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品選注(十四)《游明圣湖日記》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游明圣湖日記》浦祊

余稚年聞人談臨安之勝,未嘗不神躍欲往。萬歷癸丑,余始弱冠,即欲裹三月糧,作暢游記。邇來十有一年,時結夢想。

子夙有武林之興,今年秋,當偕子往。余欣然敬諾。及秋光將晚,方念前約,聞叩門甚急,叔遣長須來召我矣,即束裝赴之。

是夜,宿君宰弟之釀花書屋,時九月十一日也。

自胥江解維,晚抵吳江。登長橋,坐垂虹亭,煙波十里,歸雁數行。高歌白石詞一闋,乃還舟。

維舟閑步,遇孫芳谷者,年可十八九,豐姿態度,潘宋不為過,心虛口慧,儒雅風流。

惜萍水暫逢,不獲與訂交也。

抵西湖。湖在城外,所謂明圣湖也。又名金牛,昔有金牛涌現湖中。

上斷橋,坐石闌四望,略識湖山真面,其樂已不可支。強還寓,寓中軒榜曰“一碧萬頃”。

軒外有池,池外即湖。憑闌遠眺:頹然其前傾者,雷峰也;孑然當湖之中者,湖心亭也;屹然對峙者,南北峰也;樓閣參差望之如錦屏者,吳山也;

