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灣那些年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臺灣之于我們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文藝。不管是電影、音樂還是書,“臺灣制造”似乎都漾著一種溫情但又不羈、野性的味道,還帶著對自由民主的較真,久而久之形成獨特氣質,化成一種符號。


是什么讓臺灣之所以為今天臺灣?我們好像了解又不了解——從藍綠陣營撕來撕去的新聞里、從臺灣電影隱隱的折射里、從別人只言片語的談論里,我們確實知道一些,但又很難看清它的脈絡。


秦風編著的《歲月臺灣》一書由390張珍貴照片和近20萬文字組成,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相對客觀的視角,呈現臺灣這些年的脈絡,像一部紀錄片,也好似展覽。



歲月臺灣

秦風 編著


動蕩歲月
1900-1909 日本殖民之始

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緣于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戰敗的中國向日本支付巨額的賠款,并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


↑日軍占領新竹后,在廟宇召集民眾訓話。


1945 臺灣光復

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將軍于1945 年10 月25 日,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在臺北公會堂( 今中山堂),接受日本駐臺“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投降,標志了日本在臺灣半個世紀殖民統治的正式結束。


↑臺灣光復,國府代表來臺在臺北公會堂( 今中山堂) 接受日本投降,門前搭起慶祝牌樓,張燈結彩,民眾欣喜莫名。


↑蔣介石在世界勝利日慶祝茶會招待各國使節、將士。


1947 “二二八”事件爆發

1947 年2 月27 日下午,專賣局查緝股的職員傅學通、葉得根等人前往臺北太平町附近查緝私煙。煙販們一哄而散,剩下一名女煙販林江邁走避不及,所賣的香煙和身上攜帶的現款悉被沒收。爭執之間,傅學通以手槍槍托擊傷林婦,其頭部血流如注,頓時群眾怒不可遏,開始追打查緝人員。傅學通被追打之際舉槍發射,打死了正巧從屋檐下探頭張望的居民陳文溪。接下來,憤怒的群眾焚燒了緝私卡車,并且包圍了據傳收容緝私人員的憲兵團。隔日(2 月28日),臺北上空聚集著浮躁不安的氣氛,大批群眾包圍并攻擊專賣局門市部,砸毀窗戶,將里面的東西搬出放火焚燒。隨后,市民們組織了請愿隊前往長官公署,衛兵舉槍阻止他們前進,隨后傳來二十余響槍聲,市民死傷多人。事態迅速擴大,一場席卷全臺的民變爆發了,史稱“二二八”事件。


↑在“二二八”事件中,群眾沖入臺北專賣局,搗毀桌椅,并將東西扔到大街上放火焚燒。


↑南京中央政府為“二二八”事件所震驚,特派遣國防部部長白崇禧來臺宣慰。


1949 國民黨遷臺

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行政院”由四川成都市遷往臺灣臺北市。隨著“行政院”的遷臺辦公,也正式宣告了國民黨政權全面潰退臺灣。


↑在機場等待抵臺“國軍”的禮儀小姐。

遷臺不久,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出席集會。


1950 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1950 年6 月25 日,為期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這一場戰爭決定了亞太地區新的戰略均勢,也改變了臺灣的命運。


1950 年代,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陸戰隊設在臺灣的一個基地。

建設與徘徊
1951 臺灣征兵令頒布

1951 年7 月下旬,征兵令頒布,當局首度在臺灣省進行征兵工作,凡1928 年至1940 年出生的男丁,經體格檢查列入甲級者,均須應召入營。此次計劃征集士兵一萬四千人,汽車司機一千名,共計一萬五千名。


在傳統歡送入伍的旗幟簇擁下,“臺灣省主席”吳國楨( 右二手握帽子者) 歡送役男當兵入伍。


1953 耕者有其田

臺灣土地改革的最后階段“耕者有其田”于1953 年1月正式實施。這項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了臺灣政治和社會的基本結構,使得經濟發展步上軌道,也奠定了國民黨治臺的基礎,影響深遠。


臺灣土地銀行為確保“耕者有其田”政策成果,舉辦新農貸制度。圖為該行在放款前邀請農民集會解釋,并請農民按其需要舉牌表達。


1954 火燒島記事

綠島,對臺灣絕大多數走過戒嚴歲月的人來說,是個神秘而具有各種復雜意涵的地方,既有禁忌與恐懼的陰影,又有犯罪與懲罚的色彩。等到政治“解嚴”后,許多曾在綠島被關過的政治犯成為活躍的政治人物,又仿佛代表了一種人權與自由的象征。這多變的意涵與色彩,正也代表了臺灣戰后所走過的復雜歲月。


