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臺北故宮》影評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特別是國家地理。在我看來,百科知識的豐富會不斷地拓寬人的思路和眼界,特別是當你困頓于一處無法旅游時,要感謝那些扛著攝像機的人們把萬千世界都記錄了下來,我們這些人可以在影像的流動里,稍稍安慰一下自己無法去跋涉的心靈。

       紀錄片《故宮》曾創下頗高的收視率,在國內掀起了紀錄片熱潮。作為建筑,故宮只有一座,在北京,而故宮博物院卻有兩個,這另一個就是臺北故宮,當年大批國寶顛沛流離、歷經劫難最終去到臺灣,自此便成了國人心中的痛。好在世易時移,現在,這些傳世珍寶對大陸人來說已不再那么遙不可及了。有感于此,央視聯合臺灣拍攝了《故宮》的姊妹篇《臺北故宮》,這是一部制作水平上乘,值得我們收藏的經典紀錄片,本身的價值也是厚重的,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單純紀錄片范疇。

       二十世紀的三、四十年代,為躲避日本侵略的戰火,故宮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貴文物遷出,幾經輾轉后遷往臺灣。為了保存和展示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遷臺的文物,1965年,在臺北建造了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來源于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的文物自從1948年遷臺后,祖國大陸老百姓就很少有人見到過,然而這批文物在國際上的影響卻非常大。臺北故宮的珍藏不是簡簡單單的文物,其中還蘊藏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文化、藝術和哲學。

       紀錄片《臺北故宮》共分十二集,分別是國寶遷臺、北溝煙雨、青銅記憶、釉彩千年、瓷中繁花、玉潤光華、巧奪天工、翰墨風雅·上、翰墨風雅·下、云山深處、傳世珍籍和承開古今。內容涉及歷史和當代,重在展現中國上下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發展,以及歷史文化的流遷。臺北故宮保存著中國歷代帝王數百年來苦心積聚的千年藝術珍寶,是整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縮影。《臺北故宮》告訴給你的不僅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還有一聲感嘆和很多的期待。它將要完成兩項重要使命——一是呈現和深度解讀藏于臺北故宮的珍貴文物;二是要向人們揭示當年那次史無前例的文物大遷徙的真實過程。

       臺北故宮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縮影,中國只有一座故宮,是歷史把它分在了北京和臺北。它們一脈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著博大深厚的中華文明。臺北故宮收藏著65萬件藝術珍品,從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到中國歷代名家字畫;從商周的青銅器,到清代最精美的琺瑯彩瓷器。它們是中華文明的精華,具有無可比擬和無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凝聚了華夏民族歷史、文化、宗教、藝術和哲學思想最閃光的部分。如今,故宮珍寶分藏兩地,已逾60載。60年來,有幸一睹臺北故宮珍藏的大陸民眾少之又少,更遑論鑒賞和研究。紀錄片《臺北故宮》將使全球觀眾得以親眼目睹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回望同根歷程,解讀同祖文化”的鋪陳中,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理念,在文化層面上得到認同,對于海峽兩岸同胞了解文物,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了欣賞這些珍貴文物外,我更感動于那些當年隨著這些國寶一起前往臺灣的考古學家,文物學家,文化學者們對這些文物的癡迷研究,妥善保管,和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堅守以及鄉愁的依戀。

       文物的精美是一回事,文物背后的故事更是牽人心動的,一件器物能流傳千年,無論是皇家的還是百姓的都難得,無論是沉于泥土之中,還是人手中傳遞,他們的故事價值遠遠勝過了器物本身價值,只能說他們的存在,是這些傳奇的載體而已,沒有了這些故事,他們的傳奇少了許多光彩。

       有文化的人拼死去保護一件文物,他們知道一個人的生命不過百年,而這器物已經千年了,它存在了比自己年齡長度還要長的時間,它是自己長輩、祖先,是自己文化的源頭,是自己傳承到現在的證物,所以他寧愿用自己的命去捍衛它的莊嚴。一個民族的毀滅不是這個民族的人被殺得干干凈凈,而是這個民族的文化被扼殺毀滅得后人無從去尋找他們的根底。這些器物,不是靜止的冰冷器物,他們是歷史承傳的見證,是人民生命流淌的河流。

      《臺北故宮》中,我們學會了感動,學會了銘記,學會了珍惜。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們重溫了歷史,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厚重,靈魂更加統一。

無法割舍的血緣親情 
                                                                           ——電視記錄片《臺北故宮》淺析 
 