歷歷如雁齒者,郡城也。湖光滉漾,乍晦乍明,波皺微風,霞橫夕照。游人漸稀,童子陳設酒饌,呼盧浮白,月上東林,既醉而臥。

經九里松,虬枝古干,十不存一。進天竺,禮大士,覓其形勝,青山層疊,四面環抱,堪輿家以為藏靈聚秀之地,非大士莫能當之。

至中竺、下竺,龍象莊嚴,亦宏麗,其形勝不及上竺。

過此則飛來峰。其中洞石不一,曰通天,曰羅漢,曰隱仙,勢類懸崖,形如翻浪,實難名狀。

峰下橫跨小橋,冷泉潺潺然。泉上冷泉亭,翼然而飛。偃仰其間,清風時來,幽鳥數聲,令人塵想都盡。

由此上韜光,徑路逶迤,山形聳拔,竹陰蒙密,清泉從竹里宛轉而下,水石相搏,瑯瑯作金玉聲。到此佳境,耳清目爽,不復知有登頓之勞。

登餐霞閣。閣凌峭壁之上,為韜光庵別室。其下有降龍池,伏虎石存焉。時紅輪出海,云霞絢彩,五色變幻,噴薄無際,誠奇觀也。

已而下界雞鳴,陽光漸滿大地,乃歸庵。由僻徑造能仁室,后有維摩洞,寂然如隔人境,養生者之居也。

午飯罷,上北高峰,其巔有五圣殿,憑高眺遠,會稽諸山,歷歷可數。

武林小于彈丸,之江細若衣帶。游目天表,不知端倪,恍疑此身已入霄漢。

還游靈隱寺,雖古剎,無足多者,寺外包園,亦過盆中景耳。

信步蘇堤,過龍王廟。廟后有釣魚臺。鷗鷺群飛,山水一碧。

茂之曰:對此佳景,顧安所得酒以賞之!余使童子還,攜酒榼,布席臺畔,酣暢而起。

過六橋,上法相寺,喬松夾路,修竹拂云,迤邐入寺。

晨鐘初歇,披衣啟戶,薄云飄忽,細雨溟濛,湖光山色,不甚分明,模糊之中別有妙趣。

茂之方濃睡,余撫其背曰:黃粱熟矣,何尚蘧蘧然耶?茂之摩挲雙眼,一笑而起,不暇束帶,倚戶延望,嘖嘖稱奇,曰:此真米家潑墨法也。

童子汲清泉,品龍井明前茶,又試武夷,余終推龍井第一。弈棋四局,呼酒小飲,擊箸曼歌,再歌再飲,座中無水醉者。

醉后憑欄縱目,云開雨止,夕陽在山,湖中歌舫縱橫,急弦繁管,斷續未歇。

俄,燈火已上,若流螢風中不定,漫成一絕,云:千山落日暮煙曛,無數笙歌水上聞。

借問蕭郎今夜泊,紛紛燈火隔溪云。

白沙未干,六橋苔滑,曷若泛小艇,攬湖南之勝?呼童子買舟,舟名“嬉春小社”,王姓長年主之。

既而霽色開朗,湖光瀲艷,攜酒登舟,推窗四望,山色明凈如新沐,珠宮紺宇,金碧重重,白云紅樹,高下互映。

舟次湖心亭,亭當水中,前南屏,后郡城,左孤嶼,右云居,諸景瞭然,盡萃此亭。

登眺既久,舟中壺觴已具,盤饌羅列。劇飲既甜,移舟訪藕花居,不得見。

龍鐘一叟,扶杖來,就問之,三問乃應,指蘆狄叢中曰:此即藕花居址也。

噫!芙蓉之國,化為煙莽之墟,亦已久矣,予為之愀然。

泊長橋,上雷峰塔,游凈慈寺,禮五百羅漢像,各具異相。

殿后有藏經臺,臺后有永明塔,即永明禪師藏真處。

左有居然亭,側有小洞,石如蓮花,名蓮花洞。出訪小蓬萊,乃貞父先生名園也。

先生閉門謝客,不獲一見豐采,悵望久之。還舟,洗盞更酌,薄暮而歸。

游里湖,登鶴亭,旋泊西泠橋。舍舟登岸,步入西村,隔岸望孤山之后,朱欄傍水,翠幕垂窗,古樓覆屋,小艇系門,余乃悅其幽寂,呼舟對渡,果佳境也。

過此即紗帽峰,螺旋而上,至初陽臺。惜早游五日,未能看日月并升也。

徑山天目諸峰,隱隱可見。還至葛嶺朝陽閣,凌空而起,傍倚峭石,憑虛遠眺,江上客帆,湖上游舫,僅如一葉。

舉酒勸酬,臨風舒嘯,日暮下山。

賈浪子宰相。理宗時,官左丞相,兼樞密使。度宗立,同平章軍國事,封魏國公。嘗于西湖葛嶺起樓閣亭榭,作半閑堂,延羽流塑己像其中,與群妾踞地斗蟋蟀。

日肆淫樂,人無敢窺其第者。

入城,止臬署前,看迎旗高牙大?,堅甲明盔,舞風耀日,人強馬壯,部伍嚴整,軍容肅然。

浙省大地,自是不同;若吾蘇,直兒戲耳。

焚香啜茗,清興悠然。叔日遨游,略盡南北之勝;今日宜對湖山清話,以節勞頓。

仲兄與茂之舉錢王雄略,宋室偏安,遺聞逸事,憑吊古今,浩然興嘆。

吾錫弟問湖上之游,何時為佳。余曰:雨奇,晴好,西子固“淡妝濃抹總相宜”也。

昔人有“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之語,安得勾留一載,以踐四時之游乎!

叔父若不聞也者,頹然而臥,夢以游之。

各適其適,同樂其樂,此亦勝游之馀事耳。

俄而長風從朔方來,飛云疾于奔馬,南北諸峰,或隱或現,湖中白浪頓高數尺,儼如滾雷,又一異境。

歸寓,小飲,搖衾成寐。

雁聲如櫓,霜葉半醉,已是初冬景色。寓后有吳二娘者,青樓中喬楚也。

向居?陵,色藝絕倫,余欲招之,請于叔父曰:有一妙人能容勸酒乎?

叔曰:何傷!文人韻事,吾亦不惜白首與紅顏共醉也。

二娘聞命即至,淺妝濃抹,無限風情,顰眉低唱,愈增嫵媚,不識比當日蘇小何如?

