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特刊:在母親和正義之間,你如何選擇?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在“母親”與“正義”之間,你如何選擇?大多朋友幾乎是脫口而出:當然是母親。令人欣慰,尤其是在母親節這一天。這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人的哲學與道德、革命與改良、暴力與非暴力的問題,也是讓加繆與薩特最終決裂的問題。


上個世紀50年代,加繆的故園阿爾及利亞爆發戰爭,他被夾在了中間,他不愿像他的老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那樣選擇支持阿爾及利亞的獨立,他反對傷及婦孺的革命,卻也不愿意站在殖民者法蘭西政府一邊,因而遭到了兩邊的攻擊。后來他解釋自己的境況時說道:“我一直在譴責恐怖。但我也必須譴責一種盲目推行的恐怖主義——正如阿爾及爾街景所示,有朝一日它會危及我的母親或我的家庭。我信仰正義,但在正義之前,我要保衛我的母親。”


在母親與正義之間,加繆選擇站在母親一邊。他的道德勇氣與誠實贏得了廣泛的稱贊,但把“母親”與“正義”放在一起比較,也遭遇了眾多的非議。以致加繆后來不得不修改了用詞,用“愛”來代替“母親”:愛與正義。


不管是“母親”還是“愛”,把她們同“正義”相提并論,讓人選擇,在哲學與道德范疇的爭議可能挺有趣的,可對于中國人,在我們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既不是哲學思考,也不是道德說教,而是生與死的問題。從連坐、株連到滅九族,甚至滅十族,我們中國人可能對“母親”與“正義”理解,是連加繆與薩特都無法想象的。


魯迅留學日本的時候加入了光復會,也就是秋瑾所在的革命組織。有一次組織派魯迅去搞暗殺,他也準備去,但走之前突然說“如果我被砍頭,剩下我的母親,誰來贍養她?”組織者以為他膽怯,但也無話可說,革命就是為了讓母親們活得更好,如果弄得母親老無所養,怎么說得過去?于是魯迅活了下來。魯迅選擇了母親(愛),而不是秋瑾選擇的“正義”。


最早為推翻清廷建立共和而犧牲的先烈中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史堅如。他是最早犧牲的革命黨之一。1900年11月19日戴著鐐銬走向刑場時才21歲,慷慨高歌,視死如歸,可歌可泣啊。他被殺害后,妹妹帶著母親逃亡到澳門,輾轉到香港,但清廷鷹爪要斬草除根,到香港去追殺她們。孤單貧窮的母女兩人只得流落到荒涼的新界,在開荒中相依為命。


《禮記》有一句“父母存,不許友以死”(意思:為了父母,不能輕言犧牲)應該是影響魯迅也呼應加繆的早期中國思想,這句話不禁讓我想起黃花崗烈士喻培倫,他年輕時帶著弟弟到日本留學,后來回國參加革命,他擅長制造炸彈,是革命黨人的主力。廣州黃花崗起義計劃好后,他弟弟也硬要跟他一起去。他含著淚對弟弟說:你不能去,如果我們都去,今后誰照顧母親?——他再也沒有機會照顧母親了。現在,他就長眠于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很多母親帶著孩子、或者孩子帶著母親去祭拜他的時候,都會說:他是為這個民族的無數個母親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有愛。


在“母親”與“正義”之間,你如何選擇?對于“正義”像空氣一樣稀松平常、不再需要付出“母親”的代價才能得到的時候,我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母親”。但我們不能忘記,在風雨如晦的年代,邪惡勢力常常用“母親”(我們的愛)來要挾“正義”,迫使無數仁人志士在“母親”與“正義”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甚至讓你在對親人的愛與對正義的追求中二選一。


絕大多數人永遠會選擇“母親”,他們對母親與家庭的愛,值得我們稱贊。但也不應忘記,更不應該曲解:任何時代,總有少部分人會選擇“正義”,并為此付出自由、生命的代價,以致他們的家庭,他們的母親會遭受痛苦與磨難。他們為追求“正義”而付出“愛”的代價,卻讓無數的后輩子孫們能夠得到更多的愛,讓無數的母親不再當奴隸,不再讓母親眼睜睜看著孩子受苦而哭天喊地,不再讓孩子們眼睜睜看著母親被欺凌而無能為力……他們值得我們——母親和孩子們——永遠的敬仰!


在這個母親節,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幸福、快樂,無憂無慮!我期盼一個再也不用在“母親”與“正義”之間做出選擇的和諧社會快點到來;我期盼越來越多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而站在“正義”一邊;我更期盼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在充滿公平、正義與愛的環境里成長……



楊恒均 2011/5/8 母親節



楊恒均 2015-08-23 08:50:56

[新一篇] 母親節特刊:寫給少數母親的一封信

[舊一篇] 母親節特刊:把祖國比喻為母親并不恰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