       大型歷史文化類紀錄片《臺北故宮》講述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珍貴文物在兩岸間的顛沛流離,愛國同胞為中國文化傳承所作的努力與奉獻。它通過隔海相望的北京故宮和北京故宮歷史與現實的重重聯系,喻指中華文化是兩岸文化的同一淵源;用濃濃的人文關關懷傳達了對祖國統一可能性的探討,成功地喚起了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下面便對本片還原歷史的表現手法以及故事化的講述方式作簡要的評析。  首先,在真實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手段力圖還原歷史是本片的一大特色。其最常用的一種手法是真人表演的情景再現。歷史已經成為往事,對于資料的搜集變成了本片最大的難度。所以在本片中,大量運用了情景再現。比如影片開頭,碼頭上絡繹不絕的,正在忙碌著搬運國寶的工人;張大千請求將國寶運往臺灣等等。正是這些情景再現,組成了本片最重要的敘事線索,由點帶面地填充著整部片子的框架。當觀眾真實的看到一個個愛國同胞為保護國寶所費的周折、經歷的坎坷,心底會油然升起一股敬意,而這也成為本片最打動觀眾的核心所在。同時,為了保證紀錄片的紀實本性,大多數的情景再現都處理成遠景或者是人物背面,或者直接運用光影加以遮蓋,這不僅絲毫沒有讓觀眾感覺不真實,反而更加增強了其觀影興趣。其中一個很橋面的細節充分體現了編導的靈活機智。當再現馬恒寫信的那個場景時,運用了夜晚隔窗拍攝的方式,既很好的傳達出人物的愛國情懷,又很好的保持了紀錄片的真實性,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除卻情景再現,大量運用已有的歷史資料也成為本片還原歷史的一大方法。本片充分搜集了當年的一些影像資料,如報紙、照片等,結合解說詞的介紹,很好的呈現了那段過往的歷史。比如紀錄片《人民的勝利》的運用,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整體氛圍。再如,張大千參觀河南博物館的一段影像,也讓觀眾對張大千其人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另外,片中所提到的愛國同胞,大多保留了他們的照片,隨著相關情節的推進,使他們的形象得以具象的留在觀眾心中。此外,編導還運古于今,古今交融的方式還原歷史。這之所以能成為可能,就是因為歷史雖在變遷,但很多世代的文物卻沒有變。編導只是巧妙的改變了影調與色調,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配以解說,便打通古今,還原了過往的真實,并且產生了很強的歷史縱深感。 
       另外故事化的講述方式是本片的又一大特色。本片在一開頭就著力鋪陳懸念。“1948年,在南京下官碼頭上靜靜的躺著好多箱子??神秘而特殊的任務。”這段解說配著詭異而神秘的音樂,一下就調動起了觀眾的興趣。隨后,隨著線索的慢慢鋪開,一系列的懸念被營造,一系列的懸念又被推開。正是在這不斷的營造與解密中,還原了歷史,同時也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另外,故事化的講述方式還有利于把原本雜亂繁多的歷史通過戲劇化的方式加以裁剪,使其能更好的為主題服務,而不至于成為史實的簡單羅列。比如,影片最后莊靈說他父親在臨死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要把文物送回北京去。編導在這里沒有特意的加工,只是借別人之口將這個真實的故事講了出來,從而起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北平是寶物的家,寶物與。。。。。。

臺北故宮:不過癮

       去年發明“泡館族”一詞,即泡博物館,泡圖書館的泡館一族。當泡館族年前在中央臺的新聞里聽到每晚播放《臺北故宮》的消息,頗激動了一下,隨即發現播放時間實在太不符合我的生物鐘,每天晚上十一點以后 (后來據說還放了很多廣告,到十一點十五分都沒開張),遂放棄追隨電視播出的企圖,等待dvd出版。 
  兩周前逛碟市場就帶回兩張《臺北故宮》的壓縮碟,每天吃中飯吃晚飯的時間都是邊進食邊看電視,今天把剩下的三集一鼓作氣看完了。總體感覺是,觀之不足,隔靴搔癢。  
  我們看《臺北故宮》的目的,也跟我們泡博物館的目的是一樣的:看文物,而且要看自己想看的,自己最喜歡又看不到的文物。比如我喜歡瓷器書畫,先生喜歡書法。打著這個初衷來看《臺北故宮》一片,自然是要有些失望的。  
  既然名為《臺北故宮》,那么紀錄片主要講臺北故宮的是如何來的,比如花了大量篇幅說那些國寶們是如何遷臺,又如何在臺中北溝山谷里呆了15年,最后在1965年才獲得一處比較安全穩定的安身之所,也就是現在的臺北市郊外雙溪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講述臺北故宮自己故事的同時,必定要提到與臺北故宮,故宮文物有關的人們,比如莊嚴,杭立武,故宮的第一任院長蔣福聰,繼任院長秦孝儀,現任院長等等;以及有關這些人的生與死,離鄉與懷鄉的故事。在這些人物中,有一位是我比較熟悉的。說熟悉,也只是從書本上熟悉,那就是于1999年已經去世的副院長李霖燦。多年前購得他所著的《中國美術史稿》帶到國外,伴隨苦讀的日子。也是從他的書上,知道范寬,董源,夏圭,馬遠,…等等大畫家以及他們的作品;也是從他的書上,知道他最幸福的日子之一就是在麗江天天看玉龍雪山的時候。所以在這部紀錄片中看到講李霖燦先生的部分,覺得分外親切,如見故人;更記起了他書中的一個小細節,在《溪山行旅圖》中如何發現了范寬的簽名,而這個細節也在《臺北故宮》中提到了。 
  在講述關于臺北故宮的人和事之外,紀錄片也提到了臺北故宮對于周圍的社會環境以及人們所輻射的影響,比如林懷民的受書法影響云門舞集,比如臺北故宮如何通過新的科技形勢來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吸引年輕的觀眾等等。 

