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所謂學術史研究,說簡單點,不外“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通過評判高下、辨別良莠、敘述師承、剖析潮流,讓后學了解一代學術發展的脈絡與走向,鼓勵和引導其盡快進入某一學術傳統,免去許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學術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壓在紙背的“補偏救弊”、“推陳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強調。因為,當你努力體貼、描述和評判某一學術進程時,已有意無意地凸顯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學術追求。
這是一場敘說歷史的話語盛宴。全書共分6個章節,主要對晚清的“晚明三大家”、歷史的“寫作”與“模擬”、晚明“艷跡”的黯然回眸、野史·小說·名物文章等知識作了介紹。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學術史叢書》總序
自序 “站著讀書”與“三十而立”
導言 尋找晚明,一場敘說歷史的話語盛宴
歷史記憶的交響
二 幻中出幻的鏡像
三 本書的綱領結構
第一章 從江湖到廟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家”
一 本土還是西方:“晚明三大家”的晚清命運
二 經典與廣告之間:晚明著述的晚清出版
三 從邊緣到中心:三大家從祀兩廡始末考
第二章 “國族”還是“文化”:論“遺”
一 著述·演講·躬行:章太炎的“晚明記憶”
二 忠于文化還是忠于君國:晚清的遺老們
三 鄭孝胥的自我與取舍
第三章 論“士”與結“社”:歷史的“寫作”與“模擬”
第一章 從江湖到廟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家”
一 本土還是西方:“晚明三大家”的晚清命運
顧炎武與地方自治
從清初就已經開始得享遺民學者盛名的顧炎武,官方認定其治學強項與采用方法,本以經學考證、音韻訓詁勝。但到了晚清這個熱鬧場中,居然顧炎武也無法在清冷的學術中繼續把持下去,遂逐漸被褪去“經學大師”、清學開山的光環,而易之以其他面目。當然,這一轉變的溯源,或許依然與“道、咸之學新”有關,例如在李兆洛(1769—1841)、黃汝成(1799—1837)鋒人筆下,顧氏學問大旨所歸,《日知錄》中“負經世之志,著資治之書”的論時務諸卷,已經被視為精華部分。如此評價,業已偏離乾、嘉學者對顧炎武考據學的推賞,尤其是四庫館臣對顧炎武經世之務“迂而難行,愎而過銳”的警惕與緊張——晚清以來這一明顯轉變,正與清初尚帶遺民氣質的學人見解暗合。
固然,就言論主流而言,此時的顧炎武形象,主要還是停留在一個傳統的籠統的解釋:“先生之文,以明道,以救世,以維風俗,以正政教,以表彰節義,皆有用之文也。”但傳統之中依然有了突破、籠統之中依然有了具體,“先生之學非同于名法者”,其中最亮的亮點,更在能夠“寓封建于郡縣,去專制束隰之治,而一反之于斯民之自為,不欲使其權盡歸于人主,可謂有民政之精神矣”。例如畢生傾情顧炎武的章太炎,盡管被胡適稱為“古文學很光榮的結局”、“清代學術史的押陣大將”,也會暫置學術謹嚴于一旁,急欲在顧氏主張“封建”的政治觀點與同(治)、光(緒)以還行省擁兵、會黨橫行終于導致清社以屋的現實功用之間,建立明確的因果聯系。身處晚清“君學”、“群學”之爭當中的顧炎武,被新進學人毫不猶豫納入了“為群之學,其功在天下”的現代陣營。而這一顧版“民政精神”,被附會得最為頻繁的,就是清末民初風行一時的“地方自治”思潮。
……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499100
秦燕春 2012-03-08 01:11: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