綠島管訓學員在教室聽教官講授所謂“匪黨理論批判”。

美軍政治顧問參觀綠島。在東西方“冷戰”期間,美國情報單位亦曾參與亞洲各國的所謂“反共偵防”工作。


1958 金門炮戰

駐守小金門的國民黨軍四十七師師長郝柏村在1958年8月23日的日記中寫道:“下午6 時赴湖下晚餐甫畢,正在桌上閑談時,18時30分傳來炮聲,敵準備已久之攻擊動作開始矣。……今日敵炮襲擊,從圍頭以迄煙墩山,全面向我大小金門及大二担瘋狂射擊幾十分鐘。”

“八二三”炮戰期間,國民黨軍LVT 登陸艇(水鴨子)部隊執行海上運補任務。

戍守金門的國民黨軍士兵在墓前祭奠陣亡的伙伴。

文藝臺灣形成期
1961 “中國小姐”選美

第二屆“中國小姐”選拔賽于1961年5月15 日舉行,汪麗玲、李秀英、馬維君三位脫穎而出,并列第一名。在這個時候,“中國小姐”不僅是美麗的化身,也象征著民族的榮譽,背負著社會高度的期待。

第一屆“中國小姐”復選預演在臺北國際學舍舉行,入圍的佳麗身著白色禮服,在伸展臺上。


第二屆“中國小姐”李秀英(右二)在倫敦舉行的“世界小姐”選拔賽中獲得第二名。


1962 胡適在臺北逝世

一代學術宗師胡適博士,于1962年2月24日病逝于臺北南港的“中央研究院”。這位影響20 世紀中國人至深的思想家在寶島度過了人生最后的五年,提升了臺灣的思想學術水平,播下了自由主義的種子,也留下了難以企及的學人典范。


1958 年,胡適在“國民大會”上請蔣介石致詞。


1963 "梁祝"旋風

說起1960 年代臺灣的流行文化,黃梅調自然是獨占鰲頭,以《梁山伯與祝英臺》電影引領風騷的凌波則是其中的超級偶像。1963 年10 月30日,“梁兄哥”凌波小姐應邀來臺,掀起了空前熱潮,臺北估計有十五萬的影迷沿途爭睹她的風采。


《梁祝》劇照


由李翰祥導演、江青担任女主角的《西施》,由勾踐復國的歷史故事改編而成,場面相當宏大。


1970 鄧麗君崛起歌壇

1970 年,十七歲的少女歌星鄧麗君第一次到香港演唱,同時還當選“白花油慈善皇后”。這位外形甜美的可愛少女,借助更為廣大的舞臺,開創其廣闊的演唱生涯。1970 年代末期,鄧麗君的歌曲進入中國大陸,成了20 世紀最受歡迎的華人歌星,她的名字已成了溫柔、善良、甜美以及無限懷念的代名詞。


鄧麗君(右)赴軍中演唱,與官兵握手致意。


↑鄧麗君(前)由于出身軍人家庭,對軍人有著濃厚的情感,經常從事“勞軍活動”。圖為鄧麗君在中秋節前往“勞軍”時,換上軍服,扮演起執勤哨兵的模樣。


1973 林懷民與“云門舞集”

在戰后臺灣社會中,很少有文化團體像“云門舞集”那般,肩負著嚴肅的社會和文化使命,持續不斷地探索生命的體驗,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觀眾,歷二十余載而不衰。其情之殷,其志之堅,成為臺灣文化的一個傳奇。


↑云門舞集以傳統的精神內涵,搭配現代舞的外在形式,為臺灣的文化內涵開創了嶄新的面貌。


1975 瓊瑤編織愛情美夢

盡管瓊瑤的小說很少被評論家列為“經典作品”,相反的,批評者常以嚴苛的言詞形容這些虛幻縹緲、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故事。不過沒有人能否認,這些愛情小說曾長期占據了女學生的書包,使她們在準備各種考試的苦悶日子里,得以一解少女懷春之思。可以說,如果不記錄瓊瑤編織愛情美夢的歷程,以及社會如何領受這些天邊的云彩,臺灣的社會生活史將是不完整的。


秦祥林(右)與林青霞是1970 年代瓊瑤愛情電影中的主要男女主角。俏麗的林青霞散發著青春的氣息,是1970 年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玉女明星。