  當然了,一部講述博物館的紀錄片,不提到其中的收藏,那是斷然不行的,否則簡直不成體統。所以,《臺北故宮》必定要講述其中的文物收藏,其講述從青銅器開始,到瓷器,到珍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雜項),到書畫,到珍本善本書籍。每一個類別的文物都會挑出其中最為珍貴的,也就是所謂的鎮館之寶來詳細描述。青銅器中,是毛公鼎和散氏盤,瓷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汝窯無紋水仙盆。    
  書法作品從《蘭亭集序》開始,跟著介紹唐朝四大法帖,以及北宋的《寒食帖》《花氣薰人帖》等。繪畫作品也只是著重介紹了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等。對于宋朝以后的書畫作品,幾乎完全省略了。先生對此感到非常不滿,因他臨的時間最長,最為刻苦的的王鐸的《擬山園帖》就收藏于臺北故宮,但是王鐸,董其昌等人的名字連聽都沒有聽到;而我在看過了《溪山行旅圖》,《早春圖》之后,最終沒見到文征明。徐青藤等若干人物,沈周的《廬山高圖》也只是在眼面前晃了一晃,就不見了,未免有些悻悻。當看到黃公望的《富春江山居圖》被分為兩部分,《剩山圖》藏于浙江省博物館,而后面的長段藏于臺北,更有點不是滋味。    
  讓人有點稍微覺得稀奇的是,影片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篇幅介紹宋徽宗的書法與繪畫,不知相比起其他的畫家和書法家,宋徽宗趙佶何以占了如此多的比重,以至在于明清書法家畫家都基本在一雙大翅掠過的情況下,宋徽宗何以屢屢在紀錄片中出現。另一方面,即使是所謂的鎮館之寶的作品,片子也只是大面上介紹一番,如果觀眾想從中得到更多的關于文物的知識,沿革,那是不可能的;而抱著這樣的目的觀《臺北故宮》這部紀錄片自然會有諸多的失落。 
  這也是我們活該而已。  
  影片將要結束之際,著重介紹了臺北故宮如何宣傳自己,宣傳中華的文明和藝術,他們為此所采用的新的形式和方法,比如動畫片,比如宣傳廣告片,還有在博物館中為孩子們設立的學習室等等。而自1999年大陸交流三星堆文物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展覽以來,所有的所謂文物交流展覽活動也只是大陸單方面的交流文物上臺北故宮;據說明年三希堂的三部發帖有望在臺北故宮重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么不能回到他們本來的居所-- 紫禁城三希堂重聚?而60年代將二十多件國寶級文物同時交流給美國華府博物館展出,也實屬大方;其間還包括剛剛展出過的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書畫作品因為極易受光線的損害,所以每四年才能展出一次。),若非民眾抗議,這兩幅無價之寶該又一次出展外洋。厚此薄彼焉?似乎也大可不必如此小家子氣。 
  去年回來曾經去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參觀瓷器展覽,當時的感覺非常震撼。宮殿里,
光幽暗,所有的燈光都柔和的聚焦在瓷器之上;而腳下踩著花磚,頭上是藻井,如此看文物,還能有什么博物館能夠有這樣的感覺. 從燈光到設備,陶瓷館比我看過的任何一個博物館都要好,正殿所有的展柜面前都有一個液晶觸摸屏,對每一項展品都有詳細介紹,并有各個角度的圖片,并提供更深層次的閱讀包括參考文獻等等;這也是在國外的大博物館中從未曾見到過的。  
  平時上網也常在各大博物院網站上泡一泡,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他們也利用很多新的方法和技術給喜愛古代文物和文化的人們提供了諸多數字化服務,這里不詳述,有興趣的朋友去看一看即明了。日常都用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的每月墻紙做電腦桌面,墻紙皆采用故宮館藏為題材,比如書畫,瓷器等等,并附有月歷。這個月(二月)的墻紙,我比較喜愛的有清代惲壽平的《雙清圖軸》,清冬青釉魚簍大尊皆清雅秀麗,放做桌面十分養眼。只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以及其他的博物院并未能像臺北故宮博物院一樣好好的宣傳自己,推廣自己,未免有些遺憾。若今后也有諸如《國寶總動員》一類動畫片讓孩子們了解認識那些寶貝以及寶貝之下的故事,也能在博物館中辟出專門的地方給孩子們玩耍學習,該有多好。 
  
