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兒子照常升起,個人努力還能改變命運嗎?《哈佛商業評論》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如果你正胸懷抱負,對于“天道酬勤”“用實力說話”的美國夢信誓旦旦,那么不妨問問自己:當個人能力不再能讓你出人頭地時,你還會繼續奮斗嗎?


一直以來,個人奮斗都是商業書籍的立論前提,仿佛你只要遵循他們的建議吃足夠多的苦,就可以成為事業、生活中的“人上人”。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史蒂芬·列維特(Stephen Levitt)和記者史蒂芬·都伯納(Stephen Dubner)合著的《魔鬼經濟學》《超級魔鬼經濟學》以及新書《奇葩式思考》(Think Like a Freak),都遵循了這一套路,試圖將這一理念作為獨門制勝秘籍傳授給讀者。在《奇葩式思考》一書中,作者認為管理者應大膽承認知識短板,以純粹的愉悅面對新鮮事物,并合理評估他人價值以及制定復雜的激勵方案。可遺憾的是,作者并未談到如何實現,何況這些也不足以確保成功。


“成功沒有捷徑”,崇尚個人奮斗的人自然極力贊成,可潑冷水的也大有人在。巴黎經濟學院教授托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的《兒子照常崛起》(The Son Also Rises),都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嚴謹的學術研究證明: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靠能力往上爬根本是癡人說夢。




《21世紀資本論》這部厚達700頁的著作,是一項歷時15年的聯合研究成果,其核心觀點是:戰后(1945-1970年)發達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平等狀況并未明顯改善;相反,在這段所謂資本主義全盛時期,資本回報率要高于經濟增長速度,這就意味著富人是在窮人身上吸取財富。據皮克迪統計,在2010-2012年這段時間,最富有的1%人口,享受了95%的經濟增長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快速聚斂財富的并不是那些才能卓越、效率超群的“超級生產者”,而是“超級管理者”。在最富有的1%人口中,70%是公司高管。


優秀管理者的工作理應得到合理回報,《哈佛商業評論》的立場一向如此。可是,如果管理者僅僅憑借地位,就隨意攫取經濟增長果實,那么美國夢終將成為水中撈月。皮克迪認為,個人對團隊成果的貢獻很難界定,對于管理者工作評價標準的設定,還有很大討論空間。他還推斷,如果這樣的現狀持續下去,將會有損民主制度,并催生不滿情緒:美國鍍金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和暴力泛濫將是前車之鑒。


《兒子照常崛起》描繪的狀況更加殘酷。通過考察20多個不同家族社會經濟狀況的歷史變遷,克拉克得出結論:所謂社會流動幾乎不存在,家庭決定命運。一個家族地位的提升或衰落不是3-4代人的事情,一般需要10-15代。克拉克還由此推論,父母的教育程度和收入狀況有50%的可能在孩子身上延續—成功是會遺傳的。


那么如何打破資本和家族傳承編織的牢籠?解決方法何在?盡管出發點不同,皮克迪和克拉克都認為,為了遏制不平等,必須重新分配財富。


在皮克迪看來,社會體制無法自我糾偏,政府必須重新分配“精英”們不勞而獲的財富,他似乎主張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轉向社會主義。克拉克則不那么激進,在他看來,成功的人在繼承了家庭社會地位的同時,也繼承了高素質,這是他們成功的原因;重新分配財富的成本不高,且能提升社會總體福利。


筆者則主張第三條道路,這條道路基于美國夢的樂觀主義精神。從阿爾杰的小說到最近的《奇葩式思考》,樂觀主義許諾了我們成功的可能,并激勵我們努力奮斗。而如果我們輕易地向皮克迪和克拉克的主張低頭妥協,那么未來將毫無光明可言,如果一切終究是白費功夫,為何還要努力工作、奮力拼搏?


我們必須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要克服那些阻撓個人奮斗的社會結構缺陷,僅靠天真的樂觀主義當然不夠,但它絕對不可或缺。


蒂姆·沙利文(Tim Sullivan|

王晨 | 牛文靜 | 萬艷 | 編輯

原文參見哈佛商業評論》2014年6月《奮斗無用?》


進步主義 2015-08-23 08:50:56

[新一篇] 真誠的面對自己的角色

[舊一篇] 物質文化書單 特別策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