酒闌,叩所自來,知其從朱公子游,不得如約,羈滯于此。談未終,侍婢趣之歸,遂去。

贈以一絕:煙水湖頭畫掩扉,重重啼恨涇羅衣。芳心欲訴無人訴,空向東吳幾度飛。

登過溪亭,亭為東坡先生建,內供先生像。過片云亭,對亭一石,高數仞,孤秀挺拔,名曰片云。

石度略彴,有觀音洞。至龍井寺,石高井深,不盈十尺,大旱不竭,中畜二魚,重可數十斤,長可如人。

泉從井溢出,在山泉水本清也,由屋下流于外,經玉泉入于湖。

上風篁嶺,上有萬丈泉。異石奇峰,累累然作奔獅舞象、飛鸞浴鵠之狀。

坐亭出,但聞松風謖謖,天籟自鳴,令人灑然意遠,遂成一律:轉徑探幽谷,山阿結數椽。松濤云外響,竹浪澗中翩。

萬樹來秋色,千山接暮煙。悠然塵不到,處處可參禪。

一老僧年可八十馀,貌清癯,神采煥發,跏趺于中,謂余曰:下庵頗幽,曷往游焉?

深邃幽闃,真仙境也。尋少憩石,一名梨花座,對楊梅嶺,梨花盛時,一望如雪,故名。

稍轉,即煙霞洞,前有煙霞亭,下有煙霞寺。又有象鼻峰、佛手巖,雖見一斑,終屬下乘。

過石屋洞,惜外無精舍,便覺孤寂。入高麗寺,登轉藏塔而歸。

《莊子》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矣。

再謁大士,復游飛來峰,小酌于冷泉之密因閣。

風日和暖,蓋小春氣候也。命童子煮佳茗,脫山栗,肴灑雜陳,將作望湖計。適吳二娘遣小鬟來言,女郎不日東歸,欲與諸郎君言別。

而二娘已冉冉至,乃命酒壯其行色。雖言笑溫柔,常以流落風塵,不遇佳偶為恨,略飲數杯,灑涕辭去,余亦為之欷歔不已,蓋無情被有情惱也。

自錢塘門外沿湖而行,由里萬松詣至圣書院,并謁四賢祠,上鳳凰山。北有見湖亭,荒蕪已久,石刻數字,漫漶不可辨。

穿小徑,攝衣緣崖而上,始達御教場。有將臺,臺前有排牙石。錢江帶其南,西湖繞其北,郡城環其東,富春峙其西,真天府之國也,

錢王安得不至此耀武哉!

后有小庵,人跡罕至。前有躍云石,其狀如云梯,級而上,至圣果寺,可望江,雅秀仿佛靈巖。

拂石而坐,清風落袖,嵐氣襲人。其左石上刻“忠實”二大字,宋思陵筆也。

又有忠實亭,在通明洞之前,又有“鳳山”兩大字,宋人王大通書。過天門洞,近洞有聽講石、天梯石。

再上為白玉宮,墻外列鼎獅香象二名,色瑩潤,望之如瓊樓玉宇。

轉入歸云洞,云霧迷濛,幽寂過甚,不堪久留。

以上數處皆幽深僻遠,游人所不到,惟寒煙衰草,蒙羃蔓延,山禽野獸,悲嘯哀鳴而已。

然其境自佳,故歷覽殆遍,雖險隘不顧也。欲再進,而絕嶂當前,乃還。

后登醉臥石,至懶耕禪師塔院,進凰山門,出錢塘門而歸。

吳姬今日東歸,可聯騎出郭相送。及至郭外,而姬已在舟矣,顰翠蛾作惜別語,淫淫淚下,若梨花帶雨,安得不使人憐愛。

因贈以詩云:武林門外送行舟,萬種離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處泊,天涯回首不勝愁。

姬謝曰:既蒙雅愛,更辱新詞,后會如期,方不負此日耳。

舟子催解維,送者皆登岸,風便帆輕,紅顏隨流水逝矣。

山之北,曰古蕩,頗饒幽致,諸君搜奇選勝,寧獨遺此耶?

魚莊蟹舍,山市煙村,林林在望。

臨水一茅庵,登其樓,四面可遠眺。鷗眠沙渚,雁集平蕪,菱歌漁唱,若相和答。

領此一段野趣,恍然如在元人漁樂圖中。

余尚欲遍游墟落,見鴉翩夕照,溪界寒煙,山色迷離,冥冥欲暮,乃循舊路而歸。

熟睡至午方起。濃云密雨,山色空濛,湖波不定,歌舫寂然。余亦偃息終日。

午后,微有霽色,與二三兄弟步至昭慶寺臨湖酒樓,甚佳,群飲于上。

巨觥滿酌,山色湖光,盡浮酒面,諦視良久,一吸而盡,鼓腹大笑曰:全湖景色,在吾腹中,今而后安得謂之空洞無我哉!