鄧光榮與林鳳嬌在瓊瑤愛情電影中喝洋酒,這類影片潛意識中反映人們對西方舒適生活的向往。


1982 羅大佑掀起黑色旋風

這一年,年輕的羅大佑和他的女友張艾嘉不斷出現在電視上,唱著《戀曲1980》和《童年》等歌曲。歌里既有對過往歲月的淺淺感傷,又有著新一代人對老套山盟海誓的不買賬。無論是詞曲、唱腔和演唱方式都打破陳規,令人耳目一新。


羅大佑的演唱充滿爆發力。


多元、革新與開放中前行
1987 開放大陸探親

隨著1986 年開放“黨禁”后,臺灣社會開放的腳步更形加快,兩岸關系的種種禁忌亦逐步解除。10 14日,國民黨“中常會”決定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成為兩岸關系的一大突破。


“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會長何文德抗議國民黨不準老兵返鄉探親。


老兵返鄉探親的心愿終得實現,可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1988 淡水開出的最后一班列車

臺北市建設局宣布,1988 年元旦將停駛臺北—淡水線(北淡線)火車,以便改建捷運系統。消息一出,立刻引發陣陣的懷舊感傷。在電氣化的時代,這班火車的樸質、平易和人情味是臺灣僅存的往日情懷,一旦要告別它,不禁令人依依不舍。


滿載著旅客的快樂回憶,淡水最后一班列車終于開出……


1989 股市沖破一萬點

1989 6 l9日,臺灣股市以一萬一百零五點創下二十七年來的最高紀錄。它帶給股民歡悅的前景,但也引來深刻的批判和質疑。




1922 失蹤兒童激增

1992 年,臺灣共有八十三名兒童失蹤,達到歷史的高峰,父母哀嚎求助之聲引起媒體廣泛的報道,引來全社會的關懷與同情。各界紛紛動員展開協尋失蹤兒童的活動,并催生健全的兒童福利觀念與法律。


信息會與兒童福利聯盟合作,在計算機網絡上,發起“全民情報網,帶引他回家”活動,將臺灣失蹤兒童數據傳送到全臺灣以及全世界。


1996 世紀末的“保釣”風云

由于日本右翼組織“日本青年社”成員在釣魚島上興建燈塔,以宣示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兩岸三地爆發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中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并掀起世紀末的“保釣”運動。


1996 年,港臺釣魚島護土行動由臺北縣議員金介壽(右)與香港立法局議員何俊仁帶領出發。圖為他們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出動的小艇對峙中。


1997 白曉燕命案

1997 年春天發生的白曉燕命案,持續了半年才結束。這件案子不僅是臺灣治安史上空前的污點,其所涉及的政治和媒體運作問題,也是過去所沒有的。


“五一八”大游行,群眾為白曉燕案再度走上街頭,抗議治安敗壞;群眾并且使用激光,將“認錯”兩個字打在“總統府”建筑上。


1998 馬英九與陳水扁的對決

1998 12 5 日,在進行了四個多月的選舉動員和龐大的宣傳后,國民黨的馬英九擊敗了民進黨的陳水扁成為臺北市市長;民進黨的謝長廷則擊敗了國民黨的吳敦義成為高雄市市長。此外,國民黨則在“立法委員”選舉方面大獲全勝。


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當選臺北市市長后,支持者以香檳酒為他灌頂狂歡慶祝。


1999 “九二一”大地震

20 世紀臺灣最大規模的地震于1999 9 21 日清晨l 47 分突然降臨,大多數百姓在睡夢中被驚醒,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一時間電力斷絕,許多人扶老攜幼,逃到馬路上,另一些百姓則在轟然塌落的大樓中永別人間。


“九二一”大地震,臺中縣大里市“臺中奇跡”建筑倒塌后,災民冒著生命危險以繩索攀登大樓搶救財物。


2008-今 兩岸關系趨向和平開放

臺灣于2008 年實現二次政黨輪替之后,停滯近十年的兩岸關系如枯木逢春,瞬間生長茂密。


2012115日,“ 總統選舉”次日,臺灣各大報刊都以“總統大選”馬英九連任為頭條新聞。


20093月,大陸知名畫家陳丹青到臺灣舉辦畫展,與友人家庭晚宴時,隨手替朋友的家人速寫。兩岸文化交流快速升溫,越來越多的大陸知名文化人前來臺灣。




綜合 2022-01-09 19:00:01

[新一篇] 章詒和:懷想儲安平

[舊一篇] 張千帆:中國未來走向的三種可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