,當我們說西藏是中國的領土時,我們在思考問題與做事時,就應該把西藏當成海南島與廣東一樣看待,中央政府根據西藏的特殊情況大力援藏,是為了幫助當地發展,提高民眾生活水平,藏區人民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比漢人們付出更多的一份愛國與對領袖的熱愛!

我還要強調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從話語體系到思維方式,我們都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最值得重視,也是真正的問題癥結所在還是治藏理念——也是我們治國理念。說到底,是靠什么維系這個國家,聯合這個國家所有民族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而不僅僅是援助、發展等“物質力量”。

以前我們靠的是什么?我們可以回想一下,除了“自古以來”的歷史記錄與地域關系,還有相同的文化傳統,孔孟之道?還有某種主義、思想與代表等等,從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以及特殊的國情來說,這些都在歷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現代化國家卻并不只能靠這些維系統一、保持和諧的,甚至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什么?是一個國家和人民秉持的核心價值觀!他們共同的信念、理想,他們各不相同的個人夢想與13億中國人的“中國夢”。

這就是我最近反復向大家提的,也是我認為習總上來后下的最大的一步棋:推出、培育和踐行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不但要靠這24字核心價值觀屹立于世界的東方,而且廣大的陸地與海疆、天空,以及56個民族,都將會被這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緊地聯合在一起。“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等將會比以前任何主義、思想、理論、代表和說法都更能凝聚56個民族與13億中國人。

當然,培育和踐行這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容易,甚至會遇到強大的阻力,會走彎路。可如果中國因此失去了這24字核心價值觀的目標,終將走不出惡心循環與歷史周期律。

反分裂、反恐與反腐敗、改革之關系



從西藏回來后,我看到一則新聞:7月10日,西藏自治區紀委書記王擁軍在出席會議時強調,“反腐敗斗爭中西藏沒有任何特殊性”。10天之后,西藏鹽業總公司程潤社、扎西德吉被移送司法機關的消息率先出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案件查處”一欄。至此,這個于2012年年底首次披露官員“落馬”消息的通報平臺,寫上了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落馬”官員的名字。

反腐沒有禁區,沒有死角!“反腐敗斗爭中西藏沒有任何特殊性”,說的好!幾天前我在給來自某自治區的基層領導干部上課時,他們請我講講對反恐的看法。我說了這么幾點:

第一,從MH17被非政府組織(恐怖組織)擊落可以看出,文明進步到今天,任何國家——即便那些被貼上“流氓國家”標簽的,也總還有一些底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可恐怖組織與恐怖分子,卻不會顧及任何底線,往往喪盡天良。所以,反恐任何時候都不能心慈手軟,見一個打一個,發現一個抓一個。至于對于極端的分裂分子,同樣的道理,要堅決斗爭到底。

第二,“恐怖組織”與“恐怖分子”都有比較嚴格的定義,不可根據政治需要甚至個人喜好,任意擴大對“恐怖組織”、“恐怖分子”的定義與打擊范圍。把一些刑事犯罪,一些對不作為政府與腐敗官員不滿的破壞性發泄都一律定義為“恐怖活動”,弄得風聲鶴唳,搞得像恐怖國家似的。更要防止一些單位和個人借機擴大反恐范圍,打壓異己。這些人,其實實現了恐怖分子無法達成的破壞國家與政府形象的目的。

第三,不可因“反恐”、“反分裂”而偏廢“反腐”,兩者必須并重,缺一不可。很多時候,貌似“恐怖”的活動往往是與腐敗分不開的。我早就發現,一些地區和部門借口“反恐”而忽視甚至故意回避了如火如荼的反腐,甚至抵制改革。例如有些地方的干部,你要反腐,他就說你搞恐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干部,縱容子女胡作非為,在當地早就天怒人怨,可因為要維護民族和諧,保護少數民族干部,有關部門就沒有及時清除毒瘤,結果養虎為患。這種為了服務反恐、反分裂而忽視反腐的做法,顯然是因噎廢食,最終會助長恐怖主義與分裂主義氣焰,養成滋生恐怖分子與分裂分子的土壤。

無論是西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區域、欠發達地區、事故多發地區,都要依據習總的講話精神,歸結起來就是軟的要更軟,硬的要更硬。軟的就是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尤其是加大力增加少數民族同胞受教育、參與改革以及分享改革紅利的機會,硬的則是對分裂分子與恐怖分子絕不留情……

但對我這種赤膽忠心的“智囊”,你一定要手下留情,能夠讓更多讀者以及領導看到這篇博文,于國于民有利啊。

楊恒均 2014.8.1 “走遍中國”西藏之旅


楊恒均原創作品,歡迎分享轉發

微信公號轉載務必注明“轉自楊恒均微信公號yanghengjun2013”



楊恒均 2015-08-23 08:49:40

[新一篇] 楊恒均:一藏族青年說,漢人對信仰比藏人更執著

[舊一篇] 我從來沒有羞于承認過,無論是汪國真還是余秋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