兄弟為之絕倒。連吸數觥,扶醉還寓。

《歸田錄》往往哄堂絕倒,自謂一時盛事。

上蒼屏山。約行半日,抵江口。江上有開化寺。聞每歲八月十八日,士女云集于此觀潮。潮之為物也,上落有時,大小有候。

及其盛也,聲若雷奔,勢若電掣,遠如雪山千侵仞,近如白馬單騎,隄岸為之崩,陵谷為之振,鳥不及飛,獸不及走,陰風怒號,白日黯淡。

枚乘所謂曲江廣陵之濤,天下壯觀也。

寺中有六和塔,劫火之馀,佛宇蕩然,循梯級升高望之:富春嚴瀨據其上游,海門三山雄其東隅,近自天臺,遠屆白岳,?接云連,周遭千里,

其間或孤峰突起,或兩山并峙,云中眼界寬大,于斯已極。

下塔少坐,得一律云:偶游江上寺,門枕大江陰。一水浮天地,千山留古今。帆隨云影遠,雁帶夕陽沉。

何處疏鐘起,悠悠度碧岑。

至真珠寺,寺有真珠泉。再游虎跑泉而回。

數十武外,水忽深不可測,涉者乃止。去洞即楊梅嶺,嶺接九溪十八澗。

溪泉可汲,山果可餐。以朝云暮靄,清風明月為長物,真禪家凈修地也。

禪堂后精舍,室中爐煙一縷,《法華》數卷,清致翛然。

室后新筑一樓,直踞危峰之巔,曰“來青”。

四圍虬松古檜,與山翠相接。竹爐湯沸,茶香逆鼻,細啜一甌,兩腋間清風習習。

俄欲作別,日佛曰:此山深僻,游者絕少,居士惠然肯來,老僧當掃榻,留居士一賞空山夜色,何如?

許之。夜半,與日佛談禪,機鋒正洽,大聲忽作,響振林木,如長風怒濤,窗戶為之蕩搖,同人咸屏息。

日佛云:是虎嘯,山中常有之,不足驚也。

《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日佛設伊蒲之饌,既飽,將作歸計,日佛指示西去有飛泉可觀,命侍者相導。

緩步穿林,歷蹬二三里方至其處。近視如珠明皎室,雪舞長空;遠望如白虹飲澗,匹練垂云。

坐石靜對,寒氣逼人毛發,塵煩熱惱,渙然冰釋,安得長留此清涼世界也!

十里潺湲接小橋,峰回巖轉白云遙。禪關深鎖香塵繞,梵宇幽棲法雨飄。

絕壑猿啼驚客夢,長林鳥語伴山樵。年年花落無人到,惟有疏鐘帶月敲。

《名山記》:謝東山《游雞足山記》曰:山之絕頂一僧,洛陽人,留供食,所具皆佳品。予謂野亭曰:此伊蒲饌也。

半陰半晴。信步上斷橋,霜林映水,雁字數點,山色蒼然,疏柳葉脫,吾秋思愈深矣。

遍訪青樓,無一可意,令人追念吳娘不置也。回寓,城內火大作,烈焰燭天,下映湖水盡赤。

遠近犬吠如亂蛙,人喧若怒潮驟雨。摧頹之聲,似山崩川潰。噫!豈造化之不仁,抑理數之莫逃歟?

后有火神廟,往拜見,神貌凜然可畏,遂趨而出。

泛扁舟渡湖,換肩輿入清波門,遍游吳山。先至三茅觀,有泉名天然泉。樓上有三仙人像:一坐、一立、一臥。

城市來蓬島,煙霞此地多。紅塵飛不到,止許白云過。

歷十廟,登鎮海樓,蓮漏在焉。

出涌金門,堤上有問水、柳洲二亭,為冠蓋送迎之所。復登舟,暝煙被水,燈火逗林,船亦就岸矣。

張岱《西湖夢尋》紫陽庵在端石山,宋嘉定間,邑人胡杰居此。元至元間,道士徐洞陽得之,改為紫陽庵,其徒丁野鶴,修煉于此。

一日,召其妻王守素入山,付偈云……遂抱膝而逝。守素乃奉尸而漆之,端坐如生。妻亦束發為女冠,不下山者二十年。

羽化,成仙曰羽化,謂其飛升變化,若生羽翼也。《晉書》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冠蓋,仕宦之服乘也。班固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長空一色,隨叔父至斷橋上,席地坐飲,以待月來。少焉,東南諸山林杪,閃爍有光,知冰輪已離海嶠。