最后提一下片子的解說。我的朋友也和我聊起過這把女聲,她很喜歡,覺得沒有字正腔圓的味道,很親切。我呢,有些不能接受太軟的聲音,不過這倒是其次,主要是這把聲音有點造作,于是就壞了味道,但是感性柔和還是符合本片的基調的。 
  不論如何,還是推薦一看。 

<臺北故宮>觀后感

       最近央視9套在播一部紀錄片叫《臺北故宮》前幾年拍的,我看了幾集。感覺既親切又憎恨。親切的是,當初故宮文物遷臺的時候,帶走的都是各個門類的精品。看了介紹之后感覺真是好東西,很多名畫、有名的瓷器玉器,我以為都是在北京故宮收藏,但現在才知道49年全遷臺了。我就感覺,其實當時去臺灣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些去臺灣的故宮館員,其內心和骨子里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因為他們對那些文物的摯愛和感悟是外國人絕對體會不到的。這種文化上的共同感是任何人都抹殺不掉的,雖然日本人和朝鮮人的文化很多也源自中華,也很推崇中國文化,但他們對中國文化最多是推崇、融合或者是借鑒,中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那種對自己文化的共鳴他們是很難體會到的。
       那片子做的很好,能讓你體會到宋元書畫的意境,讓您了解到宋人對青瓷的欣賞理解,讓您感受到宣德皇帝對青花的鐘愛、雍正對北宋官窯的癡迷,以及乾隆對富足奢華的瘋狂追求。總之,看了這個片會讓你真正喜歡上這些文物。但每當片子一結束,我就會立刻產生這么一個想法,這些東西全在臺灣,但他們原本都在離我家不到600公里的北京故宮。很明顯,當初去臺灣的那批故宮館員精心挑選,帶走了故宮館藏中各個門類的精品去了臺灣。我能感覺到,他們帶走黃金是想帶走財富,帶走文物則是想帶走文化。就像南宋人一樣,他們感覺北方,已經是故國,中華道統被他們帶到了江南。但每當我參觀遼寧、河北、山西的遼代、金代、元代古建筑時,我就覺得,雖然當時南宋人覺得北方已經被夷狄占據,但中國的文化分明就凝聚在這些建筑當中,就好像,無論誰得到了那些臺北故宮的古畫,但畫中的景物卻仍然刻畫的是江南的煙雨、中原的風光。就好像無論誰得到了北宋四大書家的名帖,但這些書家的蹤跡還停留在中原一樣。有些人要帶走文化,但他們帶走的僅僅是果實,哪怕是最飽滿豐潤的果實,但這果樹卻還留在原地,哪怕這樹老死了,那它的根也深深扎在原來的土地里。相對于胡適、李濟這些去往臺灣的學者,我更佩服梁思成。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走,他說,我人可以走,但古建筑沒法搬走,我得留下在守著這堆古建筑。雖然后來梁先生眼睜睜的看著這些東西被一座又一座的拆除,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最后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兩岸統一,兩處故宮早日和并。畢竟,我們其實有著共同的藝術審美和追求。大陸人覺著是藝術精品的文物,臺灣人也這么認為。比如《富春山居圖》定窯孩兒枕、宣德年制的官窯青花和乾隆朝的宮廷玉器。很多大陸人不知道好在哪的外國文物,比如蒙娜麗莎、大衛雕像我估計很多臺灣同胞照樣不知道好在哪.
       最后說一個我看到的片段吧。臺北故宮的一位女士叫廖寶秀,他前幾年來北京故宮,發現很多被修復的清代瓷器與臺北故宮的很多清代宮廷瓷器是一對。原來當年國寶遷臺的時候,本來是一對的瓷器,另一只已經由于歷史原因打碎了,所以他們就只帶走了完好的另一只,而殘破的那只就留在了大陸。建國后,故宮博物院修好了那些殘破的瓷器,但另一只已經被帶到臺灣了。為此,廖寶秀女士還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臺北故宮的機關刊物上。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心理頭啊很不是滋味。
       今天這帖子牽扯到了兩岸,可能有點敏感,但我只是想說我們在文化上確實是同根生,就好像是南北韓,盡管他們自己認為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但全地球的人都統稱他們為朝鮮民族或者高麗人。長白山和泡菜是這些人的共同符號。



網載 2015-09-07 19:09:24

[新一篇] 《臺北故宮》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縮影

[舊一篇] 雙盤打坐是苦盡甘來的過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