俯而酌,仰而望,團團玉盤,已照見杯勺矣。

茂之曰:曹孟德對酒當歌,隋煬之清夜游,孰若吾曹之清雅乎?

叔曰:庚亮南樓,老子興復不淺,庶幾近之。皆曰:然。互相問答,杯行無算。

月近中天,于是或散步長隄,或倚樹舒嘯,或偃仰,或欠伸,嬉笑自如,各得所適。

及疏鐘遞響,棲鶻驚飛,不知漏下幾點。姮娥漸西,相與聯袂踏歌,回寓舍,不解衣而臥。

月色如昨。仍至斷橋,徘徊不忍去,蓋言歸有日矣。

嚴束歸裝,明日與湖山相別。攜酒上石嶒山,暢飲,憑高縱目,不覺竟日。

舉酒酹湖山而行。從北郭登舟,出北新關,過謝村,心神懶散,略飲數杯,即掩篷窗而睡,夢魂猶在兩峰、三竺間也。

抵嘉興。游三塔寺,過岳園,登煙雨樓,樓在水中,大略與湖心亭相似,而境界不如遠甚。

然四時游人,殆無虛日。

樓閣起湖中,蓬瀛四望通。席分孤浦月,林響隔溪風。話久歌方歇,談高酒亦空。歸來還蕩槳,漁火數星紅。

重游東塔寺,訪朱買臣墓。休于數載前曾客寓嘉禾,見甲第之盛,人物之殷,六里街為最。

而東塔居其中,金碧煥然,士女春游,月夕花朝,鈿釵相競。雖非大地名山,風俗類有可觀。

今復來游,則門穿壁敗,佛像塵封,紫苔白草,遍生庭砌。

嗟乎!不十年而盛衰之異有如此者!

游項家園,園為墨林先生小筑,奇峰曲徑,深洞幽巖,引水為溪,穿林繞砌,中潴為池。其馀柏亭松院,香閣書軒,古樓奇花,不可枚舉。

一亭一謝,一花一竹,位置不俗,此老胸中,本有丘壑。槜李名園,此其甲也。夜,宿橫江涇。

項元汴,字子京,自號墨林居士,明嘉興人。工繪事,精鑒賞,所藏法書名畫,極一時之盛。

丘壑,黃庭堅詩: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謂畫家也。

凡人之意致深遠者,亦曰有丘壑。

石尤大作,舟不能前,泊吳江三里橋下。

石尤,謂逆風也。相傳石氏女嫁尤郎,尤遠商不歸,妻憶之病。臨亡,嘆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

今凡有商旅遠行,吾當起大風為天下婦人阻之。

自后船值打頭逆風,則曰此石尤風也,止不行。

見《江湖紀聞》

渡胥江,抵家,計四十有三日。歷紀所游,止遺西溪、云棲。夙愿既償,歡暢已極,然但賞其刻露清秀一時耳。

若夫蘇堤春曉、柳浪聞鶯、曲院風荷、斷橋殘雪,此中樂事,胡可勝言!

異日當構別業于湖山幽絕處,朝而出,暮而歸,四時風景,供我清游,山靈有知,余終不寒白水之盟也。

乾隆癸丑八月中秋前五日,余過平安居士齋,中出此卷相示,敘事簡要,用筆清腴,誠紀游佳話也。

卻嫌其中尚有未愜意處,因即管窺之見,略為點竄一二。質之居士,居士亦以為然。

中秋日申刻,手鈔訖。長洲張時沅并識。


2022-12-08 18:58:42

[新一篇] 晚明小品選注(十三)

[舊一篇] 晚明小品選注(十五)《甲行日注節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